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冬病夏治的主要手段

冬病夏治的主要手段

时间:2022-05-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许多冬季高发的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心脑血管病、风湿病等经过治疗,都会在夏季得到缓解,根据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夏季可从根本上治疗这些疾病,这就是所谓的“冬病夏治”。简单地说,“冬病夏治”就是在夏天的时候治疗冬天的疾病。

第一章 冬病夏治基础知识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类防病意识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身体健康与自我保健。近年来,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方法、手段日益受到青睐,绿色食疗盛行天下,保健推拿流行世界,足底按摩风靡全球,这些都足以说明人们对于自我健康的重视,而“冬病夏治”则是近年来一种更为重要、更为神奇、也更为古老的中医治疗或保健方式。

提起“冬病夏治”,一部分人已有尝试,一部分人似曾听说,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根本就是一头雾水。其实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特色之一,具有很多的自身特点及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我们还是先通过近年来流行于全国各地的这种治疗方法说起吧。

冬天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高发性季节,风寒的侵袭常使患者反复喘咳不止,而这种病症很顽固,不容易根治,也没有特效的方法。但这些患者却由衷地欢迎夏季三伏天的到来,因为他们的病在冬天治不好,夏天却有对付的办法。中医工作者为了找到开启难症的钥匙,翻阅了大量的医学文献,终于在《张氏医通》这部古医书里找到了一张药方,仅有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几味简单的药物,专门在夏季三伏天贴敷背部穴位。于是着手炮制药剂,在一些患者身上找穴位贴敷,果然第二年冬天许多人未再受病害之苦。中医工作者又继续深入研究,连续贴敷几个夏天,支气管哮喘再也不来折磨这些患者了。这种方法正式运用于临床后,很快在全国普及,几乎人人皆知。现在每年三伏天一到,全国各地都争相开展这一疗法。很多患者反映,这种方法简单实用,把药膏贴上去几小时就拿下来,没痛苦,又方便,就等着过一个安稳的冬天了。

那么反过来,有没有“夏病冬治”,也就是夏天的病却要在冬天治疗才有效呢?当然会有。南方的人常说,“冬天才是与脚气病决战的好时机”。脚气是一种霉菌寄生于皮肤而得的病,在整个夏天尤其是梅雨季节里,这种霉菌繁殖得很快,得脚气病的人也非常多。但是一到冬天,不管多么严重的脚气,也会因瘙痒暂时消失而好转。此时霉菌暂且停止了繁殖,它寄生在皮肤内部,只等夏天一到再重新繁殖为害。如果脚气病在夏天来治,患处因炎症而糜烂,药物的效力难以发挥,甚至还会发生接触性皮炎。而冬天霉菌处于潜伏期,人又不出汗,两脚干燥,正是治疗的最好时机,若在此时用药,收效最大。

正是由于有些疾病在一个特定的季节里发作或加重,而在其他时间减轻,因此,按照疾病的发生和变化规律,治疗上也要顺应天时,即在疾病减轻的季节里予以施治,打破原有的病理循环,使它朝着健康的良性生理循环方面发展。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目前对许多疾病采用择时治疗,“冬病夏治”、“夏病冬治”等一些神奇的医疗方法,则成为中医顺应天时、根据四季变化应用于疾病治疗的最好典范。

作为一个患者,若能了解和掌握季节与疾病的关系,可以对自己所患的病症择时而治,防患于未然,杜绝复发。作为一名医生在诊断治疗时,若能了解和掌握季节与疾病的关系,对制订最佳方案,提高临床疗效,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冬病夏治的基本概念

“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许多冬季高发的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心脑血管病、风湿病等经过治疗,都会在夏季得到缓解,根据中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夏季可从根本上治疗这些疾病,这就是所谓的“冬病夏治”。

简单地说,“冬病夏治”就是在夏天的时候治疗冬天的疾病。所谓的“冬病”,是指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症状容易加重的疾病,如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咽炎等疾病;“夏治”则是指选择在炎热的夏季之时,主要通过若干疗法如穴位贴敷、穴位注射等,刺激穴位及药物的渗透吸收,起到疏通经络、健脾益肺、温阳补肾的作用,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抵抗力,扶正固本,从而减少和减轻“冬病”。

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根据气血在不同节气的运行变化,并依此制订出传统的治疗方法。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由于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如果选取穴位敷贴的方法,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如果在缓解期服药治疗,能够鼓舞正气,增强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一般说来,“三伏”并不是什么大节气,它属于“杂节”,但我国老百姓极为重视这个不是大节气的节气,民间流传“三伏进补”、“冬病夏治”、“夏练三伏”等谚语和风俗。从入伏第一天起,就意味着一年中气温最高、天气最热的三伏天正式登场。人们常说“热在三伏”,因为进入伏天后,地表温度变高,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热量积累达到最高峰,天气也就最热了。

现代流行病学表明,人类疾病的70%与环境有关。《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篇就有“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的记载。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界的生物受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气候变化的影响,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物候演化规律。一年四季的变化同样影响着人类,在人体也表现出生、长、收、藏的生命活动规律。自然界反复无常的变化、太过或不及,人都会受到影响。如阳虚体质患者,易在秋冬季节感受寒邪,则可于春夏两季助阳气生发,给予适当的养阳之品,药物之阳借助机体升发之阳而起到抑阴补阳的作用,从而使阳虚体质得到纠正。夏季三月,从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到小暑、大暑,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之时,人体阳气发泄,新陈代谢旺盛。天阳下济,地热上腾,天地之气上下交会,华实繁茂。

冬病夏治的时间往往选择在三伏天,因为三伏天的“初伏”是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中伏”是第四个庚日,“末伏”是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庚日在五行中属金,肺也属金,所以肺部疾病在庚日治疗效果最好。

“冬病”的产生多为寒湿阻滞经脉、气血不通所致。《灵枢·经脉》说:“经络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穴位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汇集点,而“三伏”又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人体皮肤温度、湿度最大,阳气发泄,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最为开放,此时选取特定的穴位进行敷贴,所贴药物最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发挥药物的“归经”作用,对相应的脏腑起到扶正祛邪的效果,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冬天发病次数,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病夏治的方法源远流长,其临床应用已有3 000多年的历史。远古时期,先民就已学会了用泥土、草根、树皮外敷伤口止血,民间则有常在夏季喝雄黄酒治疗疾病的方法。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当时应用的方法主要是针灸法、砭刺法等;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载有许多外敷方剂,用以治疗创伤等疾患;晋代的《肘后备急方》载用鸡子、白醋、猪脂、水、蜜、酒等作为外敷药与调和剂外敷;南北朝的《刘涓子鬼遗方》用猪胆汁外敷治疗痈肿;唐代的《食疗本草》用胡桃研泥外敷治疗白发;宋代的《太平惠民方》以地龙粪研饼敷在小儿囟门,治疗小儿头热、鼻塞不通;明代的《普济方》用生附子和葱研为泥敷涌泉穴治疗鼻渊,等等,说明贴敷疗法相沿习用甚久;清代的《理瀹骈文》一书集贴敷疗法之大成,标志着贴敷疗法的临床应用达到了相当完善的水准。

将中药做成膏药进行穴位贴敷,最早是清代的医家张璐在《张氏医通》中提出来的,他用白芥子等四味药,磨成细沫,用姜汁调糊后贴敷局部穴位,来防治呼吸道疾患。现在所谓的中药贴敷疗法,就是在古人的基础上对药物进行了研究、加工以后,贴敷在人体的穴位上面,这样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经络,调整阴阳,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由于穴位敷贴法在三伏天的流行,许多患者将冬病夏治和敷贴等同起来,一听冬病夏治就认为是贴膏药。其实敷贴仅仅是冬病夏治诸多治疗方式中的一种。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单纯的穴位敷贴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还需配合中药内服、针灸等综合治疗,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应该说冬病夏治是一种系统疗法,方法很多,如中药外敷的即为“三伏贴”,中药内服的即为“三伏补”,采用针灸治疗方法的即为“三伏针”或“三伏灸”。此外,还有中药热敷、中药洗浴、中药熏蒸、药液浸泡、药酒涂擦、饮食调养、按摩推拿等多种方法。只有抓住夏季这个时间段,在疾病相对稳定的时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治疗,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不可只依靠穴位敷贴。

总的来说,“冬病夏治”融合了中医学、时间医学、免疫医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它的推广是气象与医疗联姻的成果。冬病夏治疗法可以协调人体阴阳达到平衡,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从而减少疾病的发作概率,确实是一种以预防养生为理念,具有简、便、廉、验等优点的特色疗法。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冬病夏治的深入认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冬病夏治对于治疗一些与气候有关的疾病,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冬病夏治的理论依据

冬天的时候,不少人手、足上长冻疮,等到春天就慢慢地自然痊愈。有的医生会建议您在夏天的时候以生姜或者辣椒用力摩擦手足,到了来年冬天,冻疮就不会复发了,这就是典型的“冬病夏治”。那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原理又是如何呢?

