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山水与城市结合的典范

山水与城市结合的典范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桂林是闻名全球的世界级风景旅游城市,也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和人文兼具是桂林城市的基本特色。襟山带河、山水入城的城市风貌初步形成。东镇门位于叠彩山与铁封山之间,为宋静江府城东北角城门。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人文荟萃,桂林山水风景与城市独特的结合方式,最终造就了桂林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水文化名城。当时的静江府人口众多,商旅聚集,人文荟萃,号称“西南之会府,用兵遣将之枢机”。
山水与城市结合的典范_宋静江府城墙_人文桂林

桂林是闻名全球的世界级风景旅游城市,也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和人文兼具是桂林城市的基本特色。襟山带河,山水入城,依山取势,临水布局,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人文荟萃,拥有如此景观风貌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仅此一座。追本溯源,则要归功于桂林古代先哲取法自然的城市建设理念。

桂林设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当时汉武帝在平定南越国后,在今桂林市地设置“始安县”,取“最早平定之地”之意。三国吴帝孙皓甘露元年(265年)升县为郡,仍名“始安”。至南朝梁武帝大同六年(540年)十二月, 升郡为州,因辖地包括秦桂林郡北部之地,遂名“桂州”,此为桂林名“桂”之始。南宋高宗赵构登基前曾为桂州静江军节度使,视桂州为潜邸,于绍兴三年(1133年)改桂州为静江府,但时人仍沿袭“桂州”称呼。至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年),改静江府为桂林府,“桂林”之名最终确定。

按汉朝制度,设县自当建城,但汉代始安县城的位置已不可考。南朝宋时,始安郡太守颜延之曾在独秀峰南麓读书岩中读书,留下“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的诗句,可知当时始安郡城应在独秀峰附近。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桂州总管李靖修筑的 “始安郡城”,别名“子城”、“衙城”,是桂林有文字记载、位置确切的第一座城池。唐末莫休符《桂林风土记》记载:“子城在独秀峰南百余步,周围三里十八步,高一丈二尺,有南、北、东、西四门。”

唐大中年间(847~859年),桂州刺史蔡袭在子城西面修筑“外城”,辟有8个城门,分别为威怀、肃清、朝京、龙堂、阳亭、通波、伏波、洗马。光启年间(885~888年),都督陈环在子城和外城北面增筑夹城,“从子城西北角二百步,北上抵伏波山。缘江南下,抵子城逍遥楼,周回六七里”,独秀峰、伏波山与桂岭(叠彩山)都在夹城中。

子城、外城、夹城在功能上有所不同。子城是官府所在,夹城是行旅聚集之地,外城则大致上是民居坊巷。三城共同构成唐代桂州城的基本格局,独秀峰、伏波山、叠彩山都在城内,独秀峰更是居于城内正中,有“擎天一柱镇南州”之誉。漓江在东,自北向南,阳江在西,自西向南,抱城而流。城外四周千峰环立,势若拱卫。襟山带河、山水入城的城市风貌初步形成。

鹦鹉山宋代《静江府城池图》摩崖石刻复原图

原图在鹦鹉山南侧山腰崖壁,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静江府城修筑完工后摩刻,供城防指挥之用,为国内现存尺寸最大、年代第二早的摩崖城池图。

宋代,桂州城没有大规模扩建,但经过几次维修。尤其是在南宋宝祐六年至咸淳八年间(1258~1272年)进行过历时14年的大规模维修,竣工后刻《静江府城池图》于城北鹦鹉山石壁上。由于修城的主要目的是防备元军,城墙走势便尽可能地利用城内外的自然地势,依山取势,临水布局,自然山水与砖石城墙、衙署坊巷构成有机整体,桂林古城格局基本形成。其东北起自铁封山东麓,向南沿漓江西岸过叠彩山、伏波山,抵达杉湖后西折,沿杉湖、榕湖北岸抵达榕湖与桂湖交汇处,转折向北,沿桂湖东岸过宝积山,抵达鹦鹉山,转折向东连接铁封山,跨山过谷,似蟠龙般蜿蜒6000多米(相当于唐代13里多),通高6~9米,有大小城门15座,为广西第一大城。为战备需要,城墙内侧设有藏兵洞数十个,城墙外侧掘有宽阔的护城河,与漓江沟通形成环城水系。保存至今的榕湖、杉湖和桂湖即是当时护城河的遗迹。榕湖北岸、传说建于唐代的“古南门”,实是此次修筑的静江府城的西南角门。

古南门

位于榕湖北岸,为宋静江府城西南角城门。元代在城门上建有关羽祠,明代在南侧增筑登楼石阶。门外大榕树下榕湖边有“宋黄庭坚系舟处”遗迹。

在城市地位从县城向郡城、州城发展的同时,城郭内外的山川美景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开发。独秀峰在南朝就是“峨峨郛邑间”的名山。唐至宋代,随着城市不断扩建,独秀峰、伏波山、叠彩山、宝积山、鹦鹉山、铁封山相继被圈入城内,山上山下建有亭台楼阁,成为城中花园。城郭周边的虞山、七星山、龙隐岩、訾家洲、穿山、象鼻山、雉山、南溪山、隐山、西山、骝马山等也逐渐得到开发,成为郊游胜地和禅林道场,崖壁间镌刻有唐人游记诗文和佛龛造像。子城东门外漓江边更是达官贵族、诗人墨客、商贾行旅宴饮聚会、观赏胜景的场所,从南向北依次有东出亭、望月楼、拜表亭、碧浔亭(去思馆)、逍遥楼(湘南楼)等楼亭。位于子城东北角的逍遥楼(宋代改称“湘南楼”)最为壮观,甚至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鹳雀楼齐名。身处楼上,近可观漓江绕城而流,远可眺千峰环立拱卫,桂林“老八景”中的“訾洲烟雨”、“东渡春澜”、“尧山冬雪”尽收眼底。

