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

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

时间:2022-05-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化学消毒灭菌法是利用化学药物清除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用于杀灭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化学制剂称为消毒剂或灭菌剂。是热力消毒灭菌法中效果最好、临床应用最广泛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物品的灭菌,如金属器械、玻璃、橡胶、搪瓷、敷料、细菌培养基等,不能用于凡士林等油类和滑石粉等粉剂的灭菌。

常用消毒灭菌的方法有两大类;即物理消毒灭菌法和化学消毒灭菌法。物理消毒灭菌法是利用物理因素杀灭微生物的方法,主要包括热力灭菌(干热和湿热)、辐射、过滤灭菌等。化学消毒灭菌法是利用化学药物清除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用于杀灭微生物使其达到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化学制剂称为消毒剂或灭菌剂。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heat disinfection sterilization) 主要利用热力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和细胞膜,从而导致其死亡,是效果可靠、使用最广泛的方法,分干热法和湿热法两类。干热法由空气导热,传热较慢,因此所需温度高,作用时间长;湿热法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较快,穿透力强,因此所需的时间短、温度低。

(1)燃烧法:包括焚烧、烧灼,属干热法。①焚烧:适用于对患者尸体、废弃衣物、纸张、医疗垃圾等的处理,可直接点燃或在焚烧炉内焚烧;②烧灼:用于耐高温物品和小件金属器件的灭菌。

(2)干烤:属干热法。适用于在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的物品,如油剂、粉剂、玻璃器皿和金属制品等的灭菌。不适用于塑料制品、纤维织物等的灭菌。在特定的干烤箱内进行灭菌,灭菌条件为:160℃持续2小时,或170℃持续1小时;或者180℃持续30分钟。临床有机械对流型烤箱、金属传导型烤箱和红外线辐射灭菌烤箱等。

注意事项:①灭菌前,先将物品刷洗干净,玻璃器皿需干燥;②物品包装不超过10cm×10cm×20cm,放物量不超过烤箱高度的2/3;③放置时物品勿与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④有机物灭菌时,温度不超过170℃,以防炭化;⑤油剂、粉剂的厚度不超过0.6cm,凡士林纱布条厚度不超过1.3cm。

(3)煮沸法:属湿热法。适用于耐高温、耐潮湿物品,如金属器械、玻璃、橡胶、搪瓷、棉织物等。先将使用后的诊疗用品用含100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自来水冲洗干净,一般煮沸20分钟。被肝炎或结核杆菌污染的诊疗用品煮沸30分钟,可达到消毒目的(如炭疽芽胞煮沸10~15分钟可被杀死,破伤风杆菌芽胞需要煮沸60分钟,肉毒杆菌芽胞需要煮沸180分钟)。在水中加入1%碳酸氢钠可提高沸点到105℃外,且能防锈、增效。

注意事项:①消毒前,物品必须刷洗干净并全部浸入水下。②器械的轴节及套盖打开后再放入水中,空腔导管内灌满水。③刀、剪等锐器用纱布包裹,防止碰撞变钝。④玻璃类制品用纱布包好,在水温低时放入,消毒时间10~15分钟;橡胶类制品用纱布包好,水沸后放入,消毒5~10分钟。⑤碗、盘子等垂直放置,大小、形状相同的容器不能重叠。⑥消毒时间从水沸时计时,中间加入新的物品应从再次水沸时重新计时;高原地区气压低、沸点低,应延长消毒时间才能达到消毒效果,海拔每增高300m,消毒时间延长2分钟。

(4)压力蒸汽灭菌法:属湿热法。是热力消毒灭菌法中效果最好、临床应用最广泛一种方法。适用于所有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物品的灭菌,如金属器械、玻璃、橡胶、搪瓷、敷料、细菌培养基等,不能用于凡士林等油类和滑石粉等粉剂的灭菌。

根据排放冷空气的方式和程度的不同,分为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该型又分为手提式和卧式两种)、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该型又分为预真空和脉动真空两种)和快速压力蒸汽灭菌。①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当压力达到102.9k Pa(1.05kg/cm2)时,温度可达121℃,维持20~30分钟即可达到灭菌目的;②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当蒸汽压力达205.8k Pa(2.1kg/cm2)时,温度可达132℃或以上,维持5~10分钟即可灭菌;③快速压力蒸汽灭菌,灭菌时间和温度与灭菌器种类、物品是否充分裸露、是否带孔有关。快速压力蒸汽灭菌(132℃)所需最短时间3分钟,最长时间10分钟;一般灭菌时要求物品裸露,取出的物品不能储存,无有效期,故需要尽快使用。适用于应急锐利器材的灭菌,包括普通手术刀、剪、锯及眼科、耳鼻喉科的精密锐利手术器械。