中医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的各种生理活动都与自然相关。因此,人体若顺应自然则健康长寿,若逆于自然则往往变生疾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人体阴阳和自然界阴阳变化是相一致的,人应在春夏时节保护体内阳气的生长,以顺应自然阳气的生长;在秋冬之时保养人体的阴气,使体内阴气得以收藏。如易患冻疮之人,多为体内阳气不足,入冬以后,体内阴寒之气渐盛,血液循环就受到阻碍,肌肤失于濡养,冻疮则生。如果在春夏阳气旺盛之际,用生姜等摩擦手足,一方面借助夏季阳气生发,人体阳气随之旺盛,体内凝寒之气易解,可以扶阳祛寒;另一方面可以为秋冬储备阳气,到冬天体内就有足够的阳气去对抗阴寒之气,从而达到调整阴阳、提高抗病能力的目的。清初著名医家张志聪在《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则概括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阳;秋冬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当养其内虚之阴”。因此,春夏养阳即顺应自然,“养其内虚之阳”以助生长之能,达到扶正祛邪、促进病愈之目的,这是冬病夏治的基本原理。

前面提到过,“冬病”一般是指易于在冬季发病或者在冬季病情容易加重的疾病。中医认为“冬病”主要是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加重或发作的疾病,常见的“冬病”有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过敏性鼻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脾胃虚寒类的疾病。这些疾病发作或加重呈明显的季节性,并且在秋冬季发病率高,常反复发作。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通常的症状是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中医叫阳气不足,也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有些人即使在盛夏,睡觉也要盖着被子,穿着袜子

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是因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想晾干湿衣服,是很困难的。然而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里面是心火正盛,这时积寒躲在后背的膀胱经和关节处,最易被赶出来。但若是阳气衰弱,里面没有推动之力,就会错过排寒的大好时机。再加上有很多人,体质本来就有些阳气不足,夏天再去痛饮“祛暑”的饮料,如冰镇啤酒、凉茶、水果冰等,然后整日在空调房间里工作,那真是“陈寒未去,又添新寒”。要记住,寒气是会沉积的。且身体被寒气侵袭的地方,必会气血瘀阻,这叫做“寒凝血滞”。若寒气停留在关节,就会产生疼痛,停留在脏腑就易产生肿物,停留在经络就会使经络堵塞,气血也就流行不畅,不但会四肢不温,也常会有手脚发麻的症状出现。所以倘若不在夏日祛除积寒,等到秋风一起,外寒复来的时候,就又会内外交困了。所以,“夏治”就是针对冬季容易发作的疾病,在夏天的时候进行对症治疗,以期通过改善人体的阴阳平衡,来达到使冬天发病率降低或减缓病情的目的,坚持数年后,有些疾病甚至可以根治。

如何在夏日去除积寒呢?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内用温热”、“外散风寒”。内用温热就是服用偏温热的饮食。有人说,大热天,再吃热的东西,那还不得心烦气躁。不错,关键是服温热药有个技巧,即可以待热药变凉后服用。比如说红糖姜汤水,本来是温热暖胃的,但我们在暑天服用,可以先倒在塑料瓶中,然后放到冷水里浸一下,此时,我们虽然喝的是冷饮,到胃里的却是热药。还有那些不出汗或出汗怕风的人,此时可用“玉屏风颗粒”数袋冲成一瓶,放凉,每天当饮料频饮,汗多可止,无汗可发,又可防风,真是一石三鸟,不妨一试。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正好体现了人体应天时而动的这种自然调节功能,即泻心经之气血(火)来补充膀胱经的虚弱(寒)。心在五行属火,于夏天最盛;足太阳膀胱经为人体之藩篱,是抵御外寒之屏障,也是清除内寒之通道。夏天毛孔大开,最易出汗,汗为心之液,可泻过旺之心火,也可将侵入机体的寒邪及时排出,所以发汗法是排除体内寒邪的最好方法。夏天身体多汗是上天赐予我们清除寒气的自然疗法,不但可以清除寒气,发汗本身还可排出体内大量的瘀毒。

假如夏日里我们贪食冷饮,胃肠中积有大量寒气,本来用于发汗的心火,转而被用于温暖肠胃了。此时,体表便缺少气血来抵御外邪侵袭。而所谓的外邪也是我们一手制造的,那就是空调的冷气。冷气从皮毛而入,冷饮从肠胃而入,心火虽盛,难敌二寒。既不能很好的消化,也不能很好的发汗,结果就出现了所谓的“肠胃型感冒”的症状:发热无汗,吐泻交加。此时,我们可以吃“藿香正气丸”,此药偏温热,外散风寒,内消寒湿,用一药而两邪解。

人类依赖大自然而生存,人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理和病理都受自然规律影响和制约,风霜雨雪、阴晴冷暖都能对人体产生微妙的影响。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此时用温热治疗某些属于寒性的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冬病夏治适用于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不论是内服还是外治,冬病夏治常采用药物和穴位敷贴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痰饮和瘀血,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作用,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经络气血贯通,并可针对个体体质不同,通过益肺、健脾、补肾的药物扶助人体的阳气,纠正虚寒体质,使气血流行通畅,水谷精微输布正常,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哮喘、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炎、风湿病、胃病等都属于这一类疾病,夏季在采用敷贴、针灸、中药调理等方法治疗后,冬季可以减轻发病或者彻底根治。

中医“冬病夏治”的基本思想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旺、阳升,人体阳气有随之欲升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对阳虚者用补虚助阳药,或内寒凝重者用温里祛寒药,以求更好地发挥扶阳祛寒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为秋冬储备阳气,令人体阳气充足,至冬季时则不易被严寒所伤。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有些“冬病”在冬天治疗效果很差,而在夏天治疗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冬病夏治的应用特点

“冬病夏治”一直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方法,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人们总结出冬病夏治的四大应用特点:一是顺应四季,择时而治;二是重治未病,防患为先;三是外治为主,兼施内治;四是加强调养,增强体质。

1.顺应四季,择时而治

“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在“七月流火”的季节,去医院扎针、贴药,可治疗顽固性的“老慢支”、支气管哮喘等咳喘疾病,这就是为很多人所推崇的“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临床治疗中独特的一种方法。

疾病应时而生,也要择时而治。冬季天气寒冷,是哮喘、支气管炎这类慢性病的高发期。对于体质偏寒的人,机体抵抗力差,容易感冒犯病。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此时人体阳气发泄,腠理开泻,皮肤松弛,毛孔张开,经络气血趋于体表,流通旺盛,在这个时候用药治病,药物能够得到很好的吸收,随着气血经络到达病变部位,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这种按照传统中医学“天人合一”的理论形成的冬病夏治法,至今已经延续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了。

冬病夏治与中医学的“天人相应”有着紧密的关系。自然界五运六气与人体脏腑之气相应,换句话说,自然界有五运六气的变化,人体也有五脏之气和三阴三阳六经之气的运动。五脏和六经之气在人体内的运化与五运六气在自然界中的运动变化相通,如《淮南子·泰族训》:“天之与人有以相通也。”《吕氏春秋·贵生》也指出:“人之与天地也同……其情一体也”;《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又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医门棒喝·温暑提纲》更精辟的将其概括为“人身是一个小天地”。自然界五运六气的运动与人体五脏六经之气的运动是相应的,气候的变化都要相应影响人体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而人体各脏腑组织又将随着气候变化作出不同的适应和反映,这就是所谓“天人相应”理论的诠释。

在什么时间开始冬病夏治比较好呢?往年多从“三伏”天开始进行治疗,其实夏天是从“夏至”开始的。夏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或22日。“夏至”者,时夏将至,故名也。夏至是太阳黄经90°,这一天是北半球白天最长的一天。根据《三礼义宗》的记载,夏至的“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助阴气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三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白天气温一般都在30 ℃以上,最高气温有时达35 ℃,部分地区气温甚至达到38 ℃。但此时的“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夏至太阳直射点虽然逐渐南移,但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仍比地面放出的热量多,气温可继续升高。此后还有小暑、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40 ℃的高温天气。“冷在三九,热在中伏”,这就是说明“大暑”这个节气的炎热程度。此时,累积的热量达到顶峰,开始放热,所以“大暑”期间最为炎热。

从“小暑”到“立秋”的这段时间,老百姓称之为“伏夏”。一般每年公历的7月7日或8日是“小暑”,7月22日或23日是“大暑”,8月7日或8日是“立秋”。这一时段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的时期,冬病夏治正是利用这个时间治疗。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每年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伏”,即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国阴历(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早有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每伏10天,三伏共有30天。有的年份“中伏”为20天,三伏则共有40天。《说文》曰:“庚位,西方强貌也。”西方主金属肺,庚为阳金,内应于手阳明大肠经,辛为阴金,内应于手太阴肺经,二者存在表里关系。庚日为大肠、肺经气血旺盛之日,按子午流注法,庚日大肠经开穴时辰为辰时(相当于上午7~9时),贴药多集中在上午。

如此说来,“三伏”从农历“夏至”日(公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有10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二伏,一般为10天,闰年为20天),立秋(公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有10天)。也就是说,“初伏”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后到第四个庚日前的10天,“中伏”是从第四个庚日后到第五个庚日前的10天,“末伏”是从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后到第二个庚日前的10天。每一个庚日相隔10天,中伏天数不定。看夏至到立秋之间有几个庚日,一般中伏为10天,也有中伏为20天的。为了顺应天时,贴敷治疗定在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而当遇到历时40天的“三伏天”时,为了保证治疗的连贯性,使每次贴敷的间隔时间相同,通常会增加1次,称之为“加强灸”。

夏季是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尤其是“三伏”天,此时人体经脉气血运行充盈,毛孔张开,有利于药物吸收。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疾病,可以最大限度地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者彻底根治疾病,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因此,“三伏”是阳气隆盛的最好时令,利用这个时令进行穴位敷贴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冬病夏治以前时间上比较讲究集中在“三伏”天,但是现在随着医学理论在传承传统上的继续创新和全球气温变暖的影响,敷贴疗法的治疗时间也有延长,每年立夏之后至立秋之前均可进行敷贴治疗,不必拘泥于“三伏”的那30天或40天。需要提醒的是,穴位贴敷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并不是只限于三伏天使用的。数据显示,三伏天和非三伏天做穴位贴敷对预防“冬病”发作都有效果,只不过前者效果更好些。

