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我意识的特征

自我意识的特征

时间:2022-05-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那些在个体行为中暂时的偶然表现的心理特征,不能认为是一个人的人格特征。同一民族、同一阶层、同一群体的人们,在一定的群体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中形成了相似的人格特征。人类文化造就了共同的人格特征。

第三章 人 格

学习目标

◆掌握 人格、需要、动机、能力、气质、性格的概念,气质类型,性格的类型。

◆熟悉 需要层次理论,动机冲突的类型、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性格的特征。

◆了解 需要、动机、能力的种类,气质的意义。

相关链接

明尼苏达大学关于分开抚养双生子的研究

在明尼苏达大学关于分开抚养双生子的研究中,研究者对参与研究的双生子进行了能力测验和人格测验。此外,还向这些双生子做了长期的访谈,并得到他们对有关童年的经验、恐惧、嗜好、音乐兴趣、社会态度和性兴趣等问题的回答。结果发现了一些惊人的相似性

成长背景最不同的双生子要属奥斯卡·斯托尔和杰克·伊弗。他们出生在特里尼达,父亲是犹太人,母亲是德国人。刚出生时,他们就被分开。母亲把奥斯卡带到德国,由信奉天主教和纳粹主义的外婆抚养。杰克由犹太人父亲抚养,他在青年时期大部分时光是在以色列的一个集体农场度过的。居住在两地的这一家人从未通过信,兄弟俩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20多年未曾见过面的兄弟俩竟然表现出显著的相似性:都穿着蓝色、双排扣、带肩章的衬衫,都留有短鬓,带金丝边眼睛,都喜欢吃辣的食物,喝甜酒,喜欢把涂了黄油的土司放在咖啡里,都习惯在便前先冲洗厕所,甚至乘电梯时都会打喷嚏如此等等,使人难以置信。

另一对同卵双生女子,她们在很小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分开,在两个社会经济地位迥异的家庭中长大,分开后第一次见面时都已经是家庭妇女了,令人惊奇的是,这次见面时两人手上都带着七枚戒指。

当然,不存在什么戴戒指或泡土司的基因,这种相似反映了更基本的制约人格特质遗传因素的相似性。

请思考: 1.遗传因素对一个人人格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那么后天环境、个人努力等因素是否也对一个人的人格造成影响?

2.俗话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意思是说人的人格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为什么人的人格是不同的?人的不同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第一节 人格概述

一、人格的概念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意为面具,指戏剧中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假面具,它反映剧中人物的特殊身份和形象,就如同我国戏剧中的脸谱一样。心理学把“面具”转译为“人格”,引申为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及其不同于他人的精神面貌。

由于人格结构较为复杂,一直是最难研究的问题,方法不同,分歧很多。心理学已产生了许多关于人格的定义。本书采用我国多数心理学工作者接受的定义:人格又称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的结构,从系统论的观点看,人格是复杂的、多侧面、多层次统一体,它包括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三大部分,这三部分有机结合,使人格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

人格常常支配着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体现出一个人的行为特征,决定着一个人的活动结果。对一个护理工作者来说,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离不开对患者人格的透彻了解;护理工作者本身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格,也会影响到工作的优劣与成败。因此,一个合格的现代护理工作者应当用人格理论指导自己,认识和改善自己的人格,了解护理对象的人格。

二、人格的特征

1.整体性

人是由各个系统和器官组成的,但总是作为一个整体生活着的。人格也是这样,它是人的整个精神面貌的表现,虽然是由人格倾向性、人格心理特征和自我意识构成,但是它们相互联系,交互作用,有机结合构成一个整体。总是在具体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完整的体现出来。这种整体性保证了人的内心世界、动机、行为之间是和谐统一的,保证了个自身的健康完整,同时又是自身发展的前提。否则就会导致人格分裂。

2.稳定性

稳定性是指个体的人格特征具有跨时间和空间的一致性。那些在个体行为中暂时的偶然表现的心理特征,不能认为是一个人的人格特征。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就形象地说明了人格的稳定性特征。例如,一个性格内向的大学生,在不同场合都会表现出沉默寡言的特点,这种特点从入学到毕业不会有很大变化,这就是人格的稳定性。如果这名大学生由于某一件事偶然表现出热情的举动,不能由此说他具有外向的人格特征。人格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人格的特征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现实和生活条件、教育条件的变化,年龄的增长,主观的努力等,人格也可能会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特别是在生活中经过重大事件或挫折,往往会在人格特征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从而影响人格的变化。例如,逆境中可以使人消沉,但通过自我调节,也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坚韧。

3.独特性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遗传素质,又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长,因而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心理特点。人与人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格特点。因为构成人格的各种因素在每个人身上的侧重点和组合方式是不同的。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正说明了人格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如有的人知觉事物细致、全面,善于分析;有的人知觉事物较粗略,善于概括;有的人情感较丰富、细腻,而有的人情感较冷淡、麻木等。即便是同卵双生子,他们的人格也会有区别的。这如同世界上很难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也很难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但是,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排斥人与人之间存在人格共同性。同一民族、同一阶层、同一群体的人们,在一定的群体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中形成了相似的人格特征。人类文化造就了共同的人格特征。例如。美国人冒险,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

4.社会性

人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因此,人格是在个体先天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教育与环境的作用逐渐形成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文化、教育教养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可以说,每个人的人格都印上了他所处的社会的烙印,即个体社会化结果。正如马克思所说:“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第二节 人格倾向性

人格倾向性是一个人对现实态度和积极性行为的动力系统。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的认识和活动对象的选择和趋向,决定人追求什么。它是人格结构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就人的整个心理现象而言,人格倾向性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系统,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其中,需要是人格倾向性的基础源泉,只有在需要的推动下,人格才能形成和发展。动机、兴趣和信念等都是需要的表现形式。世界观处于最高指导位置,是一个人对现实生活方面的态度的核心,是一个人行为举止的最高调节器,是人格倾向性的集中表现。人格倾向性较少受生理、遗传等先天因素的影响,主要在后天培养和社会化过程中形成。人格倾向性中的各个成分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的。由此可见,人格倾向性是以人的需要为基础、以世界观为指导的动力系统。

