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近古西方医学的发展

近古西方医学的发展

时间:2022-05-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6世纪欧洲医学摆脱了古代权威的束缚,开始独立发展,其主要成就是人体解剖学的建立。在封建社会,各民族无一例外地禁止解剖尸体,因此人体解剖学得不到发展。而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化是把人作为注意的中心,反映在医学领域则是对人体构造的重新重视,人体解剖学的建立标志着医学新征程的开始。达·芬奇和维萨里为解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时期医学的发展为后来医学进入更高的发展层次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3.1 近古西方医学的发展

16世纪欧洲医学摆脱了古代权威的束缚,开始独立发展,其主要成就是人体解剖学的建立。这既表明一门古老的学科在新的水平上复活,又标志着医学新征途的开始。在封建社会,各民族无一例外地禁止解剖尸体,因此人体解剖学得不到发展。这个时代的医书,解剖图几乎全是根据动物的解剖发现绘成的。而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化是把人作为注意的中心,反映在医学领域则是对人体构造的重新重视,人体解剖学的建立标志着医学新征程的开始。达·芬奇和维萨里为解剖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机械唯物主义就是在这个时期萌芽的。16—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带来了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进步,也影响了医学观。当时把人比作机器,用机械观来解释一切人体现象,人们认为疾病就是机器某部分的机械失灵,医生的任务就是修补机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这一医学模式忽视了人的生物性、社会性以及复杂的内部矛盾,因此这是以治疗为主的机械医学模式。

机械唯物主义是一种比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更加高级的唯物主义,以反对神学和经院哲学为己任,标志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思想的提升。在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机械运动的研究成为自然科学领域研究的代表方向,牛顿将机械运动和力学的研究推到了一个高峰。因此,人们试图用力学和机械论解释世界上一切的自然现象,在机械唯物主义影响下,机械医学模式应运而来。

马克思谈到机械唯物主义学派的时候曾经说过:“这个学派是从列鲁医生开始的,在卡巴尼斯(Cabanis)医生时候达到它的顶峰,拉美特里(Lamettrie)医生是其中心。”拉美特里就曾经用机械的原理来解释人体的各种功能,他说:“人是爬行的机器,和动物相比,人只不过是多几个齿轮,再多几条弹簧而已。”在这种机械论的影响下,人体解剖学逐渐地发展起来,形态学进一步前进。人们对自己作为一种机械的物质存在的认识不断地加深和进步。这一时期医学的发展为后来医学进入更高的发展层次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这一时期也是科技爆炸的时代,人们在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以往几个世纪都不曾有的爆炸性进展,在许多新的领域实现了突破。而这些领域里面所出现的新理论可以解释很多现象,致使一些人认为人所具有的生命现象和病理状态都可以由某个单一理论来解释。在这一时期,就医学理论而言,主要有三大学派:物理学派、化学学派和活力论学派。

物理学派也称为自然科学派,秉承了西方几个世纪以来的自然科学知识。物理学派由于伽利略(Galileo Galilei)在力学和机械学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使得人们认为一切自然现象和生命活动均可以应用物理的机械学原理加以解释。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勒奈·笛卡儿(Rene Descartes)是该学派代表人物。他认为:“宇宙是一个庞大的机械,人的身体也是一部精密的机械,从宏观到微观,所有物体无一不可用机械原理来阐明。”这一派的学者将身体看做是一部大机器:牙齿像剪刀,胃是碾磨机,心脏是唧筒,胸廓为风箱等;发热是由于血球摩擦,炎症是血球停滞所造成的腐败……无疑,他们落入了机械唯物主义的怪圈。

另有一些学者受化学进展的启发,企图用化学观点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其中的一个代表人物海尔蒙特(Jan Baptist van Helmont)就认为生命活动完全是发酵的作用;另外一个代表人物希尔维阿斯认为身体存在水银、硫磺和食盐这三种元素,人体的疾病是由酸性和碱性物质平衡失调引起的,强调回复它们之间的平衡是治病之所在。另外化学学派还有一位英国的威利斯(Willis)先生,他是第一个证实糖尿病患者的尿是甜的的学者,所以糖尿病也称为“威利斯病”。当时,用化学的观点来分析唾液、胃液和胰液的生理功能是正确的。化学学派凭借当时的化学观点与知识,重新诠释了人类对疾病、对人体的认识,在当时的医学界也是占有一定地位的。

活力论学派认为生命现象是由生命特有的生命力来维持的,不受物理化学的原则所支配,这种生命力就是活力。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斯塔尔认为生命力的减少会导致疾病,生命力消失就会导致死亡

到18世纪的时候人体解剖学已经发展得十分完善,正常状态下可以看得到的器官已经完全展露在了人们面前。通过大量尸体的解剖(特别是因某些疾病死亡的尸体解剖),并结合病史观察到的相关器官的形态的变化,建立了器官病理学。其中在病理解剖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是意大利人莫干尼。

莫干尼的病人死后很多都是由他亲自解剖的,他发现一些生前有咳嗽、吐痰、咯血等症状的病人,死后的肺脏常有异常变化。他把疾病定位在器官,认为每一种疾病都有和它相应的一定器官的损害。1761,莫干尼著《论疾病的位置与原因》,指出每一种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定位,脏器变化是疾病的真正原因。他把尸解发现的“病灶”与临床症状联系起来,从中找出产生疾病的原因。他的思想一直影响到现在,临床上医生对病灶的重视程度依旧不减。《论疾病的位置与原因》的出版标志着病理解剖学的建立,莫干尼也成为病理解剖学的创始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