2.重治未病,防患为先

中医学养生保健的精髓就是“治未病”,冬病夏治是祖国医学中很重要的预防医学思想。“冬病”指一些特定的疾病在冬天容易发作和加重,在夏天处于缓解期。“三伏”天人体气血旺盛,腠理开泄,此时贴敷,药力更易直达脏腑,从而激发正气,减少冬天发作的程度,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

医圣张仲景曾指出“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治未病”包含几方面的意思,首先是在未病的时候进行调理,预防疾病的发作;其次是已经发病了,在疾病的萌芽阶段或者发生疾病的时候预防它的传变,把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有些疾病康复了或者是在恢复期,为了使之不容易复发,中医也通过调理防止复发,这些都属于中医的“治未病”范围。

冬病夏治其实是对“治未病”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凡是冬重夏轻的疾病,患者身体多是阳虚之体。冬病夏治与其说是“治病”,倒不如说是“治本”,即通过春夏养阳,达到纠正和改善阳虚体质的目的,使人体阳气逐渐充沛,恢复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健康状态。特别是对一些慢性、间歇性发作或有缓解期的疾病,把握疾病“未发”这一有利时机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治疗或调整,助正达邪,防止其再度发作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伤寒论》曰:“患者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柯韵伯对“先其时发汗”的机制作了透彻的解析,他说:“未发热时,阳犹在卫,用桂枝汤啜热稀粥,先发其汗,使阴出之阳,谷气内充,而卫阳不复陷,是迎而夺之,令精胜而邪却也。”由此引申,对某些慢性、顽固性疾病,在未发之前进行较长时间的预防性用药,如哮喘、习惯性感冒等,最好的办法是在其发病之前或间歇期、缓解期提前用药,及早干预,先安脏腑,顾护正气。

冬病夏治,冬天容易发生的疾病在夏天的缓解期我们进行调理,扶持人体的阳气,起到很好的抵御邪气的作用,减少冬天发作的程度和次数,这就是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所以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是非常具有中医“治未病”特色的疗法。对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寒冷季节发病加重的疾病而言,冬病夏治是指通过夏季提前的预防和治疗,将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在阳气旺盛而未发病的夏季,通过中药敷贴等方法进行治疗和调理,以减轻在冬季发作时的症状和病情,从而促进其康复。

3.外治为主,兼施内治

冬病夏治是中医传统的、有特色的预防性治疗方法,是在疾病的发作缓解期进行辨证施治,采用内服和外治的方法,预防“冬病”的复发,或者减轻发作程度。如何进行“冬病夏治”,目前有许多方法,有中药汤剂、膏剂,有针灸、推拿等传统中医方法。众所周知,冬病夏治主要采用的是“中药穴位敷贴”方法,因为这种疗法充分发挥了穴位刺激和药物作用的疗效,属于中医的“外治法”。

“外治法”是与“内治法”相对而言的,是指除内服药物治疗以外的一切治疗方法,是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与“内治法”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某些方面优于“内治法”。现代医学证明,药物从体外作用于人体穴位、皮肤、神经、血管、淋巴管等均发生一定的变化。通过临床研究发现一些中药能够刺激皮肤,穿过毛孔,不断进入淋巴液、血液而发挥其药理作用。由于“外治法”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正有从辅助疗法转向主导疗法,向治疗内病的方面发展,向临床各科渗透,适用于各科疾病的趋势。

穴位敷贴疗法选用一些温阳补肾的药物在特定的夏季“三伏”天在人体穴位上敷贴,从而达到预防、治疗“冬病”的目的。“三伏”天为人体皮肤温湿度最大之时,毛孔最为开放之季,有利于药物的吸收。现代著名针灸学家陈汉平教授指出,中药穴位敷贴不单纯是刺激穴位作用和药物作用算术式的相加,而是在刺激穴位对机体进行整体性、良性调整的前提下,克服药物某些副作用,使药物的作用呈几何式的放大。清代名医徐灵胎指出:“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至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

中医的“外治法”包括贴敷法、热熨法、涂擦法、洗浴法、发疱法、针刺法、艾灸法、拔罐法、刮痧法、埋线法、磁疗法、小针刀法、推拿按摩法等,可分为“药物外治”、“器具外治”和“手法外治”三类,临床上常常相互配合,灵活多样,而并非拘泥于一种外治法。如中医治疗寒湿所致的肩关节周围炎,常将贴敷法、针刺法、艾灸法与热熨法结合,两种、三种甚至多种外治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现代研究认为,中医的诸多“外治法”是以物理因素,包括力、热、光、磁、声、电等刺激为主,促成机体对物理能的吸收。机体各种组织成分在物理能的作用下,引起一系列的电力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磁学等理化反应,包括自由基的清除、温度的梯度变化、pH值变化、形态效应、影响特殊化过程的各种酶的活化、物理活性物质的产生、组织的化学结构和生物磁场的改变等,进一步在局部与全身产生生理效应,从而达到调节、促进、维持或恢复、代偿各种生理功能,克服病因,消除或减轻病理过程,调整各系统组织的功能和机体免疫功能等。

冬病夏治以中医“外治法”的多种手段为主,一是可以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发挥作用充分,取效迅速,局部疗效优于内治,正如前人所说,“若其病既有定所,在皮肤筋骨之间,用膏贴之,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服药尤捷”;二是拓展给药途径,与内治法相得益彰,内服给药由于给药时间及剂量的关系,药物浓度在血液中不能保持恒定:药物经消化道进入血液过程中,受到各种酶的分解之后,使到达靶器官时效用已受影响,而外治法则无此弊端,丰富了临床治疗手段;三是毒副作用小,使用方便,可以和日常保健相结合,也使外治的作用持久,效用更显著,是中医外治应用的一大空间。在当今“医药公害”、“药毒”的情况下,外治法毒副作用小、安全、简便验廉,更受到欢迎。

当然,冬病夏治并非单用外治,也可运用内、外联治,如中药内服和针灸并用等,将多种治疗手段和方法结合起来,应对临床千变万化的症候,合理的配合使用。如用穴位贴敷法治疗哮喘,儿童是纯阳之体疗效比较好,对于成人来说就显得不足,尤其老年人基础病比较多,仅靠穴位贴敷还远远不够,可以同时内服中药丸散膏丹之剂,内外合治可以大大提高机体免疫力,许多患者从中得到很大收益。实际上中医“外治”与“内治”一样,都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学说等为理论基础的。清代吴师机在《理瀹骈文》中说:“治虽在外,无殊治内也。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

中医所指“痹证”包含的病种很多,最常见的是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腱鞘炎、骨质增生症、强直性脊柱炎等,各类颈肩腰腿痛均可归属于“痹证”范畴。对这些病症西医治法也很多,内服、外搽、注射、理疗和手术等都有较好疗效,但近年来激素疗法的滥用却带来了很多严重后果。这些病症大都缠绵难愈,需长期治疗,不仅占用了大量医药资源,耗费了大量医药费用,而且难以避免的药物副作用使很多患者不得不放弃治疗,疾病发展至严重阶段,则导致机体功能障碍甚至丧失,严重影响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治疗这些病症最有效、安全、简便、经济的方法。中医的“冬病夏治”法,除了内服中草药物外,敷贴、针灸、推拿、熏洗等外治法都经常用于痹证,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能显著增强疗效,缩短疗程。

4.加强调养,增强体质

中医“冬病夏治”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注重加强饮食调养和锻炼身体,从根本上增强人们的抵抗力。因为只有激活了人体的抗病能力,才能让疾病没有可趁之机。

虽然传统养生理论素有“冬令进补,春天打虎”的说法,事实上,炎热的夏季也是食补的好时机。“三伏”天是一年内气温最高、湿度最大的季节,古代医学家曾有告诫,暑邪极易耗气伤津,使人正气不足而引发各种虚证。根据中医“虚则补之”的原则,适当合理的“三伏进补”可以提高人的身体素质。例如每年的“三伏”天,民间都有“起伏”吃鸡的习俗,其中又以“头伏”为最。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炒鸡时与酒同下,再多加生姜,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由此看来,夏季进补,安度三伏,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

“三伏进补”和人们熟知的“冬令进补”有所不同。简单来说,冬季以补阳为主,夏季以护阴为主;冬令进补多选择滋腻的膏方,而夏季宜选择清淡的草木类中药。中医强调因人而异,因此“三伏进补”要分清虚实、对症补益,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随意进补可能会加重人体损耗,“火上浇油”。伏天进补主要在于“补气”和“补阴”,日常饮食中,扁豆、山药及豆类都能起到健脾补气的作用,而木耳、百合、石斛则能补阴。气虚者可选用补中益气丸、人参健脾丸、玉屏风散等;气阴两虚者可选用西洋参蜂王浆、人参饮品、生脉饮等。特别在夏季“三伏”天,人稍劳作或运动,就大量出汗,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因此,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夏天人体为了维持阴阳平衡,势必出汗解暑,于是体内的各种营养物质也随之流失,以致出现头昏脑胀、四肢无力、浮肿气虚等营养不良症。但是酷夏时食欲、消化吸收功能等常受影响,因此进补应以清淡为宜。夏天进补的滋阴食品有鸭肉、瘦猪肉、瓜果、薏苡仁、芡实、绿豆等。根据《本草纲目》记载,鸭肉有“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血行水,养胃生津”的功效,如果加上具有清热解暑、利水消痰之功效的冬瓜共炖,食之不但可以补虚损,还能清暑滋阴,如再配上薏苡仁,更有健脾化湿之效。气虚或气阴两虚明显者,除食补之外,还可选用药补。西洋参性偏凉,有养阴、清热、生津、益气等功效;有阴血虚者,还必须选用滋阴补血之品,如当归、石斛、熟地等。

