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毒口罩微生物限度检测

消毒口罩微生物限度检测

时间:2022-05-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医院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就是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将污染的微生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控制和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具有连续除菌并可在有人场合下使用的特点,适合医院内高危易感科室的空气持续除菌消毒,使用方法为在一个20~30 m2的房间内,放置一台大型的消毒器,消毒30 min后可达到卫生标准。

第三节 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

医院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就是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将污染的微生物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控制和降低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一、室内空气消毒

空气是人类保持正常生命活动的物质条件,空气也是许多疾病的传播媒介,空气中微生物污染程度与医院感染有直接关系,尤其对抵抗力低下的易感人群危害更大,因此,保持高质量的空气环境不仅与人类健康有着极密切的关系,也是医院感染控制所必须的。

在正常情况下,室外大气中的微生物数量要比室内少,且大多为非致病菌。所以,我们进行空气消毒的重点是在室内。

(一)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来源

空气中没有固定的微生物丛,在医院空气环境中,微生物尤其是病源微生物,污染来源主要为人和物体表面。人体皮肤上脱下的皮屑常带有葡萄球菌等菌丛,人的汗、唾液以及呼吸道排出物等都是不可忽视的污染源,在活动状态下更会增加微生物的排出,此外,病房内干式清扫和铺床以及处理各种污染物都会散发出大量微生物到空气中,导致室内空气污染。

(二)空气消毒方法

1.Ⅰ类环境的空气消毒

Ⅰ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这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细菌总数≤10 cfu/m3,适合这类环境消毒的方法主要有空气净化方法。

(1)空气净化技术

空气洁净是空气除菌方法之一,与空气消毒不同之处在于不仅要除去空气中致病微生物,还要除去空气中其他各种颗粒。

室内空气净化的方法就是向室内连续不断的送入经过高性能过滤器的洁净空气,以稀释室内的污染物质,使室内维持一定的洁净水平。根据室内气流流型可分为层流型和乱流型两种净化方式,在医院中使用较多的为层流型(垂直层流和水平层流),其特点为洁净空气流出时能形成流线平行的气流,使室内产生的尘粒和微生物立即被排出房间,尤其是垂直层流由于其换气次数多,故净化水平高。

为达到有效的净化效果,空气净化还要综合如建筑布局、人流、物流流程的合理设置及进入房间的人和物品的消毒等综合措施的落实。

(2)净化设备的应用

根据采用的不同净化设施和换气次数,可建立不同洁净等级的洁净手术室和洁净病房,以适合特别严格的手术和一般手术以及不同病人的治疗需要。

2.Ⅱ类环境空气消毒

Ⅱ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房、早产儿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这类环境空气中细菌总数要求≤200 cfu/m3,常选用以下方法消毒空气。

(1)紫外线照射消毒:在光波中,波长处于328~210 nm波段称为紫外线波段,其中具有杀菌能力的为280~240 nm波段,紫外线灯光的光波主要为253.7 nm,因此,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用紫外线消毒空气不仅消毒效果可靠,而且具有经济、使用方便、不残留毒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目前最常用的空气消毒方法,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直接照射法或间接照射法。

直接照射时可将紫外线灯管固定吊装在天花板距地面2 m的高度向下照射,也可安装在墙壁侧向照射,对于无安装固定紫外线灯的场所,可将灯管安装在移动车架上作移动照射。一般按每立方米空间装紫外线灯瓦数≥1.5 W计算出装灯数,每次照射30 min。紫外线灯能杀灭各种微生物是依靠紫外线灯辐射出来的紫外线光波的强度,称为辐照强度,使用中的紫外线灯辐照强度要求不低于70μW/cm2,可用紫外线强度仪加以测定和控制。由于紫外线对人体有伤害,所以直接照射方法只适合在无人情况下使用。

间接照射法适用于有人的场所,将紫外线灯在距地面1.5 m处转向天花板方向照射,使上部空气达到消毒,利用上下空气不断交流达到整个室内空气消毒的目的。另外,可使用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该消毒器由高强度紫外线灯和过滤系统组成,非暴露的紫外线借助与消毒机动力装置驱动空气在灯管周围流过,可有效滤过空气中尘埃,并可将进入消毒器空气中的微生物杀死,对人安全。使用方法为间歇开机,开机30 min后即达到消毒要求,以后每过15 min开机一次,消毒15 min,一直反复开机、关机循环至预定时间。

