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社会文化之礼俗

甘肃社会文化之礼俗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甘肃近代地方礼俗既延续了传统文化,又拓展了传统文化,赋予了其许多地方文化的色彩。本章以普遍的礼俗为准,同时穿插一些见于资料的各地礼俗加以论述。婴儿出生后,外家须携带油馍、婴儿的衣物等礼品前去探视。年龄大的人举行寿诞礼,多由儿女为其张罗。藏族和裕固族等少数民族也有祝贺新生儿诞生的礼俗。藏族、裕固族的女孩到一定年龄要举行成人礼俗。由于婚姻对个人、家庭、社会作用十分重要,故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
社会礼俗_甘肃近代社会史

    社会礼俗属于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蕴涵了丰富的礼俗内容。甘肃近代地方礼俗既延续了传统文化,又拓展了传统文化,赋予了其许多地方文化的色彩。在地方文献中,注意对礼俗的记载,认为“风自上感,俗由下成”,“上行下效,谓之风,彼渐此染,谓之俗”,且较为详备。礼俗蕴涵在传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谓:“礼始于冠,本于婚,重于丧祭。”礼以生命的成长为线索,演绎出了多姿多彩的民俗内容。甘肃地域辽阔,东西横亘约1000多公里,气候类型多样,民族成分复杂,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各地的习俗也很有特色。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甘肃十分贴切。笔者将甘肃的地域文化划分为三个文化圈:陇东文化圈、陇南文化圈、河西文化圈。各个文化圈的礼俗既有相同的内容,又有各自的地区特色。本章以普遍的礼俗为准,同时穿插一些见于资料的各地礼俗加以论述。

    一、出生礼、成人礼、寿诞礼

    出生、成人、寿诞是生命的几个过程,礼俗伴随着生命的这些过程,赋予生命不同的意义。延续生命、繁殖后代是人的自然欲望,受到人们的格外重视。近代由于医疗条件落后,人口的成活率低下,生孩子被看做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人们寄新生命的诞生以许多美好的愿望,这些美好的愿望便成就了生命的礼俗。汉族重男轻女,格外重视头生男孩子的诞生礼俗。婴儿出生后,外家须携带油馍、婴儿的衣物等礼品前去探视。三天后,由祖母或有经验的女性为孩子擦洗身子,称为“洗三”,邻居亲友要馈赠礼品。孩子出生一月后,家里摆酒宴,办满月,亲朋好友携礼物贺喜。陇东南一些地方在孩子出满月时就剃胎毛,母亲收好后和入面里让狗吃掉。许多地方多等孩子出生百天后才剃胎毛,俗称剃胎毛。有些人家将胎毛用红纸包裹,孩子长大后,交其收藏终生。孩子出生以后的周岁生日人们也比较重视,此日要举行抓阄仪式,在桌子上摆放秤、笔、书、馍、算盘等物品,让孩子抓,以所抓东西来预示未来。抓上秤、算盘就是生意人,抓上书、笔就是念书人,抓上馍就是衣食无忧的庄稼人。新生儿的乳名十分古朴,有以祖父的年龄命名的,如四十八、六十三、七十一等;有以出生时的重量命名的,如六斤娃、八斤娃等;有些取低贱的名字,以便好养活,如脏蛋子、尕狗娃、猪娃子等;有的名字古拙直白,根据出生时的情形来命名,如翻过子、调过子、跌倒、跟头等。甘肃大多数汉族的乳名都以“子”“娃”为后缀,如元庆子、梭梭子、尕女子等,也可以称为元庆娃、梭梭娃、尕女娃等。除了乳名,还有学名,又称为官名,顾名思义,也就是官方统计人口时使用的名字。学名多由村里的老人或读书识字的人为孩子起,比较正规,前冠以姓氏。有些学名是用乳名的一字再加上姓氏,中间再加上辈分排行字。如杨生荣,“生”为辈分字,“容”才为名,小名可为生荣,也可叫荣娃。有功名的读书人,在成年以后,自己又起字和号,以示身份的儒雅。

    男孩子在十七八岁时举行成人仪式,古称冠礼。甘肃近代举行成人仪式的人家已经很少了,缙绅之家偶尔为之,所谓“汉民子弟年至二十岁为初度,士绅之家,凡宗族亲友,多有赠冠之礼。赠冠后,遇有酬酢,著冠以示敬”。

    年龄大的人举行寿诞礼,多由儿女为其张罗。尤其是地方士绅和官宦人家,更重视老人的寿诞。届时设宴请客,还请戏班子演戏助兴,前来贺寿的人要送锦绸缎帐等为贺礼。逢十的生日尤为重视,到时儿女、亲友、邻居携礼贺寿,家里擀长寿面,贴寿联。由于当时人的平均寿命短,40岁以后,有条件的人家就准备后事,制作寿衣、棺材。棺材打好后,放鞭炮贺材,暂不油漆,放在家里的侧房,不得轻易搬动。40多岁的人有孙子后,家中没有长辈的,便开始留胡须。

    藏族和裕固族等少数民族也有祝贺新生儿诞生的礼俗。藏族婴儿出生后,父亲要在帐房外吹响牛角,以示庆贺。新生儿有乳名、经名,乳名有以自然界的现象起的,如太阳(尼玛)、大海(嘉措)等;有寄托吉祥如意之意的,如彭措(圆满)、才让(长寿)等;有以宗教信仰里的人物起的,如贡噶(欢喜佛)、央金(妙音仙女)等。汉族毗邻地区的藏族也给孩子起学名。在甘肃临潭、岷县、天祝等地,从事农耕的藏族,多有汉姓,这些汉姓有的是官员赐的,有的是以本部落的名称为姓,有的是和汉族、回族打交道后,任意给自己起个姓。藏族带汉姓的名字体现出汉藏合璧的特点,多取含吉祥如意的名字,有阎财神代、杨和尚代、何阎家代、马羊保成、林菊花成、窦土成等。在汉藏杂居地带,还有藏名冠以汉姓者,如杨云次利、卢更吉梳怒、赵卓玛等。

    藏族、裕固族的女孩到一定年龄要举行成人礼俗。在拉卜楞寺附近生活的藏族,每年正月初三,凡十六七岁的女孩子都有资格举行上头礼。这一天,举行上头礼的女孩要改变头饰,头饰由原来随意的几条辫子变为在发际上缀红色的软板,上缀许多饰物的样式,称为“上头”。上头的女孩子由亲人陪同,盛装拜访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亲友要给女孩送一份上头礼,祝贺成年。举行过上头礼的女孩可以自由参加社交活动,并可留宿男子,生育孩子不以为怪。有些父母在女儿十四五岁时就为其举行上头礼,以便与男子交往,可以有些收入来补贴家用。在拉卜楞寺附近的藏族部落或村落里,成年女子有多个男子喜爱是一件荣耀的事情,不受人们的歧视。

    回族在孩子出生后要请阿訇念经、洗身子、起经名,长大后也要起学名。其他礼俗与汉族略同,孩子出生三十天要办满月,百天要剃发。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男孩到12岁、女孩到9岁时都视为出幼。届时,家里请阿訇诵经,教以礼拜诸式,责以成人之规,从此孩子便如成人一样,遵守穆斯林的宗教仪轨,成为一名严格的穆斯林了。男孩子到十二三岁的年龄时,举行割礼,割礼由清真寺的阿訇和熟读《古兰经》的老人掌握。举行割礼时,掌礼人在读完一段伊斯兰教的经文后,迅速将孩子的包皮割掉,孩子休息几天后刀口便愈合。清真寺的小满拉多在寺里进行集体割礼。

