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动创伤的预防与治疗原则

运动创伤的预防与治疗原则

时间:2022-05-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关键是能够遵循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针对不同项目而充分了解其易发损伤的预防方法。选拔新运动员集训时,必须进行详细的伤病检查。例如,有髌骨软骨病的新运动员不宜参加篮球、铁饼、跳高等集训,椎板骨折不宜参加举重与体操等等。由于外伤而形成的血肿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

第三节 运动创伤的预防与治疗原则

一、运动创伤的预防原则

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关键是能够遵循运动损伤的预防原则,针对不同项目而充分了解其易发损伤的预防方法。这就要求教练员、医生、科研人员及运动员本人必须掌握相应的预防知识,在运动训练中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加强全面系统的训练,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应能力

对不同运动项目要注意容易损伤部位及相对薄弱部位的训练,这是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积极手段。其中主要的训练是加强肌肉力量的训练,肌力不够或肌群活动不协调常常会造成损伤。如运动员中常见的腰背痛、腰肌劳损,常常是因为背伸肌与腹肌的肌力比的失衡而造成的。因此,有人提出为防止腰部肌肉伤病的发生,提高运动员腹肌的肌力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再如,膝关节伸肌群(股四头肌)和屈肌群(股二头肌、半腱半膜肌、小腿三头肌等)的肌力不协调,常造成股后肌的拉伤或膝关节损伤等。

2.合理的安排运动量是预防运动损伤的有效方法

安排运动量就是必须有一套科学训练的方法,否则盲目追求大运动量的训练,必然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科学训练具有五大要素:全面性、渐进性、个别性、反复性、意识性。全面性是指要全面系统的训练;渐进性是指训练负荷要逐步加大;个别性是指训练时必须因人而异,性别、年龄、体力、技术熟练程度的不同,训练量和训练内容、方法亦应不同;反复性是指运动员通过反复训练,建立起相应的条件反射;意识性是指教练员、运动员必须掌握运动项目的不同,会相应带来哪些不同的运动损伤,做到心中有数,事先加以防范。

3.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

在训练、比赛或体育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运动以后做好放松活动,这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训练比赛前的准备活动,不但能使基础体温提高,深部肌肉的血液循环增加,肌肉的应激性上升,关节柔软性增大,亦能调整赛前心理,减轻紧张感和压力感。从损伤预防来讲,放松活动和准备活动是同等重要的。放松活动是指剧烈运动后进行的有目的、有针对性的一种特殊运动形式,其目的是使身体的体温、心率、呼吸及肌肉的应激反应尽快恢复到运动前或平时的水平,并具有防止运动后出现肌肉酸痛、促进肌肉疲劳恢复等作用。

4.加强运动中的保护与帮助

保护与帮助包括自我保护和他人保护,保护做得好,可以增强运动员的信心,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如果教练员保护或帮助的方法不当,或缺乏保护与帮助,都常会引起外伤。运动员还应学会各种自我保护的方法,例如,自高处摔下或落地时必须双腿并拢,相互保护,以免扭伤膝与踝。学会各种滚翻动作以缓冲与地面的撞击,如跳伞落地或排球救球时常常需要做后滚翻等。

此外,运动员还必须学会各种保护支持带的使用。例如,预防足球踝的绷带裹扎法;为防止手及腕损伤,拳击运动员必须用绷带裹手;防止脚弓下陷的粘膏支持带的用法及防止腰伤的皮围腰的使用等等。这些保护支持带也可用于初伤、症状不重,但仍然要进行训练和比赛时使用。

5.加强运动员的医务监督工作

加强运动员的医务监督主要是定期并按需要进行体格检查。选拔新运动员集训时,必须进行详细的伤病检查。不能从事大运动量训练的病伤或先天畸形,从治疗的角度来看又较困难或需要时间较长的这一类运动员,就不一定批准集训。例如,有髌骨软骨病的新运动员不宜参加篮球、铁饼、跳高等集训,椎板骨折不宜参加举重与体操等等。除对新运动员进行初诊检查外,还应定期普查,普查时应特别根据运动专项的发病特点及部位仔细检查,以早期发现各种劳损性损伤,必要时应定期做X线检查。

加强运动员自我监督,其内容除包括一般所熟知的内脏器官的机能检查方法之外,还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及外伤发病规律,制订一些特殊的自我监督方法。例如,易患髌骨软骨病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应于开始运动时做单腿半蹲起试验,出现膝痛或膝软即属阳性;排球、仰泳等项目运动员,容易造成肩袖损伤,应每日做肩的反弓试验;标枪运动员容易患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故应经常进行肩关节旋后的抗阻力试验等。如果出现以上阳性反应之后,运动员应尽早就医仔细检查,并根据伤情的轻重安排新的训练内容。

