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咳喘(赵锡武医案)

咳喘(赵锡武医案)

时间:2022-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某医院会诊,考虑对螨过敏,拟为支气管哮喘,即用抗生素及脱敏药物,效果不显。本次发作,患者拒绝服用激素,改用中药治疗,先后用桑菊饮、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定喘汤,从寒、从热、化痰定喘法均未见效。服7剂后,喘咳减轻,心悸气短亦减,脉弦细,舌红苔薄微腻,乃湿邪内阻,肺失清降,拟上方佐宽胸理气之品。本例病变在肺,以痰饮壅肺,热邪灼津,导致肺气不利,故选用心咳汤加减。

某外宾,女,26岁,1975年8月10日入院。

喘息发作,甚则不得平卧,心前区不舒,心慌,胸闷,气短,每当喘作则汗出。经某医院会诊,考虑对螨过敏,拟为支气管哮喘,即用抗生素及脱敏药物,效果不显。过去每次发作均用激素控制。本次发作,患者拒绝服用激素,改用中药治疗,先后用桑菊饮、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定喘汤,从寒、从热、化痰定喘法均未见效。喘息仍频作,微热,气喘,心悸,汗出,经赵老诊查,脉弦细,两寸无力,舌质红、苔少津,边有齿痕,乃平素痰饮壅肺,近因邪热伤津,清肃失降,心气不足所致,拟祛邪扶正,采用宣肺化痰,养阴止咳法,选用清代王旭高之心咳汤化裁。处方:

沙参30克,生石膏15克,麻黄6克,牛蒡子12克,杏仁12克,桔梗12克,甘草10克,麦冬12克,半夏12克,远志10克,浮小麦30克,川贝母12克。

服7剂后,喘咳减轻,心悸气短亦减,脉弦细,舌红苔薄微腻,乃湿邪内阻,肺失清降,拟上方佐宽胸理气之品。上方去牛蒡子,加厚朴、枳壳。

再服7剂后,咳喘明显减轻,夜能平卧,汗出已止,心前区不痛,能下地活动,但偶有小发作,苔薄,脉弦细,上方去浮小麦,加瓜蒌,连续服30剂后病情基本稳定后出院。

【按语】 赵老认为本例因肺阴虚损,心气不足,痰饮壅肺引起反复发作性哮喘,以致咳喘伴有汗出,憋气,舌质红为辨证要点,此与动则作喘的肾虚喘有所区别。本例病变在肺,以痰饮壅肺,热邪灼津,导致肺气不利,故选用心咳汤加减。心咳汤以扶正祛邪为治则,用沙参、麦冬、远志祛痰,生石膏泻热平喘为主,佐牛蒡、薄荷(薄荷可改为麻黄)辛凉之品助石膏泻热透邪,佐桔梗、杏仁、半夏、茯苓,配合石膏化痰平喘,浮小麦加之止汗。本方适应于咳喘多年,肺阴不足,热邪蕴肺之虚实并见症,与单纯养阴清肺或泻热平喘有所区别。具体加减:生石膏倍量,远志增为12克,半夏12克,麦冬15克,茯苓15克,甘草、牛蒡子9克,浮小麦30克,原方中薄荷改为麻黄6克,咳喘较甚者加厚朴、紫苏子、枳壳,降气定喘,痰多加瓜蒌,有热加黄芩,咽肿去半夏,汗多加五味子

【出处】 张问渠. 赵锡武老中医治疗咳喘的临床经验. 新中医,1980(3):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