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椎管内麻醉的生理学基础

椎管内麻醉的生理学基础

时间:2022-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神经阻滞平面是椎管内麻醉判断麻醉效果的重要依据,通常以感觉神经阻滞平面即用针刺法测定皮肤痛觉消失的范围为准。神经阻滞范围和患者全身情况与低血压的发生率及其程度密切相关。如麻醉平面不高,范围不广,可通过机体自身代偿机制使非神经阻滞区域的血管收缩而调节。

(一)脑脊液

成人总容积为120~150ml,其中脊髓蛛网膜下腔内仅25~30ml。脑脊液透明澄清,pH为7.35,比重1.003~1.009。侧卧位时压力为70~170mm H2O,坐位时为200~300mm H2O。脑脊液在腰麻时起稀释和扩散局麻药的作用。

(二)药物作用部位与机制

1.蛛网膜下腔阻滞 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后,根据其与脑脊液的比重差异而在一定范围内沉积。以往认为药物通过对脊髓表面直接产生阻滞作用,但实际上这种对脊髓本身的表面阻滞作用并不明显。目前主要认为是药物对未被神经外膜覆盖的脊神经根的阻滞所致,而且脊髓的前、后神经根均被阻滞。由于后根多为无髓鞘的感觉神经纤维及交感神经纤维,对局麻药物较为敏感;前根多为有髓鞘的神经纤维,对局麻药敏感性差,所以局麻药的阻滞顺序先从自主神经开始,次之为感觉神经纤维,最后为运动神经纤维和有髓鞘的本体感觉纤维。消退顺序与阻滞顺序相反,交感神经阻滞总是先出现而最后消失,因此术后变动体位很容易造成低血压

2.硬膜外腔阻滞 局麻药进入硬膜外间隙后可向上下扩散,经过多种途径产生阻滞作用。其中主要作用方式是:①通过神经鞘膜较为薄弱处渗出椎间孔产生椎旁阻滞;②经根蛛网膜绒毛阻滞脊神经根;③直接透过硬脊膜和蛛网膜进入蛛网膜下腔,产生延迟的脊神经根和脊髓表面阻滞作用。硬膜外腔阻滞局麻药的容量是满足一定阻滞范围的重要因素,而局麻药的浓度是决定神经阻滞完善程度的重要因素。

(三)阻滞平面的确定

神经阻滞平面是椎管内麻醉判断麻醉效果的重要依据,通常以感觉神经阻滞平面即用针刺法测定皮肤痛觉消失的范围为准。神经阻滞期间,交感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阻滞的平面并非完全相同。感觉消失的平面比运动神经阻滞的平面略高1~4个节段,而交感神经阻滞的平面比感觉消失的平面高2~4个节段。交感神经被阻滞后,能减轻内脏牵拉反应;感觉神经被阻断后,能阻断皮肤和肌肉的疼痛传导;运动神经被阻滞后,能产生肌松弛。

各脊神经节段在人体体表的分布区见图9-1。

参照体表解剖标志,不同部位的脊神经支配分别为:胸骨柄上缘为T2,两侧乳头连线为T4,剑突下为T6,季肋部肋缘为T8,平脐线为T10耻骨联合上2~3cm为T12,大腿前面为L1~3,小腿前面和足背为L4~5,大腿和小腿后面以及肛门会阴区位S1~5。如痛觉消失范围上界平乳头连线,下界平脐线,则麻醉平面表示为T4~10

(四)椎管内麻醉对机体的影响

1.对呼吸的影响 取决于阻滞平面的高度,尤以运动神经被阻滞的范围更为重要。如胸脊神经被阻滞,肋间肌大部或全部麻痹,可使胸式呼吸减弱或消失,但只要膈神经(C3~5)未被阻滞,仍能保持基本的肺通气量。如膈肌同时麻痹,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则将导致通气不足甚至呼吸停止。故采用高位硬膜外阻滞时,为防止对呼吸的严重不良影响,应降低局麻药浓度,使运动神经不被阻滞或阻滞轻微。肋间肌麻痹可削弱咳嗽能力,影响术后排痰。

2.对循环的影响 椎管内麻醉时,由于交感神经被阻滞,使小动脉舒张而周围血管阻力降低,静脉扩张使静脉系统内血容量增加,回心血量减少,心排血量下降,容易导致低血压。神经阻滞范围和患者全身情况与低血压的发生率及其程度密切相关。如麻醉平面不高,范围不广,可通过机体自身代偿机制使非神经阻滞区域的血管收缩而调节。麻醉平面高、阻滞范围广,或者术前准备不充分、伴有低血容量、动脉粥样硬化或心功能不全等情况者,应特别注意血压下降。此外,由于交感神经被阻滞,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心动过缓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高平面阻滞时,心脏加速神经被阻滞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图9-1 脊神经在体表的节段分布

3.对胃肠道的影响 由于交感神经被阻滞,迷走神经兴奋性增强,胃肠蠕动增加,约有20%以上的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

4.对排尿的影响 椎管内麻醉可使膀胱内括约肌及膀胱逼尿肌松弛,影响膀胱排尿功能而导致尿潴留。多见于腰、骶段阻滞时,患者常需要使用导尿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