    二、婚礼

    婚姻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在传统社会有传宗接代、光宗耀祖、添丁增口等功能。由于婚姻对个人、家庭、社会作用十分重要,故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围绕其形成的礼俗更是丰富多彩,甚至到了繁文缛节的地步。人们缔结婚姻一般主张男比女大,向往白头偕老,多生多育,忌讳同姓、属相不合、门第不同的婚姻。甘肃近代婚俗大略沿袭了古代《周礼》的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不同的地方又赋予了其具有地方风土民情的礼俗内容。

    婚姻多论财,有的人为了贪图钱财,并不遵从一定的礼俗,而是接受了杯酒片言和资财后便将女儿领给别人。大户、中户人家对婚礼格外看重,严格按照有关礼俗来行事,不得稍有怠慢。在此以普遍存在的婚礼为例,来谈谈甘肃近代社会的婚俗。“纳彩”俗称“上门”,也有称为“提亲”的,由男方家请媒人上门提亲,女方家应允后,便要“问名”。“问名”俗称“讨庚”,也有称为讨“小八字”的,期间媒人要给女方家携带酒、茶等礼品。待女方家应允后,以女儿庚帖相回,俗称“回小八字”,也即“纳吉”,这时男方要给女方送耳环或项圈等信物,以示信用,名日“挂彩礼”,也称为“拴占”。讨庚以后,有的地方要会亲家,男方父母拜见亲家,双方家长当面合定庚帖,以示无误。“纳征”俗称“取婚帖”,也称为下聘礼,媒人携榼酒、布帛、钱币、服饰等聘礼到女方家,商定结婚的日子,女家回复婚帖时,将女儿制作的鞋帽、袜子、绣品等针黹物馈赠给女婿。“请期”俗称“送日子”,男方择定结婚的吉日后,给女方家下婚帖。下婚帖以后,便开始“亲迎”了,“亲迎”俗称“娶亲”。娶亲前双方家庭便开始筹备婚礼,门上要贴喜联,并通知众亲友,甘肃土话称为瞧亲戚,意为请亲戚;同时要预备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和前来贺喜的人。

    举行婚礼时,富裕人家用轿车接新娘,贫穷人家用马骡接新娘,携带酒、帛为礼,有的用唢乐开道,亦有不用唢乐者。许多地方女婿不亲娶,只派男傧和女傧前往,男傧俗称摆礼,女傧俗称娶亲,有的地方女婿也可亲自迎娶。女儿出嫁时要请属相相合,儿女满堂的女性将姑娘的辫子梳成纂纂,即发髻,改变发型,以示成年。女方家要为女儿陪送妆奁,妆奁的陪送视家境而定,富裕人家给女儿陪送的嫁妆很丰厚,在结婚时先行送达男方家,送新娘的轿子后到,大多数人家陪送的妆奁视聘礼而定,贫寒人家只陪送微薄的妆奁。女家送亲的有男傧和女傧,男傧称押轿,女傧称亲送,陪同前往。甘肃近代许多地方,出嫁的女子有哭婚的习俗。届时,新娘、母亲、姑嫂、姐妹、亲友均哭成一团,以伤亲人的离别,直到将新娘扶到车轿送别后,家人才停止哭泣。出嫁后的女儿对娘家基本不承担责任和义务了,俗话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娶亲的轿子或婚车到男方家门口后,男方家的两位女傧出门迎接,女婿在正庭等候,新娘由同辈的兄长背进洞房。之后新郎和新娘行合卺礼,新郎用筷子挑去新娘头上的首巾,算礼成。男方家设宴招待前来贺喜的亲戚朋友,亲戚朋友都要携带钱币、布帛、花馍等礼品,宗亲多送十二个花馍,称为一盘。

    有的地方新娘娶进门后,女婿家先不设宴待客,女婿即日前往岳父家,设酒宴款待女方家的亲友,俗称“谢亲”。凡来贺喜的亲朋好友都携带礼物,称为“添箱”。次日,男方家才大摆宴席款待众亲友,并邀请新娘父母及亲友赴宴。新婚三日后,新娘下炕入厨,做羹汤,擀面,俗称“试刀面”。婚后六日或十日,女方家择吉日请姑婿回娘家,俗称“回门”,回门时家里摆酒席招待女婿和至亲,同时新娘携带新郎拜访宗亲,经济条件好的宗亲要送些礼物。男女双方举行婚礼时的婚宴无定数,一般都要摆三五日的宴席招待亲戚和邻居,一些富裕人家的婚宴有摆数十日的,场面很大。敦煌等地在迎娶新娘三日后,再设宴招待宾客。

    各地都有一些特殊的婚俗,洮岷等地的婚礼较有地方特色。婚礼当天,男方家门口以毡铺地,毡上放香案,上置弓矢,新娘到后,术士拿弓矢射四方,谓之“退五道”。通渭、渭源也有此俗,谓之“退煞”。然后夫妇才拜天地,举行其他仪式。通渭、敦煌等地有“做对月”的习俗,婚后一月,女子回娘家再住一月,称为做对月。陇西一带在男女双方合庚后,由男方择吉日设宴,邀请女方父母及媒人等会面,当筵下帖并行聘礼,女婿要拜谢岳父母及媒人。到结婚的日子,媒妁先携鸡、酒通报女家,这是古代“奠雁礼”的遗留,所不同的是用鸡代雁。通渭、渭源一带,姑娘在出嫁前一日,家里摆宴席,邀请姑姨姊妹尽欢,俗称为“十姊妹席”。席毕,姑姨姐妹用桑叶同蛋清煎汤后沐于女儿的头发上,梳发为髫。出嫁到男方家后,女傧才将新娘的头发以髫易为髻,再出拜公婆、亲戚。在河西民乐县一带,有些贫穷人家娶媳妇办不起婚宴,多在大年三十晚上成婚,不举行仪式,以摸锅底象征灶神证婚,摸完锅底后,婚礼遂告成,久之,相沿成习。各地婚礼宴席的规格多有不同,一般是八人或十人为一桌。婚嫁所下的聘礼,各地情况也不一样,敦煌等地仅聘礼下的梭布就有二十四对,十二对,八对不等。家境贫穷的人家仅收梭布一对就将女儿许配给人,称为小引,意为如童养媳一样。贫穷人家娶亲时,骑个毛驴就娶了回来,也无什么礼俗了。

    寡妇再醮没有太多仪式,由男方请媒人到女方娘家或前夫家提亲,约定婚事。出醮前一日,新夫摆一桌酒席祭亡夫,次日成婚,俗称“过门”。届时,门外焚一堆草,妇跨过去,有禳祸之意。院内置一水桶,夫妇双双携入厨,倒入水缸,缸上放制钱一千,新妇拿出,才开始和男子行拜堂礼。有的地方女方进门挑一担水就算完婚了。在汉藏毗邻地区,汉藏族多有兄亡弟娶嫂的习俗。