二、运动创伤的治疗原则

运动损伤分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根据损伤的急、慢性不同,处理原则亦不太相同,如急性损伤的处理原则为早期止血、消肿,为此现多主张伤后即刻局部冷敷,晚期是消除炎症及瘢痕多为热敷理疗为主;慢性损伤的处理原则主要是对症治疗、减轻疼痛、恢复功能。

(一)急性损伤

1.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是肌肉主动收缩所产生的张力、重力或对抗所引起的肌肉过度牵拉所致。这是一种作用于肌肉的间接损伤,在运动员中很常见。肌肉拉伤的病理变化主要是炎性反应、水肿,有时可出血。肌肉拉伤后最初的数小时,常规采用冰敷与弹力绷带压迫包扎以控制水肿、出血,非甾体化合物抗炎药物的应用对于伤后数天内缓解炎性反应与疼痛有一定帮助,虽然口服皮质激素亦可控制炎症,但其短期应用后对青少年可产生副作用,所以不宜作为首选药物应用。在开始的时候为了减轻疼痛,可进行局部制动,但长期的制动则不利于组织愈合,甚至产生肌萎缩与力量减弱,这一点必须加以注意。

2.肌肉挫伤

主要常见于股四头肌和胫骨前肌。肌肉挫伤在对抗性运动项目中经常发生,如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大腿前外侧经常被顶撞,引发挫伤。其病理变化与肌肉拉伤有所不同,早期组织变化为血肿形成与炎性反应,然后由致密结缔组织的瘢痕取代血肿,甚至可出现异位骨化。

治疗原则是早期用冰敷和服用抗炎药物,局部可适当加压包扎。损伤早期一般禁忌按摩疗法,因为按摩可能会造成更多的内部组织出血。在无疼痛的状态下,鼓励病人早期活动,可促进挫伤的肌肉组织愈合。

3.血肿

由于外伤而形成的血肿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其基本病理是组织内出血,出血压力推开组织而形成一个局限性空间,组织局部出现波动是血肿基本表现。血肿位置浅表时则很容易诊断,但位于肌肉组织间的血肿有时难以判断,抽吸检查则是十分必要的。

血肿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采用冰袋和绷带压迫包扎。出血较多时可穿刺抽出积血,排出已出的积血,对促进出血的吸收、加速损伤组织的愈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穿刺应严格无菌操作,局部制动,避免剧烈活动,不可按摩,以免加重出血。

4.韧带损伤

韧带损伤是指韧带因受暴力而引起过度牵伸,导致不同程度的韧带纤维及其附着处的断裂。韧带联结于骨与骨之间,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关节的稳定性,保护关节在生理范围内活动。当外力所致的关节异常活动超越韧带所能承受范围时,就会发生韧带损伤。根据韧带的损伤程度,韧带损伤可分为三度。

I度损伤:即轻度损伤。韧带只有部分纤维被拉断,局部有轻度出血,没有明显功能丧失,检查时韧带功能没有减弱。I度损伤在治疗方面,由于韧带在结构上并未减弱,一般只需要对症治疗,不需严格固定,但仍应引起重视,不能使关节负重运动。

Ⅱ度损伤:即中度损伤。韧带部分断裂,并存在一定程度的功能丧失。其撕裂的程度可小可大,功能的丧失亦随撕裂程度有所不同。Ⅱ度损伤必须强调伤肢的保护,将伤肢制动在不使韧带受到牵伸的位置,使韧带挫伤端不至于受力而回缩分离,并使组织撕裂部分在愈合过程中通过正常疤痕组织的联结而取代。如果在撕裂严重,韧带大部分断裂,没有及时进行制动的情况下,愈合过程中将形成永久性的大块疤痕,使韧带的张力减低,成为该段韧带的薄弱点,以后运动中很容易再度导致损伤。

