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完善人才储备制度

完善人才储备制度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改革的前沿试点,国新班的改革对业界及学界多年以来提出的问题均作出了切实的回应。按照目前的情况,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的改革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思考:减少招生数量,提高招生质量设置国新班的目的是为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的改革探明方向。强化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传播意识的引导与培养从反馈来看,国新班应加强对学生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传播意识的引导和培养。
完善人才储备制度_中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战略

从长期来看,我国国际传播战略所需的人力资源问题必须由我们自己解决。也就是说,与西方媒体可以大量使用受过西方教育的其他国家的人力资源不同,我国媒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必须主要依靠本国培养的人才去竞争。那么,作为中国媒体人力资源主要来源的新闻院校,应该携手政府和媒体,根据新时代媒体环境的变化和国际传播媒体发展的需求,对当前的新闻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储备数量足、素质高、技能过硬的国际传播后备力量。

2009年之前,我国高校的国际传播后备人才教育主要采用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外语类院校为代表的“外语+传媒”模式,偏重夯实外语基础;第二种是以传媒类院校为代表的“传媒+外语”模式,偏重教授新闻技巧。随着提高国际传播能力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国际传播事业对人才的需求日渐迫切,上述两种培养模式无论在专业性、针对性还是培养目标上,都已不能完全适应要求。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从2009年起,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22]在中宣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进行试点,创设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班(简称“国新班”),拉开了一场由政府部门主导,中央重点外宣媒体支持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改革试验。

与传统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国新班”在培养模式、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实习就业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一是三方联合培养。“国新班”的人才培养以政府主管部门为主导,高校为实施主体,吸纳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等6家国际传播重点媒体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联合培养的模式在资源配置的效率和优越性上优于以往,能够更好地解决教育与媒体实际工作相脱节的问题。

二是招生强调专业背景与综合素质。在硕士与本科两种培养层次上,“国新班”选择了前者,通过招录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使他们的知识技能在硕士学习阶段更好地复合和提升。学校在招录时特别注重对生源专业背景的考察。除了外语和新闻传播类专业,外交、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等其他能够支撑国际传播工作的专业都在重点挑选的范围内。

三是课程设置突出国际新闻采编能力,拓宽国际视野。学校在国新班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上做出了大幅调整:普遍加大国际新闻采编技能课程的比重,压缩传统的新闻传播基础理论与业务课程;加强技能训练的细分程度,为学生打牢业务基础;在课程内容上更贴近业界实践。部分课程按照媒体报道的常涉题材来授课,还参照媒体的发稿要求来训练学生的写作与用词技巧;摒弃了以往分别开设英语和新闻课程的做法,努力将英语与新闻技能的训练融为一炉,课堂授课几乎全为英文或双语;增加与国际传播相关的通识类课程,比如国际政治、国际经济等,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

四是大规模引进业界人才授课。学校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内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从业人员。这部分教师引进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在其他教学领域都不多见。

五是全程集约管理,加大指导力度。在实践与就业环节,学校、政府与媒体密切配合,加大指导力度,全程集约管理。所有学生都可以到6家国际传播重点媒体进行为期半年的专业实习,其中的佼佼者还可以到媒体的海外分支机构实习。

作为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改革的前沿试点,国新班的改革对业界及学界多年以来提出的问题均作出了切实的回应。根据本课题组对四所承担国新班教育项目的新闻院校、六家国际传播媒体的调研情况来看,国新班培养模式初步被证明是一条优于以往的人才培养道路,培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均有很大提高。但国际传播人才的优质选拔、科学培养和有效使用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根据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动态调整和修正。按照目前的情况,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的改革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一步思考:

(1)减少招生数量,提高招生质量

设置国新班的目的是为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的改革探明方向。因为是试点,所以在办学规模上宜小不宜大,在办学内容上宜精不宜泛,否则,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得到“手把手”的指导,教师无力应付过重的教学任务,媒体也无法选拔高质量的人才。另外,还应该提高招生质量。除了要加大对学生基本素质的考核力度,学校和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给予更大的支持,让国新班按专业提前选拔、破格选拔,这样才能挑选出质量最佳的生源,为后续培养打好基础。