    少数民族的婚礼也蕴含着丰富的民俗内容。回族也主张“媒妁之言,父母之命”,除了父母同意,还要亲房伯叔应允。清后期的回族人家在提亲时,媒人到女方家要拿油炸食品,邀请女方父母及宗亲食用,谓之“油交团”。食用后,媒人把剩余的裹回,归示男家,便以为定。女家若不应允,便不食用,媒人悉数带回。同意后便议定聘礼,聘礼多为两匹马或四头小牛,择日先送一半,将要娶时,再送布匹、衣料以及原先议定的牛马。举行婚礼时,宗亲与女婿到女家门外,宗亲环坐于地,女婿跪在门外,新娘跪在屋内,请阿訇诵合婚经。诵毕,女家给每位迎亲的人送一包油香(油炸的食品)、一块牛肉,并请其先回。之后,由一妇人和亲友把新娘送到男家,女婿家闭门索要礼物,送亲的人须送一双女鞋,才开门。女婿回送新娘兄弟两支箭杆,三拜送亲的女眷,并献茶四杯。送亲的女眷先食用少许,领新妇入房,站在灶前。送亲男子不能入门,环坐在男方家的大门外,招待饮食后先回。晚上成亲,次日夫妇各洗浴,拜见公婆及长辈。之后,女婿再到岳父家拜见岳父母。民国以后,回族结婚有缔约婚书的礼俗,成婚之日,男方邀请阿訇和女方家的宾客围坐一室,阿訇当着两家宾客的面写婚书,上有男女姓名和主婚者的姓名,当众宣读后,婚礼告成。

    藏族的婚礼颇具民族特色,礼俗丰富多彩。藏族男女婚恋自由,婚礼多在八九月举行,这时候正是气候暖和,牛羊肥美的季节。聘礼以马牛羊为主,男方给女方送五十到百只牛羊不等,女方父亲馈赠女婿氆氇、皮袄、狐皮帽子、皮靴、系腰布等物。嫁娶之日,男家女眷迎于路旁,新娘家女眷、父兄弟等携妆奁骑马送往。出嫁时,新娘穿青氆氇袍,头戴桃红色或绿色布袍缝制的狐皮帽,外戴一顶大毡盖,发结数十数百缕辫,分三股盛在褐制的辫套内,用线缝之。辫套外缀以红玛瑙,每股有二三十枚,还夹以又白又大的海蛤,有一二十枚,称为“石墩”,以多为贵。进入帐房后,吃酒喝茶需三日,新娘不摘毡盖,见公婆也如此。三日后,新妇仍随父兄回去,男方家将一半妆奁返送给女方。过一两个月后,再择日迎娶,女方家一二人陪送新娘,并携带两头小牛、三匹马,若干面、酒、茶等礼物一同送往。进帐房后,新娘才将毡盖摘掉,是日便成婚。前来贺喜的男方亲友要通宵歌舞,庆祝新郎新娘成婚。次日,新郎带新娘到各帐房拜访亲友。半年以后,夫妻和悦稳当,女方家才将另一半妆奁送到新郎家。

    自由结婚的藏族男女,婚后先到亲友处住一段时间,之后,让男方回来告诉父母。父母备哈达及其他礼物到女方家前去提亲,女方同意后,择期完婚。结婚之日,双方家长都请喇嘛诵经,男方家迎亲队伍前来迎接,女家送亲的人送至中途返回。新娘先被迎到男方家帐房的下首。三天后,新夫妇回门,女方家再宴请亲友邻里,饮酒唱歌。入赘婚的礼俗也大略如此,只是女方迎亲的队伍将女婿迎至女方家后,邀赘婿先在帐房的上首休息。在洮河流域定居从农的藏族,婚礼多在腊月举行。届时,新娘由家人亲送,男方在半道迎接。到男方家门口后,一人先泼水,另有一人用箭射五方,名日“五退”,并有喇嘛诵经。当夜,众亲友合唱山歌至通宵达旦。次日新娘返回娘家,直到新年时,再由家人送到男方家。住几日后,又返回娘家,等生子后,才算正式成家了。在甘肃近代藏族的某些部落里,还遗留有一些更古老的婚俗。比如有的地方,婚后女子回娘家住一两年,新郎要拿钱物赎回,才算成婚。清后期此俗渐废。

    裕固族的戴头婚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普通婚姻而言,凡出嫁的姑娘都要戴一副用银器、玉石、珊瑚、玛瑙、海贝等编制的头面系在头发上,届时请来歌手,演唱戴头的歌曲。戴完头面后,姑娘就起程出嫁。另一种是专指戴头婚而言的。戴头婚又分为帐房杆招郎和帐房杆娶媳两种形式。帐房杆招郎类似于藏族、土族女孩的戴天头习俗,女子到15岁和17岁的奇数年龄时,便举行戴头仪式。到时,请喇嘛选择吉日,父母在附近为女儿另扎一顶小帐篷,提前将给女儿制作的头面悬挂在大帐房的帐杆子上,供客人鉴赏。举行仪式时,请喇嘛和亲朋好友光临,由两位成年妇女当着喇嘛和亲友的面给姑娘戴上头面,换上成年妇女的装束。姑娘给每位客人倒酥油茶、敬酒后,由两位妇女接入小帐房,小帐房便成为姑娘的新家了。戴过头面的姑娘,招致外来的男子共同生活,谓之招“房客”,可以长期生活,也可以暂时生活,根据双方的情趣而定。双方无夫妻名分,男子也无财产继承权。生育的孩子将生父称为“谷雨”(叔叔)。戴天头的女子在家里权力很大,不受男子约束,男子想离开时,不能带走家里的任何东西。在寺院附近举行了戴天头仪式的女子,常和僧人有来往,生育的孩子由女子独自养育。帐房杆娶媳是一些无儿女或儿女少的富裕人家,为了解决家里的劳力,从贫苦牧民家里领养女儿。待姑娘长大后,以帐房杆戴头的形式,指定其为支撑帐篷的木杆做媳妇,从此招来男子同居并充当劳力,当地称为无儿娶媳,姑娘终身不许嫁人,生下的孩子随祖父姓或祖母姓。戴天头的婚姻,不需聘礼,花费很少,许多娶不起媳妇的男子便常到戴过头的妇女的帐房里去住。这是以女性为主的婚姻形式,是古老的母权制婚姻的残余。裕固族对未戴天头的女子,要求很严格,不能自由交往,若怀孕生子,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

    以上所述各民族的婚礼皆为旧俗。民国以后,传统婚礼开始革新,城镇出现新式婚礼。尤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婚礼在城镇的革新尤为明显。城镇有地位名望的人和知识界人士最先接受了新式婚礼,这些人大多离开本乡本土,没有太多的社会亲缘关系,身处异地他乡的社会环境,无法使他们按部就班地传承传统婚俗,新的婚礼便适合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而产生了;另外,他们思想较为开通,能够顺应社会变革的潮流,容易接受新事物,积极革新旧的婚礼。新式婚礼基本废除了传统婚礼遵守的“六礼”。男女双方或别人介绍或自由恋爱,无陈规旧礼,合适后便举行婚礼。举行婚礼时,请年高有望者一二人为证婚人,立于中间,另请介绍人、男女主婚人立于证婚人左右,宾客皆分立,新夫妇盛饰对立,向来宾行新式的三鞠躬礼。证婚人训辞,介绍人致辞,来宾致辞,主婚人答辞,新夫妇一一鞠躬答谢,礼遂成。夫妇摆几桌宴席,宴请宾客,尽欢后散。

    甘肃陇东地处陕甘宁边区政府管辖的地方在婚俗方面也大胆革新,提倡男女平等,自由恋爱,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著名的《刘巧儿结婚》一剧的原型就是根据华池县封芝琴自由恋爱的故事改编的。该剧宣传了在边区政府的支持下,主人公自由恋爱,冲破包办婚姻的束缚,终于和相爱的人缔结婚姻的故事。此事也成为新婚俗的典型,影响了那个时代的许多年轻人。