一、需要

(一)需要的概念

需要(need)是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并力求获得平衡的心理倾向。它反映了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地需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源泉。这种不平衡状态包括生理方面的不平衡,例如,血液中血糖成分的下降,会产生饥饿求食的需要;血液中水分的缺乏,会产生口渴想喝水的需要;又包括心理社会方面的不平衡。例如,社会秩序不好,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会产生安全的需要;孤独寂寞时会产生交往的需要;身体患病时会产生对医疗保健的需要。一旦需要得到满足后,这种不平衡状态就会暂时得到消除,当有机体出现新的不平衡状态时,新的需要又会产生。个体通过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活动,使机体内外环境保持平衡,维持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可见,在人的一生中,需要是不断产生和发展变化的。由于需要是不断不发展的,因此需要具有动力的特征。同时,人的需要是其生活的环境所决定,不是“想要什么就去干什么”。例如,护士尽管有娱乐的需要,但在工作时,这种需要就不能任其满足。所以,需要具有社会、环境的制约性。

需要是人格倾向性的基础,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是激发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内在动力。常以动机、意向、抱负、愿望、兴趣、信念、价值观等形式表现出来。人的各种活动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并朝向一定的方向,追求一定的对象去行动,以满足自身需要。一般来说,需要越强烈、越迫切,由它引起的推动力也越大。活动的积极性也越高。

需要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但是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有本质的区别。动物的需要是先天的生理性需要,以周围的自然物工作为满足需要的对象。而人不仅有先天的生理需要,而且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出许多社会性需要。此外,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因此人满足需要对象与满足方式不同于动物。往往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具有社会历史性,生活在不同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人们,需要也是不同的。

(二)需要的种类

1.根据需要的起源不同分类

(1)生理性需要 是指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种族的需要。这些需要主要由机体内部某些生理的不平衡状态所引起,如对饮食、呼吸、运动、睡眠、休息、排泄、性、配偶、嗣后等的需要。生理性需要生而有之的,是人类最原始和最基本的需要,也是人与动物共有的需要,与动物不同的是,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能动性、发展性。

(2)社会性需要 是指由社会生活引起并受社会制约的高级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但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习得的,体现了需要的社会属性。如对劳动、知识、人际交往、尊重、道德、名誉、友谊、爱情、娱乐等的需要。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制度、经济条件、受的教育程度、生活习惯等的不同,社会性需要也就存在着很大差异。人的社会性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虽然不会危及生命,但却会因此而产生焦虑、压抑、自卑等负性情绪。

2.根据需要的对象不同分类

(1)物质需要 是指个体对物质文化对象的需求,是反映人的行为活动对于物质产品依赖的心理状态。例如对衣、食、住、行等有关物品的需要,对劳动工具、交通工具、娱乐工具的需要,对日常生活用品等的需要,对空气、阳光等自然界的物质需要。在物质需要中,既包括生理性的需要,又包括社会性的需要。例如,对服饰的需要中,既满足人们防嗮御寒的生理性需要,也满足了人们自尊、追求美的社会性需要。

(2)精神需要 是指个体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求,例如,对知识的需要、对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审美与道德的需要等。这些需要既是人的精神需要,又是社会需要。

(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他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发的,人发展的一个最简单原则就是满足各层次的需要,马斯洛将人的各种需要归纳为五大类,并按照其发展顺序及层次高低分为五个层次,如图3 -1。

图3 -1 需要的层次

(1)生理的需要 是个体维持生存的需要,这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最强烈的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例如,对食物、水、空气、阳光、睡眠、排泄、性的需要等。当一个人被生理需要所支配时,其他的需要均会被推到次要地位。

(2)安全的需要 是确保个体生存安全、生活稳定、免遭危险与恐惧的环境和条件的需要,是在生理需要得到相对满足后产生的需要。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远离恐惧和混乱、免除焦虑等,尤其是对纪律和秩序等的需要。当个体对未来感到不可预测,或者组织结构不稳定,以及社会秩序受到威胁的时候,个体就会产生强烈的安全需要。例如,人们寻求生命财产安全,希望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渴望生活安定太平。

(3)归属和爱的需要 归属的需要是指个体需要参与和依附于某个组织;爱的需要包括给予爱和接受爱。个体渴望与人建立一种充满感情的关系,渴望在其群体和家庭中拥有地位的需要。这是一种社会需要,人们希望与他人往来,进行社会交际,与伙伴、朋友之间保持融洽关系和深厚友谊和忠诚;人们希望获得他人的爱,并把爱给予他人;并希望自己被团体与社会所接纳,成为其中的一员,得到关照并相互支持。

(4)尊重的需要 是个体自尊和受到他人尊重的需要,是个体基于自我评价产生的自重自爱和期望受到他人、群体和社会认可的需要。尊重需要是在归属与爱的需要相对满足后产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可分为两个方面:自尊和受人尊重。一方面希望个人的能力、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另一方面渴望有名誉、威信、受赏识和高度的评价。这些需要一旦受挫,就会产生自卑感、软弱感、无能感。

(5)自我实现的需要 是指实现个人理想与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才能与潜能的需要,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一种创造性的需要。它的产生依赖于前面需要的满足。但自我实现的内容是因人而异的。例如:音乐家必须去创造音乐,画家必须作画,诗人必须写诗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是彼此关联,彼此重叠的。人的需要层次是发展的,每当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后,较高层次的需要随之产生。各层次需要的产生与个生长发育紧密相连。在婴儿期,最主要是满足生理的需要,然后逐渐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依次递升,到了青少年和青年初期尊重的需要日渐强烈。到青中年、晚期之后,自我实现的需要开始占优势。人类需要的高低与个体生存有关。马斯洛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除了应该满足人们基本生理需要外,还要满足人们较高层次的需要,并鼓励个人去追求自我实现。一个人只有把个人的需要和国家的需要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联系起来,才能有用永不衰竭的动力,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达到最大限度的自我实现。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一种比较完整的需要理论,它系统地探讨了需要的实质、结构、发生和发展以及需要在人类社会中的作用。马斯洛注重对健康的、功能完善的人进行研究,强调人性中积极的方面,注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强调满足需要对动机的重要性,这些理论似乎更符合真实生活,因此,受到心理学、教育、医学和商业界的广泛重视。在护理学领域,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仍可作为建立以人的整体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的理论借鉴。

二、动机

(一)动机的概念

动机(motive)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在动力。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并转化而来,但并非所有的需要都能转化为动机。

动机的产生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内在条件,即需要是引起动机的基础,例如,没有御寒的需要,不会产生添衣的动机。如果说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和实质,那么,动机就是这种源泉和实质的具体表现形式。然而并非任何需要都能形成动机,只有当某种需要发展成为强烈的愿望,并有实现这种愿望的可能性时,才会形成动机。例如,当人成才的需要成为强烈愿望,并有了读书机会时,才会产生努力学习的动机。二是外在条件,即环境因素引起动机,又称诱因,诱因可以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凡是激发个体趋向或接受某种刺激而行动的因素称为正诱因;凡是激发个体逃离或躲避某种刺激而行动的因素称为负诱因。它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例如,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精神诱因。个体的行为往往取决于需要与诱因的相互作用,只有需要和诱因相结合才能成为实际行动的动机。

