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睡眠障碍患者的心理康复

睡眠障碍患者的心理康复

时间:2022-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患者由于疾病、环境、心理、社会等因素的作用,常出现睡眠障碍,它既影响患者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也影响疾病的治疗,睡眠障碍严重时可致病情加重、康复时间延长。对患者而言,睡眠障碍既影响患者的精神和体力的恢复,又影响疾病的康复。失眠是患者中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可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困扰,使人的生理节律紊乱,影响机体修复和生理功能康复的速度。疾病本身的症状和体征是导致患者睡眠障碍的重要因素。

任务2 睡眠障碍患者的心理康复

一、概述

睡眠障碍是疾病患者的常见症状。患者由于疾病、环境、心理、社会等因素的作用,常出现睡眠障碍,它既影响患者精神和体力的恢复,也影响疾病的治疗,睡眠障碍严重时可致病情加重、康复时间延长。

(一)睡眠及其作用

正常人每隔24h有一次觉醒与睡眠的节律性交替。睡眠可分为正相睡眠期(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和异相睡眠期(快速眼动睡眠期,REM),健康人睡眠开始于正相睡眠期,维持7~100min后转入异相睡眠期,再维持20~30min后又转入正相睡眠期,如此重复4~6次,睡眠量常依年龄不同而异,新生儿每天需睡18~20h,儿童每天需睡12~14h,成人每天需睡7~9h,老年人一般每天只需睡5~7h。

良好的睡眠被认为具有恢复性的作用,如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及康复,并能促进生理功能更加旺盛,睡眠障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正在逐步受到公共卫生界的关注。对患者而言,睡眠障碍既影响患者的精神和体力的恢复,又影响疾病的康复。

(二)睡眠障碍及其分类、诊断标准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睡眠障碍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包括失眠症、嗜睡症和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情况(如睡行症、夜惊等)。

1.失眠症

失眠是患者中最常见的睡眠障碍,可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困扰,使人的生理节律紊乱,影响机体修复和生理功能康复的速度。失眠症是一种以失眠为主的睡眠质量不满意状况,其他症状均继发于失眠。失眠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或恐惧心理,并导致精神活动效率下降,妨碍社会功能。

(1)症状标准 ①几乎以失眠为唯一的症状,包括难以入睡、睡眠不深、易醒、多梦、早醒,或醒后不易再睡,醒后有不适感、感到疲乏,或白天困倦等;②具有失眠和极度关注失眠结果的优势观念。

(2)严重标准 对睡眠数量、质量的不满可引起明显的苦恼或社会功能受损。

(3)病程标准 至少每周发生3次失眠,并至少已持续1个月。

(4)排除标准 排除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如果失眠是某种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症状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另诊断为失眠症。

2.嗜睡症

嗜睡症指白天睡眠过多。

(1)症状标准 ①白天睡眠过多或睡眠发作;②不存在睡眠时间不足;③不存在从唤醒到完全清醒的时间延长或睡眠中呼吸暂停;④无发作性睡眠疾病的附加症状(如猝倒症、睡眠瘫痪、入睡前幻觉、醒前幻觉等)。

(2)严重标准 患者为此明显感到痛苦或影响社会功能。

(3)病程标准 失眠几乎每天发生,并至少已1个月。

(4)排除标准 本病不是由于睡眠不足、药物、酒精、躯体疾病所致,也不是某种精神障碍(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的症状组成部分。

3.睡行症

睡行症是指一种在睡眠过程中尚未清醒而起床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做一些简单活动的睡眠和清醒的混合状态。患者一般不说话,询问也不回答,多能自动回到床上继续睡觉。本病通常出现在睡眠的前三分之一段的深睡眠期,不论是即刻苏醒或次晨醒来均不能回忆,多见于儿童和少年。本病没有痴呆或癔症的证据,可与癫痫并存,但应与癫痫发作相鉴别。

