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社会的解剖图

中国社会的解剖图

时间:2022-01-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翻开《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首篇就是毛泽东早期的政治论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泽东教给共产党人一把锋利而灵验的解剖刀,就是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剖析中国社会各阶级所处的经济地位,考察他们对于革命所持的政治态度。一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情况是怎样的呢?”中国革命的阶级阵线立刻泾渭分明了。

翻开《毛泽东选集》第一卷,首篇就是毛泽东早期的政治论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以下简称《分析》)。这是展示毛泽东写作天赋的代表作之一,值得仔细赏读。

《分析》的主题具有鲜明、深刻之美。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必须鲜明、深刻。毛泽东政治论文的主题向来以博大精深,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社会发展而著称,是顺应历史发展要求的产物。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正处于幼年时期。这时,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只顾同国民党合作,忘记了农民;以张国焘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热衷于搞工人运动,同样忘记了农民。他们都感到革命力量的不足,却不知道革命的同盟军在哪里。

中国共产党面临巨大困惑之时,毛泽东的内心极不平静:中国革命到底为了谁?谁是革命的领导力量?谁是革命的同盟军?靠什么力量才能点燃中国大地上的革命烈火,去熔化和摧毁旧世界?他在独立而认真地思考着。

正当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忽略农民的革命力量,只注意搞城市斗争,走了不少弯路。惨痛的教训震撼着毛泽东,也促使他深入思考着中国革命的许多重大问题。生于农村并对农民有着深入了解的毛泽东,渐渐地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中国农村的劳苦大众。他终于领悟到,广袤的农村是孕育革命胜利的土壤,亿万农民才是分布在中国大地上的干柴烈火。《分析》一文,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了。

《分析》的主题思想深刻而鲜明,那就是:分清敌友是关系到中国革命成败的首要问题,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依靠农民的力量。这个主题,对于尚在幼年时期并遇到巨大困惑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也让党内的机会主义者清醒了许多。不仅如此,这个主题思想,为毛泽东开创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那么,在纷繁复杂的斗争形势下,到底怎样分清敌友呢?

毛泽东教给共产党人一把锋利而灵验的解剖刀,就是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剖析中国社会各阶级所处的经济地位,考察他们对于革命所持的政治态度。可贵的是,毛泽东不仅提出了科学可行的方法,而且展示了他采用此法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过程和结果,为我们勾勒了一幅中国社会的解剖图。文章的重要价值正在于此。

《分析》的结构具有严谨和谐之美。

考察该文的逻辑结构,可知它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纵向展开,表述形式则依据“总—分—总”的顺序对应推进,整体上呈现出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过渡自然、浑然一体的鲜明特点。

文章第一段承担着提出问题、概括领起的功能。只见毛泽东以设问的方式,劈头就问: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2]

这个开头,用语新颖,起句就问,一问再问,富于变化,冲击力强。虽说只有两问,却犹如掀起两道巨澜,不仅振聋发聩、撞击人心,而且提出了全篇的中心问题,指出了分清敌友对于中国革命的重大意义。

为了说明“首要问题”的重要性,毛泽东深怀感慨地指出:

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我们的革命要有不领错路和一定成功的把握,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真正的朋友,以攻击我们真正的敌人。[3]

这是对历史规律的揭示,是斗争经验的结晶,可谓高屋建瓴,深入浅出

那么,究竟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为什么说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呢?读者势必非常乐意阅读下文。试想,如果开头平铺直叙、坐而论道:“我们要分清敌人和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虽然意思不坏,但是缺少吸引力,很可能赶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分析》的主体部分是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的展开分析。

毛泽东巧妙地运用过渡艺术,引出了主体内容。他说:

我们要分辨真正的敌友,不可不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经济地位及其对于革命的态度,作一个大概的分析。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情况是怎样的呢?[4]

这两句话,把前面提出的问题和要展开的具体分析,巧妙连接起来,使文章行云流水般过渡到第二部分——分论,开始分析问题。

一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提示读者随着文章内容的转换,去阅读和思考新的问题。倘若没有这个过渡,前后层次之间不仅由于缺乏必要的联系而造成文意中断,而且还会显得过于生硬唐突,文章结构的严谨和谐之美自然受到一定影响。

分论是全篇的主体,毛泽东采用了详细分述的方法,展示了分析过程。

毛泽东擅长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理出事物的头绪。

只见他俨然一位技艺娴熟的外科医生,握紧手术刀“喀嚓、喀嚓”,手起刀落,从中国社会肌体中剥离出“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游民无产者”,然后开始具体的解剖分析。

他向人们展示了各阶级的主要成分、阐明了他们所处的不同地位以及对革命的不同态度,指出他们有的与中国革命格格不入,始终站在帝国主义一边,是极端的反革命派;有的对于革命具有矛盾的态度,有时赞成革命,有时又怀疑革命;有的害怕革命,但是决不反对革命;有的极易接受革命宣传,是革命的可靠同盟军;有的是新生产力的代表,是中国革命最进步的阶级,是革命运动的领导力量。

经过精辟恰切的解剖分析,毛泽东让人们看清了:应该由哪个阶级领导中国革命?应该团结谁?依靠谁?应该争取谁?打击谁?中国革命的阶级阵线立刻泾渭分明了。这就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的革命路线、政策和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争取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析》的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归纳总结。从文章的思维逻辑上说,是解决问题的部分。为了让人们在纷繁复杂的阶级关系中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分清敌友,毛泽东作了“总结发言”:

综上所述,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切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但我们要时常提防他们,不要让他们扰乱了我们的阵线。[5]

应当说,这是在分析了各阶级的经济状况及其对革命的不同态度之后,得出的符合事物本来面貌和文章逻辑规律的必然结果,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它与开头相互呼应、顾盼有情,不仅保障了文脉畅通,而且把文章的写作目的和结论推到读者面前,主题也得到进一步强化。