(二)动机的功能

从动机与行为的关系上分析,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1.激发功能

动机具有激发一个人开始进行某种活动和行为的功能。例如,为了解除饥渴而引发的觅食、觅水的活动。动机的性质与强度不同,激发作用的大小也可能不一样。

2.指向功能

动机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并使个体行动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例如,在休息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可能放下手中的工作参与运动、娱乐等休闲放松身心的活动。

3.维持与调节功能

动机对活动具有维持、调节和加强的作用,表现在对行为坚持性上。当动机激发并指引个体产生活动后,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当活动指向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这种活动就会在相应动机的维持下继续下去;当活动偏离了个体所追求的目标时,进行这种活动的积极性就会减弱或停止。需强调的是,将活动的结果与个原定的目标进行对照,是实现动机的维持和调整功能的重要条件。不同性质和强度的动机,对活动的激励作用也是不同的。高尚的动机比低级动机更具有激励作用,动机强比动机弱具有更大的激励作用。

(三)动机的分类

人类的动机极为复杂多样,因而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根据动机的起源分类

根据动机的起源,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生理性动机 是以人的生理需要为基础的动机,具有先天性,是一种较低级的动机。最常见的是干渴动机与饥饿动机。生理性动机推动人的积极活动,以满足生理需要。生理性动机过强的人往往行为失范。人的生理性动机也受社会生活条件所制约。

(2)社会性动机 是以人的社会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是一种高级动机,是人类追求高层次需要的动机。例如成就动机、交往动机、权利动机、利他动机、侵犯动机。社会动机是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因此,社会动机在人与人之间具有很大差异。

2.根据引发动机的原因分类

根据引发动机的原因,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1)内在动机 是由内部因素引起的,是指个体对活动或工作过程感到满足而加强其继续这种活动或工作的内在动力。它不需要外在条件的参与。所谓“凭良心做事”就是典型的实例。例如,有同情心和责任心的护士,无论是否有领导或他人在场,无论事后有无表扬和奖励,总觉得只有认真干好每件工作,心理才踏实、愉快,便自主地产生了“认真积极工作”的内在动机。

(2)外在动机 是由外界刺激的作用而引起的动机。它不是从对行为活动或工作本身的满足中产生的,而是由行为活动或工作中获得的奖赏引起的,如有的学生认真学习是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表扬等。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就是典型实例。一般来说,内在动机的强度大,持续时间较长;外在动机持续时间短,往往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事实上,这两种动机缺一不可,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对个人行为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

3.根据动机对行为作用的大小分类

根据动机对行为作用的大小,分为主导动机与辅助动机。

(1)主体导动机 是指在一段时期或一种活动中,个体总有一种或一些动机处于主导地位并起决定作用,可以抑制那些与目标不一致的动机。

(2)辅助动机 是处于从属地位,在活动中的作用是加强主导动机以及坚持主导动机所指引方向。

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活动的主导动机是不断变化与发展的。事实表明,只有主导动机与辅助动机的关系较为一致时,活动动力会加强;彼此冲突,活动动力会减弱。

4.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分类

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1)近景动机 是指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机,如有的学生努力学习,其目标是为期末考试获得好成绩。

(2)远景动机 是指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动机,如有的学生努力学习,其目标是为今后从事护理事业打基础。

远景动机和近景动机具有相对性,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以相互转化。“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是对近景与远景动机辩证关系的描述。

(四)动机冲突

动机冲突又称心理冲突,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方向的动机、欲望、态度、情绪、目标或反应同时出现,在人们内心相互斗争而引起的紧张状态。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有多种需要,多个目标,就会形成多种动机。当个体的多种需要不能同时满足,甚至有些需要之间存在着矛盾时,几种动机在最终目标上就会相互矛盾或相互对立,如果几种相互对立的动机在强度上差异较小,使人难以取舍,从而产生互相矛盾的心理状态,这就形成动机冲突。动机冲突有三种基本形式。

双趋冲突:指有两个目标同时出现,对个体具有同样的吸引力,形成两个强度相当的动机,但由于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只能选择其一而要放弃另一个时所引起的冲突。这就是双趋冲突。“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就是双趋冲突的真实写照。例如,既想看书,又想看球赛。这种双趋冲突就需要人们学会权衡其重要性,果断抉择。

双避冲突:指两个事物同时对个体产生威胁或厌恶感,使个体对这两个目标均产生逃避动机,但由于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目标时所引起的冲突。这就是双避冲突。处于“前有悬崖,后有追兵”正是这种处境的表现。例如,对一位必须在手术与药物治疗之间做出选择的患者来说,她既恐惧手术的危险又担心药物的毒副作用,因而易陷入双避冲突之中。只有两者权衡,取其轻者,才能解决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指某一事物对个体的需要具有利弊双重意义时,将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动机,或好而趋之或恶而避之。所谓“既想吃鱼又怕刺扎”、“想吃糖又怕胖”就是趋避冲突的表现。例如,手术前患者既期待手术解除病痛,又担心手术的痛苦和后遗症。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内心冲突是复杂的,多层面的。人经过心理冲突的选择,最终做出符合客观现实和个主动机的决定来解决问题,这是动机冲突产生的积极意义;但动机冲突也有其消极作用,会给人带来焦虑和不安,若冲突不能妥善处理和及时解决,就会造成强烈的情绪波动,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有的可以引起个体的心理障碍。

三、兴趣

(一)兴趣的概念

兴趣(interest)是个体力求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它表现为个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例如,有的人对学习英语很感兴趣,不仅积极参加各种有关的英语课外活动,还经常收听、收看英文广播和影片,而且乐在其中。

兴趣是需要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在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的需要改变了,兴趣也随之改变。

兴趣和认识、情感密切联系着,如果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没有任何认识,一无所知,也就不会对它产生情感,因而不可能对它发生兴趣;反之,认识越深刻,情感越丰富,兴趣也就越浓厚。

兴趣对人的行为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一个人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就会表现出对这一事物敏锐的观察力、稳定的注意力、活跃的思维力等,从而提高智力活动效率。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符合兴趣的事物能够极大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人愉快地投入到活动中,并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兴趣还能集中人的注意力、加深思考、增强记忆等,对开发智力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二)兴趣的分类

人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根据兴趣的目的不同分类

根据兴趣的目的不同,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1)直接兴趣 是对事物或活动过程本身产生的兴趣。如对看电影、听音乐的兴趣,对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