    三、葬礼

    生命过程的最后礼俗是葬礼。传统社会提倡孝道,做人以孝为先,做儿女的不只在老人生前要孝顺老人,老人去世后,也要尽心掩埋,悲痛致哀。现以普遍存在的葬礼为例,予以论述。老人去世后,寿衣讲究穿单不穿双,有五、七、九件之分。尸体停放在正堂,晚辈均披麻戴孝,不沐不梳,寝苫枕块,跪拜守灵,朝夕焚香,哭化纸钱。孝服的穿着很有讲究,一般儿女、长孙、长孙女可戴麻冠穿全孝(即长孝服),其他孙子只戴孝帽或穿半孝服,曾孙戴红孝帽,玄孙戴绿孝帽。丧家依亲疏给奔丧的亲朋“散孝”,即给白布帽或白布三六尺不等,富裕人家对内外宗亲、亲戚均散孝。阴阳道人择定停丧日期的长短,夏季较短,冬季较长,一般为三五天,也有停尸十余日的,甚至一个月的。富裕人家停丧时间长,期间要请道僧作法事,诵经超度。有的人家因大办丧葬致使家业破败。这期间邻里亲友前来吊丧,焚烧黄纸,馈赠钱物,内亲、宗亲馈赠大馒头十二个或十个,一个馒头约一公斤重,另有钱、布帐等其他祭品,丧家把馒头留十回二,或留八回四,并做烩菜招待吊丧的来宾。死者的外家(即舅家)称为“人主”。男性的“人主”为其舅家的表兄弟,女性的“人主”为其娘家的兄弟或侄儿,各地都有请“人主”说话的仪式。所谓“人主”说话就是“人主”在众人面前总结、评价死者的一生,哪些需要子女继承,告诫儿女,教诲儿女,并评价子女的孝行,对不孝的子女,“人主”有权斥责、鞭笞、罚跪,并延长仪式以示惩罚。

    葬礼分小殓和大殓两大礼。小殓指给死者穿寿衣后停丧于正屋;“大殓”即将尸体人棺,在出殡的前一日晚上半夜举行,“大殓”完后的次日清晨出殡。墓穴、出殡日期均请阴阳道人择定,棺材放置的方向是头朝北,足朝南。出殡完毕后,子女要携酒肉到前来帮忙的邻里亲友门口跪谢。出殡三日后,子孙携纸钱祭品到坟上祭奠培土,称为“攒三”。埋葬第七日后,儿孙也要携带酒、馒头、肉以及纸钱到坟茔祭奠,称为“首七”,或是“头七”。以后每七日都要在家门口或坟上焚烧纸钱、泼洒祭品,进行祭奠,直到四十九天,烧完“七七”纸后为止,民间称为“做七”。殁后一百天,家人也要祭奠,称为做“百日”。以后的祭奠活动多在周年举行,如周年、三周年等均进行祭奠。父母亡后,儿女要守孝,守孝时间有三个月的,半年的,一年的,最多也有守孝三年的。守孝期间儿女禁忌穿红挂绿,禁忌饮酒作乐,禁忌到他人家里游玩,禁忌走亲访友。

    富裕人家的葬礼隆重,贫寒人家则很简单,有的连棺材都买不起,草席包裹,掩埋了事。非正常年龄死亡的,没有繁冗的葬礼仪式,当日掩埋或停一两日便掩埋。禁忌用椿木制做棺椁,讲究用松柏木,认为松柏木可以防虫噬。甘肃中西部地区人们的棺椁多漆为红色;东南部有的地方多漆成黑色,上绘彩图,也有白棺上绘以简单图案的。富裕人家用棺椁发丧,椁式如棺,略大,套在棺材的外面,外雕刻彩图。

    各地还有一些独特的葬礼。康县等地在送葬三日内,每晚子女赴坟地点燃柴草,称为“拉火”;渭源等地的富裕人家为求坟茔风水吉祥,请术士遍走山野卜求坟茔,如暂时选不上理想坟茔的,便在野外将棺椁停放数年不下葬,待选定坟址后,才送葬,在葬期前七日要请道僧人念经超度。河西地区的许多人家在遇丧事时,多作佛事,届时,请高僧或藏族的喇嘛来念经礼佛。陇东南请道人诵经的较多,作佛事的较少。陇南康县等地,人亡后三日内,如果遇到亲友有下葬的,称为凶葬,便在三日后,将棺柩迁至野外,称为“落攒”,长年不埋葬;丧期遇到没有吉日时,也露棺在野外,谓之“阙坟”,直到选定吉日后才埋葬。舟曲等地年轻人死亡后,先将棺材放在野外或崖下,待父母亡后,再入葬。

    少数民族葬礼礼俗内容丰富。洮河流域的回族,父母亡故后,家中三日不动火,饮食由亲戚和邻居馈送。至第三日,才请阿訇诵经,并当着死者娘外家的面洗涤身体,然后用白布包裹,撒上红色樟脑。各村庄的清真寺都有公置的木匣一具,称为塔布儿。出殡时,把尸体用木板装入木匣后,再抬往坟地。穆斯林居住区有公共墓地。墓穴为一侧洞,将尸体抬人后,去头上的布单,露其面,面必向西,头向北,足向南。然后用土填塞洞门,填土起坟。丧家要请阿訇诵经,并给送葬的人酌散酬金。埋葬后,请亲房尊长一人,每日三次上坟诵经,约四十日才止,有的人家逢七便请宗亲到坟诵经,直至四十九天。清末回族门宦的教首去世后,在坟上要建拱北。拱北大小不一,每逢周年忌日,家属或教众便请阿訇到拱北诵天经、散油香,举行祭奠仪式。

    藏族的丧葬习俗有火葬、天葬、水葬、土葬等。人去世后,身上遍涂酥油,将尸体停放在帐房内的左侧,用白褐单覆盖,子女俱哭尽哀。请七位喇嘛来诵经。诵经三五日后,经喇嘛择日才可出丧。到时用皮绳把尸体捆在牛背上,出门时,在门外泼洒数碗牛乳,然后用柏枝熏帐房。举行火葬的,要在野外砌一灶,置尸体于上面,用大火焚烧,化为灰烬后掩埋。埋葬处插木杆,挂布旗,上写藏经,不起坟。举行天葬的,在天亮以前便出殡,把尸体放在山巅,在附近点燃牛粪柴草,吸引老鹰,等飞禽食尽为止。以吃得快,吃得干净为吉祥,否则便认为死者生前未做好事,故飞禽不食,另移地方,直到飞禽食尽为止。举行水葬的,把尸体抬到河边,放在木板上,让尸体顺流而下,喇嘛在一旁诵经。不管哪种形式的葬礼,完毕后,都要请喇嘛在家里诵经数日,并向喇嘛施舍布施。每逢忌日,也要请喇嘛诵经七日或五日不等。丧葬期间,儿女解发辫,衣服反穿一月,妇女不戴石墩、玛瑙等饰物。藏族禁忌妇女参加丧葬活动。甘肃裕固族的丧葬习俗与藏族基本相同,有天葬和火葬等习俗。下葬后,也有“头七”,“二七”,直到“七七”念经超度的仪式。死者家属在四十九天里,不梳头,不盥洗,不装饰,以示哀悼。

