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血压病的中医诊治

高血压病的中医诊治

时间:2022-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高血压病就是杀手背后的黑手。笔者临床治疗高血压病,常合并使用六味地黄丸。综上可见,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可以改善患者症状,调整患者生理状态,降低血压,使昼夜节律紊乱血压恢复正常,改善患者内分泌及代谢异常。因此,目前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尚处于辅助治疗的地位。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如何扬长避短,是我们当代中医必须面临的问题。

血压病的中医诊治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高血压病就是杀手背后的黑手。如何发挥中医药在防治高血压病中的特色和优势,是我们中医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中医治疗高血压的特色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改善病人症状、调整机体病理和生理状态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不仅仅或不主要针对血压本身,而是针对高血压患者个体的病理、生理状态,表现为改善中医证候。如①血压病早期或青壮年患者,表现为头晕耳鸣,头胀头痛,心烦易怒,口苦目赤,失眠多梦,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等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证候;②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表现为眩晕,视物昏花,双目干涩,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弦等肝肾阴虚证候;③高血压病后期有靶器官损害的,多伴有面唇紫暗,舌有瘀点、瘀斑,舌下瘀筋等瘀血阻络证候;④高血压病肾病或肾性高血压患者常见形寒肢冷,小便清长,头面下肢浮肿,夜尿频多,腰膝酸软等肾阳虚或阴阳两虚证候。中医分别采用平肝潜阳、清肝泻火、滋养肝肾、化瘀活血、温补肾阳或温阳育阴等治法,多能明显改善上述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曾有统计有效率达90%以上,显效率达50%以上,有着降压西药不能取代的疗效。

笔者临床治疗高血压病,常合并使用六味地黄丸。高血压病主要病机为肝肾阴虚,由阴虚而致肝阳上亢,虚火上炎,虚风内动,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而同时肝阳偏亢,肝火偏亢又可耗伤肝肾阴液,故用六味地黄丸补肝肾之阴而固其本,既可改善阴虚症状,又能稳定持久地降压,与西药降压药合用,可减少血压波动。动物实验证实,六味地黄丸煎剂可明显降低麻醉鼠血压,对心率心肌收缩力及心电图无影响,表明其降压作用可能与扩张外周血管,降低血管阻力有关。

二、改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

动态血压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使人们对高血压昼夜节律及生理波动有了基本认识。大多数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总体血压偏高,昼夜波动幅度较小,若病情进一步发展,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可能预示将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我们针对高血压患者肝火上炎,肝阳上亢等证候类型,采用黄连、夏枯草、葛根、水蛭等组成四安胶囊与西药依那普利联合应用,结果表明能平稳控制24小时血压,使70%以上血压昼夜节律紊乱者恢复正常,对减轻靶器官损害和改善心脑血管危险具有重要意义。

三、改善与高血压相关的代谢内分泌紊乱

已知高血压病不仅有血液动力学的异常,而且伴随多种代谢内分泌的紊乱,如胰岛素抵抗,糖耐量下降,高胰岛素血症,极低密度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下降等。我们应用四安胶囊治疗胰岛素抵抗大鼠,不仅使其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改善大鼠血糖、血脂、血液黏度、凝血及纤溶系统。联合运用四安胶囊和依那普利能降低高血压患者胰岛素和C肽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降低血糖及血清TG、CH、LDL水平,提高HDL水平,较单用依那普利组有显著性差异或高度显著性差异。

四、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

高血压病为慢性疾病,中医认为久病入络,久病必瘀,故常用水蛭、地龙、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通过扩张血管,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外周阻力而降低血压,有利于保护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我们联合运用四安胶囊和依那普利治疗还能明显降低高血压病人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较单用依那普利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提示中药可通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而促进降低血压。

综上可见,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可以改善患者症状,调整患者生理状态,降低血压,使昼夜节律紊乱血压恢复正常,改善患者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此外还具有副作用少,安全性高的特色,除了少数或者个别患者有胃肠不适或皮肤敏感外,一般不会引起直立性低血压。同时,合理使用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不引起降压西药常见的心脑肾损伤。

无可否认,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降压作用缓慢,降压幅度偏低,不适用于重症高血压急需快速降压的患者以及治疗高血压常用的中药汤剂口感差,而常用的治疗高血压病的中成药较西药而言,也存在单剂量偏大,服用次数多等缺点。因此,目前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尚处于辅助治疗的地位。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如何扬长避短,是我们当代中医必须面临的问题。对于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可能的优势,尚需采用临床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进一步证实,不断地寻找显效、速效而安全的中医药降压方法和药物,研制更为方便的中药剂型,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的特色和优势。

(选编者按:我们在韩明向教授公开发表的200余篇论文中,选编20篇能基本代表他的主要学术观点和工作的论文,这些论文都是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独著发表,也有部分是他的研究生和学徒总结韩教授临床经验而发表的论文,特此说明。)

(韩 辉 吴丽敏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