注意事项:①灭菌前物品须彻底洗净并干燥。②灭菌包不宜过大(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包体积不超过30cm×30cm×25cm,预真空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包体积不超过30cm×30cm×50cm)。器械包重量不宜超过7kg,敷料包不宜超过5kg,各类物品间要有空隙。③手术器械应摆放在篮筐或有孔的盘中进行配套包装,取出时应及时闭孔。④盘、盆、碗等器皿,宜单独包装。⑤血管钳等轴节类器械不应完全锁扣,有盖的器皿应开盖,摞放的器皿间应用吸湿布、纱布或医用吸水纸隔开。⑥管腔类物品应盘绕放置,保持管腔通畅;精细器械、锐器等应采取保护措施。⑦难以灭菌的物品放在上层,布类物品放在金属、搪瓷类物品之上,以防包布受潮;物品不能贴靠柜壁,排气孔处不宜放置物品。⑧灭菌物品待完全干燥后才能取出。⑨随时观察压力和温度情况,定期监测灭菌效果。

(5)低温蒸汽消毒:属湿热法。将蒸汽输入预先抽空的压力蒸汽灭菌锅内,并控制其温度在73~80℃,持续10~15分钟,主要用于不耐高热的物品,如内镜、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的消毒。可杀灭大多数致病微生物。

(6)流通蒸汽消毒:属湿热法。在常压下用100℃左右的水蒸气消毒,消毒时间从产生蒸汽后计算,一般需要15~30分钟;常用于食具、便器的消毒。

2.辐射消毒法 又称为光照消毒法。利用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使菌体蛋白光解、变性而导致细菌死亡。包括日光曝晒、紫外线灯、臭氧灭菌灯消毒等。

(1)日光曝晒:日光具有热、干燥和紫外线的作用,有一定的杀菌力,常用于床垫、毛毯、被服、书籍等物品的消毒。可将物品放在直射阳光下曝晒6小时,并定时翻动,使物品各面均能受到日光照射。

(2)紫外线消毒:紫外线可杀灭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细菌繁殖体、芽胞、支原体等,可用于物体表面、空气、水和其他液体的消毒。其杀毒机制包括:①破坏菌体蛋白使其光解变性;②使菌体DNA失去转化能力而死亡;③降低菌体内氧化酶的活性;④使空气中氧电离产生具有极强杀菌作用的臭氧。

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是250~270nm,临床常用紫外线灯管(包括15W、20W、30W、40W)和紫外线消毒器(包括紫外线空气消毒器、紫外线表面消毒器、紫外线消毒箱3种)。消毒方法:①空气消毒,可选紫外线空气消毒器,消毒效果可靠,可在室内有人时使用,按产品说明书安装,一般开机消毒30分钟空气即可达到合格;在室内无人时,也可采取普通紫外线灯悬吊式或移动式直接照射,采用悬吊式紫外线消毒时,室内安装紫外线消毒灯(30W紫外线灯,在1.0m处的强度>70μW/cm2)的数量为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分钟。②物品表面的消毒,普通紫外线灯照射有效距离为25~60cm,消毒时将物品挂起或摊开,使其充分暴露以受到直接照射,消毒时间为20~30分钟。紫外线表面消毒器,采用低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制造,能在瞬间达到满意的消毒效果;紫外线消毒箱,采用高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制造,一方面利用紫外线和臭氧的协同杀菌作用,另一方面利用臭氧对紫外线照射不到的部位进行消毒,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③液体消毒,可采用水内照射法或水外照射法,紫外线光源应装有石英玻璃保护罩,水层厚度应<2cm,并根据紫外线的辐照强度确定水流速度,消毒后的水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注意事项:①紫外线消毒灯在使用过程中,每周2次用无水乙醇棉球轻轻擦拭1次,除去灰尘和污垢。②用紫外线灯消毒室内空气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低于20℃或高于40℃,当相对湿度>60%时应适当延长照射时间。③消毒时间须从灯亮5~7分钟后开始计时,关灯后,如需再开启,应间歇3~4分钟,照射完毕后应开窗通风30分钟。④普通紫外线灯管的有效消毒时间为1 000小时,需按时更换灯管,记录使用时间。⑤紫外线对人的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照射时人应离开房间,必要时采取防护措施。⑥用紫外线消毒物品表面时,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紫外线的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适当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⑦使用的紫外线灯,新灯的辐照强度不得低于90μW/cm2,使用中紫外线灯的辐照强度不得低于70μW/cm2;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由于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应定期检测,凡低于70μW/cm2者应及时更换灯管;紫外线强度计至少6个月标定1次。

