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顺清凉饮子(《审视瑶函》

四顺清凉饮子(《审视瑶函》

时间:2023-05-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治当清肝泻火解毒,祛风凉血散瘀。方中以龙胆草为君,清泄肝经实火,使肝火下行。甘草调和药性,缓急止痛,又可和中以防苦寒败胃,为使药。 张甦琦等采用四顺清凉饮子,辅以散瞳眼药水点眼治疗病毒性角膜溃疡26例。26例治愈25例,1例无效,平均治疗天数12天。

(四)四顺清凉饮子(《审视瑶函》)

【组成】 当归身(9克) 龙胆草(酒洗,炒)(9克) 黄芩(9克)桑白皮(蜜制)(9克) 车前子(9克) 生地黄(9克) 赤芍(9克)枳壳(9克)各八分 炙甘草三分(3克) 熟大黄(6克) 防风(6克)川芎(6克) 川黄连(炒)(6克) 木贼草(6克) 羌活(6克) 柴胡(6克)各六分

【用法】 锉剂,白水二钟,煎至八分,去滓,食远服。

【功用】 清肝泻火解毒,祛风凉血散瘀。

【主治】 凝脂翳,黑睛生翳,状如凝脂,伴有黄液上冲,头目疼痛剧烈,白睛混赤,胞睑红肿,羞明流泪,热泪如汤,目眵黄稠,口干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解】 本方所治之证为肝经实火上炎、血热风毒犯目所致。或外感风热,或黑睛外伤,或毒邪相染,或素体阳盛,嗜食辛辣醇酒,肝经郁热,而至风毒外犯,引动肝经实火,上炎攻目,灼伤黑睛,而见黑睛生翳,状如凝脂,胞睑红肿,羞明流泪,目眵黄稠;风火上攻,故头痛剧烈;血分受热,而见白睛混赤。治当清肝泻火解毒,祛风凉血散瘀。方中以龙胆草为君,清泄肝经实火,使肝火下行。黄芩、黄连、大黄苦寒,泻火解毒,直折三焦火势,以助龙胆草之功;车前子清肝明目;羌活、防风祛风散邪,合龙胆草、黄芩、黄连、大黄以消风毒,又可发散其郁火,寓“火郁发之”之意:以上共为臣药。桑白皮泻肺气,导金气以清肝;生地黄、赤芍、川芎、当归入血分,凉血以散瘀,除血中热毒,生地黄、当归又可滋阴养血,使祛邪而不伤正;枳壳疏导肝气,降气下行,气下行则火下行,降其炎上之势;木贼草、柴胡辛凉祛风而明目退翳:以上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缓急止痛,又可和中以防苦寒败胃,为使药。本方降中有散,泻中寓补,沉降之中有升散,苦寒之中而顾胃,诸药合用则肝火降,风毒散,血热清,为效宏力猛之剂。

【运用】 本方用于肝经实火上炎、血热风毒犯目之证,以黑睛生翳状如凝脂,伴有黄液上冲,头目疼痛、羞明眵泪、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证治要点,凝脂翳、混睛障、天行赤眼暴翳,聚星障、瞳神紧小等见肝经实火、风毒上犯者皆可加减用之。

【现代研究】 张甦琦等采用四顺清凉饮子,辅以散瞳眼药水点眼治疗病毒性角膜溃疡26例。处方:龙胆9克,柴胡10克,桑白皮12克,当归15克,生地黄12克,赤芍15克,川芎12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木贼12克,车前子12克,大黄10克,枳壳12克。目赤肿病者加乳香、没药;大便不干者去大黄;溃疡愈合后去车前子、羌活,加玄参、天花粉、黄芪、蝉蜕、酒药花、丹参、石决明等以养阴清肝、益气活血、扶正祛邪、退翳明目。同时辅以1%阿托品滴眼液扩瞳,利巴韦林(病毒唑)、庆大霉素眼药水交替点眼。治疗结果以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球结膜充血消失,角膜荧光素染色(-)为治愈。26例治愈25例,1例无效,平均治疗天数12天。[4]

【方歌】

四顺清凉赤芍防,胆草芩连归大黄。

桑皮车前草枳壳,木贼柴芎生地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