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对强迫感

应对强迫感

时间:2022-05-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强迫性忙碌的相关感受进行内感体察,通常能发现这些感受主要在心脏的部位。当一种“应该”被他人违反,他们体验到比其他类型的人格者远为强烈的愤怒情绪,这体现了他们特别强大的超我功能。在强迫性人格的心理咨询中,对“应该”这个概念及其感受进行分析,具有人格修复的意义。在人际关系上,强迫性人格者过度的“应该”思维表现为与人沟通的困难。强迫性人格者的“应该感”经常是泛化的。

应对强迫感

在理智上认为某种行为、想法和情绪应该被放弃,却无法付诸行动,个体觉得自己被驱使着做一些虽不荒谬,但又不足够理智的事(例如工作狂的过度劳碌的行为) ,这种感受便是强迫感。本节介绍几种常见的与强迫感有关的认知行为模式: 强迫性忙碌、过度的“应该”思维、僵化的目标设定和刻板的计划性。

应对强迫性忙碌

强迫性人格者常常沦于强迫性的忙碌。陷于强迫性忙碌中的个体,通过忙碌来缓解焦虑,停止忙碌会感到不安和惶恐。

在中国文化里,强迫性忙碌经常被贴上“勤劳” 、 “操心” 、 “有责任心”之类的积极——或者至少中性——的标签。这就掩盖了强迫性忙碌的病理性。细察强迫性忙碌者的行为,我们能够洞悉强迫性忙碌的悖论: 一个勤劳的人,其实又很懒惰;他经常陷入到一些忙碌之中不能自拔,可是对于一些需要认真对待的事,他可能又拖延再三。例如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中国人勤勉耐劳,但是对于新方法、新工具的创造少有热情,以致生产技术逐渐落后。正如强迫性人格者以强迫性忙碌为防御,用以回避现实和躲避挑战, “勤劳”也成了一种文明用以回避和逃避发展变化的方式。

强迫性忙碌的形成,有文化的强化作用,也有遗传上的生理基础。注意力失调(ADHD)者也容易陷入忙碌和逃避的怪圈。前面的章节里已经说过,一些强迫性人格其实就是以ADHD为基础发展出来的。

改变强迫性忙碌的症状,感受分析咨询中首先要做的是提高来访者对于症状的领悟,先把“勤劳” 、 “有责任心”之类的积极标签放在一边,客观、理智地观察强迫性忙碌对于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影响,感受那些驱使着自体去忙碌的内在动机。

对强迫性忙碌的相关感受进行内感体察,通常能发现这些感受主要在心脏的部位。放弃忙碌带来的首先是心脏部位的不舒适感。除了心脏,胃部和喉头也会感到不适,头部也有隐隐的担忧。强迫性忙碌也可以说是一种成瘾行为。与强迫性忙碌类似的一个概念是工作成瘾或“工作狂”(workaholism) 。笔者认为用强迫性忙碌来描述强迫性人格者的这类行为更合适,因为这种忙碌不只体现在工作上,而是一种在众多领域中都表现出来的人格弱点。

应对执著的“应该”思维

强迫性人格者倾向于从“应该不应该”这个角度去做判断。当一种“应该”被他人违反,他们体验到比其他类型的人格者远为强烈的愤怒情绪,这体现了他们特别强大的超我功能。但是作为人格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超我的过分强大,会对人格的其他成分——自我和本我——构成损害。

在强迫性人格的心理咨询中,对“应该”这个概念及其感受进行分析,具有人格修复的意义。如果说受本我所控制的个体活在冲动的世界,受自我所支配的个体活在现实经验的世界,那么,受超我左右的人就是生活在理想和理念的世界。超我功能强大的个体更喜欢理论、道理和完美的典范。他不但贬低本能冲动,也对客观现实视而不见,而是忠于头脑中的理想。