三伏天还要防“冷”。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而脾胃喜暖恶寒,所以,即使在三伏天也不能一味贪凉。吹空调过猛或吃冷饮过多,容易导致腹痛胃痛,并伴有恶心、呕吐清水、大便溏泻、四肢酸痛等表现。此时,可以服用些散寒暖胃之品,比如藿香正气丸、纯阳正气丸等都能缓解这些症状。

对于健康人来说,可以通过“食疗”来提高免疫力,增强自身抵抗力。而患有不同疾病的人,更应通过“食疗”维持自身免疫力平衡,防止免疫力下降,以抵抗病邪。如慢性支气管患者在夏季病情缓解期,不仅要注意饮食营养,还可以选服健脾养肺、补益肺肾类的药膳。如黄芪乌骨鸡、虫草炖老鸭、人参蛤蚧粥等;高血压患者的饮食上应遵守低盐、低脂、低热量的原则,并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饮食不宜过饱、过快;最好忌不良嗜好,如烟、酒等。还有一些食品是天然的“降压药”,如香菇、生姜、甲鱼、海带、苹果、燕麦等,平时适当进食有助于降压。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前人在长期锻炼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在严寒天气下锻炼,能增加肌体对寒邪的抵抗力,可预防冬季常见病的发生;而在酷热天气下锻炼,能提高人的耐热能力,使肌体能更好地适应炎热的自然气候,从而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

四、冬病夏治的主要手段

说到冬病夏治,人们马上想到贴膏药,其实,冬病夏治是一种系统的综合疗法,其治疗方法并不仅仅是贴膏药那么单一,除了敷贴,冬病夏治还可以中药内服、穴位艾条灸、艾炷灸、穴位注射、穴位拔罐、刮痧、药膳等等。这些方法都是“夏治”增强疗效的重要治疗手段,医生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最佳的个性化治疗方案。现介绍穴位贴敷法、热敷熏洗法、针灸治疗法、中药内服法四类冬病夏治的主要手段。

(一)穴位贴敷法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是重要手段之一,因穴位贴敷方法简便、安全无痛、疗效确切、费用低廉,近年来倍受患者青睐,是冬病夏治最常用的中医“内病外治”法。

中药穴位敷贴疗法也称“三伏贴”,是在夏季“三伏”天,根据中医辨证理论,采用制剂,敷贴于经络上的特定穴位,药物经皮肤由表入里,到达经络和脏腑来达到治疗目的。一般坚持3年以上者,多可有明显的疗效。

“三伏贴”可刺激局部皮肤,使之充血和加强药物吸收。现代研究指出穴位贴敷疗法具有药物的经皮吸收及经络穴位效应的双重治疗特点,认为药物通过穴位刺激,在大脑皮层形成了一个新的兴奋灶,遗留了痕迹反射,长期的后抑制作用改变了“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功能状态;吸收后使免疫系统发生相应的改变,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目的。

现在所采用的冬病夏治中药贴敷法,大都是采用清代张璐所著《张氏医通》中的白芥子、元胡、细辛、甘遂四味中药共研细末,按一定的比例用姜汁拌匀调和成膏,制成药饼,并以麝香芳香走窜之力携药透肤入里,贴在选定的穴位上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效果。疗法的关键在敷贴药物的配方和穴位的选择,根据患者个体的差异和具体病情的差异,在基础穴位上会变动一些局部穴位,而用药和人体差异、具体病情也有关系。这种方法不打针不吃药、不伤肝不伤肾就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深受广大医生和患者欢迎。

敷贴最好在每一“伏”的第1天,这是最佳时机。但错过了这一时间的患者,“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敷,只要天气好,效果都会很好。患者只要在接下来的“二伏”、“三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可以。每10天贴1次,最好是连续贴3次,为1个疗程。

冬病夏治的穴位贴敷非常讲究时辰,一般在“头伏”、“二伏”、“三伏”的第1天上午11时以前贴完药饼。上午11时到下午1时是“午时”,三伏天是一年中的阳中之阳,午时是一天中的阳中之阳,中医认为这一时辰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因为刚贴完药饼,所以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

为确保疗效,一般药饼要贴4~6小时,刚贴上去时感觉凉凉的,稍过一会儿,局部会有发痒、发热的感觉;如果贴敷部位疼痛或烧灼感难以忍受,可自行提前揭掉,但一定要贴过午时;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不适,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穴位敷贴部位水疱的出现与否,主要与患者的体质差异及敷贴治疗的时间长短有关。过去普遍认为皮肤起疱后治疗效果更好,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现在则以不起疱而达到治疗效果为目的。当然局部起水疱是正常反应,一般不会发生感染。对于皮肤比较敏感的患者,需仔细观察敷贴过程中皮肤的反应,若灼热刺痛、发痒发热明显,则需缩短敷贴治疗的时间,及时取下药物。一般来讲,第一次敷贴的时间不必太长,以便观察皮肤对药物的反应,尽量不要让皮肤出现水疱,以免影响第二次、第三次的治疗。等到第三次,若敷贴过程中没有特别的不适,可适当延长敷贴时间,因为可以有较长的时间修复,有时候皮肤起疱效果更好,但睡前一定要取下敷贴药物。如果贴敷部位出现水疱了,尽量不要揭皮,也不要包扎,穿上干净、柔软、透气的全棉衣服,一般3~5天就会痊愈。

药饼贴好以后最好不要去空调房间,因为遇冷会使毛孔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也不要出汗,出汗会使固定药饼的胶布脱落,最好在阴凉的地方或适当地用电扇微风吹拂。还要注意的是饮食,贴敷的当天最好不要吃冷饮以及冰冻的食品,其他饮食则与平时一样。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淋浴后用毛巾轻轻地吸干穴位上的水。

最后,需要提醒的一点是,中医敷贴也不是万能的,它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手段,因此,原本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敷贴期间也不要盲目减药、停药。另外,冬病夏治主要是防治冬季易发疾病,患者在夏季病的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症状,所以治疗后的效果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

(二)热敷熏洗法

为了提高冬病夏治的效果,常配合一些其他的外治方法,如热敷、洗浴、熏蒸以及药酒外擦等。

1.热敷疗法的

热敷疗法是将热源置于患者皮肤表面,让热通过皮肤影响人体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治疗多种疾病目的一种方法。热敷疗法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有益于疾病的恢复。热敷本身也可缓解肌肉痉挛,促进炎症及瘀血的吸收,药物热敷还可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达到直达病所的目的,使治疗更直接、更有效。热敷的方法有“干热敷”和“湿热敷”两种。

(1)干热敷:一般用热水袋。在家庭中做干热敷非常方便且易行,常用于解痉、镇痛、保暖。使用时,将冷、热水共同倒入搪瓷罐内,要求水温为50 ℃,然后灌入热水袋内,灌入量为热水袋容量的1/2~2/3,排出袋内空气,拧紧塞子,擦干热水袋后倒提看是否漏水,最后装入布套中或用毛巾包裹,放于患者需要部位。无热水袋时也可用输液用的空瓶或塑料壶(瓶)代替,只要遇热水不变形、不漏水就可以用。施热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此法方便常用,但其穿透力不如湿热敷法。对婴幼儿施热时,温度要控制在50 ℃之内,并应多包一块大毛巾或放于两层毯子之间,经常观察放置热水袋部位,防止烫伤。如有皮肤红肿,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在局部涂凡士林以保护皮肤。脏器出血,软组织挫伤、扭伤或撞伤初期(前三天)忌用热敷;急性腹痛诊断未明前不宜热敷;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化脓、皮肤湿疹、细菌性结膜炎均忌热敷。

(2)湿热敷法:常用于消炎、镇痛。将橡胶单(或塑料布)和毛巾垫在湿热敷部位上面,在需要热敷的皮肤局部涂以凡士林(或涂食用油,其范围要大于热敷面积),然后盖上一层纱布。将浸在热水里的小毛巾拧干(以不滴水为度),用手腕部试温,以不烫手为宜,折叠后敷于患者患处,上面加盖干毛巾保温。在患部不忌压的情况下,还可用热水袋放置在小毛巾上,再盖上大毛巾保湿,则效果更佳。湿热敷的温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不觉烫为原则,3~5分钟更换一次,一般连续热敷15~20分钟。热敷完毕,揭去纱布,擦去凡士林,穿好衣服。湿热敷穿透性强,因而消炎作用也好。施热过程中应加强观察,以防烫伤;对有伤口的部位作热敷时,应注意无菌操作,敷后伤口换药;热敷面部者,敷后30分钟内不宜外出,以防感冒。

中药热敷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让患者在家自行治疗。操作时可直接将草药放入大盆内煎煮,也可以将药物包入口袋内再放入盆中煎煮,煮好后,先用热蒸汽熏蒸患处,待药液温度下降适中时,用毛巾蘸取药液敷于患处,或直接将装药的口袋敷于患处,每次治疗时间为20~30分钟,每天1~2次。

热敷疗法在应用中,首先应注意温度的掌握,以免烫伤;其次是热敷所用药,一般用量大,药物毒性大,千万要叮嘱患者不得误服,以免药物中毒。还应注意,热敷疗法虽然使用广泛,疗效卓著,但也有不宜热敷的疾病,如皮肤破损、开放性损伤等。

2.中药洗浴疗法的

中药洗浴疗法是指将身体或患病局部以水浸泡或用药液洗浴,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的一种方法。洗浴疗法起源于民间,祖国医学认为沐浴能“洁身体、解疲劳、止瘙痒、治顽疾”,有许多慢性病患者、身体虚弱的人,名医投遍,补药吃尽,长期疗养,病一直迁延不愈,而经过一段洗浴疗法,却神奇地康复了。洗浴疗法有抗炎、止痒、除菌、去污等作用,由于用热水,又可加速皮肤血液循环,改善皮肤营养,促进炎症吸收,有利于伤口愈合。