(2)间接兴趣 是指对事物或活动本身没有兴趣,但对其活动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例如,有的学生对某些课程本身并不感兴趣,甚至感到乏味,但意识到学好这些课程对将来服务于社会有重要作用,因此刻苦学习,并因此产生兴趣。间接兴趣往往与个人的目的相联系,有较强的目的性。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可相互转化的。而且二者在生活实践中都不可缺少。如果没有直接兴趣,活动将变得很乏味、枯燥;如果没有间接兴趣的支持,也就没有目标,活动不可能长久坚持,因此,只有把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持之以恒,目标明确,取得成功。

2.根据兴趣的内容分类

根据兴趣的内容,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1)物质兴趣 是由物质需要引起的兴趣,表现为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如对食物、衣服和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等的追求。对个人的物质兴趣必须加以正确指导,适当控制,否则会发展成畸形、贪婪的形式。

(2)精神兴趣 是以人的精神需要为基础的兴趣。表现为人们对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的渴望与追求。例如,老年人娱乐活动、重建新的人际关系兴趣。

(三)兴趣的品质

1.兴趣的广泛性

兴趣的广泛性指个体兴趣的范围大小或丰富性的程度。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强的人一般兴趣广泛,对许多事物和活动都比较敏感,乐于探求;兴趣范围十分狭窄的人,对周围活动和事物没有热情,思路狭窄,工作缺乏创新,而且因生活内容贫乏而深感空虚、枯燥乏味。兴趣的广泛程度和个人的知识面相关。一个人兴趣广泛,知识面越丰富,眼界越开阔,越容易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2.兴趣的中心性

兴趣的中心性指个体兴趣中是否有主导兴趣或中心兴趣。一个人不可能对所有事物都产生同样的兴趣,而是对某些或某一件事物特别感兴趣,所以,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就有中心兴趣。中心兴趣可以支配其他兴趣,一起发挥积极作用,只有将兴趣的广泛性和中心性相结合,使兴趣又博又专,从而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方面取得突出的成就。

3.兴趣的持久性

兴趣的持久性指个体兴趣持续的时间或稳定的程度,又叫兴趣的稳定性。人们对事物的兴趣,可能经久不变,也可能变化无常。稳定而持久的兴趣,能推动个体深入地、坚持不懈地钻研问题,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取得创造性的成就。如果没有稳定的兴趣,朝秦暮楚,必然会一事无成。当然,并不是说兴趣是不可转移的,根据社会发展趋势,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兴趣转移,有时也是非常重要的。

4.兴趣的效能性

兴趣的效能性指某些兴趣对活动产生的效果。根据兴趣的效能水平,一般把兴趣分为有效的兴趣和无效的兴趣。某种兴趣如果能转化为推动力量,能产生实际效果,把作和学习引向深入,促使个体能力和性格发展,这种兴趣就是有效的兴趣。否则,仅仅是一种意向、期望,并没有付诸行动,不能形成推动力量,不能产生实际效果,就是无效的兴趣。有效能的兴趣才能促使人参与某项活动,从而获得知识经验,增长才干。

第三节 人格心理特征

人格心理特征是人格结构中较稳定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因素,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成分,它表明一个人有别于其他人的独特的典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是个性特征中最基本的特征,是完成某种活动的潜在可能性特征。性格是个性特征中的核心部分,是完成活动任务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特征,是个体与众不同的人格特征。气质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三者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处于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它们从不同方面反映出一个人的人格特征。

一、能力

(一)能力的概念

能力(ability)是一个人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能力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实际能力,即目前表现出来或已经达到的能力,如能讲纯正的英语、能做开胸手术等。二是指潜在能力,即目前尚未表现出来的能力,但通过学习或训练后可能发展起来的能力。实际能力和潜在能力是紧密联系的,潜在能力是实际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实际能力是潜在能力的结果和表现。

能力与活动是紧密联系的,一方面,人的能力在活动中形成、发展和表现,离开活动,人的能力不仅无法形成发展,而且也失去了它存在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从事某种活动又必须以具备一定的能力为基础。例如,一个教师的组织能力,只有在教学管理活动中才能显示出来,并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要顺利完成某种复杂活动,只具备一种能力是不够的,通常需要多种能力的相结合。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称为才能。例如,护士要完成患者的抢救工作,就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娴熟的动手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才能的高度发展称为天才。天才并非天生的,而是在良好的素质基础之上,通过后天环境、良好教育的影响,加上个体在生活实践中艰苦努力发展起来的,是多种能力最完备的组合。

(二)能力的分类

1.根据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的不同分类

根据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的不同,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1)一般能力 是指在进行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也称智力。主要由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注意力等组成,其中思维能力是支柱和核心,它代表智力发展的水平。任何活动的顺利完成都离不开一般能力。

(2)特殊能力 是指个体为完成某种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它是在特殊与专门领域内必需的能力。如绘画能力、写作能力、表演能力等。各种特殊能力都有自己的独特结构。如音乐能力就是由四种基本要素构成:音乐的感知能力、音乐的记忆和想象能力、音乐的情感能力、音乐的动作能力。这些要素的不同结合,就构成不同音乐家的独特的音乐能力。

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是相互关联的。一般能力是特殊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它为特殊能力的发展创造可能性并提供了条件,特殊能力的发展同时会促进一般能力的提高。例如,观察力属于一般能力,但在画家的身上,由于绘画能力的特殊发展,对事物一般的观察力也相应增强起来。要完成一项活动,既需要具备一般能力又需要具备与该项活动相关的特殊能力,二者相互作用才能促进人类活动的完成。

2.根据活动中能力的创造性的大小分类

根据活动中能力的创造性的大小,分为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1)再造能力 是指在活动中顺利地掌握前人所积累的知识、技能,并按现成的模式进行活动的能力。人们在学习活动中的认知、记忆、操作与熟练能力多属于再造能力。

(2)创造能力 是指个体不受成规的束缚而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经验,产生新的思想,或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造能力突出表现为首创性,是成功完成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条件,具有独特性、变通性、流畅性的特点。

(三)能力的个体差异

能力是不断发展的,能力的发展既有一定的趋势,又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力发展的水平差异

各种能力的形成都有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主要指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研究发现,在全世界人口中,智力水平基本呈正态分布,即智力极低或智力极高的人很少,绝大多数的人属于中等智力。智力水平的高低并不是一个人成就大小的唯一决定因素,智力水平只是一个人创造成就的基本条件。除此之外,机遇和人格品质也极为重要。