(3)臭氧灭菌消毒法:臭氧在常温下为强氧化气体,稳定性极差,易爆炸,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病毒、芽胞、真菌,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主要用于空气、医院污水、诊疗用水及物品表面的消毒。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损坏多种物品,且浓度越高对物品损坏越重;温湿度、水的浑浊度、有机物、p H等多种因素可影响臭氧的杀菌作用。臭氧对人体有毒,空气消毒时人员必须离开,待消毒结束后20~30分钟方可进入。

3.电离辐射灭菌法 利用放射性核素60 Co发射高能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进行辐射灭菌。优点是灭菌彻底,无污染及残留,可在常温下灭菌,又称“冷灭菌”。适用于不耐热的物品如金属、橡胶、高分子聚合物、精密仪器、生物制品、节育用具等。

电离辐射灭菌时,湿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灭菌应在有氧环境下进行,以增强γ射线的杀菌作用;使用机械传送物品以防放射线对人体造成伤害。

4.微波消毒法 微波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病毒、细菌芽胞和真菌、真菌孢子等。常用于食物及餐具、医疗药品及耐热非金属材料器械的消毒灭菌。

注意事项:①微波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应避免小剂量长期接触或大剂量照射;②水是微波的强吸收介质,用湿布包裹物品或在炉内放一杯水会提高消毒效果;③微波无法穿透金属面,故不能以金属容器盛放消毒物品,被消毒的物品应为小件或不太厚。

5.机械除菌法 指用机械的方法;如冲洗、刷、擦、扫、抹、铲除或过滤等以除掉物品表面、空气中、水中及人畜体表的有害微生物。此种方法虽不能杀灭病原微生物,但可大大减少其数量和引起感染的机会。如医院内常用的洗、刷、擦、层流通风、过滤除菌法等均属于机械除菌法。

(二)化学消毒灭菌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chemical disinfection method)是利用化学药物使微生物的蛋白凝固变性,酶失去活性,抑制其代谢、生长和繁殖或杀灭微生物的消毒灭菌方法。

凡不适合用于物理消毒灭菌的物品,都可以选用此法。该法还适合对患者的皮肤、黏膜、排泄物及周围环境的消毒灭菌。此法还可用于光学仪器、金属锐器以及某些塑料制品的消毒。

好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的条件:杀菌谱广;有效浓度低并性质稳定;作用速度快并时间长;易溶于水并可在低温下使用;不易受有机物、酸、碱及其他物理、化学因素的影响并无刺激性、腐蚀性;不引起过敏反应并用法简便、价格低廉。毒性低、无色、无味、无臭且易于去除残留药物;不易燃烧、爆炸,安全并便于运输等。

1.化学消毒剂的选择 化学消毒剂的种类繁多,针对消毒对象、要达到的消毒水平以及可能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选择最适宜、最有效的消毒剂。按化学消毒剂的效力不同分为4类。

(1)灭菌剂(sterilant):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如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等。

(2)高效消毒剂(high-efficiency disinfectant):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并对细菌芽胞有显著杀灭作用的制剂。如过氧化氢、部分含氯消毒剂等。

(3)中效消毒剂(moderate-efficiency disinfectant):能杀灭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如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等的其他微生物的制剂,如醇类、碘类、部分含氯消毒剂等。

(4)低效消毒剂(low-efficiency disinfectant):仅能杀灭细菌繁殖体、亲脂病毒和某些真菌的制剂,如酚类、胍类、季铵盐类等。

2.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能不用尽量不用,必须用时尽量少用,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灭菌的,尽量不使用化学消毒灭菌法。

(2)依据物品的性能和各种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3)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和毒性反应。

(4)消毒剂应定期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并定期检测、调整有效浓度。

(5)待消毒的物品先将油脂清除再清洗,必须洗净、擦干。

(6)消毒剂中不能放置消毒以外的物品,以防降低消毒效力。

(7)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须用无菌生理盐水蒸馏水冲净,避免消毒剂刺激人体组织。

(8)知晓消毒剂的毒性作用,做好工作人员的防护。

3.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1)浸泡法:将消毒的物品洗净、擦干后完全浸没在消毒液内的方法。要打开物品的轴节或套盖,管腔内要灌满消毒液,在标准浓度和时间进行浸泡。

(2)擦拭法:用消毒剂擦拭被污染物品的表面或皮肤、黏膜的消毒方法。如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墙壁、地面;用0.05%~0.1%的碘伏消毒皮肤等。

(3)喷雾法:用喷雾器将消毒剂均匀地喷洒在空气或物品表面进行消毒的方法。常用于地面、墙壁、空气等的消毒。

(4)熏蒸法:将消毒剂加热或加入氧化剂,使之成气体进行消毒的方法。如手术室、换药室的空气消毒等。

4.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见表8-1。

表8-1 常用化学消毒剂

(续 表)

(续 表)

(续 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