洗浴疗法一般采用“坐浴”的形式,在一个盛装有冷水、温水、热水或者可控水温的特殊臀部浴缸中进行洗浴。按使用温度分为25 ℃以下为“冷水浴”,25~33 ℃为“低温水浴”,34~37 ℃为“平温水浴”,38 ℃为“温水浴”,38 ℃以上为“热水浴”。

(1)冷水坐浴:水温一般为18~24 ℃。浴缸内应注入足量冷水以使患者坐进去时能完全浸没臀部,且不超过肚脐。通常来说需要18~73升的水。患者应该以肚脐为中心,用浸湿的粗布毛巾按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在整个洗浴治疗的过程中,一直持续这个动作,持续时间约15分钟。应特别注意的是,腿、脚和上半身在洗浴的过程中以及洗浴后要保持完全干爽,不能浸湿,洗浴后务必穿上鞋子。臀部冷水坐浴治疗后,患者应该参加一些适宜的运动,如果患者体质很差,那么在洗浴后应该盖上毛毯躺在床上休息。冷水坐浴是一种适用于所有疾病的常规疗法,可以减轻便秘、消化不良、过度肥胖等症状,并且有助于消化。这种疗法同时对于子宫复旧不全、盆腔炎症、痔疮、肝脾充血、儿童小便失禁、慢性子宫感染、慢性前列腺充血、精液稀少、阳痿、不育、胃结肠扩张等病症也有一定作用。冻伤患者可将冻伤肢浸于18~20 ℃凉水中,在20~30分钟内逐渐加至30~35 ℃,然后在维持此温度的水内浸泡20~30分钟。

(2)温水坐浴:水温多为32~36 ℃,患者在坐进浴缸前饮用1~2杯冷水,然后坐进浴缸,用冷敷巾包在头部,避免擦浴腹部,持续时间约为15分钟。浴后不要进行冷水浴及运动,建议放松或休息30分钟为宜。温水坐浴有助于缓解膀胱、尿道、子宫、卵巢、输卵管的急性、亚急性感染,同时还能缓解输卵管、睾丸的神经痛,阴道的痛性痉挛,肛门、外阴瘙痒,腹部器官感觉过敏(过度敏感)。此外,对于性欲强烈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遗精也有治疗作用。

(3)热水坐浴:水温多为40~45 ℃,患者应提前饮用1~2杯冰水。水温开始为40 ℃,后逐渐升高至所要求的温度,持续时间约10分钟,应持续添加热水或冷水以保持水温。在治疗的同时,患者要避免腹部与水接触,并用一块冷敷巾包裹头部。坐浴结束后,患者应进行1~2分钟的冷水浴。热水坐浴用于月经延迟、骨盆脏器疼痛、尿痛、直肠或膀胱感染以及痔疮引起的疼痛等病症。同时,该疗法对于前列腺增生、膀胱痛性痉挛、坐骨神经痛、卵巢、膀胱神经痛及腰椎病症也有一定作用。此外,它还有助于减轻痛经,但在月经期内不应采用该疗法。

洗浴疗法有很多特点,如冷水浴可兴奋神经、降低体温、刺激心血管功能、强身壮体、提高人体对外界的适应能力;而热水浴又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具有消炎镇痛、止痒等作用。洗浴疗法可单独应用,又可与其他疗法配合实施,且易被患者接受,因此,有推广应用的价值。在采用热水浴时,应测量水温,逐步适应,防止烫伤。在采用冷水浴时,不宜时间过长和水温过低,浴后应用毛巾搓擦全身皮肤直至发红。年老、体虚者及儿童,在沐浴时要有专人护理,以免发生意外。心力衰竭、肾功衰竭、呼吸功能衰竭、内脏出血、肌肤破损出血者,不宜选用此疗法。

3.中药熏蒸疗法的

中药熏蒸疗法是利用药物加水煮沸后所产生的药物蒸汽熏蒸患处,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中医熏蒸方法历史悠久,西周时期就盛行于宫廷王室,是权贵们用来洁身、治病、辟邪的一种手段,从晋唐时期起开始被广泛运用到临床各科。一般选用民间中草药,用煮沸后产生的气雾进行熏蒸,借药力、热力直接作用于所熏部位,达到扩张局部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温通血脉、祛毒杀菌、止痒、清洁伤口、消肿止痛、治病、防病、保健、美容的目的。由于它具有疏通气血、活血化瘀、祛风寒湿邪功效,素为后世医家所习用,是一种有效的外治法。

根据熏蒸部位不同,可分为“全身熏蒸法”和“局部熏蒸法”二类。全身熏蒸法是利用药物的蒸汽对全身进行的一种气雾沐浴法,适用于全身性疾病或用于保健;局部熏蒸法是利用药物的蒸汽对患病的某一部位进行熏蒸,促使局部症状缓解、功能康复,适用于局部损伤性疾病或某一特定部位的病症。

熏蒸药物的配制,主要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对病症辨证后配制相应的药物。如感受风寒可用祛风散寒药物作全身熏洗,病症随汗而去,邪泻而除。轻中度高血压病可用活血通络等药物进行全身熏蒸以缓解之。皮肤病按辨证用药,通过全身熏蒸,可缓解症状。治疗时,药物不宜过多,以4~8味为宜。

全身熏蒸法应配备熏蒸室,内置熏蒸器,使药物的气雾能充满熏蒸室,但要注意通风,以调节室内的空气和温度。局部熏蒸法的要求较为简单,可取盆一只或恒温加热器,放入适量的药物和清水,然后加热至一定温度,患部置盆上的栅格上,使蒸汽直接与患侧肌肉相接触。亦可制成专用的熏蒸床,局部床板可卸除,其下为配有恒温加热器的药盆,盆内添置水和药后,调节加热器至适宜的温度,使患者卧于床上,暴露患部,盖被熏蒸适当时间。

熏蒸疗法是通过热力、药物的双重作用而取效。热力能疏松腠理,开放汗孔,活血通经,松弛痉挛的肌肉和筋骨;药物能对症治疗,疗病除疾,两者配合而用,则事半功倍。现代研究证明,通过热力、药物的共用作用可以加速血液、淋巴液的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快代谢产物的清除,同时由于热能的作用,促使皮肤、黏膜的充血,有利于对药物的吸收,提高体内药浓度,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它的适应证也比较广,一般适应风湿性疾病的慢性期,尤其适应于寒性关节疼痛、风湿性关节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疼痛等,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效果也较好,再者就是对一些慢性腰腿疼痛、颈椎病、腰肌劳损、坐骨神经痛效果也较好。

采用全身熏蒸者要注意室温,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以防汗出过多、室内窒闷而晕厥。局部熏蒸如用熏蒸床时亦须防止汗出过多,易致患者熏蒸后离床站立即虚脱跌倒,体质虚弱者尤须审慎。熏蒸时,为防止汗出过多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可在熏蒸时适当饮水。全身熏蒸者在治疗结束后应适当休息,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受风,待恢复后再离开。局部熏蒸时要注意温度,不可过烫,以防烫伤皮肤。水温一般在70 ℃左右为宜,最好能保持恒温。药水直接接触皮肤亦易烫伤,当予避免。空腹与饱食后均不宜熏蒸。医务人员应随时观察治疗经过,遇到情况及时处理。

(三)针灸治疗法

冬病夏治的方法除了最常用的“三伏贴”外,还有“三伏针”、“三伏灸”。针法和灸法都是通过腧穴,作用于经络、脏腑,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等作用,既可单独使用,又常相互配合,故合称为针灸。针灸学是单独的一门临床学科,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可应用于各科疾病,尤其是治疗痹证效果更佳,且疗效显著。

在针刺手法上,由于人体与季节、时令息息相关,人的生理状况可以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针刺的深浅亦要与天地之阴阳相应。春夏时节,人体阳气行于上,在皮毛之间,故应浅刺;秋冬时节,人体阳气行于下,在分肉筋骨之间,故应深刺。针刺深浅结合季节时令的变异而有所不同,对提高针刺疗效也有一定的作用。

艾条灸、隔姜灸等方法可起到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祛湿散寒的效果。其对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及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以及平常体弱多病且体质偏寒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三伏灸”药饼敷灸治疗肩周炎、网球肘等寒湿痹证有显著疗效,且不受时间限制。

拔罐法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从而产生负压,吸着于皮肤,造成瘀血的一种疗法,具有疏通经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消肿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拔罐时由于罐内空气热胀,压力下降形成负压,产生较强的抽吸力,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血管壁通透性增加,造成局部充血状态,使新陈代谢旺盛,营养状况改善,机体产生微弱的良性刺激,促进大脑皮层对各脏腑组织的调节功能。适宜于治疗哮喘、风湿痛、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等病症,临床上治疗痹证较常应用的有闪火法、走罐法、留针拔罐法和刺络拔罐法等。

刮痧法是用刮痧板蘸刮痧油反复刮动,摩擦患者某处皮肤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对经络穴位的良性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出现青紫色出血点,从而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疏通经络、舒筋理气、祛风散寒的作用,有助于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这一方法对治疗肠胃病,肩周炎,颈、腰椎病,腰肌劳损,关节炎等病效果更好。

穴位注射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它可将针刺刺激和药物性能两者结合,发挥其综合效应。穴位注射的适应范围很广,如肩周炎、关节炎、腰腿痛、哮喘等。穴位埋线是指在特定穴位内埋入铬制羊肠线,以产生持续性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临床上采用经穴埋线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均取得了非常满意的疗效。

