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角膜炎和角膜溃疡怎么治好

角膜炎和角膜溃疡怎么治好

时间:2022-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细菌性角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角膜炎症,病情多较危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发生角膜溃疡穿孔、眼内炎等并发症。多数情况下外伤是细菌性角膜炎的诱发因素,其他诱发因素包括干眼症、慢性泪囊炎、佩戴角膜接触镜、糖尿病、免疫缺陷病等眼病或全身病。对角膜基质炎症,应增加抗生素的浓度。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细菌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时调整使用有效的抗生素。

第一节 细菌性角膜炎

【概述】

细菌性角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角膜炎症,病情多较危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发生角膜溃疡穿孔、眼内炎等并发症。即使病情能够得到控制,也会发生角膜瘢痕、角膜新生血管或角膜脂质变性等后遗症,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细菌性角膜炎致病菌种类繁多,主要致病菌包括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肠道杆菌等,随着临床上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滥用,一些条件致病菌如草绿色链球菌、克雷白杆菌、类白喉杆菌、沙雷菌等也会引发细菌性角膜炎。多数情况下外伤是细菌性角膜炎的诱发因素,其他诱发因素包括干眼症、慢性泪囊炎、佩戴角膜接触镜、糖尿病、免疫缺陷病等眼病或全身病。

【临床表现】

发病急,常在角膜外伤后24~48h发病,表现为眼痛、视力障碍、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伴较多脓性分泌物。眼睑水肿、睫状或混合充血,病变早期角膜上出现一个界线清楚的上皮溃疡,溃疡下有边界模糊、致密的灰黄色浸润灶,周围组织水肿,浸润灶迅速扩大,形成溃疡。

1.革兰阳性球菌感染 常表现为圆形局灶性脓肿病灶,伴有边界明显的灰白色基质浸润,及小范围的周边上皮水肿。肺炎链球菌引起的角膜炎,表现为椭圆形、带匐行性边缘的中央基质较深的溃疡,角膜后弹力层可有放射状皱褶,常伴前房积脓和角膜后纤维蛋白沉着。

2.革兰阴性细菌感染 多发生于角膜异物剔除术后或戴接触镜引起的感染。伤后数小时或1~2h内发病。此病的特点是症状严重、发展迅猛。患者有剧烈眼痛、畏光流泪、眼睑红肿、球结膜混合性充血、水肿。由于绿脓杆菌产生蛋白分解酶,使角膜出现迅速扩展的浸润及黏液性坏死,前房积脓严重。如不及时控制,数天内可导致全角膜坏死穿破、眼球内容物脱出或全眼球炎。

【诊断与鉴别诊断】

由于致病菌不同,患者全身条件及眼部状况不同,以及药物治疗后使临床表现不典型,故诊断较困难。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应在药物治疗前刮取角膜浸润灶的坏死组织,涂片染色找到细菌,并结合临床表现诊断。进一步做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治疗】

1.局部治疗

(1)抗感染治疗:急性期用高浓度的抗生素滴眼液频繁滴眼,氧氟沙星、妥布霉素、滴眼液每15~30min滴眼一次。对角膜基质炎症,应增加抗生素的浓度。在严重的病例,开始30min内每5min滴药一次,可使基质很快达到抗生素治疗浓度。病情控制后,逐渐减少滴眼次数。治疗过程中应根据细菌学检查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时调整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涂抗生素眼膏,氧氟沙星、红霉素眼膏,每晚1次。有的细菌感染如绿脓杆菌性角膜溃疡即使病情已控制,局部滴眼也要维持一段时间,不应过早停药,以防感染复发。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时,应用1%~2%阿托品滴眼液或眼膏点眼,每日2次。

(2)结膜下注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者用头孢唑啉钠100mg/0.5ml,革兰阴性球菌感染者用头孢曲松钠100mg/0.5ml,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者用妥布霉素20mg/0.5ml,如果炎症未能控制,可重复注射。

(3)眼部可用眼垫包眼,热敷等。

(4)局部使用胶原酶抑制剂,如依地酸钠、半胱氨酸点眼,可抑制溃疡形成。

2.全身治疗 抗感染治疗;补充维生素,维生素C片0.2g,口服,每日3次,复合维生素B片,2片,口服,每日3次。有助于溃疡的愈合。

若药物治疗无效,病情急剧发展、可能导致溃疡穿孔,眼内容脱出者,可考虑治疗性角膜移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