综观《分析》的整体结构,真正达到了前人倡导的“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的境界。开头新颖别致,引人注目;主体饱满富博,气势沉雄;结尾斩钉截铁,不容置疑!通篇逻辑严密、结构完整、和谐有致、浑然一体。

《分析》不仅结构严谨和谐,而且实现了入情入理的分析和生动形象的表达的完美统一,这是撰写政治论文的难能可贵之处。

比如,毛泽东把中产阶级的两重性,即他们对革命的矛盾态度,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

他们在受外资打击、军阀压迫感觉痛苦时,需要革命,赞成反帝国主义反军阀的革命运动;但是当着革命在国内有本国无产阶级的勇猛参加,在国外有国际无产阶级的积极援助,对于其欲达到大资产阶级地位的阶级的发展感觉到威胁时,他们又怀疑革命。其政治主张为实现民族资产阶级一阶级统治的国家。[6]

接着,毛泽东引用了戴季陶的追随者们发表在北京《晨报》上的言论,来为中产阶级画像:“举起你们的左手打倒帝国主义,举起你们的右手打倒共产党。”这些生动形象的语言,使得中产阶级左右摇摆、矛盾惶遽的心态跃然纸上、惟妙惟肖。

随后,毛泽东把中产阶级在革命斗争考验面前的两种表现,作出准确的说明:他们要实现民族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的企图是完全行不通的,“因为现在世界上的局面,是革命和反革命两大势力作最后斗争的局面。这两大势力树起了两面大旗:一面是红色的革命大旗,第三国际高举着,号召全世界一切被压迫阶级集合于其旗帜之下;一面是白色的反革命的大旗,国际联盟高举着,号召全世界一切反革命分子集合于其旗帜之下。那些中产阶级,必定很快地分化,或者向左跑入革命派,或者向右跑入反革命派,没有他们‘独立’的余地。”

毛泽东对中产阶级的分析着墨并不多,却都是对实际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的提炼和集中,是很典型的概括。所以寥寥数笔,就画出了中产阶级的两面性特点,比起单纯下个定义要生动和鲜明得多!中国民主革命的大量事实,完全证实了毛泽东的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

毛泽东对小资产阶级的解剖分析同样入骨三分。他把小资产阶级这个整体,按其经济地位的差异分成三个部分。他的描述生动传神。

第一部分是有余钱剩米的,他们用体力或脑力劳动所得,除自给外,年年有剩余。“这种人发财观念极重,对赵公元帅礼拜最勤,虽不妄想发大财,却总想爬上中产阶级地位。他们看见那些受人尊敬的小财东,往往垂着一尺长的涎水。这种人胆子小,他们怕官,也有点怕革命……对于革命取怀疑态度”。“这一部分人在小资产阶级中占少数,是小资产阶级的右翼。”[7]你瞧,毛泽东把小资产阶级右翼对待革命的态度活脱脱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接着,毛泽东分析了小资产阶级的第二部分:他们在经济上大体可以自给,“他们也想发财,但是赵公元帅总不让他们发财,而且因为近年以来帝国主义、军阀、封建地主、买办大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他们感觉现在的世界已经不是从前的世界。”他们“必须增加劳动时间,每天起早散晚,对于职业加倍注意,方能维持生活。他们有点骂人了,骂洋人叫‘洋鬼子’,骂军阀叫‘抢钱司令’,骂土豪劣绅叫‘为富不仁’”。对于反帝反军阀的革命运动,他们“仅怀疑其未必成功(理由是:洋人和军阀的来头那么大),不肯贸然参加,取了中立态度,但是绝不反对革命。这一部分人数甚多,大概占小资产阶级的一半。”[8]毛泽东把小资产阶级的中间阶层痛恨洋人和军阀,却既不参加也不反对革命的中立态度,描述得很贴切。

毛泽东对小资产阶级第三部分的描述更加鲜活有趣:他们原先是所谓殷实人家,渐渐变得仅仅可以保住,渐渐变得生活下降了。“他们每逢年终结账一次,就吃惊一次,说:‘咳,又亏了!’这种人因为他们过去过着好日子,后来逐年下降,负债渐多,渐次过着凄凉的日子,‘瞻念前途,不寒而栗’。这种人在精神上感觉的痛苦很大,因为他们有一个从前和现在相反的比较。这种人在革命运动中颇要紧,是一个数量不小的群众,是小资产阶级的左翼。”

由于这三种人生活境遇不同,毛泽东为他们对待革命的态度下了这样的结论:“在平时各不相同;但到战时,即到革命潮流高涨、可以看得见胜利的曙光时,不但小资产阶级的左派参加革命,中派亦可参加革命,即右派分子受了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左派的革命大潮所裹胁,也只得附和着革命。”这个结论恰当准确,符合实际。

《分析》的修辞艺术也是令人称道的。

篇首的几个设问用得精当,给人气势壮美的感受;展开分析时的夸张“垂着一尺长的涎水”以及称呼洋人和军阀时的借代,用得生动形象;分析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与经济地位时的引用,绘声绘色,自然贴切,恰倒好处。这些修辞方法,起到了增强表达效果的绝妙作用。至今提起《分析》一文,很多读者都清楚地记得这篇文章,甚至能准确背诵开头的那几句经典语言!这不能不说是设问艺术的巨大功效。

《分析》一文所描绘的中国社会的解剖图,为共产党人认识中国社会,分清敌友,制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1]《叶子龙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2]《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一卷,1页。

[3]同上,3页。

[4]同上。

[5]《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一卷,9页。

[6]《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一卷,4页。

[7]《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一卷,5页。

[8]同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