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输尿管插管术。
2.观察几种因素对尿生成的影响,加深理解尿生成过程及其调节机制。
二、实验原理
肾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尿液。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选择性重吸收和分泌3个基本环节。单位时间内生成的尿量多少取决于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及集合管的重吸收率。影响肾小球滤过率的主要因素是有效滤过压,而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是肾小管内溶液渗透压的高低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主动重吸收能力。在整体内,尿的生成受机体神经﹑内分泌﹑血液成分﹑血循环﹑肾功能﹑药物等多方面的影响。本实验在急性实验条件下通过施加不同的处理因素,观察尿量及其成分的变化,分析各因素对尿生成的影响。
三、实验对象
家兔。
四、实验器材
兔手术台、哺乳动物手术器械、BL-420F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压力换能器、记滴器、动脉插管、气管插管、输尿管插管或膀胱插管、注射器、试管及试管夹、酒精灯、小烧杯、废物缸。
五、实验药品
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生理盐水、20%葡萄糖溶液、1∶10 000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垂体后叶素、肝素、呋噻米(速尿)、班氏试剂。
六、实验步骤和观察项目
1.动物准备
(1)静脉麻醉 耳缘静脉注射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5mL/kg体重)麻醉家兔,仰卧位固定于兔手术台。
(2)颈部手术 剪去颈部手术区域的兔毛,沿颈部正中切开皮肤约7cm,用止血钳纵向钝性分离肌膜及颈部肌肉,暴露气管行气管插管。然后找出与气管平行的右血管神经鞘,细心分离出右侧鞘膜内的迷走神经,在神经下穿线备用。分离左侧颈总动脉,耳缘静脉注射肝素(剂量为1 000U/kg体重)后,行动脉插管,动脉插管通过压力换能器连接到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系统,描记血压。
(3)腹部手术 在耻骨联合上方沿正中线做一长约4cm的切口,沿腹白线剪开腹腔(要避免损伤其下方的膀胱),暴露膀胱,将膀胱轻拉至腹壁外,先辨认清楚膀胱和输尿管的解剖位置关系。
1)膀胱插管法 从两输尿管下穿1根线,将膀胱翻向头端,结扎膀胱颈部,以阻断膀胱与尿道的通路。用止血钳提起膀胱前壁(靠近顶端部分),选择血管较少处,切一纵行小口,插入膀胱插管后,观察到尿液流出。如膀胱壁较松弛而膀胱容积仍较大时,可用粗线将膀胱扎掉一部分,使膀胱内的贮尿量减至最少。使插管的引流管出口处低于膀胱水平,用小烧杯接由引流管流出的尿液,手术完毕后,用温热的生理盐水纱布覆盖腹部创口以保持腹腔温度。
2)输尿管插管法 膀胱的正常位置是在输尿管腹面,当轻轻拉出并翻转膀胱时,输尿管则位于膀胱的前方。仔细辨认并分离两侧输尿管,先在其近膀胱处穿线结扎,再在输尿管近肾端距离结扎约2cm处穿线备用,用一手小拇指垫起输尿管,用眼科剪(剪尖朝向肾脏的方向)在输尿管上剪一小口,然后插入充满生理盐水的输尿管插管,用事先穿好的线结扎固定,如果操作成功,会看到尿液迅速流出,用小烧杯接取流出的尿液。手术完毕后,用温热的生理盐水纱布覆盖腹部创口以保持腹腔温度。
2.连接仪器
(1)打开计算机,进入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将压力换能器与系统的输入通道相连,记滴电极接在记滴器上,通过计滴器与系统的记滴输入通道相连,记录尿的滴数。刺激电极与系统的刺激输出相连。
(2)仪器连接好之后,放开动脉夹,选择实验项目中尿生成影响因素实验模块,开始实验,记录血压及尿量。
3.观察项目
待尿流量稳定后,即可进行下列实验项目,分别注射各种药品,观察和记录3min内尿量的变化(注意:每注射一种药物后,记录头3min内每分钟的尿量,不是3min累计尿量)。
(1)记录正常的血压曲线和尿量(滴/min)。
(2)耳缘静脉快速注射37℃生理盐水20mL后,记录血压和尿量。
(3)耳缘静脉注射1∶10 000的去甲肾上腺素0.2~0.3mL,观察血压和尿量的变化。
(4)取尿液2滴至装有1mL班氏试剂的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做尿糖定性试验。然后静脉注射38℃的20%葡萄糖10mL,观察尿量的变化,当尿量明显增多时,再取尿液2滴做尿糖定性试验。
(5)结扎并剪断右侧迷走神经,用中等强度的脉冲电流刺激其外周端20~30s,使血压降至50mmHg左右,观察尿量的变化。
(6)耳缘静脉注射呋噻米(速尿)5mg/kg体重,观察血压和尿量的变化。
(7)耳缘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2单位,观察血压和尿量的变化。
(8)从颈总动脉处分段放血,观察血压和尿量的变化。
(9)将实验结果填入表8-1-1中。
表8-1-1 不同因素对家兔动脉血压和尿量的影响
七、注意事项
1.实验前应给兔多喂青菜,或向兔胃内灌水50mL,以增加基础尿量。
2.手术操作应轻柔,不要刺激膀胱,腹部切口不可过大,手术结束要用温热纱布盖住创口,以保持腹腔温度。
3.每完成一个项目,必须等尿量和血压恢复稳定后,并记录稳定状态下的血压和尿量作为对照,才能进行下一项的观察项目。
4.实验中需多次从耳缘静脉注射药物,应注意保护兔的耳缘静脉。
5.输尿管插管时,注意避免大量出血导致输尿管内发生凝血从而阻塞尿道使尿液无法流出。此外,输尿管不能扭曲,以免尿液流出不畅。
6.为了较好地观察实验效果,在实验操作中应注意各种药物的注射顺序,使尿量增加的药物和使尿量减少的药物应相间进行注射。
八、思考题
根据实验结果,逐项分析各因素对尿量影响的生理学机制。
注:尿糖定性试验的方法:在试管内盛1mL的班氏试剂,加入尿液2滴,将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在加热煮沸过程中应不断振荡,防止液体溢出管外),冷却后观察溶液和沉淀物的颜色,若溶液由蓝色转为绿色、黄色或砖红色,表示尿糖定性试验阳性(绿色+,绿黄色++,黄色+++,砖红色++++),若溶液仍为蓝色则为尿糖定性试验阴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