(2)强化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传播意识的引导与培养

从反馈来看,国新班应加强对学生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传播意识的引导和培养。首先,应加强专门的课程教育,尤其是案例的教育。从分析国际传播活动中成功与失败的经典案例入手,慢慢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逐步解释国家的外宣政策与立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传播理念与意识。其次,国际视野不能简单等同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等国际知识课程的补充,它是一种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应该贯穿到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办学思路、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每一次实践、每一次阅读中逐渐建立起国际化的思维方式,最终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重要素质。第三,应当尽量让更多的学生拥有参与国际交流的机会,包括各类国际会议、参观交流、志愿者、暑期班等形式,让他们在国际交流中开阔视野,领悟跨文化交流的技巧。

(3)强调技能训练与知识底蕴并重

根据清华大学的调研和评估,国际传播后备人才的在校学习,投入在业务课程上的学习时间约占总学习时间的70%。但从培养的效果来看,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为之投入大比重的时间有些“入不敷出”,技能的提升有限,而关键的分析、批判、创造能力则远未达到预期水平。这是培养过程中知识底蕴和理论功底的欠缺而造成,长远来看,对学生工作能力的提升会造成或隐或显的影响。[23]

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调整技能培训与知识底蕴课程的比例分配入手。国际传播后备人才需要更多的时间,涉猎除专业之外的社会科学知识领域,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需要强化职业精神与职业伦理的教育,掌握国际传播工作的核心价值观。这些知识是国际传播工作的厚实土壤,能够源源不断地为学生提升技能提供内在动力和学习能力。

(4)加强与调整师资力量

缺乏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遇到的最大挑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对原有师资队伍知识结构与能力的再造,加强其跨学科基础知识、跨文化思维基础和跨媒体专业基础;应当在新进教师时注重对其国际背景和新闻实践经验的考察,并鼓励现有教师积极参与国际新闻的实践。二是加强对引入教师的把关和指导。要引进有一定教学经验的业界人才,引入外国专家时要注意对其工作经历的考察。第三,必须对引入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加以指导、跟踪和考核,加强前期沟通和计划性,形成相互配合的教学系统和结构,避免出现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无序局面。

(5)探索个性化培养的新路径

从目前的情况上看,整齐划一的国际传播教育并不能让所有学生都获得最大化的培养效果。本科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和就业时都发现自己还达不到国际传播岗位的要求,这也是造成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人民大学从2012年开始对国新班的学生进行分班培养,将语言类与非语言类学生分开,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同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这是个性化培养的有益尝试,也是国际传播后备人才下一步的培养方向。

不仅仅是分班教学,个性化培养还需要从细节上探索和完善多种路径和方式。清华大学提出,应该建立一个专门的人才培养指标,对每一个学生都进行有效的衡量,找到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方法。这种指标既要落实顶层设计,形成素质拓展、能力提升的可持续机制,又要引进分析机制。对于每一位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在学院教育阶段,都可以从知识根基、性格志趣、技能水平等综合指标入手全程跟踪评判和考核,也需要从这些综合指标入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养,把个性化和综合化统一起来。

(6)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国新班的改革选择在硕士层面进行,目的是实现培养效率的最大化。但是从实际的安排来看,两年的培养时间中真正用于教学的只有一年。在一年的时间内,既要求学生训练出精湛的中英文采编技巧,又要求学生跨越不同学科,具备宽厚的知识底蕴,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大部分学生认为,一年的学习至多搭建一个关于国际传播工作的知识和能力框架,尤其是非语言背景的学生,要想在一年的学习后掌握国际传播的语言技巧不太可能。

由此来看,目前的培养模式仍不是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的理想模式。应该进一步提高国新班的培养效率,优化教学、实习与就业等各个环节的设计与配合,尤其是加强与本科阶段教育的配合与衔接。可以考虑将学生进入培养平台的时间提前至大四,这样就延长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压缩了培养的空档。另外,可以加强国际传播后备人才本科层次的培养力度,让学生将新闻专业技能、外语能力、国际传播、社科理论等方面的学习同时进行,打下扎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