2.能力的早晚差异

能力的充分发挥有早有晚,有些人能力表现较早,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卓越的才华,称“人才早熟”。如我国唐朝的王勃10岁能作赋,13岁写出著名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李白“五岁读六甲,十岁观百家”;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5岁就创作了他的第一首乐曲,8岁时举办独奏音乐会。据研究表明,能力早期表现在音乐与绘画领域中最为常见。另一种情况为智力的发展较晚,称为“大器晚成”。这些人直到中年才崭露头角,表现出惊人的才智。如我国著名的国画家,齐白石40岁才显露绘画才能;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61岁时才写成《本草纲目》;达尔文50岁时才写出著名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进化论的创始人。一般说来,科学家做出最大贡献的最佳年龄是中年。

3.能力的结构差异

能力有各种各样的成分,如感知觉能力、记忆力、想象力、特殊能力等,这些成分可以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由此构成了能力结构上的差异。如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记忆力强,有的人想象力强。不同能力的结合,也使人们的能力互相区别开来,表现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成就,承认能力的差异并进行鉴别,才能使人各有所用,各尽其能,对不同的人也能因材施用。但能力不是决定一切的,一些非智力因素如意志、性格、动机、情绪等也起相当大的作用。因此,不能片面理解智力的作用。

二、气质

(一)气质的概述

1.气质的感念

气质(temperament)是指一个人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即相当于日常所说的“脾气”“秉性”。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有的人生来活泼好动,有的人生来斯文好静;有的人脾气温和,有的人性情暴躁;有的人动作麻利,有的人行动迟缓等,人与人这些方面的不同就是他们的气质差异。

2.气质的特点

(1)具有天赋性 指气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受先天的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即先天因素占主要作用。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刚出生婴儿在最初几星期内,就对刺激物的敏感度、对新事物的反应等表现出明显的气质差异,例如,有的嬉闹好动,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迅速,有的好静平稳,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缓慢。这些气质上最早、最真实的体现,在今后的学习、人际交往中都会表现出来。实践证明,年龄越小,气质的表现越明显,气质的各种特征也越清晰。

(2)相对稳定性 指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人,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活动中,都会表现出相同性质的动力特征。这就是所谓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例如,一个情绪容易激动的学生,他会在临近考试时情绪紧张,食寝不安,难以控制自己,会在讨论时大声与人争辩,争得面红耳赤,会在看电视电影时也沉不住气,大声惊叹,叹息不已。而一个沉着稳重的人,无论在任何场合下,都会表现出不紧不慢、沉着冷静、不过分表现自己的特点。气质作为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与动机无关。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能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色彩,表现出与他人不同的典型的特点。但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

(3)可变性 指在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人的气质还是可以改变的。气质在环境、教育、性格的影响下,会有所改变。例如,职业要求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行为动作较为缓慢的护士在急诊科工作后,可能变得行动敏捷。一个生性好动,耐不住寂寞、受不了管束的年轻人,一旦参了军,在正规、严格、长期的军事训练过程中,会逐渐学会忍耐、坚持和自制。

(二)气质类型

气质类型是指在某一类人身上共同具有的典型气质特征的有机结合。人的气质是有明显差异的,这些差异属于气质类型的差异。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最早提出有关气质的概念,他认为气质的不同是由人体内不同的液体决定的,根据人体内有血液、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四种液体,并根据这些液体混合比例哪一种占优势,就以其命名。把人分为不同的气质类型:以血液占优势的是多血质,以黄胆汁占优势的是胆汁质,以黏液占优势的是黏液质,以黑胆汁占优势的是抑郁质。希波克拉底还认为,每一种体液都是由冷、热、湿、干四种性质相匹配产生的。血液是由热与湿配合的,所以多血质的人热情、湿润,好似春天;黏液质是冷与湿配合的,因此黏液质的人冷漠、无情,好似冬天;黄胆汁是热与干的配合,因此胆汁质的人热而躁,好似夏天;黑胆汁是冷与干的配合,因此抑郁质的人冷而躁,好似秋天。希波克拉底用体液来解释气质,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关于四种气质的类型划分,与日常观察中概括出来的四种气质类型比较符合,所以仍然沿用至今,且影响最为久远。其具体表现如下。

1.多血质

多血质属于敏捷好动的类型。这类人情感和行为动作发生快,变化也快。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热情大方;兴趣广泛,行动敏捷,适应能力强;思维灵活,工作能力和办事效率较高,但不求甚解;善于交际,平易近人,但交情浅薄;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注意与兴趣易于转移不稳定;缺乏耐力和毅力,做事缺乏持久性。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较强,具有外倾性的特点。这类人在良好的教育下,可以培养出对学习、劳动、工作、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在不良的教育下,会表现出轻率、疏忽大意、散漫、对自己的能力评估过高等不良行为和态度。

2.胆汁质

胆汁质属于兴奋而热烈的类型。这类人具有较高的反应性与主动性;情感和行为动作产生迅速而且强烈,伴有极明显的外部表现。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表里如一,但急躁易怒,争强好斗;情感易于冲动但平息也快;精力旺盛,敢闯敢拼,但缺乏自制力和耐心,容易虎头蛇尾;思维灵活但对问题的理解粗枝大叶、不求甚解;意志坚强,果断勇敢;注意力易转移,往往博而不专;行动敏捷,生气勃勃,具有外倾性的特点。这类人在正确的教育下,可能具备坚强的毅力、勇敢、主动性和热情精神;在不良的教育下,会表现出粗暴、急躁、易生气、爱激动、缺乏自制等不良品质。

3.黏液质

黏液质属于缄默而沉静的类型。这类人的反应性低;情感和行为动作迟缓、稳定、缺乏灵活性;情感不易发生也不易暴露,即所谓“喜怒不形于色”;注意力比较稳定且不易转移;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意志力方面具有较强的自制力和耐受力;交际适度,沉着、稳重,踏实、谨慎、细致,但对新环境、新工作适应较慢;具有内倾型特点。这类人在正确的引导性,容易形成勤勉、实事求是、坚毅等品质;在不良影响下,可能出现冷漠、固执、保守、萎靡、迟钝、消极、怠惰、对人对己漠不关心等不良品质。

4.抑郁质

抑郁质属于呆板而羞涩的类型。这类人有较高的感受性和较低的敏捷性,情感和行为动作进行的相当缓慢、柔弱;情感体验深刻而持久,隐晦而不外露,多愁善感;想象力丰富,聪明,严谨,观察力敏锐,善于观察别人不易觉察的细微事物,敏感性强。思维深刻,思考问题比较透彻;在意志力方面表现出软弱胆小、优柔寡断,受到挫折后常心神不定,但对力所能及且枯燥的工作表现出坚韧的精神;不善交际,孤僻离群,具有明显的内倾型特点。这类人在顺利的环境和友爱的集体里,可以表现出温顺、委婉、细致、敏感、坚定、富有同情心、能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在不利的条件下,会出现伤感、沮丧、抑郁、怯懦、多疑、神经过敏、深沉悲观、优柔寡断等不良品质。