    进入民国以后,城镇的葬礼有了一些革新,丧期变短,仪式简化,亡者家属偶有臂缠黑纱以示哀思的。

    四、节俗礼仪

    1.时令节俗

    时令节日几乎贯穿一年到头四季,民间谚语有“四大节,八小节,二十四个末末节”之说。每个时令节日都有丰富的礼俗内涵,普遍蕴含着祭祀、团圆、走亲访友等礼俗。传统时令节日以旧历为准,其中人们最重视,礼俗最隆重的首属春节。古俗以正月初一为元日,意为一年之始,民国以后称为春节,民间仍称为过年。春节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也有节日活动延续到正月末的,期间有各种礼俗。正月初一,鸡鸣时分,长幼早起,盥洗整衣,祭拜祖先、迎众神,有的地方只迎灶神,饮屠苏酒,在庭院燃爆竹柏香,正屋摆放蒸馍、百果、酒肉等食品。黎明时分,开大门,俗称开财门,有的地方早晨到河里、井里挑水,俗称挑财水。早饭后,家长率家中长幼依次到宗亲、邻居家拜年,此活动需数十日才停。初二日到外家和妻父母处贺新年。过年期间,同村的人道路相逢,互相作揖道贺。有的地方在初一要上坟祭拜祖先和亡故的亲人。从初一到初十,以天气阴晴占卜五谷和动物的吉凶,有“头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果、十菜”之谚。

    初五为牛的日子,也称送穷日。各地送穷的礼俗不同,平凉等地此日把土送到野外;灵州、泾川等地把黄表纸、垃圾清扫出门,谓之送无穷;河西的一些地方制作饼子,谓之补缺陷。洮州地方扮演故事行傩礼,并有拔河的习俗。拔河时,人们以西城门为界,在长绳两头末系小绳数十根,百十人挽小绳末梢,家居上的向上扯,家居下者向下扯,分牵上下齐扯,热闹异常。

    初七为人日,陇东各地有招魂的习俗。是日人们击铜器,呼唤亡故亲人的名字;晚上妇女、孩子怀揣饼子,到街上焚香招魂,或在门口挂灯招魂。渭源一带的妇女、孩子晚上在门口焚香,称拜七,之后年节告终。

    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各地都要闹元宵。届时,家家要蒸面形的灯笼,亲友互相馈送,夜间要祭祀天地、祖先。庙宇搭布棚,张灯结彩,锣鼓喧天,举办灯会。在人口密集的村落和城镇,正月十三,家家便开始挂灯笼,谓之试灯,十七日谓之残灯,期间爆竹箫管,彩帐锦棚,龙灯竹马,秧歌大鼓,奢华热闹,盛况空前。山丹县城有一种灯称为鳌山灯,用木板搭成两三丈的屋子,外用纱罩上,上绘有山水人物画像,内置四五百盏灯,供游人观赏。和政县在元宵夜,人们手持火炬向高处送火。河西张掖、山丹等地用线密缀火香在小松株上,称为火树,这是古时火树银花的遗俗。兰州城里的商人,共同出资制作龙灯,出游街巷,自家店铺门口也悬挂灯笼。

    正月十六日,人们出游村外,拴秋千,走邻里,串亲戚,谓之游百病,有出门禳灾之意。妇女焚烧柏树,认为可炙百病。有的地方在正月十五前一日新媳妇可回娘家,节后方回,谓之躲灯。渭源、灵州一带,庙里或街衢塑秦桧夫妇像,腹中空,内用火烧之,称为烧秦桧。在正月二十或二十二日,酒泉等地有摊煎饼的习俗,家家用面糊拌上芫荽烙煎饼,敬献女娲,认为可以补天地,避免天破刮风,不利于春耕。正月二十三日晚,各地都有在家门口燃七堆柴草,老幼相携来跳火的习俗,意为燎疾。燃毕,将火籽灰扬起,以占卜来年庄稼的丰歉,或留灰烬余堆煨烧,次日清晨以火种的旺熄验证当年五谷杂粮的丰歉。

    正月里有许多民俗活动,最热闹的民俗活动是闹社火,甘肃近代的乡村和城镇都有闹社火的习俗。各地多从正月初三开始,便开始闹社火。社火荟萃百戏,有龙灯、狮子、花鼓、旱船、踩高跷(俗称柳木腿)等表演,盛极一时。各地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社火娱乐活动,兰州附近地方打八面鼓,以男子十八人为一队,锣鼓各八,翻腾掷击,各有节奏,队前有两人举旗引导,高下缓急,引领锣鼓。正月里的其他民俗活动也很多,在兰州城内时常可以看到有人腰系羊皮鼓,且行且鼓,有“催地气,和春阳”之意。各地的妇女和孩子有荡秋千的习俗,在屋檐下或是野外的树上栓上秋千,人们成群结队地玩耍,一直到清明前,树枝发芽的时候,才解下绳索。年节是喜庆的日子,有许多禁忌,尤其是大年初一禁忌最多,忌哭声,忌说不吉利的话,忌吵架斗嘴,忌点火出入,忌白天扫地,忌乱泼污水,忌打破锅碗,忌动刀剪针线,忌用牛马驴骡,忌借物给他人等。

    二月二日祭祀土神,也称为龙抬头。此日许多地方要炒各色麦豆,称可杀虫或蛰虫,在房子的四周撒灶灰,称为禁蛰。有的地方也要张灯演戏。许多地方给小孩要剃头发,有“二月二龙抬头,剃去头发不忧愁”的谚语。兰州市山字石的大小药王洞开放,士女云集,焚香拜谒,祈福求运。

    清明节是祭拜先祖和亡故亲人的日子,是四时祭礼的首祭。祭礼是汉族礼俗的重要内容,分春夏秋冬四时祭祀。春祭是清明,夏祭是七月十五,秋祭是十月初一,冬祭是冬至。清明节的祭祀最为隆重。在清明前五日人们就开始陆续祭坟,届时,族长率领全族大小男丁赴坟茔祭扫,并依次分赴各昭穆之坟,焚化纸钱,供献祭品,填土锄草。祭祀毕,众人饮酒直到黄昏。同宗清明祭扫的开支由各家轮流做东,在上坟时就商量决定,来年由哪家张罗,称为坟头大会;有的从族里的祭田收入中开支。酒泉等地清明上坟献芽面包子(未成熟的麦子磨成的面,味甜)。有宗祠、家庙的世族,清明还要在宗祠、家庙进行祭祀活动。清明以后家家便开始糊风筝、放风筝。有的地方在清明时节要出外踏青,人们纷纷走出户外,放风筝,相邀携酒壶到野外踏青。有的县城在清明次日把城隍神像抬到厉坛设馔致祭,称为出行,县官士民共祭之。

    三月三日为上巳节,人们走出户外,到野外踏青,认为可以舒畅阳气。

    四月八日为佛诞节,各地的庙宇都举办各种佛事活动。兰州五泉山的庙会远近闻名,近郊人士多来此游玩。妇女在山顶泉水中摸石子,有摸得者,预示着将来可生男孩。

    五月五日为端午节,也称为夏节。清晨在门上插上柳条艾草,男女都携带缝好的荷包,也称为香包,以为这样可以祛除不祥。全家饮雄黄酒,并在发际、耳后、眼圈涂雄黄,以防虫咬,食用糯米做的角黍,并以角黍祭祖先,馈亲友,互相贺节。有的地方做韭菜包子,拌凉面,或在儿童的脖颈手脚腕上拴上五色丝绳,称为长命缕。陇东的一些地方,读书的弟子要宴请师长,名曰享节。在敦煌等地,此日已经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当地称为女儿节。有的地方还要门贴钟馗像,以防鬼怪。静宁等地在晚上有燃篝火的习俗。

