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父母甘当孩子成长的土壤

父母甘当孩子成长的土壤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学认为,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并非只是让一个孩子骑在6个大人的头上呼风唤雨,作威作福。但系统的视觉却发现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许多自己的附属品,或称教育中的“不当获益”。要知道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像土壤,供他们伸枝拔节,而不是像套马的缰绳。大多数家长与孩子的语言交流是单向性的,或称指导式的,孩子一般也不直接在语言上对抗父母,这与中国文化原型中的“孝顺”有关。孩子的脸上毫无表情。
父母甘当孩子成长的土壤_青少年心理保健指导

心理学认为,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并非只是让一个孩子骑在6个大人(父母、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的头上呼风唤雨,作威作福。一切付出都需要有一种潜在的回报,在那种表面的辉煌下,孩子的身心发展被大人们过度预支而至负债累累。

一个家庭像一个系统会无意识间形成一种期望,家庭往往会被这样的期望约束,变得盲目而不自知。东方文化重视“人看小,马看跑”,以为小时候都难以出类拔萃的人,长大了更没出息。所以,父母们必须从娃娃时抓起,亦步亦趋,循序渐进。当一个家庭的期望指向孩子的学习与才华,那么,家长们会一相情愿地介入“帮助”和“促进”孩子。有时候明知这样做毫无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却欲罢不能。

家庭治疗师认为,“家庭是通过对孩子的期望来实现一种家庭内部的情感交流、责任的联结与权力分配,并将它们合理化。”主流视觉会对这样的说法有天然的反感,因为主流视觉是一种成人的视觉,把教育孩子看做一种责任。但系统的视觉却发现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许多自己的附属品,或称教育中的“不当获益”。要知道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像土壤,供他们伸枝拔节,而不是像套马的缰绳。

透过一种玻璃房子来看家庭,我们可以发现父母与子女间的交流是如何达成的。大多数家长与孩子的语言交流是单向性的,或称指导式的,孩子一般也不直接在语言上对抗父母,这与中国文化原型中的“孝顺”有关。更多交流的信息流露在孩子率真的表情、情绪与行为变化中,遗憾的是,父母们常常视而不见。

现在玻璃房中的孩子回到家了,母亲问:“今天怎么样?”

孩子犹疑地回答:“还行。”

父亲立即插嘴:“什么叫还行?”

孩子挤出一点笑容说:“没被老师批评。”

母亲紧逼说:“没被批评就行吗?”

孩子无语。

母亲又说:“什么时候你能得到一次表扬让我们高兴?”

孩子嘟囔说:“好的。”

父亲接着说:“别敷衍你的妈妈,她可是为你操够了心。”

孩子的脸上毫无表情。

父亲加重了语气:“你知道怎样做才能得到表扬?”

孩子局促不安地回答:“不知道。”

父亲严肃地说:“首先是学习好,刻苦上进,听老师的话……”

孩子一直僵持在水深火热之中,焦急地等待着交流的结束。终于母亲说:“快洗手吃饭吧!”

孩子的表情马上松弛下来,高声地说:“好呀!”匆匆地逃离了。

这样的交流片断中,整个交流的内容、意愿和交流方向是被父母决定的,孩子只是被动地应答,他的表情和体态给了父母一个反馈信息,即不安与不满,但父母还是坚持了教育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我们还要改变孩子内心对父母教育的感觉,让他看到教育中包藏着那颗无私慈爱的心。我们会利用孩子的问题,给父母一个展现自我的广阔天地,让父母变得更像是个好父母,孩子更像是个好孩子。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给我们的治疗对象暗示:“家庭必须在爱与教育冲突中找寻隐藏着的和谐,让动荡的心趋于安宁。”

我们鼓励父母直接表达对孩子的爱、尊重和无条件接纳,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教育的前提。父母亲不妨在爱与教育的双重责任中玩一种“木马计”,把教育包藏在爱的木马中,可以成功地跨越孩子对父母的心理防御。相反,企图通过加强教育来规范孩子的心理与行为障碍的父母,总是被关在孩子紧闭的心灵之外,你的矛利,他的盾坚,教育成了非常烦恼和无效的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