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心脏的除极与复极
心脏为近似一前后稍扁倒置的圆锥体,有构造复杂的心房和心室。心室为一不规则的“U”形器官,当心脏激动时,心房和心室(尤其是心室)内会发生极为复杂的电压变化,而构成心电图的特有波形。
心脏除极时,其方向是从心内膜向心外膜,即正电荷由心内膜向心外膜移动,因此面对心外膜的电极描出一向上的波,面对心内膜的电极则描出一向下的波。
心脏复极和除极的方向不一致,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进行,故面对心外膜的电极亦描出向上的波。因此,QRS波的主波向上,T波亦向上,两者是一致的(见图3-3)。对复极自心外膜开始有如下学说:
(一)压力学说 当心肌收缩时,心内膜的压力高于心外膜,压力低的心外膜易于复极。但用吸引抽空电极作蛙的心脏试验,其结果相反。
(二)温度学说 认为心肌收缩的产生热量,较血液温度高1.5℃。心腔内由于血液的流动,温度容易散失,而心外膜有脂肪组织包裹,影响了热量的放散,所以心外膜里的温度高于心内膜面。由于温度对心肌代谢有影响,温度高的心外膜面先行复极并向心内膜面进行,所以面对心外膜面的特制电极描出一向上的T波。目前多认为用此学说解释较为妥当。
在心脏除极、复极过程中,左、右心房,左、右心室互相影响,如左心室除极时,左心室外膜面探查电极直接反应左心室除极的电位变化,但同时又受右心室除极的影响,而使波幅降低。反之,当右心室除极时,也必然受到左心室除极的影响。
正常左心室肌肉厚度为右心室的2.5~3.0倍,室间隔厚度几乎和左心室壁相等,虽左、右心室同时开始除极,但右心室除极结束先于左心室,因此,右心室外膜面表现为一个小的向上波(反映右心室壁的除极波)与一个深的向下波(反映为左心室的除极波)。在左心室外膜面的探查电极下,则呈现一大的向上波(图3-4)。
图3-4 左、右心室外膜面的除极与复极波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