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境污染对人群的急性和慢性危害

环境污染对人群的急性和慢性危害

时间:2022-05-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急性危害是指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大量进入环境,使暴露人群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不良反应、急性中毒甚至死亡等。环境生物性污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如饮用水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饮用者发生急性传染性疾病;集中供水系统受到病原体污染后,可能引起供水地区人群某种介水传染病暴发流行。环境中有害因素(污染物)以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危害,称为慢性危害。

一、环境污染对人群的急性和慢性危害

(一)急性危害

急性危害是指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大量进入环境,使暴露人群在较短时间内出现不良反应、急性中毒甚至死亡等。主要包括如下。

大气污染的烟雾事件,如在英国多次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美国的洛杉矶、纽约和日本大阪、东京发生的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的四日市事件、米糠油多氯联苯污染事件等。

事故性废气、废水排放,导致工厂附近生活的居民发生急性中毒(如Cl2、NH3、H2S、HCN中毒)等。如1984年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发生的异氰酸甲酯(CH2NCO)泄漏事件,导致数十万人暴露于这种毒气,2 500多人急性中毒死亡。

核泄漏事故,如前苏联、美国、日本都先后发生过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给周围的居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成为当今特别关注的问题。

环境生物性污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如饮用水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饮用者发生急性传染性疾病;集中供水系统受到病原体污染后,可能引起供水地区人群某种介水传染病暴发流行。在人员拥挤、通风不良、阴暗潮湿的室内空气中,病原微生物可通过空气传播,使易感人群发生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和白喉等。

(二)慢性危害

环境中有害因素(污染物)以低浓度、长时间反复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危害,称为慢性危害。慢性危害的产生是由于低浓度环境污染物本身对机体损害的逐渐积累,即该物质在机体内的物质或功能蓄积所致。

环境污染慢性危害所致的机体不良反应和损害结局,大多数都不具有特异性损害特征,更由于时间长,影响机体反应的因素复杂,故不易确证该污染物与机体慢性损害的因果关系

在低剂量环境污染物长期作用下,有些可直接造成机体某种慢性疾患。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它是与大气污染物长期作用和气象因素变化有关的一组肺部疾病;又如无机氟的长期暴露可造成骨骼系统和牙釉质的损害。

在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产生的慢性危害中,食物链和生物放大作用对暴露途径和水平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