    六月六日为沐浴节,一些地方的女孩早上提瓦罐到野外盛露水洗脸。人们牵猫、狗、牛、羊赴河中洗浴,晒书籍、衣服,以为可以沐百病防虫咬,还要造酒曲,制甜醅,以备酿酒。河西地方有煎药汤洗浴剔除疥疮的习俗,谓之丢瘤节。兰州附近城乡百姓拜五泉山、兴隆山,而五泉山的百步拜佛,相沿成风。洮河两岸的神祠举行赛神会,六月初三,将四乡的官神迎到河神祠集会,初五,官神入城,城内举行祭祀活动,举行完祭神仪式后,再送官神回本庙。

    七月七日为乞巧节,是日妇女在院里摆果茶饼食,以乞巧于天女,晚上玩在兜襟下摸黑穿针引线的游戏,谁在暗中穿上针,谁就为巧女。

    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也称盂兰会,为夏祭。有的地方要上坟祭祖坟,设供馔,焚纸钱。河西酒泉等地上坟时要献葫芦包子。在兰州城里,居民晚上在黄河岸边放河灯,有招魂之意。

    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为团圆节,也称为秋节。家家户户蒸月饼,又名千层饼,以瓜果梨枣葡萄、月饼置于院内几上,祭月赏月。是日,敦煌等地已嫁的女儿要回娘家,谓团圆节。

    九月九日为重阳节,私塾、学堂的弟子要宴请师长,或携礼拜访师长,如端阳节之俗;或亲朋相携到附近山上登高,并饮菊花酒,吟诗酬唱。

    十月朔日为下元节,俗称鬼节,是为秋冬祭。届时,做馄饨、饺子祭奠祖先和亡故的亲人,并用纸做冥衣、冠履,谒墓祭祀焚烧,谓之送寒衣。新丧人家的妇女在灵位前或大门外号哭。酒泉等地上坟敬献麻麸包子。敦煌等地也祭拜祖先和亡故的亲人,将此日称为招魂节。

    冬至节,为冬祭,祭祖先和亡故的亲人,也拜访尊长师友。有的地方将肉及豆腐剁碎和酒吃,称为醒脑酒,有冬至阳气将生,作事有头脑意。酒泉等地冬至后三日有祭祀太阳的礼俗,到时家家炸油饼祭献太阳神,意味着从此可将太阳接到北方来。

    腊月初八为腊八节,熬米粥,馈邻居,祭门户及马牛羊鸡豕狗六畜,到河里凿冰背到田里,以冰的气泡多寡预兆来年庄稼的丰歉,或晚上在灶间放一碗水,早上结冰后,以冰的形状来验兆来年庄稼的丰歉。进入腊月便开始准备过春节,家家要打扫房屋,清洗衣物,蒸各色花馍,杀猪宰羊,给孩子们缝制新衣等,一直忙到除夕之夜。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上天,有的地方称送灶娘娘回宫,做糖供奉,传说可以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除夕之日,换桃符,贴对联(民间用红色纸,寺庙、祠堂贴黄色纸,丧家在三年之内用蓝纸上用白粉书写“制”字,或不贴),扫祠堂,立木主,悬祖先像,陈祭品,无祠堂的在主室设祭。黄昏将至时,焚香,接灶神,燃爆竹。是日,全家团聚饮食,至半夜或天明,名日守岁或辞岁。晚上用烧红的石头放在盛酒醋的木勺里,在各处熏染,以除邪秽,谓之打醋弹。富裕人家在门口张灯结彩,通宵达旦。合水等地新年时在门户贴画鸡,意为鸡通吉祥的“吉”,有吉祥之意。除夕晚上,家家都在大门口跪请祖先、亡亲回家过年,初三日晚又在门口跪哭烧纸,意为送祖先和亡故的亲人。

    甘肃的洮岷、渭源等地,每到除夕之夜,女子多到大门外号哭。有资料记载,这些地方的住户多为从宋明时自江南迁移而来,每逢佳节,女子思念娘家,天涯望断肠,便到门口号哭,久之相沿成俗,每到年节时分,妇女多在门口号哭。“旧历除夕,上街看过年风俗。夜中,心中有冤苦之妇女都到门前痛哭,且烧纸与亡者。”其他地区也有此种习俗,所不同的是女子号哭是思念家里亡故的亲人,当年有亡人的,或失去子女的妇女多到除夕时,到门口号哭,以抒发思念之情。

    兰州城里的商家,除夕关门前手提灯笼和酒壶,到附近各店辞年,在门口道吉祥祝福的话后,彼此斟酒饮毕,再去下一店,在附近数店贺词完后方归。各地在时令节日都有逛庙会的习俗,各地庙会的情形大同小异,关于庙会的情形将在本书第八章里叙述。民俗也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革,尤其在城镇,一些新风尚、新节日陆续出现,诸如双十节,元旦等新节日,在公职人员和学生中开始流行。

    2.官方节俗、礼俗

    时令节日并不只在民间流行,官方也举行各种时令节气的仪式,甚是隆重。官方的时令节俗影响最大的属立春。立春前一日,各地的地方官令各里甲的杂工从业人员,即民间所谓的七十二行,齐集县署大堂点验,称为社火过堂,有的地方叫点春。这些人员装扮成各业从业人员的模样,等候县官点春,点农户时,夫妇上前跪拜,赏赐银牌,待点其他行业的行头时,也依次上前跪拜,领取银牌。次日上午,知县率领僚属与各业人员等咸集东郊,准备迎春。到时,左列勾芒神像(为古代汉族传说掌管农事的神),右列用色纸做成的春牛或用泥塑的土牛。官民均向勾芒神像行三跪九叩礼,礼毕,迎勾芒神像回署,分方位安置在仪门外。立春时刻,官员再行拜叩礼,至此,仪式才告结束。继而县官用五色小鞭挞纸牛,称为鞭牛,或挞春。礼房的人在旁喊道:“第一鞭——风调雨顺!”“第二鞭——国泰民安!”“第三鞭——五谷丰登!”围观的百姓争相抢碎纸,或土块,以为可避六畜瘟疫,否则,会认为春气不发,麦苗不长,全年时令不和。

    乡饮酒礼也是官方参与的一项礼俗,即官署宴请地方耆绅长老拜谒文庙的明伦堂。“旧时每年正月望,十月朔,先由儒学齐长等择士绅之有齿德者,荐为大宾;诸生之有齿德者,荐为介宾;庶民之有齿德者,荐为耆宾”,“至日县令尉谕二官率谒明伦堂,宴饮扬觯,读卧碑,酬酢拜跪,俱尊典礼,亦古之尊高年而重有德之遗意。民国以后,此礼不行。”

    官方举行的祭祀活动最有影响的是祭文庙,称为正祀,正祀都列入官府的祀典,有常制。祭文庙也称祭孔,或丁祭,即在每年春秋两季二八月的第一个逢丁日子,赴孔庙举行祭祀仪式。清末各府县都举行丁祭,丁祭由县官主持,有行三跪九叩礼,读祝文、吹唢呐、放铁炮等仪式。礼县在举行丁祭前要杀牛、羊、猪各一头,参加丁祭的人均可分得一份肉,读祝文的人必分猪头一个,已成规矩。其他正祀还有对诸坛的祭祀,比如祭祀社稷坛、风云雷雨坛、先农坛、厉坛、城隍等,都有定制。兰州城里比较隆重的正祭是祭祀城隍的仪式,兰州的城隍传说是汉将军纪信。