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少数人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典型特征,大多数人具有两种以上或偏重于某一气质类型的中间型或混合型。

俄国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人的气质是由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特点决定的,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即兴奋和抑制过程)是个体差异及其特点的基础。根据神经系统的三个基本特征:神经过程的强度,即神经细胞工作能力的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神经过程的平衡性,即兴奋与抑制过程一致性的程度;神经过程的灵活性,即兴奋与抑制过程转换的快慢难易程度。神经兴奋与抑制过程的三个基本特性结合,就形成了高级神经活动的四种类型,即活泼型、安静型、兴奋型和抑制型。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较好地揭示了人的气质类型的生理基础。它们与希波克拉底提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相吻合的,有着对应关系,见表3 -1。

表3 -1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对应关系

(三)气质的意义

气质是重要的人格心理特征,不仅与人的心理现象有密切的关系,还在个体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气质与成就

气质不决定人的智力水平和社会价值。任何一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能成为本行业的专家,成为品德高尚、对社会有价值的人;但也可能成为一事无成、对社会有危害人。在世界各国杰出的人物中,不论是同一领域还是在不同领域中,各种气质类型的人都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成就。例如,俄国4位著名的文学家:普希金属于胆汁质,赫尔岑属于多血质,克雷洛夫属于黏液质,果戈理属于抑郁质,他们都在文学界有很大影响。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气质类型都有其积极的特点方面和消极的方面。重要的是读懂自己,自觉地接受后天环境与教育,发扬自己气质中的积极方面,努力克服消极方面。

2.气质与职业

气质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某种气质特征能为一个人从事某种职业提供有利条件。例如,胆汁质、多血质的人较适合从事需要迅速灵活性强的工作,黏液质、抑郁质的人较适合从事需要持久细致性的工作。因此,在选择职业或人事选拔的时候,都应该考虑气质类型。

3.气质与健康

不同的气质特点对人的心身健康有不同的影响。例如,孤僻、抑郁、情绪不稳定、易冲动等特征都不利于身心健康,而且是某些疾病的易感因素。例如,对抑郁质的人,承受外界的刺激能力较低,易在不良刺激下导致抑郁症、癔症、强迫症。而胆汁质的人,长期处于兴奋、紧张和压力之下,容易导致心血管病、情感性精神障碍、神经衰弱。因此,任何一种气质特征都有利于或不利于身心健康的一面。人们要学会分析自己气质特征中的优劣,善于驾驭气质,发展积极的方面,控制消极的方面,以利于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

4.气质与临床护理工作

护士除了要深刻认识护理工作的性质与自己的气质特征外,还要善于辨识患者的气质类型。在护理工作中,不同气质类型的患者对待疾病与治疗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分析观察患者不同气质类型对做好整体护理非常重要。例如,对同样的病痛,胆汁质的人可能无所谓,多血质的人可能表现出十分痛苦的表情,黏液质的人可能忍耐一声不吭,抑郁质的人可能焦虑不安、叫苦不迭。护士在对他们的态度上就应区别对待,同样的语言在胆汁质、多血质的人听来没什么,抑郁质的人可能就受不了。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根据不同气质倾向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这对疾病的康复是十分重要的。

三、性格

(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character)是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性格是人格中最鲜明的心理特征,是人格的核心。它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反映一个人的生活经历,体现一个人的本质属性。

性格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与行为的方式之中。人对现实的态度就是对社会、对集、对他人和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人们生活在社会中,会对各种事物产生一定的看法,做出一定的选择,采取一定的行为方式,这个过程就是性格的表现。例如,“孔融让梨”反映了谦让、利他的性格特点;“守株待兔”反映了一个人懒惰、愚顽的性格特点。也就是说,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人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统一的。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决定着他的行为方式,而人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又现了他对现实的态度。正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应行为方式的独特组合,构成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并且表现在人的日常行为中。例如,一个人在生活中总是对人热情忠厚、与人为善,对自己虚心谦逊、严于律己,遇事坚毅果断、深谋远虑等,这种对人对己对事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就是这个人的人格。在有些情况下,个体对待事物的态度是属于情境性的、一时性的、偶然性的表现,不能代表他的性格特征。例如,一个人处理事情通常很果断,偶尔地表现出优柔寡断,就不能把优柔寡断这种偶然的表现态度和行为作为他的个性特征,而果断则是他的性格特征。虽然性格是稳定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性格是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可塑性的。除了重大事件的影响外,性格的改变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环境影响和主体实践。

性格是个性特征中最具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人格的差异主要不是表现为气质、能力的差异,而是表现为性格的差异。性格是一个人道德观和人生观的集中体现,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例如,诚实、善良、谦虚的性格对社会有积极作用;反之,对社会起消极作用。人的性格受社会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的评判,所以有好坏之分,这一点是与气质有明显区别的。性格的核心意义还表现在它对能力、气质的影响上。性格决定着能力的发展方向,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才能越高对社会贡献越大;反之,对社会造成危害越大。性格可以改造气质。例如,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养成高度自制力的人,会善于控制自己冲动、暴躁的气质特征。性格的发展规定了能力和气质的发展,影响着能力和气质的表现。

(二)性格的特征

性格是由多种个别特征所组成的复杂心理结构。由于每个人性格特征组合的情况及表现形式不同,因而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性格,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态度特征

态度特征指人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具体表现在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例如,热爱集体还是自私自利,助人为乐还是损人利己,认真负责还是敷衍应付,勤俭节约还是铺张浪费,严于律己还是放任自流,谦虚谨慎还是骄傲自大。

2.理智特征

理智特征指人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又称认知特征。例如,在感知方面表现为主动观察型或被动观察型,观察精细型和观察疏略型等;在记忆方面表现为主动记忆型和被动记忆型,直观形象记忆型或逻辑推理记忆型等;在思维方面表现为分析型或综合型,常规型或创造型,深刻性或肤浅型等;想象方面表现为狭窄想象型或广阔想象型等;在注意方面表现为整体型或细节型等。

3.情绪特征

情绪特征指不同性格的人表现在情绪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及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例如,是热情的、稳定的、持久的、积极乐观的;还是冷漠的、波动的、短暂的、消极的、多愁善感的等。

4.意志特征

意志特征指一个人在自觉调整自己行为的方式和水平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它可以从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这四种品质表现出来。在“有所作为”中表现为坚持与毅力,在“有所不为”中表现为克制与坚忍。