在人际关系上,强迫性人格者过度的“应该”思维表现为与人沟通的困难。在笔者的《完美主义研究》一书中有个适于说明此种现象的案例。[5]一位工程师,在人际交往中一向小心翼翼的,经常觉得自己做错了,做得不够完美。举例来说,某天他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工作到下班时间还没有离开,他手下的一个技工跟他了打招呼先走了。这个工程师忘了像往常一样同技工说再见,觉得自己做得很不妥,当天晚上特意打电话向技工道歉。平时,这位工程师因为担心会说错话伤害到别人或让别人不满,在需要他对他人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时,往往含糊其辞,他的这种态度反而让别人觉得虚伪。

一位咨询师曾对上述案例中的工程师说: “你虽然忘了说再见,但是对方恐怕也没有在意,而且也不会产生什么消极的后果。 ”这位工程师答道: “有没有消极后果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关键是我没能做我应该做的事。 ”

强迫性人格者的“应该感”有三种问题: (1)缺乏弹性; (2)被完美化了; (3)被泛化了。 “应该”的内容是一些规范和理想,而规范和理想并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合理的。强迫性人格者缺乏对这些超我原则的辩证反思能力,他们会说, “我做了应该做的事,所以我问心无愧” ,或者说“我做了不该做的事,我感到内疚,觉得羞耻……”他们并不愿意根据实际效果来调整自己的规范和理想。他们会非常固执地认为,随机应变就意味着放弃原则。他们不认为“应该”的内容作为规范和理想,如果不能对个体和群体的生存有所裨益就应该被修改。

强迫性人格者的“应该感”也被完美化了。规范和理想能够唤起人类的审美快感,对强迫性人格者尤其如此。他们享受完美的规范感、完美的理想,遵照规范和追求理想使强迫性人格者感到安全、有意义。如若对规范有所改动、对理想有所舍弃,他们就感到危险、失落。他们对待规范和理想,类似于收藏家对待自己的珍藏品的态度,任何改动都是不敬和危险的。以审美的、完美主义的态度对待超我原则,在变化多端的现实世界里必然捉襟见肘,因而强迫性人格者往往成长于不需要真正面对现实世界——而是更多地面对理念的世界——的环境中。如果他们陡然从理念的存在状态落入生活之中,难免方寸尽乱。以此考察中国传统社会中“学而优则仕”的知识分子,我们不难找到知行相违的强迫性人格者的大量案例。在现代的社会,中国教育也以学生长期脱离现实接受灌输式的教育为特点,正规教育依然是培育强迫性人格的温床。就笔者临床工作的经验而言,成长于教师和医生家庭的个体,尤其易于罹患强迫性人格障碍。成长于中产阶级家庭——尤其是教师和医生家庭——的个体,在进入成人期之前的漫长时期里往往浸淫在理念的世界里。

强迫性人格者的“应该感”经常是泛化的。 “循规蹈矩、谨小慎微”之类的词语就是对这种泛化的描述。正如契诃夫《套中人》里的别利科夫,因为担心“出什么乱子” ,最终把一切都装进套子里。

强迫性人格者对于“应该”的执着,本身就蕴含着矛盾——因为“应该”是一种绝对化的表述, “应该”与“应该”之间迟早会发生冲突。也正是这种内在的矛盾,有时能促使强迫性人格者反思自身人格的缺陷,产生改变的动机。例如,强迫性人格者会认为自己应该避免错误(或应该把事情都做到完美) 。但是,他们同时会承认,人应该有创造性,做事也应该有效率。后一种应该(创造性和效率)与前一种应该(避免错误和完美)不可能总是兼而得之。当他面对此类冲突时就不得不做出反思。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咨询师可以向强迫性人格者点出此类冲突。