药物外搽是指在治疗冻疮时采用新鲜中草药炮制而成的酊剂外搽患处,同时用自然日光照射5分钟,一般坚持搽药一周,在搽药期间再加用穴位敷贴一次,即可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作用,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经络气血融会贯通,皮肤肌肉濡养温煦而不发病。

冬病夏治强调在夏季慢性疾病的缓解期通过药物或针灸等疗法,提高机体免疫力与抵抗力,使秋冬季节少发病或不发病,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但冬病夏治也有颇多讲究,采取的方法较多,如能恰当配用,方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四)中药内服法

在盛夏这个特殊的季节,人体经络气血通畅,百脉调和,诸如哮喘、肩周炎、冻疮等寒冬时节易发的病症明显得到缓解,因此,很多人将治疗搁置一边,药暂时不吃了,病也暂时不治了。这种做法很不合适,其实“冬病夏治”往往效果更佳,而配合“中药内服”的方法似乎更不可少,这即是所谓的“三伏补”。

中医学历来重视“因时制宜”,在择时用药方面最为讲究。很早以前,中医就强调“平旦养气”、“夜晚养阴”。在具体用药方面,十枣汤宜“早服”,牡蛎泽泻散宜“午服”,真武汤宜“晚服”。中医还有个治疗湿脚气的方子,叫“鸡鸣散”,就是说应该在鸡鸣五更时分来服用。择时用药疗效不凡,屡次得到了临床验证。

“三伏补”是指冬病夏治中的中药内服,须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辨证施治,如关节类疾病、牛皮癣,冬天天气寒邪很重,出现病情反复加重的情况,甚至出现关节强直、不能打弯,不妨利用夏季,针对身体的肝阴不足、寒邪遇冷导致的血瘀等症适当服用,扶正固本,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预防冬天病情加重。

如果患者的体质较差,在冬春季节容易反复感冒,则可以用“玉屏风散”来补肺益气,扶正固表。如因着凉发生急性肠胃炎,则可用“理中汤”或“附子理中丸”来温运脾阳,燥湿散寒,改善脾胃虚弱状态。冬季咳喘气急等病症,常用“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六君子汤”以温阳健脾、化饮消痰。肾阳不足的阳痿、遗精、早泄,可用“金匮肾气丸”补肾壮阳,固精止泄。

近年来,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患者的同时,配合中药内服“哮喘夏治”方,取制附子9克,党参12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陈皮9克,半夏7.5克,炙枇杷叶15克,炙款冬花15克,甘草3克。先将药物用冷水浸泡1小时,浸透后煎煮。首煎沸后文火煎40分钟,二煎沸后文火煎20分钟。煎好后两煎混匀,总量以250~300毫升为宜,每天或隔天1剂,早晚分2次温服。每年夏季来临时服用3个月,可培补脾肾、化痰利肺,改善患者体质,增强免疫功能。当天气转冷、寒潮来临时,患者可具有很强的抗御能力,能减少发病或不发病。此法妙在冬病夏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这要比发病后求治高明得多。冬病夏治,尤其补阳,亦符合《内经》“春夏养阳”之旨。本方由四君子汤加味而成,功擅温补脾肾,脾健则痰湿无以生,肾强则哮喘无以作,诚为治本之方。方中制附子温肾强心、驱阴寒之邪;党参、半夏燥湿化痰、止咳;炙枇杷叶、炙款冬花宣肺平喘咳,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温补肺、脾、肾之功,以绝痰源,宣肺化痰以定喘咳之功。

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可配合中药“益气固本汤”,取制附子15克,黄芪20克,党参10克,白术12克,茯苓18克,淫羊藿16克,杜仲12克,菟丝子15克,鹿角胶10克,枸杞子15克,女贞子15克,炙甘草10克。常于每年夏季来临时服用,连服3个月,补脾益肾,益气固本。用于治疗脾肾阳虚、正气不足所致的体倦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软,气虚水肿,咳喘或慢性疾病伴有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功能紊乱等。

肾虚所导致的阳痿、遗精、早泄,可炮制“蛤蚧酒”配合服用。取熟地50克,何首乌50克,黄精50克,肉苁蓉50克,巴戟天30克,杜仲30克,川断30克,鹿角胶30克,菟丝子30克,枸杞子30克,附子15克,淫羊藿15克,肉桂15克,蛤蚧1对,狗鞭2条,麻雀4只,广西米酒3.5千克。将上药浸泡50天以后即可饮用,从“夏至”日开始服用,每天早晚各服15毫升,具有补肾壮阳、固精止泄的功效。

因为冬病夏治是一种系统的综合疗法,包括外治、内服、气功、食疗、体育锻炼,对于呼吸系统疾病而言,尤其还要注意呼吸功能的锻炼。患者只有抓住夏季这个时间段,在疾病稳定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不可只靠“三伏贴”。

五、冬病夏治的适宜范围

冬病夏治适用于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中焦虚寒、下元亏损、四肢关节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不论是内服还是外治,冬病夏治常采用药物和穴位敷贴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痰饮和瘀血,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作用,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经络气血贯通,并可针对个体体质不同,通过益肺、健脾、补肾的药物扶助人体的阳气,纠正虚寒体质,使气血流行通畅,水谷精微输布正常,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

中医研究表明,阳虚者可受夏季自然界阳气隆盛的影响,使人体阳气在夏季处于节律变化的高峰,体内凝寒之气易除易解,加之夏季皮肤毛孔容易扩张,如配合温热药物乘其势而治之,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之佳效。反之,在冬季人体处于阳气年节律变化的低谷期,即使补之,疗效亦难尽如人意。因此,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可使一些宿疾得以去除。所以不失时机地“冬病夏治”,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甚至可达到根治的目的。

临床上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中焦虚寒、下元亏损、四肢关节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在春夏治疗都会比其他季节治疗效果好。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道慢性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骨伤科的肩周炎,颈椎病,腰肌劳损,骨性关节炎,脊柱退行性病变,软组织损伤后的关节疼痛,结肠炎,胃痛,慢性腹泻,感冒,虚寒性妇科病,肾虚引起的腰痛,冻疮等病,都有“喜暖怕凉”的特点。

冬病夏治效果最为适合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其适应证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也适用于怕冷、怕风、平素易感冒或冬季反复感冒的虚寒体质的患者。此类患者常见症状有咳嗽气喘反复发作,鼻涕、痰液清稀而白,背部怕寒,冬季及受寒后症状明显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紧或滑。在气候寒冷或突变之时,患者每因感受外邪而促发旧疾,病情加剧,而在夏季炎热之时,患者病情平稳。所以,根据冬病夏治和治病求本的原理,在“三伏”天采取培补脾肾之阳,以扶正固本,增强患者体质,提高患者的抗病能力,减少或减轻患者在冬季发作的次数和症状,甚或不发作。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临床表现主症为“咳、痰、喘”,患者往往反复发作,病史超过两年,发作有明显的季节性。秋冬季节发作加重,每次发作持续时间长,春夏季节则发作有所减轻,病程反复周期长。病久则脾肾两虚,脾虚则水谷运化、转输功能失常,痰饮内生;肾虚特别是肾阳不足,则气化不利,不能纳气,温煦全身及固表祛邪的功能减弱,所以在秋冬季节容易发作;寒邪外袭、引动内伏痰饮、上逆阻碍气道,使肺气不能正常宣布,则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肾阳不足,不能温化痰饮,表卫不固,易受寒邪侵袭。所以选盛夏伏天之时,取“春夏养阳”之意,健脾温肾,以化痰饮,增强体质,而使来年咳喘病少发,或者发作减轻。

慢性支气管炎是较多采用冬病夏治的疾病,目前在这方面成功经验也比较多,如内服中药、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等方法,既可以单用也可以数项结合起来用。夏天用穴位敷贴法,是因为天热,人体毛孔开放,经络气血畅通,非常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用辛温重燥的药物,贴敷在治疗的穴位上,以恢复耗散的正气,散开宿疾的邪气,达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目的,这是一种中医特色的外治疗法,具有便宜、有效、简便、无痛的特点。经大量临床病例验证,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以预防其冬季不再复发。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应抓紧夏季治疗,不要错过最好的治疗时机。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取得显著疗效。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一般发病年龄多是6个月至6岁的小儿患者,1~3岁的幼儿更为常见,冬春气候变化剧烈时尤易反复不已,有时一年当中要患病8~10次,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医学上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及机体免疫力低下在发病因素中起着重要作用,哮喘主要与过敏体质、上呼吸道感染和空气污染有关。如果患儿有哮喘病家族史和个人过敏史(如小时患有湿疹、过敏性鼻炎),或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其患哮喘病的概率将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引起机体过敏的因素很多,如花粉、粉尘、虫螨、羽毛、油漆、牛奶、鸡蛋、鱼虾、药物(如阿司匹林、青霉素)等,甚至冷空气、异常气味、剧烈运动都可以成为发作的诱因。如果患儿自身是特异性体质,当细菌或病毒引起感染后,细菌、病毒的代谢产物就会对机体产生影响,使患儿支气管痉挛,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进而诱发哮喘。哮喘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哮喘患儿发病时极其痛苦,咳嗽、喘息、胸闷甚至夜间憋气,喘息加重而不能平卧,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烦躁哭闹、张口抬肩、大汗淋漓等表现。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经常反复发作,日久可使心脏受累,肺脏呼吸功能减退,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西医主要采取抗炎、止咳、对症治疗等方法改善症状,或服用化学合成生物制剂提高免疫力;而中医中药有其独到之处,运用“冬病夏治”、“夏病冬防”的方法即扶正培本、健脾益气、补肾,治疗哮喘和反复呼吸道疾病有很好的疗效。穴位贴敷方法简便,无毒副作用,无痛苦,易被小儿接受。坚持贴敷,即可收到益肺健脾的功效,能够及时治疗和积极预防,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头风病”的头痛,每遇风寒则发,疼痛剧烈,甚为难疗。头风之起,多因素体阳气虚弱,又因外感风寒,日久不去,误入脑户,阻滞脉络而发。其时发时止,或左或右,或前或后,或满头或在一点。其痛剧烈,或挚及眉梢,如有牵引;或目不能开,头不能举;甚或以头撞墙,几不欲生,且头皮麻木、肿胀,畏恶风寒,甚合“冬病夏治”,温其阳,散其寒,通其络,祛其瘀,庶几痊愈。

