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揪出致病元凶

揪出致病元凶

时间:2022-05-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血红蛋白疾病领域,他发现了8种世界新型血红蛋白变种,也是获得美国NIH科学基金的第一个中国科学家。由此命名为血红蛋白武鸣。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1.5亿人携带血红蛋白病基因,并已将血红蛋白病列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6种常见病之一。异常血红蛋白病在我国以云南、贵州、广西、新疆等地发病率较高,现已发现异常血红蛋白67种,其中19种为我国首见。

揪出致病元凶
——血红蛋白“武鸣—文昌”和“沈阳”发现记

一、血红蛋白病

血红蛋白是一种结合蛋白,由珠蛋白和血红素构成。正常人出生后有三种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病是由于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异常血红蛋白病),或珠蛋白肽链合成速率异常(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又称海洋性贫血)所引起的一组遗传性血液病

20世纪60年代中期,许多国家已对异常血红蛋白进行研究,共发现约100余种。到1981年,统计显示:世界上已发现了350多种异常血红蛋白。虽然早在20世纪50年代也有人发现美国和东南亚华侨中有某些种异常血红蛋白存在。但直至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还没有人研究过“本土”的异常血红蛋白。中国医学界于1964年曾对异常血红蛋白作过普查工作,发现了4种异常血红蛋白,并分别给予命名,但当时未进行异常血红蛋白的化学结构分析,不知变异在何处,也不知道是否是新类型。

国内鉴定出的第一种异常血红蛋白(血红蛋白M病)的人叫曾溢滔,他发现了8种世界新型血红蛋白变种。

关于异常学红蛋白,还有一个人需要我们记忆,他自20世纪70年代末,在数年的工作中,发现了6种国际尚无报道的新类型异常血红蛋白以及近30种已知类型,大多数在国内是首次报道。这个人叫梁植权。

二、曾溢滔与“沈阳”

时间先切转到1982年。

《上海医学》1982年第10期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血红蛋白沈阳[α26(B7)Ala→Glu]——一种新的不稳定血红蛋白》的文章,文章作者称在一例眼科住院病人的血红蛋白电泳检查中,发现在相当于HbJ的位置上有一种快速异常血红蛋白,含量为21.5%。患者虽无临床症状,但出现红细胞大小不一和血红蛋白不稳定特性。化学结构分析证明这是一种新的不稳定血红蛋白,于是按其发现地点命名为血红蛋白沈阳(HbShenyang)。

曾溢滔:中国转基因牛羊之父

文章写得中规中矩,外行人可能看不出什么门道,但专业人士都知道这篇文章的分量,“沈阳”填补了血红蛋白研究的空白,“沈阳”的发现在世界范围内亦是首次。

该文章的第一作者,或者说“沈阳”的发现者叫曾溢滔。

曾溢滔,广东顺德人,1939年出生,1954年曾溢滔从中山农校考上仲恺农业学校,读蚕桑专业,师从我国著名的蚕桑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唐维六教授,1957年毕业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复旦大学生物系。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1966年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沈阳”并非曾溢滔发现的第一种异常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病是曾溢滔毕生研究的课题。让曾溢涛确定要为这个课题奋斗一辈子,是因他在广州市儿童医院遇到一名接受输血的脸色苍白的小孩开始的。“小孩的父母告诉我:他们第一个孩子死了,第二个孩子又患上同样的血红蛋白病。”他回忆道,当时很痛心,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在鞭策着自己。

他自己也笑称,血红蛋白也是他与黄淑帧喜结良缘的“月下老人”。

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曾溢滔正在复旦大学遗传研究所读研究生。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吴文彦主任在门诊中发现一例显性遗传的紫绀病人,派她的助手黄淑帧医生送来血液标本合作研究。曾溢滔和黄淑帧很快鉴定出这是一种血红蛋白M病,成为国内鉴定的第一种异常血红蛋白,这也促使他和黄淑帧结为终身伴侣。

从血红蛋白的化学结构分析到基因诊断,再到基因调控和基因治疗研究——如今,曾溢滔和妻子已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一个个健康活泼的孩子在有血红蛋白病家族史的家庭中诞生、成长。在血红蛋白疾病领域,他发现了8种世界新型血红蛋白变种,也是获得美国NIH科学基金的第一个中国科学家。

除了血红蛋白病研究领域外,曾溢滔还有另外一个称号:中国转基因牛羊之父。20世纪90年代,转基因山羊和转基因牛两项成果被两院院士先后评选为1998年和1999年中国科技十大进展之一。

三、“武鸣—文昌”

按照国际惯例,新发现的异常血红蛋白一般以发现地命名(例如前文的“沈阳”),而且时间上一般以学术杂志发表发现文章为准。请看下面一组文章:

陈松森、梁植权等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81年第S1期上发文《一种新的快速异常血红蛋白——HbJ文昌(Wenchang)[α11(A_9)Lys→Gln]及其结构分析》,作者在海南岛文昌县汉族家庭中发现一例快速异常血红蛋白,化学结构分析证明这种异常血红蛋白为一种前人未发现的新变种,按其发现地和电泳位置,命名为血红蛋白文昌。

上海市儿童医院医学遗传研究室的科研人员在《上海医学》(1981年第8期)上发表《发现世界新种异常血红蛋白——Hb武鸣》。该文报道了首次在我国人群中发现的1例HbJ Calabria的结构分析。患者男性,41岁,壮族,广西武鸣县人。由此命名为血红蛋白武鸣。

杨克恭、陈松森、贾佩臣、马宇玲、梁植权等在《基础医学与临床》(1982年第10期)上报道《一例新的异常血红蛋白复合类型(Hb武鸣—文昌/HbE)的化学结构分析》,科研人员在广西天等县发现新的异常血红蛋白Hb武鸣—文昌/HbE。患者是一位19岁的男性中学生。

20世纪70年代,梁植权考虑到中国幅员广大、民族众多,异常血红蛋白的类型一定不少,会有新类型,填补这项空白具有一定意义。于是,梁植权开始了我国异常血红蛋白的化学结构分析及其分布的研究,除上述例子外,他总共发现6种国人异常血红蛋白新变异体。因此,他的异常血红蛋白研究还获得1982年卫生部科研甲级成果奖。

血红蛋白“武鸣—文昌”和“沈阳”的发现还入选1982年医药科技10大新闻。

全世界范围内经结构分析证实的异常血红蛋白日益增多,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已达600多种,但仅不到1/3的异常血红蛋白伴有临床症状。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1.5亿人携带血红蛋白病基因,并已将血红蛋白病列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6种常见病之一。

异常血红蛋白病在我国以云南、贵州、广西、新疆等地发病率较高,现已发现异常血红蛋白67种,其中19种为我国首见。异常血红蛋白病种类繁多,临床症状多样化,其分布因地区、民族而异,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对患者家系及本病高发地区,国家应做好血红蛋白病普查、遗传咨询和婚前检查;必要时要进行产前诊断,做好优生工作,防止严重型血红蛋白病患儿的出生。

梁植权小传

梁植权

梁植权(1914—2006),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1937年及1941年先后于北京燕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及理学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副教授,教授兼副主任。1958年起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医学研究所生物化学系教授兼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梁植权的研究工作除了我国异常血红蛋白的化学结构分析及其分布外,主要还有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核酸结构及基因工程等。其中,针刺麻醉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转运核糖核酸获1978年卫生部科学大会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