这4种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并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性格的态度特征位居核心地位。如一个工作态度明确的人,表现出意志的坚韧性,理智的思维和记忆的主动性。

(三)性格的类型

性格的类型是指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由于性格结构的复杂性,对性格类型的划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1.根据心理功能分类

英国心理学家培因和法国心理学家李波等人根据理智、情绪、意志三种心理过程在人的性格中所占优势不同,将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理智型的人一般以理智来评价发生的一切事物,以理智来调控自己的行为,处事冷静。一般适合从事基础科学理论工作。情绪型的人用情绪来评估一切,言谈举止易受情绪左右,遇事不善于冷静思考。一般适合从事文学艺术工作。意志型的人,目标明确、果敢坚韧、自制力强。一般适合从事发展、创造性工作。一般单一的性格类型较少,绝大多数为中间或混合型。

2.根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分类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根据一个人“力比多”的活动方向,将性格分为外向型和内向型。外向型的人,关注外部世界,善于交际、活泼开朗,活动能力强,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内向型的人,关注内部主观世界,处世谨慎,深思熟虑,交际面窄,适应环境能力差。但荣格认为,在实际生活中,没有纯粹的外倾性或内倾型的人,只是由于情境的影响而使得一种倾向占优势。

3.根据独立性的程度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等人根据信息加工方式的不同,将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独立型的人倾向于利用内在参照(即自己的认识),对外来信息主动加工,不易受外界的干扰,善于思考,具有独立判断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激能力强,喜欢把自己意见强加给别人。顺从型的人倾向于以外在参照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易受外界干扰,常常不加思考地接受别人的意见,缺乏主见,易受暗示,应激能力差。

4.根据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分类

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根据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将性格分为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宗教型。理论型的人以探求事物本质为最大价值。经济型的人一切以经济观点为中心,以追求财富、获取利益为个人生活目的。审美型的人以感受事物美为人生最高价值,他们重视形象美与心灵美的和谐,对实际生活不是很关心。社会型的人重视社会价值,以关心他人、服务社会为职责,并有志于从事社会公益事物。权力型的人以获得权力为生活的目的,并有强烈的权力意识与权力支配欲,以掌握权力为最高价值。宗教型的人把信仰宗教作为生活的最高价值,容易从现实生活中退却。

5.根据对心身疾病的易罹患性分类

美国心脏学家费里德曼1975年研究心脏病时将性格分为A型、B型和C型性格。A型性格的人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成就欲,雄心勃勃,竞争意识强;他们急躁、好胜、易激惹、有时间紧迫感、怀有戒心,爱挑剔,对日常琐事毫无耐心。这类人一般是一些智力较高,能力较强的人。B型性格的人是与世无争,为人随和,生活较悠闲,工作要求较宽松,无时间紧迫感,有忍耐、能容忍、少争执、能克制、看成败得失较淡薄。C型性格的人把愤怒藏在心里加以控制,在行为上表现出与人过分合作,原谅一些不该原谅的行为,生活和作中没有注意和目标,尽量避免冲突,不表现负面情绪等。研究表明,A型性格的人容易得冠心病,其发病率是B型性格的2倍,而心肌梗死的复发率是B型性格的5倍。C型性格的人易患癌症。

(四)性格与气质和能力的关系

性格决定活动的方向,气质决定活动的方式,而能力决定活动的水平。它们共同现着人的个性心理特征。

1.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是两个较易混淆的概念。

(1)性格与气质的联系 ①一般认为,就气质的自然性质而言,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掩盖或改造气质。例如,从事精细操作的外科医生应具备沉着的性格特征,为了适应医生的工作,胆汁质的人经过意志努力而改正易冲动和不可遏制的气质特征。②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性格表现上有各自的气质色彩。如都具有“乐于助人”的特征,胆汁质者满腔热情、多血质者富于情感、黏液质者不动声色、抑郁质者可能怜悯。

(2)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①气质的形成主要是先天性的,更多受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是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中的动力特征;性格的形成主要是后天性的,更多受社会生活条件和环境的影响,是人的态度体验和行为方式相结合而表现出来的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②气质的可塑性较小,变化较慢;性格的可塑性较大,变化较快。③气质无所谓好坏,不决定社会价值;性格则有好坏之分,具有社会价值。

2.性格与能力的关系

性格与能力的关系是密切联系,互相制约的。①性格能影响能力的发展。如自信心、责任感、创新精神等特点对能力发展有重要意义。②性格特征往往能补偿某方面能力的弱点。俗话说“勤能补拙”“笨鸟先飞早入林”等就说明性格对能力发展的补偿作用。③能力影响性格的发展和表现。如观察力对果断性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相关链接

性格决定命运

有位美国记者采访晚年的投资银行一代宗师J.P.摩根,问:“决定你成功的条件是什么?”老摩根毫不掩饰地说:“性格。”记者又问:“资本和资金何者更为重要?”老摩根一语中的答道:“资本比资金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性格。”

确实,翻开摩根的奋斗史,无论他成功地在欧洲发行美国公债,慧眼识中无名小卒的建议大搞钢铁托拉斯计划,还是力排众议,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推行全国铁路联合,都由于他倔强和敢于创新的性格。如果排除这一条,恐怕有再多的资本也无法开创投资银行这一伟大开创性的事业。

1998年5月,华盛顿大学350名学生有幸请来世界巨富巴菲特和盖茨演讲,当学生们问到“你们怎么变得比上帝还富有?”这一有趣的问题时,巴菲特说:“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原因不在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会做一些阻碍自己发挥全部工效的事情呢?原因在于习惯、性格和脾气。”盖茨表示赞同。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是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好比是水泥柱子中的钢筋铁骨,而知识和学问则是浇筑的混凝土。性格决定着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婚姻选择、生活状态、职业取向以及创业成败等,从而基本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因此,成功与失败无一不与性格有着密切的关联。

成就伟大事业的性格要素——耐心、理性、冷静。

第四节 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self - awareness)是指个体对自身及自身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例如,“我觉得我是一个急性子人”,“我认为我能完成这项工作”,“我觉得我对某某的感情发生了变化”,“我觉得自己是一名优秀护士”等。这些对自己感知觉、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意识,对自身机体的状态的意识,对自己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尤其是人际关系的意识,都属于自我意识之列。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特征区别于动物的心理特性之一。

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了解,也就无法把自己与周围事物相区别,他就不可能认识外界客观事物。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性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自觉自律地去行动。一个人只有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才有利于个人扬长避短,取得自我教育的积极效果。再次,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能使人不断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可见,自我意识影响着人的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尤其对个性倾向性的形成更为重要。