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以冬季最高。由于冬季寒冷,体表皮肤小血管收缩,周围阻力增大,动脉压增高,心脏工作量增大,心肌需氧指数也相应增高,造成心肌缺血、缺氧的现象加重。所以,一步入冬季,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明显增多。夏季三伏天,天气炎热,阳气充沛,人身之阳亦随之而升,正气充足,人体血液循环加速,有利于心脏血脉的贯通,减少了疾病的发作,减轻了疾病的症状。此时因时而动,根据“冬病夏治”的原理,应用活血化瘀、温阳益气、祛湿化痰的药物进行穴位贴敷、中药内服以及针灸穴位注射等方法治疗,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人体血管的血流量在冬天减低,夏天升高,这是因为寒热引起的皮肤温度反应及动脉交通支的开放,冬季和夏季是不一样的,显示了血管运动中枢四季节律的存在。因此春夏季节血压有自然下降的趋势,而秋冬季节血压有自然上升的趋势。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夏季三伏阳气旺盛,正可应用自然之阳以补人身之阳,根据“冬病夏治”的原理采取温通血脉、散寒除湿、活血化瘀的药物进行穴位贴敷、中药内服、针灸等法治之,有较理想的效果。

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相当于中医学“半身不遂”、“偏枯”等,古人对其早有认识。秋冬季节高血压脑溢血的发病数比其他季节明显增多。因为秋冬时节体内的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多,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发生急性脑血管病。运用“冬病夏治”的针刺、贴敷,配服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从“夏至”日开始服用,连服数月,可以起到温阳通络、扶正祛邪的功效,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有较好疗效。

脾胃消化系统的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胃痛腹泻等,均为病久不愈,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或脾胃素虚,又过食生冷,克伐中阳,转为脾胃虚寒之证。夏季三伏高热,阳气旺盛,根据“冬病夏治”的原理,应用芳香化湿、温阳散寒的药物进行穴位贴敷、内服,则较易祛除脾胃阴寒之邪,对于疾病的治疗及转归十分有利。

糖尿病属“消渴”、“三消”,多为素体阳亏,禀赋不足,初期由于各种原因直接或间接损伤阴津,常以阴虚燥热为之,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久则变证丛生,直至气阴两虚,脾肾俱亏。中医冬病夏治法对糖尿病有一定优势,若配合中药内服、针灸、理疗,则收效更佳。

免疫功能低下属于中医的“虚劳”,多因先天禀赋不足,体质薄弱,易于罹患疾病,且病后久虚不复,使脏腑气血阴阳亏虚。免疫功能比较低的人,冬天时常发生呼吸道感染,这种慢性的呼吸道感染对健康的危害很大,过去常说的“老慢支—肺气肿—肺心病”就是在此基础上发生的。如果在夏天里调补五脏,增强脏腑功能,就能提高免疫功能,冬天发病的可能性就会大幅降低。

骨伤科的肩关节周围炎、颈椎病、网球肘、风湿性关节炎、寒湿腰腿痛、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多发于秋冬寒冷季节,遇寒则症状加重,得热则症状渐趋缓解。依据“冬病夏治”之理,在夏季三伏应用补肾壮骨、温经散寒、除湿宣痹的药物进行敷贴、内服、药浴以及针灸、推拿等治疗,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类风湿关节炎属于风湿免疫性疾病,治疗时大多会运用激素,副作用很大。中医采用滋肾填精,益气养血,佐以化瘀通络的方法,能够治本。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冬季寒冷季节症状加重,夏季症状趋于缓解,特别适合“冬病夏治”。根据“冬病夏治”之理,在夏季阳气隆盛之时,应用补肾壮督、袪寒化痰、温经通络的中药进行穴位贴敷、内服以及中药熏蒸、药浴、热敷、针灸、推拿等法治之,不但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积极地预防作用。一般经过2~3个夏天的治疗,关节畸形也能得到改善。

男科病经常出现的阳痿、遗精、早泄,根本原因在于肾阳虚衰,失其封藏之用。夏季三伏时节,自然界阳气隆盛,正可以自然之阳以补人身之阳,此时应用温阳补肾、祛湿固涩的中药进行穴位贴敷、中药内服以及针刺、艾灸等治疗,可起事半功倍之效。

妇科痛经、闭经、白带、慢性盆腔炎,实质上总属先天秉赋不足,冲任未充,肾气不足,失于濡养温煦致使虚寒内生、经血凝涩瘀阻而成。夏季三伏,阳气冲盛,人体肌肤腠理疏松,此时根据“冬病夏治”原理,应用穴位贴敷或中药内服有利于人体阳气的提升而驱逐体内阴寒之邪,疾病有望得以彻底根治。

常有一些人患“冻疮”,手上最严重,耳郭上也有发生。在夏天治疗冻疮是为了提高皮肤的防寒能力,增强皮肤的肌体抵抗力及皮肤的致密度,避免寒冬季节再次出现冻疮。借助夏季旺盛之阳气,配以药物外搽、穴位敷贴等治疗手段,大部分患者用药后冬季再不患冻疮,只有少数患者到了冬季轻微复发,一般不需处理,可以自然恢复。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五官科病症,也以寒、虚为特点。冬天阴盛阳衰,人的体质处于低潮状态,接受外界治疗的能力相对缓慢。而夏天,尤其是三伏天,高温鼓舞阳气,人体经脉活络、气血畅通,体质状态比较好,最宜接受外界治疗,有望得到根治。

从临床应用可以看出,很多慢性疾病都可以“冬病夏治”。它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病频率,还可以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对于病程短、病情轻的患者,连续贴敷3~5年,即可达到临床治愈之目的;病情重,病程长者,也可明显缓解疾病发作的频率与程度,大大提高生活质量。

六、冬病夏治的注意事项

由于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人也有了“冬病夏治”的意识,遗憾的是,不少人盲目迷信,极力推崇,将某种疾病的根治效果扩大化,认为这就是所谓的“灵丹妙药”。其实“冬病夏治”作为一种治法,不管是中药贴敷还是西药注射,都有其注意事项,包括一些不良反应。这种治疗方法既有适应证,也有禁忌证,应根据个人病情认真选择,而不能盲目跟从。

1.注意贴敷起疱

贴敷疗法最早也叫发疱疗法,因为药物是刺激皮肤的,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来调节阴阳。过去用冬病夏治贴敷,认为发疱越多疗效越好,但是现在人们对这个观点有了改变,通过多年的临床研究,现在则以不起疱而达到治疗效果为目的。

穴位贴敷部位水疱的出现与否,主要与患者的体质差异及贴敷治疗时间的长短有关,不可盲目追求起疱。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水疱、水肿、瘙痒都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不会发生感染。不过对于皮肤比较敏感的患者来说,需仔细观察贴敷过程中皮肤的反应,若灼热刺痛、瘙痒、发热明显,需缩短贴敷治疗的时间,及时取下药物。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最好也不要用沐浴液等化学制剂,清水最好,淋浴后用毛巾轻轻吸干穴位上的水。不可过分活动,以免药物脱落影响疗效。一般来讲,第一次贴敷时应观察皮肤对药物的反应,尽量不要让皮肤出现水疱,以免影响第二次、第三次的治疗。

如出现小水疱不要戳破,可立即用矾冰液纱布湿敷,让其自然吸收;若小水疱已破,可涂抹“烫伤膏”、“京万红”等。大水疱则应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放出泡液,涂炉甘石洗剂,使其干燥结痂。或用“生肌玉红膏”薄涂于消毒敷料上盖贴,日换药1次,一般1周可愈。另外,如第一次贴敷后出现了较大的水疱,说明患者的皮肤可能比较敏感,第二次一定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轻皮肤的不适感。

2.避免寒凉刺激

冬病夏治选择在夏天治疗,就是看中了天气中的“热”,所以治疗期间不能过分贪凉。贴敷当天要避免过度吹电风扇,避免在过冷的空调房中停留。盛夏高温,人会烦躁不安,而到了空调的环境就自然感觉舒适,但是室内外的温差很大,又会引起呼吸道局部免疫力下降,有的吸入的冷空气还会成为过敏原,刺激支气管发生咳喘。所以在高温季节,易感患者家庭空调的温度应维持在室内外温差小于5 ℃,更要避免空调冷风直接吹到贴敷部位,因为遇冷皮肤毛孔会收缩,影响药物吸收。不过,室内温度也不能太高,否则汗液分泌增加,也会影响药物的固定和疗效。最好的方法就是待在阴凉的地方,或适当用电扇微风吹拂。此外,贴敷期间也勿洗冷水澡,避免雨淋、露宿在外等易引致发凉因素。