应对“目标依赖”和刻板的计划性

强迫性人格者因为缺乏安全感、追求确定性,在做事的时候趋向于采用稳妥、出错率低的方法。因此,强迫性人格者乐于设定明确的目标、设计精细的程序、列出详尽的计划,对待那些探索性的、无法明确目标、程序和计划的事情,他们仍然借助这种方法,而不顾这么做的消极后果。抽象、全面地思考问题,以及整体、大略地评估事物,无法让强迫性人格者体验到确定感和安全感。为了追求安全感、确定感,强迫性人格者设定的目标往往过于具体,尤其喜欢数字化的目标,并且对数字本身有一种魔法般的崇拜。例如,一位大学生来访者告诉笔者,在她准备TOEFL考试期间,她要求自己每天记30个新单词。随着需要复习的单词越来越多,每天记30个单词的目标就越来越难达到,但是她不能放弃这个目标——甚至减少为每天29个单词也不行,她觉得如果降低目标,自己就不能通过考试。从这个例子我们能看到,强迫性人格者追求的确定感,或者说明确的目标、程序和计划,并不一定有利于他们的做事效率。他们执著于某些目标和标准,得到的只是心理上的安慰,现实却有可能因为这种执著向不利的一面发展。但是这种不利常常是模糊的、不明确的,而设定高目标带来的可靠感和安全感却是明确的。因此,强迫性人格者感到的可靠反倒可能本质上是一种风险,这也是强迫性人格者的做事风格的一个悖论之处。

强迫性人格者设定的目标往往超出他们的实际能力,这种做法是强迫性人格者的夸张欲求和夸大自体的体现,后果是欲速不达。目标越具体,也就越折射出急功近利的欲望色彩。上文那个大学生在学英语时,之所以热衷于背单词,乃因为单词可以用数量来衡量,她可以明确地度量自己的进展,她强烈的进展欲也就能得到满足。但是这种做法影响了她的学习效果,因为无法用清晰的数字去衡量的听说读写的能力的培养都被忽略了。

有些强迫性人格者会给人以愚笨的印象,这个大学生便是如此。她选择不那么聪明的方法学英语,只是为了满足进展欲。不过,强迫性人格者未必不知道更有价值的方法。但这些更好的方法需要更多的脑力,更复杂的分析,这些都会带来不确定感,难以体验到进展感。

强迫性人格者一旦熟练掌握了一种方法,便不愿尝试新方法,即使新方法更简单更有效。因此,强迫性人格者常会执着于陈旧且笨拙的方法,这也是因为学习新的方法意味着不确定性以及失败的可能性。

强迫性人格者也执着于程序和程式。例如,某位来访者曾向笔者描述了他某一天的经历。那天早上他给自己当天计划了三件事,先做A,然后做B,最后做C。但是由于情况的变化,他的这个计划需要调整,如果先做C,然后再做A和B,当天就能有足够时间完成这三件事。否则,C就要推迟到第二天去做了。这个调整虽不损害他做事的成效,可是顺序上的改变让他感到挫折不安。他在这种情绪中无所事事地度过了一个上午,到了下午,又因为上午的无所事事而懊恼,最终这一天一事无成。

强迫性人格者做事的这种刻板性,甚至会表现在一些日常习惯上。例如,一位来访者在吃盒饭时,总是按照顺序,吃完一种菜才去吃另一种。另一位来访者甚至连刷牙、洗脸、如厕的顺序都不能改变。

因为执著于程序和程式,对于计划的改变感到不安,强迫性人格者宁愿去做简单、可控的工作,而不愿做常有变动但富有成果的工作。在人际交往中,他们也因为难以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带来的不完美感和变动感,只愿意保持一个非常狭小的朋友圈子,甚至几乎没有朋友。

来访者对于精确的数字化目标的沉溺、对僵化的程序和程式的依赖,是以审美的方式经验现实,或者说用想象来框架现实的愿望的体现,这也是欲望的盲目性的体现。鼓励来访者反思自己的目标依赖和刻板的计划性,尝试接受世界和自身的变化和变动,承受人格中的刻板性发生松动时内心由此产生的不安感,这些是在强迫性人格的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或迟或早必然要涉足的领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