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直肠内套叠

直肠内套叠

时间:2022-05-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直肠内套叠又称不完全性直肠脱垂、隐性直肠脱垂、直肠内脱垂、黏膜脱垂,由于多发生在直肠远端,故也称远端直肠内套叠。本病临床诊断极困难,因在直肠指检及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套叠多复位,只有在排便时易发现,故排粪造影有助诊断。男性应避免在直肠前壁操作,以防损伤前列腺。

直肠内套叠又称不完全性直肠脱垂、隐性直肠脱垂、直肠内脱垂、黏膜脱垂,由于多发生在直肠远端,故也称远端直肠内套叠。本病临床诊断极困难,因在直肠指检及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套叠多复位,只有在排便时易发现,故排粪造影有助诊断。

【病因】

尚未完全明确,有人认为直肠冗长是直肠内套叠发生的必需条件。

【临床表现】

多见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主要症状为直肠排空困难、排便不全及肛门阻塞感,用力越大阻塞感越重,合并痔(疮)者更重。患者常将手指或栓剂插入肛门协助排粪,乃因插入之手指或栓剂不自觉地将下垂的直肠黏膜推回之故。排便时下腹部或骶部有局限性压痛,偶有血便及黏液便。有的患者有精神症状。晚期有可能出现会阴部神经损伤,可有不同程度的大便失禁。

【诊断】

当患者诉直肠壶腹部有阻塞与排便不全感时应疑及本病。临床诊断较困难,可进行下列检查帮助诊断。

1.直肠指检 检查时,下端直肠黏膜较松弛,肠腔内黏膜堆集,偶尔扪及套叠。

2.乙状结肠镜检查 不易见到套叠,因插肠镜时常使套叠复位,但在套叠处可见到直肠炎、溃疡、水肿或红斑,常误诊为肠道炎性疾病。

3.排便造影 是诊断本病有价值的检查,典型表现是直肠侧位X线片上呈漏斗状的影像,部分患者有骶骨直肠分离现象。

【治疗】

应首先行非手术治疗,如指导饮食,多饮水、多吃纤维性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必要时使用栓剂或灌肠,长期非手术治疗无效才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方法如下。

1.多排缝合固定术 截石位,在直肠后壁及两侧分别用肠线纵行折叠缝合松弛的直肠黏膜,共3行,缝合高度可参考排便造影片上套叠的高度和深度,一般达7~8cm即可。三排缝合间可注射硬化剂,加强固定效果。男性应避免在直肠前壁操作,以防损伤前列腺。术中要注意无菌技术,以防伤口感染。

2.多点胶圈套扎术 在齿线上套叠处做每行套扎1~3处,共3行,最多套扎9处,以去除部分脱套的黏膜。必要时可在套扎部位加注硬化剂,增加固定效果。

3.Delome手术 本手术除能完全环行切除直肠内脱垂的黏膜(4~10cm),还可同时修补直肠前突及切除内痔,只要病例选择恰当,又无结肠慢传输型便秘、乙状结肠疝、乙状结肠套叠、肛提肌综合征及肠激惹综合征等,手术操作细致,效果良好,特别适合于长型内套叠。本手术不适用于合并腹泻及肠脱垂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