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政策背景

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政策背景

时间:2022-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经历了1949年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变化与发展。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了依据。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城市现代化以及疾病谱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代替传染病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影响已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而且很多慢性病现今无法攻克。

第二节 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政策背景

一、我国卫生状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卫生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事业经历了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一)居民健康水平

1.4项主要健康指标方面

(1)期望寿命。我国1949年前的平均期望寿命是35岁,到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平均期望寿命是71.4岁,增长了104%;2005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我国平均期望寿命是73岁,男性期望寿命71岁,女性期望寿命74岁,高于世界平均寿命(66岁)。

(2)婴儿死亡率。1991年我国婴儿死亡率为50.2‰,农村58.0‰,城市17.3‰;2008年总婴儿死亡率下降为14.9‰,农村18.4‰,城市6.5‰。

(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该指标持续下降,从1991年的61.0‰下降为2008年的18.5‰,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4)孕产妇死亡率。孕产妇的死亡率由1990年的十万分之88.9,下降至2008年的十万分之34.2。

2.疾病控制方面

从1949年以来,我国就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广泛开展了人群卫生保健工作,疾病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第一,对人群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的传染病、多发病和地方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如血吸虫病;第二,对多发病、常见病、艾滋病和职业病进行了积极的防治,如结核病、艾滋病;第三,成功地战胜了SARS,并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机制,提高了卫生部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3.爱国卫生运动

我国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水改厕、创建卫生城市和城镇。截至2007年年底,我国农村改水受益人口达8.79亿人,受益率为92.05%;农村改厕累计户数达1.44亿户,卫生厕所普及率为56.97%;全国爱卫会共命名了99个国家卫生城市、25个国家卫生区、316个国家卫生镇(县城)。爱国卫生运动对改善广大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创建健康城市社区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卫生服务与卫生资源利用

1.卫生机构与卫生人力配备情况。自1950年到2008年,全国卫生机构总数从8 915个发展到278 337个,还建立了大量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人员方面,全国卫生人员队伍有了很大的发展,从611 240名发展到6 169 050名;卫生技术人员从555 040名发展到5 030 038名,其中执业(助理)医师从380 800名增加到2 082 258名,注册护士从37 800名增加到1 653 297名。

2.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医疗服务利用方面,居民两周就诊率2008年为145.4‰;预防保健服务利用方面,四苗接种率为85%。医疗服务效率得到提高,据2008年前3季度统计,医院病床使用率为80.8%,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达到54.1%。

(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发展

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经历了1949年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一系列变化与发展。其工作模式由过去的单一的大众卫生宣传向传播与教育并重,并逐步向教育与促进并重转化;工作目标正由以疾病为中心的卫生知识传播转变为对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以及政策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健康教育的目标人群正从疾病易感人群向社区人群、社会人群转变。[4]我国自上而下建立了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健康教育指导网络,并于1986年成立了卫生部直属单位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了依据。

二、我国卫生事业面临的挑战

随着社会结构快速变化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卫生事业也面临着挑战:

(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人们健康的主要威胁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城市现代化以及疾病谱的变化,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代替传染病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头号杀手。2003年至2008年,慢性病患病率按人数计算,从123.3‰增加至157.4‰,其中高血压从26.2‰上升至54.9‰,增长了109.5%;在2008年部分市县前十位疾病死亡统计中,慢性疾病占多数,如恶性肿瘤占死亡原因构成的27.12%,脑血管病占19.62%,分别排在第一位、第三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影响已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而且很多慢性病现今无法攻克。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仅仅与生物学因素相关,更多的是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环境、社会和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单一的重视药物治疗或仅依靠卫生部门的努力难以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扩大到预防、保健和非药物治疗,从单纯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从医院内服务扩大到医院外服务,从卫生部门扩大到政府领导下的多个行政部门间协调合作。

(二)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区域差距逐渐拉大

自从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对191个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排名中,将中国医疗卫生筹资公平性排在倒数第4位之后,中国城乡卫生事业发展公平问题就日益受到关注。根据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的数据,2008年每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东部地区为3.47,西部地区为2.82,最高的是上海,为7.01,最低的贵州仅有2.05;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东部地区分别为1.87和1.56,西部地区分别为1.39和1.02,最高的北京分别为4.79和4.50,最低的贵州分别为0.96和0.71。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比较薄弱,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有逐渐拉大的趋势。

(三)医疗费用快速上涨

尽管人们的整体健康状况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医疗卫生费用上涨速度过快,以致人们难以负担。1980年至2007年,卫生总费用从143.2亿元上涨到11 289.5亿元,涨幅为77.83倍,而同时期GDP的涨幅为53.89倍;人均卫生总费用从14.51元上涨至854.4元。医疗费用快速上涨的因素很多,例如人口老龄化与慢性疾病导致医疗卫生支出的增加,居民收入和消费层次的提升带来的增长,医学科技进步、经济的发展等,这些都是合理的因素,但是不合理、不正常的因素是导致医疗卫生费用飞速上涨的根源。例如,以药养医、卫生监管不到位而商业贿赂盛行,药品在流通领域加价过高等。这些不合理的因素就需要政府有效的干预。

(四)卫生法制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大

改革开放以来,在依法治国方针指引下,卫生法制建设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了一套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相比,仍然较为滞后,与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防病需求不相适应。卫生法制建设不完善,缺乏基本的卫生法,法律法规对应监督对象涵盖不全;卫生监督体制不健全,部门职能设置不合理;卫生监督机构建设严重滞后,监督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设施设备陈旧落后,经费不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