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诊疗室环境管理及个人防护

诊疗室环境管理及个人防护

时间:2022-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治疗中的病人双眼也应给予必要的保护。合理的布局可避免清污区域交叉,病人就诊流程安全可靠,医护人员操作治疗受到安全保护。依据口腔诊疗室环境及设备的特殊性,有学者将口腔诊疗室划分为治疗区、治疗边缘区及治疗外周区。

一、诊疗室环境管理及个人防护

(一)保持诊疗室内空气流通净化

1.自然通风 各诊疗室对流通风,每日早、中、晚各一次,每次30min以上。尤其是使用空调的房间更应注意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空气中微生物含量。这是最为简便有效的空气净化手段。

2.空气消毒 每日治疗结束后,应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器或静电吸附空气消毒器进行空气消毒,以减少细菌存留污染

3.通风设备 实验室、技工室、消毒室的工作环境必须备有有效的通风设备,以控制有毒蒸汽。同时,必须考虑到某些微生物可能通过换气而从一个地方吹到另一个地方,因此通风设备应有防止污染空气再循环的装置。为防止微生物的扩散,在通风设备及冷热空调上应备有滤膜,并注意维护。

4.常规清洁 每日治疗结束后,应立即湿拭清洁地面,冲洗消毒洗手池,用消毒剂刷洗痰盂,凡与病人有表面接触的治疗用品及工作面均应采用相应的消毒剂擦拭消毒,有外套覆盖的物体应及时更换覆盖外套。

(二)洗手与隔离

1.洗手的目的和意义 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洗手定义为:将手涂满肥皂泡沫,并对其所有表面进行强而有力的短时间揉搓,然后用流动水冲洗的过程。洗手的目的是为了清除手上的微生物,切断通过手传播的途径,是防止感染扩散的最简单而最重要的一项措施。

2.正确的洗手方法

(1)洗手的条件与设备:洗手用水必须是优质的自来水或消毒过的流动水,不应使用预先用热水器加热到37℃的水,因这种水通常易被嗜水杆菌污染。更不能应用盆内的存水,因为不流动水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可能导致手的污染而使感染传播;每一诊疗室椅位、每一病室应设有一个洗手池,特别是重症监护病室,应多设几个洗手池,其位置也应便于使用,水龙头最好是用肘、脚、膝操作开关或者使用红外线传感自动开关。洗手的肥皂必须是质量好、刺激性小,并应保持干燥,可将肥皂放于肥皂吸力器上,或用线绳将其悬挂起来。也可采用液体皂液,但使用完后必须更换容器,反复使用的潮湿毛巾可集聚大量细菌,很容易使洗过或消毒过的手再污染。因此,擦手巾必须清洁干燥,最好是使用后丢弃,或使用一次性擦手纸巾。

(2)洗手方法:①取下手上的饰物;②打开水龙头弄湿双手;③擦上肥皂或接取无菌皂液;④充分搓洗10~15s,注意指甲、指缝、拇指、指关节、指尖等处;⑤流动水冲洗;⑥用干燥清洁的擦手巾擦干双手,用肘、脚关闭水龙头。以上正确的洗手方法(图9-3),可清除和降低手上微生物的密度,防止手的交叉感染。

img679

图9-3 建议使用的洗手顺序

3.隔离防护

(1)衣着:所有医务人员均应穿着洗净的工作服。美国牙医学会(ADA)及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每天更换工作服,如果有可见的污染应及时更换。

(2)正确使用防护用具

1)手套:手套能防止皮肤与唾液、血液及黏膜的直接接触。有研究表明,口腔医务人员工作时不戴手套可造成手指甲中的微生物、唾液和血液持续存在达几天。因此,接诊一位病人应更换一副手套,以保持合理的医疗卫生水平,保障医患双方的医疗安全。

2)眼罩和口罩:口腔医护人员在为病人治疗操作中应戴眼罩和口罩,以隔离在使用口腔设备时产生的气雾悬滴,以及残屑残垢。对治疗中的病人双眼也应给予必要的保护。一次性纸口罩有效过滤性差,而玻璃纤维和多聚丙烯口罩能有效地防止疾病的传播。口罩的使用应注意有效时间,一般为30~60min,潮湿的口罩应及时更换。

