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血压降到多少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血压降到多少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时间:2022-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肾血流量是肾小球滤过的前提。当动脉血压低于80mmHg时,由于肾血管舒张已达极限,故肾血流量将随血压降低而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和有效滤过压也相应降低,肾小球滤过减少。当动脉血压低于40mmHg时,肾血流量急剧减少,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几乎为零,可导致无尿。静脉注射大量生理盐水、严重的营养不良及肝肾疾患均可使血浆蛋白浓度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过增多。

一、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尿生成是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以及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等三个环节完成的,因此,凡是影响这三个环节的因素都会影响尿的生成。

(一)肾血流量的改变

肾血流量每分钟为1 000~1 200ml,占心输出量的20%~25%。肾血流量是肾小球滤过的前提。肾血流量增大时,滤过增多;肾血流量减少时,滤过减少。由于安静时肾血流量几乎达到了最大,所以肾血流量的改变主要表现为肾血流量的减少。肾血流量受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的影响。

肾为什么需要如此大的血流量?

肾的重量仅占体重的0.5%,但每分钟1 000~1 200ml的血流量却占到了心输出量的20%~25%,因此肾是机体血液供应最丰富的器官。如此大的血流量远远超过肾脏本身的代谢需要。

按照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7%~8%计算,60kg左右的人,血量为4 200~4 800ml。肾每分钟1 000~1 200ml的血流量,差不多4分钟就将全身的血液过滤一次,每天过滤全身血液达360次之多。肾通过对血液反复地滤过和选择性重吸收,既保留了有用的物质,又清除了代谢废物,实现了对血液的净化,维持了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1.自身调节 实验表明,当动脉血压为80~180mmHg时,肾血流量总能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现象在消除了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影响之后依然存在,故属于自身调节。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是通过肾血管的舒缩实现的。当动脉血压降低时,肾血管舒张,肾血流阻力减小,肾血流量不随动脉血压降低而减少;反之,动脉血压升高时,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阻力增大,肾血流量不随动脉血压升高而增多。肾自身调节的意义主要是保证安静状态下肾泌尿活动的正常进行。

2.神经和体液调节 肾血流量的神经调节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肾血流量减少。而体液因素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升压素、血管紧张素等,均可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在剧烈运动或劳动等生理情况下,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肾血流量明显减少;而当机体处于大失血等病理状态时,神经和体液因素的影响使肾血管强烈收缩,肾血流量急剧减少。肾血流量的神经和体液调节的重要意义主要在于使血液重新分配,保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二)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有效滤过压是肾小球滤过的动力,组成有效滤过压的三个因素中,任何一个因素改变,都会影响肾小球的滤过。

1.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由于自身调节使肾血流量保持相对稳定,所以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和肾小球有效滤过压也变化不大,肾小球滤过也相对稳定。当动脉血压低于80mmHg时,由于肾血管舒张已达极限,故肾血流量将随血压降低而减少,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和有效滤过压也相应降低,肾小球滤过减少。当动脉血压低于40mmHg时,肾血流量急剧减少,有效滤过压和肾小球滤过率几乎为零,可导致无尿。

2.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一般情况下较为稳定。静脉注射大量生理盐水、严重的营养不良及肝肾疾患均可使血浆蛋白浓度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有效滤过压升高,肾小球滤过增多。

3.囊内压 正常情况下囊内压变化不大。如果肾盂或输尿管结石、肿瘤压迫等原因使尿路发生梗阻时,囊内压升高,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减少。

(三)滤过膜的改变

1.滤过膜的面积 某些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时,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增生、肿胀,使得毛细血管腔狭窄甚至完全阻塞,活动的肾小球数目减少,有效滤过膜的面积减小,肾小球滤过减少,导致少尿甚至无尿。

2.滤过膜的通透性 病理情况下,滤过膜的通透性可因电学屏障或机械屏障作用的削弱而增大,使原来不能通过的蛋白质甚至红细胞滤出,出现蛋白尿或血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