二、自我意识的特征

1.社会性

自我意识不是天生就有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有赖于个参与社会生活及与他人的交往中。例如,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只是一个自然的实体,一个生物的人,甚至还比不上动物,具有较大的依赖性,必须得到成人的关怀和照顾才能长大成人,产生人的意识。如果婴儿从一开始就被剥夺了人类的社会环境,使其同动物生活在一起,就会由于失去了人类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物质生活条件而不能形成人的意识。因此,一个人只有处在人类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发育成长,并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与此同时也产生对自己的认识,即形成自我意识。

2.能动性

人们在行动之前能根据外界环境确立行动目标,制定行动计划,选择行动方案,调整人们之间协作关系,实现预期结果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人的自我意识的参与下完成的。这正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能动性反映。人的行为与动物的行为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因为人的行为总是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在行动之前就预见到行动的结果,意识到自己想做的一切。例如,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他自己头脑中将蜂房建成了。这就是说,人们在行动之前,行动的结果,行动的动机和方式,就在自己头脑中观念性地存在了。

3.同一性

一个人知道自己是长期且持续存在的,不论外界环境如何改变,不论自己有了什么新特点,都能认识到自己是同一个人,即个体对自身的本质特性、信仰、身心方面的基本认识和基本态度始终保持一致。正因为自我意识的同一性,才会使个体表现出前后一致的心理面貌,从而使自己与其他人的个性区别开来。同一性不稳定是自我意识不成熟的表现,如果已经建立起来的同一性发生混乱,个体将出现心理障碍。

三、自我意识的分类

1.按自我意识的过程分类

(1)自我认识 是对自我的洞察、理解和评价,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调节控制的前提,是自我意识在认识上的表现。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等。它主要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2)自我体验 是个体对自我的一切是否满意的主观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包括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信、自卑、自负等。它主要解决“我对自己是否满意”、“能否悦纳自己”的问题。自我体验的调节作用可概括为以下三方面。第一,使认识内化为个人的需要和信念;第二,激发和维持行动;第三,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3)自我控制 是个体对自己言行的监督和调节,自我意识在意志行动上的表现,包括自强、自律、自立、自主、自制等。它主要解决“我如何有效地调控自己”、“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理想的人”等问题。自我控制系统从行动过程看一般包括4个环节。第一,发动作用:主体意识到社会要求,并力求使自己的行动符合其准则,从而激发起自我控制动机。第二,内化作用:吸收有关知识、经验和信息变为自己的知识,同时正确的评价自己运用这些知识的可能性。第三,指向作用:制订能够完善和提高自己行动的计划和程序。第四,调节作用:在行动中运用诸如自我分析、自我体验、自我鼓励、自我监督、自我命令等激励手段,使动机激发和行动准备在执行中反复进行调整,达到对自己心理行为的控制,最终实现自我意识的调节作用。例如,坚持每天锻炼身体、不随地吐痰、不抽烟酗酒、上课不迟到早退等。

上述3个方面整合一致,便形成了完整的自我意识,构成了个体的自我调控系统,它具有目的性、社会性、能动性等特点,对个体的人格形成、发展起着监控、调节和矫正的作用。

2.按自我意识的内容分类

(1)生理自我 是个体对自己生理属性的认识,是个体对自己躯体、性别、体型、容貌、年龄、健康状况等生理方面的意识。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是个体把自己与客观事物区分开来,意识到生存是寄托在自己的躯体上的。人出生后8个月开始出现生理自我,3岁基本形成。

(2)社会自我 是个体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的意识,包括自己的地位、作用、应当承担的社会义务和权利的意识等。比如,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自己与群体成员人际关系等的认识;再如,认识到自己作为学生的角色,要认真学习角色、实践角色,从3岁至青春期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最深刻的时期,也是社会自我形成的重要时期。

(3)心理自我 是个体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意识,包括对自己的情感、意志、需要、动机、气质、性格、能力、态度、道德、理想和信念,以及行为、习惯等的意识。比如,觉得自己比较温和,智商较高。心理自我从青春发动期到青年后期大约10年时间,是心理自我发展的时期。在社会自我出现的同时,心理自我也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3.按自我意识的来源分类

自我意识可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

(1)现实自我 是个体从自己立场出发对现实中的“我”的意识。

(2)投射自我 是个体从他人评价中形成对自己的意识。

(3)理想自我 是个体对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化的“我”的意识。

四、自我意识的作用

1.对态度和行为的自我调节作用

个体在日常的学习、工作、交往和团体活动中,由于意识到自己在他人和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意识到自己负有某种责任或义务,从而自觉地调节情绪,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使个体尽可能地与周围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

2.对自我教育的推动作用

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集中体现在对自我的认识和对自己的优缺点所抱的态度上。个体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才有助于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得自我教育的积极效果。反之,如果不能正确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看到自己的优点或只看到自己的缺点,都可能导致自己落后和失败。因此,通过自我认识看到自己的能力,通过情绪体验保持健康的情感生活,通过自我监控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个体的自我意识水平,才能更好地促进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从而使自己的人格获得健康发展。

3.对意志发展的促进作用

意志是以人确定自觉的行为目的为开端,而自觉目的的提出又是以自我意识的存在为前提的,因为任何自觉行为总有自觉的主体,那就是“自我”。自我的自主性的实现需要个人监督,需要意志的力量,个体自尊的维护和自尊的发展水平是影响意志力的重要因素。而自尊的发展水平是直接同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前者是后者的表现形式之一。

此外,自我意识中的自尊与自信对个体行为也有重大的影响。个体如果缺乏自尊,则任何表扬和批评都起不了作用。有自尊的人,总是积极向上,力争上游,不达目的不罢休,自觉主动地遵守纪律,努力学习。自信对自己力量的充分估计,是人们成长与成才的重要保障。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能力

2.气质

3.性格

4.自我意识

二、简答题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三、分析与思考

剧院的演出开始10 min后,来了4位迟到的观众。A急匆匆走到门口,就要入内,看门人拦住他说:“已经开演了,根据剧场规定,为了不妨碍其他观众,开场10 min后不得入内。”A立刻火冒三丈,与看门人争吵起来……正当他们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B看见看门人吵得也顾不上看门了,灵机一动,立刻侧身溜了进去。C知道检票员不会让其从检票口进入,他想反正第一场戏不会太精彩,还是暂时到小卖部等一会儿,等幕间休息再进去。D走到门口时,见看戏无望,深深叹了一口气,掉转头去,自言自语道:“嗨!我这人真倒霉,连看场戏都看不成,干脆回家吧。”

问题: 1.这4位迟到的观众分别属于哪种气质类型的人?

2.这4位观众平时的行为表现应该有哪些特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