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法单位的层级性

语法单位的层级性

时间:2023-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说,从语素到句子是一层一层地组合而成的,那么怎样看待“独词句”呢?我们可以这样看:典型的短语当然至少由两个词组成,由一个词构成的短语可以看作短语的特例,由这个特殊的短语构成的句子就是我们称之为“独词句”的。否则理论就会混乱而让人难以理解,比如“人”,一会儿说它是词,一会儿又说它是语素。
语法单位的层级性_语言学讲义

上面所说的语法单位,从语素到语素组,由语素组到词,从词到短语,从短语再到句子,其实就是从最底层的语素到最高层的句子[13],可简单图式为:

语素层(语素→语素组)>词→短语>句子

不同层级之间在性质和功能上有本质的不同,语素只是构词成分,由语素构成的合成词,其内部具有较强的稳固性,作为构词成分的语素不能扩展;由词构成的短语则不然,短语内部的词可以扩展,如“看小说”可以扩展成“看长篇小说”“聚精会神地看小说”等;从短语到句子更有着本质的不同,短语是静态的语法单位,它不跟现实发生联系,而句子则是动态的语法单位,言语交际过程中,我们直接使用的是句子,句子直接跟现实发生联系。

我们说,从语素到句子是一层一层地组合而成的,那么怎样看待“独词句”呢?比如说“飞机!”就一个词,怎么好说这句是由短语构成的呢?我们可以这样看:典型的短语当然至少由两个词组成,由一个词构成的短语可以看作短语的特例,由这个特殊的短语构成的句子就是我们称之为“独词句”的。从语素到词的情形也类似,有的语素可以独立成词,如“水”“人”“笑”等,有的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它们必须组成语素组以后才能成为词,如“参”和“观”都不能独立成词,但语素组“参观”则是一个词。我们之所以这样看问题,是为了求得理论上的一贯性。否则理论就会混乱而让人难以理解,比如“人”,一会儿说它是词,一会儿又说它是语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