在Ⅱ度损伤中,并非完全断裂,其残留部分韧带仍可防止关节脱位,断裂韧带虽然并未过度回缩,但其愈合时间与完全断裂相似,大约需要6~10周,甚至长达4个月。一般经过非手术治疗后,病人局部疼痛、淤血、肿胀,在2~3周可逐渐消退,关节在正常活动度中活动可无疼痛症状。即使运动员韧带损伤后,经过及时合理的早期治疗,病程进展顺利,损伤愈合状态良好,但因制动的时间过短或运动员过早参加了专项训练,也会导致整个疗程延长,甚至超出骨折愈合的时间,不能如期治愈。这是由于韧带愈合早期很容易导致再度损伤,甚至出现更严重的韧带Ⅲ度损伤。

Ⅲ度损伤:也就是重度损伤。是指韧带完全断裂并完全丧失其功能,是韧带本身或韧带从骨端上撕裂下来,甚至带有一小片骨组织,即韧带撕脱骨折。这种损伤往往韧带断端呈现出显著分离、回缩现象。由于有效的愈合取决于断离的韧带端是否能对接,所以将韧带断端复位对合是治疗的关键所在。Ⅲ度损伤必须住院早期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还需要外固定治疗。

5.关节扭伤

在外力作用下,关节发生超常范围活动时,可引起的关节囊或韧带损伤,称为关节扭伤。轻度的关节扭伤仅使关节囊和韧带的少量纤维撕裂。严重者则使纤维完全断裂,同时合并关节脱位和滑膜的损伤。

单纯性关节扭伤与关节韧带断裂的处理完全不同。关节扭伤或只有部分纤维撕裂可按软组织损伤处理,即采用冷敷、加压包扎、外敷中草药和按摩等等治疗方法。如果关节韧带断裂,则应尽快送到医院进行缝合。当关节的肿胀和疼痛减轻之后,在不使疼痛加重的前提下,应尽早进行伤肢的功能锻炼,以防止组织粘连。但功能锻炼应把握好时机,如果运动过早,会使急性扭伤变成慢性损伤,形成关节囊增生、关节肿大,经常疼痛而影响正常功能。因此,一定要合理安排伤后的功能锻炼。

6.骨骺损伤

骨骺损伤多发生于青少年,从解剖上骨骺可分压力骨骺和牵拉骨骺两大类型。压力骨骺位于长骨的骨端,承受由关节传来的压力,是一个关节骨骺,其骺板主管长骨的增长,它的损伤多见于关节内,而牵拉骨骺损伤多发于关节外的肌腱附着点等部位。骨骺损伤可分为急性骨骺损伤和慢性骨骺损伤。

急性骨骺损伤,在牵拉骨骺者,多为骨骺撕脱分离;压力骨骺多为骨骺骨折或分离。慢性骨骺损伤可引起骨软骨病,在压力骨骺以骨坏死、囊变、碎裂及变形为主。骨骺损伤可以引起继发畸形,导致较为严重的骨关节功能障碍,其预后和严重程度与骺板的生长潜力有关。

骨骺损伤可出现局部疼痛、压痛、肿胀或有畸形、功能障碍。X线检查可以显示其异常改变。

急性损伤治疗应准确复位,复位后制动固定,处置中不可加重骺板损伤,并应做到随访观察。慢性损伤应避免活动、局部制动、适当休息,并采用热敷、理疗等方法。

7.骨折、关节脱位及其他外伤

有关骨折、关节脱位及其他外伤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与治疗,在其他有关章节中有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二)慢性损伤

慢性损伤有的是由急性损伤治疗不当转变而来的,有的是在长期运动中不断劳损,由小损伤逐渐积累而成的。常见的慢性损伤有腱鞘炎、滑囊炎、末端病、腰肌劳损及关节退变、疲劳骨折等。

1.腱鞘炎

腱鞘炎为慢性劳损所致,主要多见于举重、体操、摔跤、柔道等运动员。腱鞘比较坚韧,其功能主要是将肌腱约束在骨面上的一定位置,使人体的长肌腱在越过活动度较大的关节屈伸面时,防止肌腱弹出和向侧方滑移。

腱鞘外层为纤维鞘,两端附着于骨。内层为滑膜,它能减少肌腱与腱鞘间的摩擦力。但肌腱与腱鞘间长期反复或强力的摩擦,会使两者均发生损伤而水肿。腱鞘炎、肌腱炎发生时,腱鞘和肌腱增生而鞘管变得相对狭窄,压迫其中的肌腱而出现疼痛等各种相应的症状。

腱鞘炎发病早期应注意患肢休息、局部制动、理疗,直到症状完全消失。常规物理治疗无效时,可进行局部封闭,以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对于病情严重、疼痛剧烈而影响训练者,一般实施腱鞘松解术,或切除部分腱鞘等手术治疗。