(2)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是利用静电力实现微粒与气流分离的一种对空气进行除尘、除菌的装置,由电离区和滤材过滤系统制成,其原理是通过设计的正离子发生器持续不断地产生高浓度的正离子,使空气中呈分散颗粒状的带负电的细菌等生物污染物因正离子的浸润效应而被截获并杀灭。该消毒器不仅可吸附空气中带菌的颗粒,还兼具除尘除异味作用,有的设备还有释放负离子、加热、加湿及净化功能。

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具有连续除菌并可在有人场合下使用的特点,适合医院内高危易感科室的空气持续除菌消毒,使用方法为在一个20~30 m2的房间内,放置一台大型(>1200型)的消毒器,消毒30 min后可达到卫生标准。

3.Ⅲ类环境的空气消毒

Ⅲ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Ⅲ类环境空气中细菌总数应≤500 cfu/m3

病房空气消毒过去一直很重视,随着研究的进展以及现代医院逐渐形成的小病房模式,使空气传播病菌的机会大大降低,所以病房在无传染病病人存在情况下,每天进行适当的通风换气即可。对于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的空气应加强消毒,可采用以下方法。

(1)紫外线照射消毒:可参照Ⅱ类环境消毒方法,每天照射2次,每次30 min。

(2)臭氧消毒:臭氧在室温条件下是无色的气体,有特殊的刺激性气味,它是一种强氧化剂,对空气中微生物有高效,快速的杀菌效果,由于臭氧分子很不稳定,因此必须在使用现场产生,空气消毒时可利用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

消毒时将臭氧发生器安装在房间的适当位置,要求房间密封性好,以维持较高的臭氧浓度,室内相对湿度应≥70%,臭氧浓度≥20 mg/m3,消毒时间为30 min。由于臭氧达到杀菌浓度时对人体有毒性作用,在0.2 mg/L浓度时对人呼吸道就有刺激毒性,因此,只适合无人条件的密闭室内使用,且消毒后须待室内闻不到臭氧味,一般在关机后40 min方能进入。

(3)化学消毒剂消毒:采用适当的化学消毒剂或植物空气消毒剂喷雾或熏蒸是室内空气消毒中一种较传统的方法。喷雾消毒时应采用空气气溶胶消毒法,即采用微粒子喷雾器,将消毒剂充分雾化成50μm以下的微小粒子,雾滴悬浮于空气中,与空气中微生物充分接触达到杀死空气中致病微生物的效果。传统的喷洒方法所形成的颗粒太大,喷雾后雾粒瞬间降落于地面,不能作为空气消毒方法使用。

喷雾熏蒸消毒时,对人有毒性和刺激性的醛类,有强烈氯味的含氯消毒剂以及有颜色的含碘消毒剂均不适合作为空气消毒剂使用,常用的消毒剂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过氧乙酸消毒剂:过氧乙酸有效成分含量为16%~20%,熏蒸消毒时用药量按过氧乙酸计算(7 ml/m3),放置在陶瓷或玻璃器皿中加热蒸发,熏蒸2 h,也可稀释成2%浓度按8 ml/m3作为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60 min后开窗通风。②过氧化氢复方空气消毒剂:以过氧化氢为主要成分,约含过氧化氢3%~6%浓度,配以增效剂等组成,常采用喷雾法,按过氧化氢50 mg/m3计算用药量,喷雾后作用30 min。③季铵盐类复方空气消毒剂:常采用双链季铵盐,喷雾消毒时折合季铵盐浓度10 mg/m3计算喷药量,作用30 min。

二、医院环境中物体表面消毒

医院物体表面包括地面、墙面、门窗、桌椅、床具、卫生洁具以及仪器表面等,由于这些部位经常受到病原菌的污染,加上人员流动频繁,因此,医院环境中各种物品作为中间媒介在医院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应及时地做好清洁消毒。

(一)污染来源

医院环境中物体表面的污染物来源较多,主要来自病人的污染,如排泄物、呕吐物、分泌物、血液以及皮屑、毛发等的直接污染,此外,医疗诊断操作中也可散发大量微生物,病房内抹布的反复使用不作更换造成污染扩散则是又一污染原因。

