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物理消毒与灭菌技术

物理消毒与灭菌技术

时间:2022-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压蒸汽灭菌法:是目前微生物实验室最常用的灭菌方法 。此法常用于一般培养基、手术器械、手术敷料等耐高温、耐湿物品的灭菌。将需灭菌的物品以100℃加热15~30 min,杀死其中的繁殖体。在足够剂量时,电离辐射对各种微生物均有致死作用。电离辐射常用于大量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消毒,亦可用于食品、药品和生物制品的消毒或灭菌。滤过除菌法是采用物理阻留的方法 除去液体或空气中的微生物,达到无菌目的。

二、物理消毒与灭菌技术

用于消毒灭菌的物理学方法 主要有热力、紫外线、辐射、滤过、超声波等。

(一)热力灭菌法

高温对微生物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多数无芽胞细菌经55~60℃热力作用30~60 min后死亡。湿热80℃经5~10 min可杀死所有细菌繁殖体和真菌。细菌芽胞对高温有很强的抵抗力,可耐受5~10 min煮沸,肉毒梭菌的芽胞则需煮沸3~5 h才死亡。

热力灭菌法分为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两大类,在同一温度下,后者的效力比前者大。原因一是湿热比干热穿透力强,能较快提高灭菌物品内部的温度;二是湿热中细菌易吸收水分,使菌体蛋白质易于凝固变性;三是湿热的蒸汽有潜热效应存在,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时释放出潜热,可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

1.干热灭菌法

(1)焚烧:直接点燃或在焚烧炉内焚烧,是一种彻底的灭菌方法 ,但仅适用于废弃物品或动物尸体等。

(2)烧灼:直接用火焰灭菌,适用于微生物学实验室的接种环、试管口等的灭菌。

(3)干烤:利用干烤箱灭菌,一般以160~170℃加热2 h。该法适用于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如玻璃器皿、瓷器、玻璃注射器等的灭菌。

2.湿热灭菌法

(1)高压蒸汽灭菌法:是目前微生物实验室最常用的灭菌方法 。高压蒸汽灭菌器是一个密闭、耐高压的容器。灭菌的温度取决于蒸汽的压力,在103.4 kPa(1.05 kg/cm2)蒸汽压下,蒸汽温度达到121.3℃,维持15~20 min,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此法常用于一般培养基、手术器械、手术敷料等耐高温、耐湿物品的灭菌。

(2)间歇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间歇加热以达到灭菌的目的。将需灭菌的物品以100℃加热15~30 min,杀死其中的繁殖体。取出后放37℃培养箱过夜,使残存的芽胞发育成繁殖体,次日以同法处理,如此连续3次以上,可达到灭菌的效果。此法适用于一些不耐高热的营养培养基,如罗氏培养基(培养结核分枝杆菌)、吕氏血清斜面(培养白喉棒状杆菌)。

此外,常用的物理消毒法还有巴氏消毒法(用于消毒牛乳、酒类)、煮沸法(用于消毒食具、刀剪)等。

(二)紫外线杀菌法

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与波长有关,波长在200~300 nm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其中以波长为260~266 nm的紫外线杀菌作用最强。其杀菌机制为,当微生物被紫外线照射后,细胞内的DNA吸收紫外线,DNA链上两个相邻的胸腺嘧啶形成二聚体,使DNA的构型发生改变,从而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的变异或死亡。紫外线虽有杀菌作用,但其穿透力较弱,普通玻璃、纸张、尘埃、水蒸汽等均能阻挡紫外线,故一般只用于无菌实验室等的空气消毒,或用于不耐热物品的表面消毒。

紫外线杀菌效果除与紫外线波长有关外,还与紫外线照射的距离、照射时间、空气湿度等因素有关。固定吊装在天花板或墙壁上的紫外灯,离台面、地面1.0~2.5 m为宜。室内应清洁无尘,环境相对湿度为60%。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定期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此外,杀菌波长的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眼睛有损伤作用,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

(三)电离辐射

高速电子、X射线和γ射线等具有电离辐射作用。在足够剂量时,电离辐射对各种微生物均有致死作用。其机制是:细胞中的水分子经辐射产生H+和OH-,这些游离基具有很强的氧化或还原作用,能破坏微生物的核酸、酶和蛋白质,使微生物死亡。电离辐射常用于大量一次性医用塑料制品的消毒(如一次性培养皿、注射器),亦可用于食品、药品和生物制品的消毒或灭菌。

(四)滤过除菌法

滤过除菌法是采用物理阻留的方法 除去液体或空气中的微生物,达到无菌目的。所用的器具是滤菌器,滤菌器含有微细小孔,只允许液体或气体通过,而大于孔径的微生物等颗粒不能通过。滤过除菌的效果与滤菌器孔径、电荷吸引、过滤速度等因素有关。常用滤菌器有薄膜滤菌器、玻璃滤菌器、石棉滤菌器等。

滤过除菌法主要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如血清、毒素、抗生素)的除菌,但此法不能除去更小的微生物,如病毒、支原体和某些L型细菌。生物安全柜和超净工作台也是根据这一原理 ,利用高效空气过滤器的过滤作用,除去空气中的微生物,以达到保护操作对象、操作者和环境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