    官员上任和离任,地方官要组织百姓到十里外携酒迎送。如果官员为政清廉,百姓到城外十里地欢送时要送万民伞,同时还要选一位老人给官员穿靴。到时老人端着放靴子的盘子,跪在离任的官员面前,脱下旧靴子,穿上新靴子,换完靴子,互相磕头后,礼毕。之后,官员起身上轿,三声礼炮后,唢呐吹起,彼此分别。随即把旧靴子装在木笼子里,木笼上写着官员的德政,挂在城门洞上,有怀念和彰扬之意。

    3.少数民族的节俗、礼俗

    少数民族的节俗、礼俗内容也很丰富,在此以回族、藏族为例来叙述。回族的民俗节日体现出伊斯兰教的宗教特色,以开斋节最为隆重。开斋日又名尔德节。回族开斋时令每三年缩一月,比如第一年自正月起,连三年俱正月,到第四年自十二月起,连三年俱为十二月,以此类推,开斋三年时令提前一月。开斋前一月要闭斋,闭斋之日,用早饭在鸡鸣时分,用晚饭在日落见星光时,禁止其他时间饮食,产妇、孩子、老人等可例外,不闭斋。闭斋满一月后则开斋,开斋以见新月为准。从开斋前第五日起,寺里的各阿訇赴寺辖人家诵经,家人在阿訇面前跪俯,逐个擦面,完毕后,给阿訇馈赠布施。开斋日,先赴清真寺礼拜总阿訇,然后赴公墓诵经。在开斋节时,家家户户要制作各种精美点心和油炸食品,互相馈赠。开斋节七十日后,为小年,即宰牲节,此日也要到清真寺做礼拜,各家要制作食品,走亲访友,互相馈赠,俗与开斋节略同。回族男性平时碰面,彼此要道“色两目”,互致问候平安。

    藏族的时令节日以藏历为准,岁末也举行迎新年的习俗。除夕在帐房内烧香念经,围坐喝茶,父母已经故去的,磕头哭泣。新年初一,先赴寺中给喇嘛磕头,回帐房吃茶。之后,再赴寺在寺外绕行十余圈,有疾病的绕寺一二十圈,磕等身头,以后每日如此,不走亲访友。初六日,生产生活仍如往常。到十五日,都赴附近寺院等大喇嘛摸顶,喇嘛用竹竿系红布击头,被击中者,欢喜异常;未击者,等待击中才肯罢休。有的寺院人多,得等四五日才能被击中,才可了却心愿。农业区的藏族,过年时取冰列在围墙上,块块相结,以多为贵。禁忌年节时给人借火。

    藏区的各个寺院,一年里都要举行几次宗教活动,吸引附近朝拜供施的乡民前来观看。一般来说,每年的正月和六月从初一到十五是寺院例行举行盛大宗教活动的日子,一些影响大的寺院,举行的活动别具特色。在东南藏族的各个寺院,都举行宗教活动。届时,大喇嘛坐在台上诵经,约有30个僧人头戴面具着蟒袍,装扮成天王菩萨、牛头马面、护法诸神的模样在寺中坛上跳舞,还有僧人用鼓乐、喇叭号筒在台中迎接,一对对继出,之后大家合跳舞步。诵完经后,用鼓乐鸣炮,把用炒面和酥油做成的赤形人放在三角木盘内,送到寺外一二里地。次日,寺院收藏汉群众的布施。洮岷山区的禅定寺每年正月十六、六月十六、十月十六举行三次盛会,称为“打掌哈”,附近藏族男女盛装前来,数千僧人装扮成奇怪异兽,欢腾跳跃。下午要举行烧油锅的习俗,在锅内盛油洒后燃烧,喇嘛将燃烧的油洒泼在地上,油火泄地,焰火宛如龙蛇,供人观赏。

    各少数民族都有传统的日常生活礼俗。藏族每逢节日或亲友来访,都要向客人敬献长五尺,宽二尺的哈达,接受者要回送一条,或日后回拜时敬献一条哈达。递送的方法是,谒见尊长、土官、活佛时,献者双手捧上,接受者不一定亲手接取,献者可置其座前退下;尊长等犒赏下人时,把哈达系于受赏者的脖颈;平辈互赠,则是递于手中。馈赠礼物时,在礼物上也可系一条哈达。哈达的颜色有白色、黄色和蓝色,以白色居多。藏族对活佛尊敬到五体投地的地步,活佛的车驾经过,撮马蹄下的尘土,贴在额上,感到十分荣幸。在洮河流域汉藏杂居地区,春秋两季藏族有祭山习俗。到时,每家派人手持长杆嘛尼旗,到附近高山上插在一处,认为可以避祸得福。到藏族人家去拜访,到帐房门外须先叫唤,主人即出帐迎接。迎入帐房,男主人和客人都进入左侧,女主人和女客进入右侧,主客席地坐在毡或羊皮褥子上。座位以里面朝外为最尊贵,主人面向客人。客人在帐房坐定后,主妇拿出酥油和炒面,烹茶招待。客人从自己的怀里取出碗,用酥油、炒面、副茶制作糌粑,喝茶食用。

    五、日常礼俗

    甘肃地方广袤,人口较少,数十里、几十里路途不见人烟。人们之间远距离的交往很少,看重同村、同地域的人际关系,同村的人们平时见面要互致问候,婚丧嫁娶和有疾病时互相帮助,在春种、夏收时节,哪家劳力少,农活干得慢,劳力多干得快的人家就去帮忙。某些缘由就可以建立比较久远深厚的人际关系。比如康县等地看重同庚出生的人,同庚出生的人之间亲如兄弟姐妹,互称为“老庚”,双方父母认亲交往,如亲戚一样走动。各地对同科中举视为珍贵,称为“IM年”,彼此借此可结拜兄弟,以便以后在仕途上互相关照。亲戚、朋友造访常在门口或村口迎送,亲友至,装烟敬之,无论远近,要留吃便饭。用双手给长辈、客人递送烟酒、饭菜、茶水,接者也须双手。尊重师长,诸艺皆有师,而士为首倡,自拜师后,敬师如父兄,四季有节礼,生辰有敬祝,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甘肃民间有拜干亲的习俗,如拜干爹、干妈、干姐妹、干兄弟等。此俗一般是孩子出生后身体不好,民间认为和父母犯灾,或相冲相克,为避灾而在门外撞干亲,即清晨在路口等待,碰到的第一个成人就可视为干亲,或找个属性相合的已经有孩子的人拜为干亲。孩子到十六七岁时,干亲可卸下,也有终身来往的。家里孩子少或独苗,多拜性情相投、年龄相仿的人为干兄弟干姐妹,或成年后与玩伴或闺中密友拜为兄弟或姐妹,终身如兄弟姐妹相待。新居落成,要举行乔迁之喜,亲朋好友前来贺房,称为暖房。考中功名后,亲友要贺喜,家里也要摆酒席款待贺喜的人。近代新式教育兴起后,学生高中毕业后,众亲友便来恭贺。甘肃的汉族也有在岔道、古道、十字路口堆峨巴(蒙语为石堆)的习俗。峨巴为古老的路标。

    甘肃近代许多地方留存了古风遗俗。有的地方,在年节时分,门上不贴对联,而是贴诗一二首,此即古代宜春贴的遗俗。为亲朋饯行时,不设宴,在友人登车上程之日,先行一步,早早拱立在道旁,持一壶酒在路旁等候,车至,朋友下车持樽饮毕。上车行至数里,又遇一友,恭候持酒如前,再次斟酒。交友越多,持酒饯行的人也越多,饮酒也越多。这也许就是“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古俗的遗留吧。百姓晚上出行,手持燃火的木根或木片,称为料子,古人有所谓的燎子,这是古俗的沿袭和变异。