(1)症状标准 ①反复发作的在睡眠中起床、行走。发作时,睡行症患者表情茫然、目光呆滞,对别人的招呼或干涉行为相对缺乏反应,要使患者清醒相当困难。②发作后患者自动回到床上继续睡觉或躺在地上继续睡觉。③尽管在发作后的苏醒初期,可有短暂意识和定向障碍,但几分钟后,即可恢复常态,不论是即刻苏醒还是次晨醒来均完全遗忘。

(2)严重标准 本病不明显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3)病程标准 反复发作的在睡眠中起床、行走数分钟至半小时。

(4)排除标准 ①排除器质性疾病(如痴呆、癫痫等)导致的继发性睡眠-觉醒节律障碍,但可与癫痫并存,应与癫痫性发作相鉴别;②排除癔症。

4.夜惊

夜惊是指一种常见于幼儿的睡眠障碍,主要为睡眠中突然惊叫、哭喊,伴有惊恐表情和动作,以及心率加快、呼吸急促、出汗、瞳孔扩大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本病通常在夜间睡眠后较短时间内发作,每次发作持续1~10min。发作后患者对发作时的体验完全遗忘。诊断本病应排除热性惊厥和癫痫发作。

诊断标准如下。

(1)反复发作,患者在一声惊恐性尖叫后从睡眠中醒来,不能与环境保持适当接触,并伴有强烈的焦虑、躯体运动,以及自主神经功能亢进(如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及出汗等),持续1~10min,通常发生在睡眠初三分之一阶段。

(2)对别人试图干涉夜惊发作的活动相对缺乏反应,若干涉则几乎总是出现至少几分钟的定向障碍和持续动作。

(3)事后遗忘,即使能回忆,也极有限。

(4)排除器质性疾病(如痴呆、脑瘤、癫痫等)导致的继发性夜惊发作,也需排除热性惊厥。

二、影响患者睡眠的因素及其措施

(一)疾病因素

疾病本身的症状和体征是导致患者睡眠障碍的重要因素。例如:冠心病患者夜间频繁有心绞痛发作,高血压控制不佳;左心功能不全导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出现夜间喘息、咳嗽加重最为多见。此外,前列腺肥大导致夜尿增多,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发热、关节疼痛、皮肤瘙痒等均可引起睡眠障碍。

(二)环境因素

影响患者睡眠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环境的噪声、灯光、室温、通风、夜间的治疗护理活动等,因此,医务人员要加强病区管理。①睡前做好护理:进行室内通风,消除异味,保证空气新鲜、温度和湿度适中,关大灯、开地灯,保持床铺干燥、平整;合理安排各项治疗工作,每项护理工作要有计划、有安排(除必要的治疗外),避免患者在沉睡中惊醒,如夜间查房时,要做到“四轻”,光源不可直射患者。②减少干扰:对于病情复杂多变、夜间入院的患者及打鼾的患者,尽量将其安置在单间或人少的病房,以减少干扰;对于轻症患者若病情允许,白天可鼓励其适当进行活动,晚上可按原来固定习惯睡前看书、看报等,努力为患者提供安静的睡眠环境和良好的睡眠条件。③治疗车轮子定期上润滑油,护理站的椅子脚下钉皮垫,病区内使用手机者劝其将铃声调到振动,努力为患者创造安静、温馨的休养环境。

(三)心理社会因素

疾病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产生上述情绪反应的原因有:病痛的折磨及对疾病预后的恐惧和担忧,经济困难及家庭支持欠缺,住院患者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等。所以,医务人员要加强其心理护理:①仔细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护士及同房病友,使其尽快消除陌生感,尽快适应环境;②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有关知识,并介绍同类疾病的成功实例,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③多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内心痛苦,并努力解除其疑虑,协助患者解决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不愉快事情。

