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急重症护理学的发展史

急重症护理学的发展史

时间:2022-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代创伤急救护理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南丁格尔年代。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奔赴前线开拓战地护理工作,伤员死亡率迅速下降至2%,这充分说明了急救护理工作在抢救危重伤员中的重要作用。之后,又相继建立了院前急救、现场和途中救护以及重症ICU监护体系。《急重症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护士掌握急救护理本领,必将为我国人民的卫生健康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急重症护理学的发展史

现代创伤急救护理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南丁格尔年代。1854~1856年,英法等国与俄国爆发了克里米亚战争。战争开始时,英军的医疗救护条件非常低劣。伤员死亡率高达42%。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奔赴前线开拓战地护理工作,伤员死亡率迅速下降至2%,这充分说明了急救护理工作在抢救危重伤员中的重要作用。

20世纪60年代,由于心电示波装置、电除颤器、人工呼吸机、血液透析机应用于临床,医学理论与实践逐渐深化,护理理论与护理技术得到进一步提高。到了60年代后期,现代监护仪器设备的集中使用,促进了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建立。20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开始组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EMSS),训练各行各业的人员作为二线急救组织成员,重视现场抢救,重视急救护理教育。70年代中期,在德国召开的国际红十字会参与的一次医学会议上,提出了急危重症急救事业国际化、国际互助和标准化的方针,要求急救车装备必要的仪器,国际统一紧急呼救电话及交流急救经验等。美国于1959年开始实施急救医疗,197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法案》,1976年完成了立法程序,形成了全国急救医疗网。之后,又相继建立了院前急救、现场和途中救护以及重症ICU监护体系。

我国的急救医学服务始于20世纪50年代,急救的重点是在一些大中城市设立急救站,主要是现场简单抢救和伤员运送。进入70年代,尤其是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急救医学也开始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980年,国务院在北京主持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由北京等10个城市急救工作会议,会后由卫生部颁发了《关于加强城市急救工作意见》的文件,指出了急救医学在国家建设和保障人民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明确了其性质、任务和建立健全急救站和医院急救科(室)的具体规定;1983年卫生部又颁发了《城市医院急救科(室)建立方案》,明确提出城市综合医院必须成立急诊科(室); 1986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救医疗法》,并颁布实施。1986年在上海召开了第一次急救医学学术讨论会,当年中华医学会正式成立了“急救医学专科学会”。1989年世界危重病急救医学学会接纳我国为该会会员,从此,我国急救医学组织跨进了国际专业组织的行列。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急救医学从组织机构、设施建设、队伍建设、设备装置以及业务学术等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全国各大、中城市都建立了急救医疗中心,小城市和县镇亦基本建立了急救医疗站,全国县以上的综合医院和部分专科医院都设置了急诊科(室),并建立了ICU、CCU重症监护病房,形成了中心-站(所)-科(室)相结合的急救医疗网络,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和县级、镇,都已经基本开通了“120”急救呼救电话专线(少数城市亦有用“999”,如北京市红十字会急救中心),急救医疗的社会化、专业化、家庭化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急重症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护士掌握急救护理本领,必将为我国人民的卫生健康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