在治疗期间主张不吃寒凉性的食物,如冷饮、生梨、菠菜、毛笋等。夏季烈日炎炎,人体的水分蒸发较多,人们普遍会有口渴的感觉。此时冰冻食品摄入后,寒气会造成内脏血管突然收缩,使免疫功能下降。温度突然改变还能降低呼吸道的自净功能,导致细菌、病毒或支原体感染而发病。夏季阳气本身就容易外泄,治疗时要格外注意保护阳气,以便顺利配合散寒。凉性甜腻食物,脾虚体弱的人不容易消化,易伤及脾胃的阳气,加重脾胃虚寒的程度,使本已阳虚的体质更加虚弱,还可以使沉积在体内的寒气凝滞,影响向外发散。很多人容易“苦夏“,吃得少,睡得少,消耗又很大,身体的免疫力自然会下降,在冬病夏治前,最好适当吃些冬瓜、苦瓜等消热去暑的食物,提高身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体质进食一些补益之品,如白参、西洋参、银耳、燕窝等,这种防病治病的方法与冬病夏治是一脉相承的。

当然,也应当禁用油腻及过咸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食品。贴敷的当天不宜进食海鲜、鱼虾、羊肉、蘑菇等发物,其他饮食可与平时一样。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保持每天大便通畅。同时适度锻炼,鼓舞阳气的生发、增加汗液的排泄,以带动体内滞留的寒气发出体表。

3.明确禁忌范围

穴位贴敷并非是包治百病的良药,不能夸大其作用,它只是冬病夏治的一种治疗方式,一般来说呼吸类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以及肩周炎、颈椎病等痛症,采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有很好的疗效。但如肺结核,皮肤有疮、疖、痈和皮肤破损者,以及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都不适于冬病夏治,所以冬病夏治穴位贴敷也有禁忌证,并不适用所有人。

冬病夏治适用于病性属寒、属阴的患者或体质偏寒、阳虚的人,而不适合非虚寒性的疾病如痔疮、咳血等,或体质阳热亢盛的人。并发严重的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慢支急发、肺心病、心肺功能不全、活动性肺结核咳血者应禁用或慎用。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急性发热期,如急性咽喉炎、发烧、黄疸者应当慎用。糖尿病的患者应该多加注意,因为此病会影响到皮肤伤口的愈合,为避免出现意外,做贴敷治疗前要提前向医生说明,血糖控制不佳者应当慎用。年老体弱者及孕妇也要慎用,而且应排除各种适应证以外的,或合并严重疾病或感染。密切观察每次治疗后的反应,皮肤有无红肿疼痒、有无疱疹破溃等,及时处理过敏和感染等异常情况。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者,瘢痕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皮肤过敏、局部皮肤破损者,对胶布、橡皮膏和药物过敏者,都不宜敷贴治疗。两周岁以下的孩子也不宜进行贴敷治疗,因孩子皮肤比较娇嫩,容易引起感染。

冬病夏治贴敷膏中的很多中药都是热性的,因此阴虚火旺的人是不适合的。如喘咳的患者有发热,咳出的是黄浓痰,属于热证,如果未加甄别就去做穴位贴敷,只会热上加热,致使病情加重。

4.择时因地制宜

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最旺盛,人体皮毛开泄,这时如顺时就势,摄取阳气,同时进行中药内服、中药穴位敷贴等治疗,可以起到扶正固本,提高身体素质,防治“冬病”的效果。因此冬病夏治的关键是利用和顺应夏季的炎热气候,并用温热的中医治法治疗寒性的“冬病”。

人们习惯上认为在“三伏”的第1天是最佳时机,施治效果最好,但我国地域辽阔,同一季节各地气候相差较大,入伏第1天并非都是各地天气最热、阳气最为充盛的一天,冬病夏治也并非只有在入伏的第1天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所以不一定要拘泥在“三伏”的三个第1天开始治疗,提前或推后几天对疗效影响不大。错过了第1天,“头伏”内无论哪天贴敷,只要天气晴朗炎热,贴了效果都会很好。患者只要在接下来的“二伏”、“三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可以。一伏一次,最好是连续贴“三伏”。

因为“三伏”贴就是利用“三伏”天气里阳气最盛的原理,人体的皮肤腠理都已完全开泄,敷贴的药物也最容易由皮肤渗入体内直达病处,此时贴敷效果最好。实际应用不必苛求太细,伏天已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了,这期间的每个时间点来用药效果都不错,不必非到中午再治。

需要提醒的是,“冬病夏治”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一般来讲从“夏至”到“秋分”期间都可以施治,并不是只限于三伏天使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改革,穴位敷贴疗法的治疗时间也有所延长,每年立夏之后至立秋之前均可进行治疗。数据显示,“三伏”天和非“三伏”天做穴位贴敷对预防“冬病”发作都有效果,只不过前者效果更好些。另外一点特别重要,冬病夏治不能取代日常治疗,有病需及时治疗,否则只会延误病情。

因地制宜也是冬病夏治需要重视的问题,北方比南方气温要低,早晚温差大,贴敷期间室内温度和条件应该保持恒定和舒适,温度过冷、过热都会影响贴敷的疗效。南方夏天非常炎热,再加上天灸的药物对皮肤有温热的刺激作用,所以,贴药的时间要把握好。一般儿童是20分钟左右,成人约为1小时。贴敷前应跟患者交代清楚,药物贴了以后,贴药部位会产生灼热的感觉,有时候发烫。通常以这种感觉为度,如果不能耐受就将其去除。很多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觉得贴药时间越长越好,其实这样容易引起水疱。另外,还要注意天热出汗过多会影响药物的固定和疗效,因为皮肤腠理开泄和药物的疗效有关。

5.坚持长期施治

冬病夏治是远期疗效,不能见好就收,期望一次治疗就能解决问题,或是稍有点效果就不再坚持治疗。有不少患者哮喘多年,每到季节交换时就频频发作,听说夏天敷贴疗效特别好,就赶紧跑来施治。治疗了一个“三伏”天后,到了秋冬季节病情确实好转了不少,认为没事了,下一年就没有继续治疗,结果使原本减轻的哮喘病到了冬天病情又反复发作,还得继续治疗。还有一些人“头伏”、“二伏”来治了两次,由于“末伏”已经是立秋之后,相比“头伏”、“二伏”来说,天气要凉爽一些,湿度也有所下降。在前两伏中,由于天气比较闷热,部分患者在做贴敷治疗过程中出汗比较多,甚至因出现皮肤瘙痒等问题,就在“末伏”中断了治疗,这样就会影响贴敷治疗的效果。

冬病夏治是通过“三伏”天的中药外用达到有效控制哮喘发作之目的,但不能一有疗效“见好就收”,这样往往功亏一篑。首先不能说贴一次就能够马上见效,一定要有时间和次数的保证,三年是1个疗程,这个是有比较好的疗效的基本保证。有的人刚贴完1次很好,一高兴就觉得下一年不用来了,但是第2年病情加重,第3年又来治疗了,觉得不贴以后不如去年好,感冒的次数又开始出现了。其实,冬病夏治一般都是要连续做三个夏天才比较稳妥。

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通过冬病夏治可以使疼痛感逐渐减轻,而持续坚持二三个夏天的治疗后,关节畸形也能得到改善。如果不能进行长期的治疗,是不可能达到这个效果的。

冬病夏治是个综合治疗的过程,且三伏天治冬病要在冬天才能显疗效,因此它是具有远期疗效的,不能急功近利,不可以为“药到病除”,没看到即时的治疗效果,或稍微见效就放弃治疗,这样会延误病情。在施用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的时候,应提醒患者每年1个疗程,连贴3年,效果好的话还可以继续再贴。一般只要连续贴敷3年以上,就肯定比断断续续贴敷或者只贴敷1个疗程的效果要好。

6.应用综合治疗

由于穴位敷贴在“三伏”天的流行,许多人将冬病夏治和敷贴等同起来。确切地说,穴位敷贴仅仅是冬病夏治的一种治疗方式。在治疗某些疾病时,单纯的穴位敷贴并不能达到效果,还需配合中药内服、针灸等综合治疗,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冬病夏治是一种采用内服健脾补肾益肺药物,外用穴位敷贴、穴位注射、针灸、火罐、按摩等,并配合体育锻炼和饮食调养的综合疗法,以扶助正气,改善身体素质,祛除机体的内伏寒邪,实现“缓治其本”、“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防治目的。内服中药、穴位敷贴、穴位注射、针灸、火罐、按摩等疗法须根据病情组合成不同搭配,灵活应用,才能提高疗效。很多人认为单一靠贴敷就够了,不用再吃药了,殊不知借助自然界夏季阳旺阳升,人体阳气有随之欲升的趋势,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要使一些老毛病得以去除,需要一个综合治疗的过程。对阳虚者用补虚助阳药,或内寒凝重者用温里祛寒药,才能更好地发挥扶阳祛寒的治疗目的。那种单靠敷贴,暂时放弃其他治疗方法的做法是不对的;而只重敷贴,轻视内服药辅助的做法也是错误的。需要注意的是,应用“冬病夏治”疗法不应停用西医的激素等免疫调节治疗,除非因为西医治疗出现严重毒副作用不能继续使用。

要做好冬病夏治,除了在“三伏”天的治疗外,日常的饮食调养也很重要。即便在夏季“三伏”天,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病患者也不要贪凉,避免贴着药膏再去吹空调或吃冷饮,否则体内陈寒难发,影响疗效。夏天阳气最旺,如果寒气重、体虚的人把这些阳气“藏”到体内,留到缺乏阳气的秋冬时节使用,就能有效预防寒性疾病在秋冬的复发,这就是“冬病夏养”。

随着“三伏”天的来临,冬病夏治已逐渐成为大众熟知的治疗方法,许多患者喜欢就近在自家门口的小诊所贴上一贴,甚至自己在家进行敷贴,这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因为不同的病情所选择中医外治的穴位不同,内服的中药处方也不一样。人体的经络很复杂,如果穴位找得不准贴错了,药物用的方子出了问题,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冬病夏治的各种治法一定要由专业医生来操作,医生要先对病情进行诊断,再选择相应的敷贴穴位,调配药物。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并非人人都可以操作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