首页 理论教育 可持续发展是不断子孙路的

可持续发展是不断子孙路的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文明,工业化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20世纪30年代后,工业革命带来的各种问题集中爆发,屡屡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特别是有名的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引发人类对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
演进历程_修史资政育人研究. 2015 年卷

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文明,工业化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20世纪30年代后,工业革命带来的各种问题集中爆发,屡屡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特别是有名的八大环境公害事件,引发人类对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如不解决,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警示人口与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的快速消耗和环境污染将使地球的支撑能力达到极限。同年6月,首次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成为世界环境保护的历史转折点。宣言中认为,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环境污染问题,还应该包括生态破坏问题,并把环境与人口、资源和发展联系在一起,提出从整体上协调发展来解决环境问题。1980年在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后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形象地讲,可持续发展是“不断子孙路”,当代人的发展不要给后代人留下后遗症或不良生态资产。它还没有体现“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给后人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这种理念。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布了《里约环境和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认为全球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已构成现实威胁,要求改变不可持续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2012年在巴西举办的“里约+20”峰会上,发表了《我们期望的未来》成果文件,提出世界各国“再次承诺实现可持续发展,确保为我们的地球和今世后代,促进创造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的未来”。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逐步深入,各主要国家都加快转型,进一步凝聚了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共识。

我国对于经济发展、资源约束和生态环境相互关系的认识也是在逐步深化之中的,经历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历程,拓展了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的认识,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把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