    传统社会人们终身都在村落内生产生活,女人更是如此。有些偶尔外出做点生意的男人,已经算是见过世面的人了。人们视野狭隘,很少看见陌生人,偶有陌生人路过,彼此比较友好。有人撰回忆录记载近代民风:甘肃陇南的清水县,离天水约有一百三十华里,其间从四十里铺向南至社棠镇三十余里,路途大多在山梁之上。夏季炎热,在行人口干舌燥之际,半途中有在土崖上开的窑洞,洞内坐着一位五十余岁的农民,其前面置两个盛满米汤的大瓦罐,其中一个罐上漂着木勺一把,地下放着几个粗碗。在夏日炎热不见人烟的地方,过客莫不欢欣,进洞解凉饮汤如得甘露。稀汤米不相连,正好解渴,喝好歇过,问需付多少钱,农民回道:“不收分文。”问何故,只说:“每夏舍汤已数代矣。”作者感言道:天上天阔云净,远处山洼里村庄掩映在绿树之间,一派宁静气氛。此时、此地、此农民自有其内心世界,当为以济人为乐者,或其精神上所得之恬慰,已与天地相契矣。从身处今天纷纷扰扰的尘世的人看来,这种难能可贵的人情风俗,有一种淳朴、厚道、恬静的感觉。甘肃地方人情憨厚老实,淳朴保守,本分吃苦,由此可见一斑。

    在日常生活里也有不少不良的陈规陋俗,如赌博。近代有的地方赌风很甚,公开聚众赌博。每到夏收以后八九月间,麦子收仓,相对闲暇,有的地方的农民便在同村赌博,有人乘机在人口集中的乡村或集镇设庄聚赌,不少客商前来聚赌。一些良家子经不住诱惑,将家业赌博殆尽,落个倾家荡产。军阀割据时期,地方军阀聚众赌博的事屡见不鲜,史载:“民国十一年以后,八镇开骡马会,有官赌焉。陇东镇守使派副官监视,兵士保护,……浮薄子弟,沉溺其中,至有倾家荡产者,其父兄诉诸县署。县长日:此军阀所放之赌也,吾其如彼何。”在城镇人口积聚的地方,赌风更甚,有的乡下人进城卖麦子,将随身带的麦子和驴都输得精光。赌风的滥觞对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民国以后,易正朔,改衣服,变风俗,古老的习俗面临着种种变革,新的社会风尚逐渐萌芽。民国元年(1912年)2月,甘肃官牍文书一律改为公历,也即阳历,城镇的商务交往逐渐开始用阳历,民间活动则仍用阴历。城镇男子久别相见,彼此握手问好,学生见老师,须向老师行鞠躬礼,原来的跪磕礼渐废。

    六、禁忌

    禁忌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比较普遍,反映出社会的某些观念。汉族在性别方面的禁忌最多,针对妇女的清规戒律较之其他少数民族尤甚。在今天的人看来,几乎到苛刻的地步。甘肃近代各地,女孩长到六七八岁时,就要裹脚,称小脚为“三寸金莲”。这种几近畸形的审美意识,使许多女子的身心受到伤害。女子成人后,脚小与否成为男人择偶的必备条件,尤其是一些大户人家,更注重未来儿媳妇的脚的大小。辛亥革命禁止缠足的号令,在甘肃落实得并不彻底,城镇里一些人家逐渐解禁,而乡村仍然给女孩缠足,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彻底废除了这一千年陋习。婚前的女子基本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里学习刺绣、纺织等女工以及烹饪等家务。若出门,必要家中男子陪同。有记载笑言,若外人叩门问家中是否有人,如果无男人在家,常回答为“没人”,似乎女子非人也。近代在陇东、陇南的部分地区,妇女出行,头戴脸罩,也称为面纱,脸罩为长方形的青色薄纱,下两角缀银角,防风吹起;上两角有飘带,从额前勒系至头后,带端有银铃,直垂背后。除非同行的家里人多,则不需戴面罩。

    出嫁后的女子,在婆家的地位甚低,尤其在大家庭里,年轻媳妇基本没有什么地位,全部的生活就是做饭、缝织,养育孩子,绝大多数妇女还要参加必要的生产劳动。已婚妇女社会地位低,从称呼上可见一斑,已婚妇女对与丈夫平辈的兄弟、姐妹都是大一辈的称呼,如称夫兄为大伯哥,夫弟为小叔,夫姐为大姑,夫妹为小姑等。伯、叔、姑在汉族称谓里,均为对大一辈的人的称呼,而对已婚妇女来说,出嫁后在婆家平辈的关系中,却这样称呼丈夫的平辈兄弟姐妹,可见社会对女性的桎梏体现在各个方面。

    其他禁忌在日常生活随处可见,妇女生育后,为求产妇安静,避免打扰,常在门口挂红纸或红布条,禁忌陌生人进出,民间称为“忌门”,家里有生病的人,也要忌门。禁忌亲人亡故有孝在身时,去别人家走动,或参加别人的喜庆之事;禁忌孕妇进入洞房,也不得进入产房;禁忌未成年人或产妇暴死后人祖坟;禁忌出嫁的姑娘年三十、初一回娘家;禁忌用筷子敲打碗碟;禁忌正吃饭时将筷子插入碗内离开;禁忌将筷子头放在朝桌外的一边;禁忌在别人前或客人前打孩子;禁忌年节期间教训孩子;禁忌与人发生口角;禁忌麻绳系腰间;禁忌男人从妇女内衣下过;禁忌晚上出行;忌讳呼父母姓名,别人直呼父母姓名视为侮辱;忌讳亡故亲人的名字被人使用称呼,视为侮辱;不得嘲笑别人的生理缺陷,不得偷听他人的谈话,客人自己不能盛饭,禁忌单手给客人递饭;禁忌客人来时打扫房屋;忌乌鸦叫,喜欢喜鹊叫;禁杀耕牛,传说耕牛为黄毛菩萨,意为人人所吃的粮食离不开耕牛,临了就不能宰杀。官员不准人民房,意为地方官操生杀大权,进入民房恐不利于民,有扰民之嫌。

    各少数民族的性别禁忌也很多,禁忌妇女参加宗教活动,禁止妇女进人寺院。回族妇女出门须戴盖头。藏族、蒙古族妇女社会地位比汉族妇女略高,但妇女仍然十分辛苦,地位低下。藏族妇女承担着绝大多数的生产和生活劳动,背水、捻线、放牧、挤牛奶、晒牛粪等。男子参与部落集会,从事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承担防卫之务,骑马荷枪,交涉争斗,防匪捕盗。在拉卜楞寺,在每年四月十五日释迦牟尼诞辰的次日,妇女可以出外活动,称为“坐娘乃”。是日,拉卜楞寺附近的每个妇女,穿上盛装,戴上珍贵的饰物,清晨日出以后,集合在拉卜楞寺外围,以村庄或部落为单位,排成长队,齐声高唱“喳嘛呢叭咪哞”的六字真言,自右而左,周而复始地沿着寺院外围的经轮边走边唱边转经轮。男人、小孩在旁边观看,人头攒动,非常热闹。这项活动禁忌妇女在日落之前吃任何东西。裕固族的特殊禁忌是忌穿红衣,骑红马,携带枪支、牧鞭、生肉、生皮的人进入帐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