(3)橡皮障隔离:在做牙体治疗时应尽可能使用橡皮障,以减少唾液、血液而形成的污染气雾,还可以防止治疗中对口腔黏膜组织的创伤和继发出血。

(4)吸引器和通风设备:应常规使用有外通风的高效吸引器,以减少诊疗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气溶胶

(三)医务人员的健康防护

1.定期体检和免疫 口腔医护人员每日在充满共生微生物的口腔环境内操作治疗,同时面对患有感染性疾病的病人,因此,应当坚持1年1次的健康检查,对易发生的口腔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结核、疱疹病毒、风疹、麻疹等做必要的血清抗体水平检测,对免疫力低下的职工应注射最新免疫疫苗。

2.注意个人卫生 医护人员的个人卫生状况在口腔医疗活动中起着重要的防护作用,其中手的防护尤为重要。手部不要戴任何饰物,定期修剪指甲,接诊前后洗手并注意正确使用手套。一旦发现手部损伤,应进行必要的处理。

3.定期更换工作服 工作服应每日更换,最好是穿隔离衣裤;如有可见污染或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病人后,应及时更换清洗;对可疑交叉感染的衣物,应单独按要求处置;在非诊疗区以外的食堂、商场等公共场所禁止穿着工作服。

(四)锐器损伤的处理

医务人员工作中应特别小心,防止锐利器械和针头损伤。若有损伤,应立即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1)让伤口的血液自由流出,然后用流动水彻底冲洗伤口,并用抗菌液泡手。

(2)如果器械或针头为乙型肝炎病人所接触过的,所误伤医护人员无免疫力,则应在伤后24h内尽快接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若从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则应同时注射第一针乙型肝炎疫苗;若曾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则应取血确定抗体水平,如果抗体水平不足,则应补充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3)如果接诊为HIV阳性或可疑病人,对误伤者应进行密切观察,定期检测个人的血清HIV水平。检测时间为受伤即刻、伤后6周、伤后12周。

(4)如果诊治的病人为可疑破伤风病人,对误伤者应立即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5)根据有关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做好记录。

(五)口腔诊疗室的护理管理

1.诊疗室应合理布局 口腔诊疗室的设计布局已经成为医患双方健康与安全的重要环节。合理的布局可避免清污区域交叉,病人就诊流程安全可靠,医护人员操作治疗受到安全保护。每台诊疗椅至少应保持5~6m2的空间,边台距诊疗椅扶手66cm。目的是使医师能较容易接触边台,免于接触无关区域。诊疗室不宜设置多台椅位,诊疗室的储物柜、地板及墙壁的装修应充分考虑能够简单快捷地进行清洁及消毒。最好使用光滑无缝无孔的材料,避免微生物的聚集,墙壁及座椅表面宜选用乙烯材料装潢,地板用无缝连续的硬质乙烯材料,不宜使用地毯。每一诊疗椅位应设洗手池一个,使用非手动触摸开关。洗手皂液采用壁式固定装置以便于流动洗手,减少反复触摸端拿的污染。

2.诊疗室的区域划分 我国通常将治疗室、换药室、手术室等室内划分为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3个区域,并赋予了统一的标准和定义。这些标准同样适用于口腔诊疗室。依据口腔诊疗室环境及设备的特殊性,有学者将口腔诊疗室划分为治疗区、治疗边缘区及治疗外周区。这种划分突出体现了口腔诊疗室的特点和需要。

(1)治疗区:主要为治疗工作区及相邻区域边台,治疗区内的物品应以病人治疗所需的物品为主,其他位于该区的物品为保持清洁卫生,应加盖或覆盖消毒单或一次性保护膜。该区的消毒应于每日治疗前及两名病人诊疗之间,常规用含氯消毒液擦拭。

(2)治疗边缘区:该区为口腔治疗操作中需频繁接触使用的诊疗椅附件,如手机、三用气枪托、供水系统与吸唾装置、医师坐椅等。该区域物品应于每位病人治疗结束后常规使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或清洗,有条件者可采用外套覆盖,在每位病人诊治后及时更换。

(3)治疗外周区:该区主要指不易被病人或污染物污染的区域,如贮柜、地板、墙壁及洗手池等,此区域应在每日工作结束后统一清洁消毒。

3.诊疗室废弃物处理 病人使用过的一次性口杯,应做毁坏性无害化处理;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应分门别类弃于医疗废物袋(容器)中,然后集中回收处理;血液及吸引器的液体应小心注入下水道;临床废物应与生活废物分开装置,分别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