2.滑囊炎

滑囊炎是运动员最常见的伤病之一,多数由慢性劳损所引起。滑囊是结缔组织中的囊状间隙,其位于皮下、筋膜、肌肉、肌腱和骨骼之间。滑囊的主要作用是减轻摩擦力。人体凡在摩擦频繁、压力较大的部位几乎都有滑囊的存在。运动员由于长期大负荷的训练,造成局部长期反复用力的摩擦和压迫,引起滑膜水肿、充血、滑液分泌增多而使滑囊充盈,进而导致囊壁增厚或纤维化。

滑囊炎治疗较简单,只需抽吸滑液,注射普鲁卡因及小量强的松龙类药物于滑囊内,并加压包扎,使滑囊萎缩即可治愈,但容易复发。对于反复发作、影响训练或日常生活者,应考虑手术切除病变的滑囊。

3.疲劳性骨折

疲劳性骨折是由慢性损伤累积所造成的,常见于一些参与持续高强度活动者。运动员中最常见于15~16岁的少年运动员。疲劳性骨折常发生于下肢,这是一种不完全骨折,往往骨折时愈合亦同时进行,所以一般只需停止训练,休息3~5周即可,大多不需要复位和石膏固定。有时可用弹力绷带包扎使患部休息、消肿。对骨折严重者,或不能保证停止剧烈活动者,可用石膏外固定,以防再次损伤而变成完全骨折。

疲劳性骨折的预防非常重要,特别是青少年在训练时,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训练前应做充分的准备活动。训练时要掌握要领,训练后应做适当的按摩、热水浴等,以放松肌肉、解除疲劳。

4.骨软骨炎

多发生于膝、踝、肘等关节,是由于损伤或劳损使骨骺血液供应障碍而引起缺血坏死。软骨碎块从其基底组织分离,分离层由肉芽组织充填,分离下来的骨块缺乏血液供应而坏死。常见于青少年运动员,男性较多。多有关节不适、疼痛、渗出、肿胀,或引起功能障碍,甚至引起关节交锁或打软。

治疗可采用局部固定制动方法,加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练习,理疗热敷、对症治疗。可投以中药、维生素、钙制剂等。碎片脱离、关节交锁或功能障碍,可手术取出游离体。

5.肌肉痉挛

属于常见运动损伤之一,应排除全身疾病,较常见的原因是肌肉受打击而引起轻度出血,或由于过度使用或过度牵拉,或抗阻力肌肉用力收缩而引起劳损所致。也可由于出汗太多,体内盐分丢失,见于高温或烈日下长时间训练或比赛者。或者温度变化太大,突然受凉。也可由于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小腿缠缚过紧,局部废物不易排泄,氧气供应不足,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等。肌肉痉挛常为某肌肉整体发生,多见于腓肠肌,腘绳肌,颈、背、手足内在肌等。

治疗以手法按摩为主。一是沿痉挛肌肉的长轴作稳定平缓的牵拉并维持不动,如小腿腓肠肌痉挛,使足被动地背伸达90°,按住不动持续稳定牵拉即可解除痉挛。二是使该肌肉处于放松体位,做轻柔缓和的揉、滚、捏拿、按摩等手法。还可配合物理治疗,如热敷、透热疗法,适当休息,补充盐分等。经常发生肌肉痉挛的运动员,平时应逐渐进行一些抗阻力练习,可有助于预防肌肉痉挛。

6.神经损伤

周围神经常发生损伤的是肘部的尺神经、腓骨小头后的腓总神经、上臂的桡神经和肩部的腋神经,常由于直接打击、挫伤及牵拉伤引起。多为一过性,立即发生“局部电击式休克”样感觉,继之麻木疼痛不过几分钟,逐渐恢复。若损伤严重,神经和神经鞘内肿胀、水肿、充血,可在神经支配区引起持续性疼痛或不适。局部应当予以保护,避免过度使用,防止再损伤。若损伤了神经纤维,其支配区肌肉也可能出现麻痹、瘫痪。早期症状可为麻木、疼痛,继而肌肉无力以致功能完全丧失。如腓总神经损伤,则足下垂;尺神经损伤,则手内在肌萎缩及功能丧失。

采用合理的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损伤多数可以逐渐恢复,若配合针灸、投予B族维生素治疗,则可加速神经损伤的恢复。若伴有肌肉瘫痪者则应用石膏或支架托扶肢体。个别严重者需手术探查,进行松解术。若肯定神经断裂,则应早期进行手术修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