东镇门

位于叠彩山与铁封山之间,为宋静江府城东北角城门。门外漓江边是桂林“老八景”之一的“木龙古渡”遗迹。

宝积山城墙

位于宝积山西侧山腰,依山势建筑城墙,并在内侧设置有藏兵洞。墙外山麓有桂林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宝积岩遗址。

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人文荟萃,桂林山水风景与城市独特的结合方式,最终造就了桂林这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水文化名城。著名文人杜甫、韩愈、柳宗元、白居易、刘克庄等对桂林赞美有加,如杜甫的“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韩愈的“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柳宗元的“桂州多灵山,发地峭竖,林立四野”,白居易的“山水衙门外,旌旗艛艓中”,刘克庄的“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

宋代,人们已不满足于具象描述,开始对桂林山水进行总体评价。靖康元年(1126年)张洵提出“桂林山水冠衡湘”,建炎二年(1128年)邓公衍提出“桂林岩洞冠天下”,绍兴五年(1135年)曾几提出“江山清绝胜中原”,淳熙二年(1175年)范成大提出“桂山之奇,宜为天下第一”,到嘉泰元年(1201年),王正功最终评定为“桂林山水甲天下”。 当时的静江府人口众多,商旅聚集,人文荟萃,号称“西南之会府,用兵遣将之枢机”。

明·陈琏所绘元代桂林“旧郡城图”(载于《桂林郡志》)

明·陈琏所绘明代桂林“新郡城图”(载于《桂林郡志》)

元代,静江府升格为静江路,为广西行中书省治所。至正十六年(1356年),广西廉访使也儿吉尼对原静江府城进行大规模修建,改称“静江新城”。这次修城,一改旧城“筑土被砖”的传统用料和工艺,“凡城内外,自顶至踵,皆甃以大石”,将原土筑或被砖的城墙全部改成石墙砌面,内填夯土,极大地提高了城垣的坚实耐用性。现在桂林城中所见的古城墙,基本上属于元代在宋代静江府城基础上的遗构。现在在伏波山北面的漓江西岸还保留有一段用条石砌筑的护堤驳岸。

明洪武八年(1375年),为改变因靖江王府修建后桂林城南部较为促狭的格局,遂扩建南城,将原静江府城东、西城墙向南沿漓江、阳江自然河岸扩展到象鼻山北侧合围。在象鼻山顶修建剑柄状宝塔一座。象鼻山北侧本无河道,本次建城时掘土为濠,并在桃花江南流故道构筑挡水坝(今虹桥)分水入濠,再次形成环城水系。原来宋元静江府城南边的护城河则成为城内湖塘,称为杉湖、榕湖,湖中广种莲荷,景色旖旎。背负剑柄塔的象鼻山与号称“擎天一柱镇南州”的独秀峰隔水遥相呼应,构成独特的城市风水格局。

伏波山河堤驳岸

伏波山河堤驳岸条石上镌刻有“至正十六年十月十八日创建”。

此后,桂林城虽有维修,但再没有大的改造和扩建。直至民国年间,桂林城还基本上保持着明代格局。据光绪三十年(1904年)《临桂县志》记载,城门存11座,东为东江门,西为丽泽门,南为宁远门,北为安定门,其余为东镇门、就日门、癸水门、行春门、文昌门、武胜门和西清门。

民国时期的桂林瓮城

1949年12月桂林市人民政府工务科测绘的桂林市区图

图中所标注的市中心独秀峰周围的城墙,是明靖江王城。外围城墙,是宋元静江府城和明代桂林府城的城墙。除东城墙南段已被拆除外,其余南、北、西三面城墙基本上还完整保留着。

根据现存宋元静江府城和明桂林府城墙遗址及相关文献记载,古代桂林城的景观风貌可概括为“襟山带河,山水入城,依山取势,临水布局,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人文荟萃”。

纵观全国,桂林城的景观风貌是独一无二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桂林城是古代中国人文建筑与自然风景结合最紧密、最成功的城市,是城市人文景观与自然风景完美结合的典范,是中国风景名胜型历史文化名城的典型代表。

2000年,残存的桂林古城墙以“宋静江府城墙”的名称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以独秀峰为中心的桂林全景

从靖江王城远眺正面(南面)的象鼻山及山上普贤塔

普贤塔位于象鼻山顶,远看似倒插在象背的剑柄,故又称“剑柄塔”。象鼻山西面有唐代开元寺遗址和舍利塔,高僧鉴真和尚在天宝九年(750年)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后,曾在此寺休整一年。象鼻山和舍利塔北侧河段为明代桂林城南扩后开凿的护城河遗迹,连通东面的漓江和西面的阳江。

(桂林甑皮岩遗址博物馆 漆招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