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咽的应用解剖

咽的应用解剖

时间:2022-05-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咽鼓管咽口后上方有一隆起,称咽鼓管圆枕。咽鼓管咽口周围有散在的淋巴组织称为咽鼓管扁桃体。前方经咽峡通向口腔。在腭咽弓的后方有条状淋巴组织,名咽侧索。咽壁的肌肉主要为咽缩肌、咽提肌和软腭肌组。这些肌肉的协调对于完成吞咽动作和保持咽鼓管口正常开放起重要作用。咽部的淋巴组织极其丰富,较大的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咽部感染或恶性肿瘤可通过咽淋巴环之间的交通淋巴管扩散或转移。

咽上起自颅底,下达第6颈椎下缘水平,全长约12cm,上宽下窄,呈漏斗状,前方与鼻腔、口腔及喉相通,下端与食管相接。是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

(一)咽的分部

咽自上向下可分3部分,即鼻咽、口咽及喉咽(图4-5)。

1.鼻咽 硬腭水平线以上的咽部称鼻咽,也称上咽。向前与鼻腔相通。鼻咽顶部有腺样体附着。侧壁上有咽鼓管咽口,与中耳鼓室相通。在咽鼓管咽口后上方有一隆起,称咽鼓管圆枕。圆枕后方为咽隐窝(图4-6),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之一。咽鼓管咽口周围有散在的淋巴组织称为咽鼓管扁桃体

2.口咽 位于硬腭与会厌上缘水平面之间。前方经咽峡通向口腔。咽峡是由上方的腭垂和软腭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和腭咽弓及下方的舌根共同围成的环形狭窄部分。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为扁桃体窝,容纳腭扁桃体,即习惯所称的扁桃体。在腭咽弓的后方有条状淋巴组织,名咽侧索。咽后壁黏膜下有散在淋巴滤泡。舌根上面有舌扁桃体(图4-7)。

图4-5 咽的分区

图4-6 鼻咽部

图4-7 口咽部

3.喉咽 又称下咽,位于会厌上缘平面至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之间。上接口咽,下界为食管入口,前方通喉腔。舌根与会厌之间有一对凹陷,称会厌谷,是异物易存留的部位。两侧杓会厌襞的外下方有一对较深的窝,称为梨状窝。

(二)咽的黏膜间隙

咽壁是由黏膜、腱膜、肌肉和筋膜组成。咽壁的肌肉主要为咽缩肌、咽提肌和软腭肌组。这些肌肉的协调对于完成吞咽动作和保持咽鼓管口正常开放起重要作用。由颈部筋膜构成的许多潜在性间隙,其中较重要的有咽后间隙及咽旁间隙。

1.咽后间隙 位于椎前筋膜和颊咽筋膜之间,上起颅底、下达第1、2胸椎平面,由中间的咽缝分为左右两部分。内有淋巴组织,婴幼儿期内有数个淋巴结,引流扁桃体、口腔、鼻腔、鼻咽等部位的淋巴。该部位的炎症可引起咽后间隙感染,甚至于形成咽后间隙脓肿。

2.咽旁间隙 位于咽后间隙的两侧,左右各一,形如锥体。茎突及其附丽肌肉将此隙分为前后两隙。前隙较小,内侧与腭扁桃体毗邻;后隙较大,有颈内动、静脉、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舌下神经、副神经及交感神经干等穿过,隙内还有颈深淋巴结上群,咽部炎症可感染此间隙。

(三)咽的淋巴组织

咽部的淋巴组织极其丰富,较大的淋巴组织团块呈环状排列,称为咽淋巴环。主要有腺样体、咽鼓管扁桃体、咽侧索、咽后壁淋巴滤泡、腭扁桃体及舌扁桃体构成咽淋巴环的内环。内环输出至颈部淋巴结,后者相互交通构成外环,主要由咽后淋巴结、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等组成。咽部感染或恶性肿瘤可通过咽淋巴环之间的交通淋巴管扩散或转移。

1.腭扁桃体 习称扁桃体,位于腭扁桃体窝内。其内侧面覆盖鳞状上皮的黏膜,黏膜上皮向扁桃体实质内陷入形成一些分支状盲管,称为扁桃体隐窝。细菌易在陷窝内存留繁殖,形成感染“病灶”。扁桃体外侧面有结缔组织包膜,故易于手术彻底切除。

2.腺样体 又称增殖体或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表面有5~6条纵行沟裂,易存留细菌。其基蒂无结缔组织包膜,手术不易彻底切除。腺样体肥大可引起鼻阻塞、打鼾等,也可影响咽鼓管功能,易患中耳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