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三代氟喹诺酮类,20世纪80年代以来用于临床。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司氟沙星等。第四代氟喹诺酮类,21世纪初用于临床。抗厌氧菌活性强,不良反应更小,但价格较贵。第一代和第二代喹诺酮类由于抗菌作用弱,抗菌谱窄,临床已很少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谱广、抗菌力强、口服吸收好、不良反应较少,是目前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以4-喹诺酮为基本结构的人工合成抗菌药。根据发展可分为四代:
第一代为萘啶酸,1962年用于临床,目前临床已淘汰。
第二代为吡哌酸,1973年用于临床。主要对革兰阴性菌作用较强,口服易吸收,全身分布,以原型从尿中排出;主要用于尿路感染和肠道感染。
第三代氟喹诺酮类,20世纪80年代以来用于临床。抗菌谱扩大,抗菌作用增强,安全性增强。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包括诺氟沙星(norfloxacin,氟哌酸)、氧氟沙星(ofloxacin,氟嗪酸)、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环丙氟嗪酸)、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洛美沙星(lomefloxacin)、氟罗沙星(fleroxacin)、司氟沙星(sparfloxacin,司帕沙星)等。
第四代氟喹诺酮类,21世纪初用于临床。抗厌氧菌活性强,不良反应更小,但价格较贵。如莫西沙星(moxifloxacin)、克林沙星(clinafloxacin)、吉米沙星(gemifioxacin)、加替沙星(gatifloxacin)等。
第一代和第二代喹诺酮类由于抗菌作用弱,抗菌谱窄,临床已很少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谱广、抗菌力强、口服吸收好、不良反应较少,是目前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现主要介绍本类药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