(四)不良生活方式

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包括:住院后活动减少,白天睡眠时间长,睡前谈论兴奋话题或观看刺激、惊悚的电影等。所以,医务人员要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有规律的作息时间,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具体指导方法如下:建议患者在正常的诊疗护理工作结束后可进行适当的运动,每天午睡不超过0.5h,晚上睡前室外散步0.5h,然后喝一杯热牛奶,用热水泡脚20min,还可利用音乐的镇静、催眠作用,给患者播放具有安神宁心作用且曲调柔和的音乐,以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患者睡前不宜吃太饱,忌饮浓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睡前禁止谈论兴奋的话题和观看惊悚、刺激的电影等,保持心态平静。

三、睡眠障碍患者的心理康复

睡眠障碍患者大多经过各种治疗,其效果多不明显或时好时坏,部分患者症状日趋严重甚至出现焦虑、抑郁并发躯体不适,故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及生活质量。研究显示,社会心理、环境因素及疼痛是影响患者睡眠最常见的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在重视患者躯体治疗的同时,要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时发现睡眠障碍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保证患者住院期间有良好睡眠,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一)心理疏导

首先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经济状态及文化知识方面做出一个正确、客观的综合评估,根据患者个体性格特点、文化程度、经济状况、认知能力等进行个体化干预,对其进行疾病知识宣教、饮食指导,采用简单明了的图片向患者讲述疾病的部位、治疗及愈合的过程,帮助患者改变各种不正确的认知和态度等,尽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通过安慰、教育和支持帮助患者学会如何应对疾病,鼓励患者说出心中感受,对于老年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及精神支持,让其有心理归属感,克服患者的消极、抑郁情绪,减少睡眠障碍的发生。

(二)控制疼痛

疼痛为睡眠障碍患者常见的原因,与体位不适、疾病损伤、术后组织水肿等有关,如腰背酸痛、肠蠕动痛、静脉穿刺点痛等。采取一切有效的措施尽快减轻疼痛,尽量减少因疾病带给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康复治疗师要认识到疼痛管理的重要性,疼痛是由实际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导致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经历,与心理密切相关,精神因素始终伴随着疼痛的全过程。疼痛与抑郁之间有生物学的内在联系,疼痛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所以抗疼痛治疗既能缓解疼痛,也能缓解抑郁,而抑郁又是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因此,疼痛的有效控制,能减少抑郁的发生,从而也能更有效地控制睡眠障碍。治疗时应及时准确地对疼痛进行评估,加强疼痛控制。对疼痛的处理,应同时兼顾疼痛和心理问题的解决,可采取精神放松、转移注意力、心理疏导等方法,必要时应用镇痛剂。

(三)归因训练

进行归因训练,指导患者改变遇事均采取负面思考的消极的归因,学会应用求助、解决问题等成熟的应付方式,使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有效改善睡眠质量,促进康复效果。

睡眠障碍患者在遇到问题时,不是积极寻求帮助,而是过分自责,经常依靠幻想来安慰自己,因而容易产生各种躯体化症状,以及焦虑、抑郁、偏执障碍和人际沟通障碍等较多的心理问题,进而影响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患者多数由于严重抑郁而出现失落、无望感等负面情绪,遇上生活事件时易做出消极的归因。因此,应从抑郁消极的归因方式入手,运用认知行为等综合的方法,将其转化为期望的归因方式,带动情绪和行为的改变,达到治疗抑郁的目的。根据患者个体的归因,分析其症结所在,通过归因训练引导其正确对待所发生的事件,避免使用自责、幻想和退避等不成熟的应付方式,让其认识到可控就能积极调整心态,消除无望、无助感,自觉运用求助、解决问题等成熟的应付方式。成熟的应付方式可减缓应激,有利于健康,而不成熟的应付方式会加重应激,严重影响患者的心身健康,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归因训练后加强心理护理,患者能自觉运用成熟的应付方式,改善睡眠质量,因而其他躯体问题就迎刃而解,同时促进情绪和行为的改变及身心康复。

人一生中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5d不睡眠人就会死亡,可见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是健康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临床中及时发现睡眠障碍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和心理康复,才是减少患者睡眠障碍的根本方法,从而才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