(二)消毒方法

医院内物体表面的消毒可根据其不同情况分类进行,对一些危险性较低的物品即不与病人直接接触的物品可采用清洁的方法,而对与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物品则必须进行消毒处理。

1.Ⅰ类、Ⅱ类环境的物体表面消毒

手术室、洁净病房、重症监护室等病人由于接受创伤性、插入性操作破坏了机体正常防御机制,以及本身机体免疫力较低的缘故而成为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因此,对这个场所应重视常规消毒,这类环境要求物体表面的细菌总数≤5 cfu/cm2

(1)地面、墙面消毒:一般来讲,地面污染的细菌数要比墙面严重,如果墙面材料平整、干燥、不脱落则不需进行常规消毒,每天用清洁方法作擦拭,当受到病原菌污染时可采用500~2 000 mg/L含氯消毒剂等化学消毒剂喷雾或擦拭,墙面高度一般为2.0~2.5 m,喷雾时喷雾量以墙面湿润不向下流水为度,一般喷50~200 ml/m2

地面污染的细菌要比墙面多,每天应多次清洁和消毒,常用500 mg/L含氯消毒剂拖擦,对有肝炎或结核病人污染的表面可提高浓度至2 000 mg/L,作用30 min,消毒时应从里到外,有序不遗漏地拖擦。

为控制医院中交叉感染的发生,使用的清洁工具应分区使用,随时消毒。

(2)各类用品表面消毒:病房的床具、床头柜、桌椅、凳子等,一般情况下作日常的清洁处理即可,清洁是用物理方法去除物体表面尘埃和污迹的方法,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时,可同时清除大量微生物,常用清洁的抹布作擦拭,每日2次。当这些表面受到血液、病人排泄物、呕吐物污染时可用抹布蘸500~2 000 mg/L有效氯或有效溴的消毒液擦拭,或用喷洒的方法将消毒液喷洒在各种物体表面,作用30 min。

床单位应实行湿式扫除,扫床用具应一床一具,用后放入袋中,集中清洁消毒后备用。床垫、枕心、床单、棉被等可采用床单位臭氧消毒器进行消毒,该消毒器产生的高浓度臭氧能有效杀灭致病微生物,使用时用专用消毒罩连床垫一起包裹,启动机器作用1 h。

医生诊具、病历卡、洗手池、卫生洁具等这些物品容易受到污染,每天除用清洁水擦抹、刷洗保持清洁外,还应定期用500~1 000 mg/L含氯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擦抹消毒。洗手池的水龙头应采用脚踏式开关或长臂开关,避免污染。

2.Ⅲ类环境物体表面消毒

Ⅲ类环境主要是检查、化验、治疗部门以及病房,这类环境物体表面细菌总数应≤10 cfu/cm2

(1)工作台面、地面消毒:供应室、化验室的清洁区若无明显污染,每天湿式清洁台面、地面2次。污染区及检查室、化验室、治疗室、注射室在每天开始工作前及结束工作后,台面、地面应用250~500 mg/L的含氯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各擦拭1次。当有明显致病菌污染时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处理。

(2)仪器表面的消毒:显微镜、离心机、分光光度计、冰箱、培养箱等诊断治疗仪器有污染时,可用2%戊二醛溶液或0.5%醋酸氯己定-乙醇溶液擦拭,作用30~60 min。也可用便携式高强度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表面照射消毒。

(3)普通病房消毒:病房一般不主张采用化学消毒剂消毒,以卫生清洁为主,可用清水或清洁剂,通过扫除、擦抹、洗涤去除环境中污秽和病原微生物。制度对于保持环境卫生非常重要,因此必须坚持制度,做到每天1~2次。

3.Ⅳ类环境物体表面消毒

Ⅳ类环境为传染病科及病房,这类环境要求物体表面细菌总数≤15 cfu/cm2

传染病科和病房的所有物品都应视为污染物品,必须作彻底消毒,根据传染病房主要随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环境和物品的特点,应采用高水平消毒剂,并坚持按照消毒-清洗-消毒或灭菌程序操作。对耐腐蚀的物体表面可用2 000 mg/L含氯消毒剂或0.5%过氧乙酸擦拭或浸泡消毒,作用60 min。不耐腐蚀物品表面可用2%戊二醛浸泡。

(孙玉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