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精神

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精神

时间:2022-02-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场所精神的概念与内涵马丁·海德格尔有关“存在”的研究是促使诺伯格·舒尔茨构建场所精神理论的重要催化剂。场所精神的存在是客观的,它可以被感知,却不能被轻易定论描述。场所精神是将环境的各种因素及其蕴涵的意义进行综合集结,是对环境特征的整体反映。场所精神是指场所具有的某种特性,这种特性也通常被认为是场所特有的某种氛围。(三)场所精神对旅游地开发的启示在旅游开发中,对旅游地场所精
场所精神_文化旅游产业的研究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环境的发展受到工业化规模生产模式和资本思想的主导,片面追求物质化生产对生态、城市环境、建筑和人类传统文化都造成了破坏。建筑建造受到工业批量规模生产的影响,开始变得单一乏味而失去了人情味与生气。这一时期出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了工业革命后的物质化规模生产,注重个人的生活体验和生活质量。“场所精神”最早的提出者诺伯格·舒尔茨生活在挪威这个北欧小国,无论是政治环境还是工业化程度都相对落后于德美。北欧的建筑师更多倾向于朴素风格,并结合了当地的人文地理环境,塑造了具有北欧特色的“人情化建筑”,这对“场所精神”理论的产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是以现象学为基础的,要了解场所理论就需要了解与之相关的一些研究。现象学的原词来自希腊文,原意为研究外观、表面迹象或者现象的学科。埃德蒙德·胡塞尔、马丁·海德格尔、梅诺·庞蒂是在现象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者,他们的思想对后来的研究影响深远。建筑现象学大体分为两派,一派是由马丁·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现象学”发展起来,另一派源于梅诺·庞蒂的“知觉现象学”。而二者皆以德国著名哲学家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基本思想即“还原”(reduction)为基础。

胡塞尔开创了现代意义上的现象学。他强调现象与本质是有机的统一整体,反对传统意义上的现象、本质二分法,认为现象即是本质。因此,在他看来,人应该通过事物的本来面目来直观地把握和认识事物的本质。胡塞尔反对纯粹的技术理性,批判由自然科学演绎而来的“物理世界”,认为其仅仅只是符号化了的世界,他认为生活世界与人的活动、意义及历史紧密结合,是有意义而鲜活的世界。可以说,胡塞尔的现象学使我们跳出纯粹追求形式的地域主义与历史主义,去寻找造型特征的根源。而马丁·海德格尔则解释了存在的意义,他认为,人应该有决定自己存在方式的能力,既有作为人社会化的存在于物理世界,又有真实存在的生活的世界。“定居”是人存在的最基本方式,使人在环境中拥有“家”这样的住所,因而建立起人与自然环境的关联。梅诺·庞蒂则主张尽可能具体、实在地去观察和描述世界,重视人的生活世界,并强调人与周围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情境”。

(一)场所精神的概念与内涵

马丁·海德格尔有关“存在”的研究是促使诺伯格·舒尔茨构建场所精神理论的重要催化剂。马丁·海德格尔提出了“存在空间”的概念,阐述了人与环境间的基本关系,并阐述了场所的本质。他认为,场所不是抽象的区位,而是具有物质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物所组成的一个整体,这些物的总和决定了一种环境的特性,亦场所的本质。因场所不同功能的需求差异,使用者的活动便不一样,内容的差异导致承载的情感诉求不同,因此,不同场所的场所精神就不一样。场所精神的存在是客观的,它可以被感知,却不能被轻易定论描述。场所精神是将环境的各种因素及其蕴涵的意义进行综合集结,是对环境特征的整体反映。

诺伯格·舒尔茨提到“场所精神”(genius loci)是基于古罗马的宗教信念。根据古罗马人的信仰,每一种“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灵魂(genius),而守护神灵(guaraian spirit)赋予人和场所生命,自生至死伴随人和场所,同时决定了他们的特性和本质。场所精神是指场所具有的某种特性,这种特性也通常被认为是场所特有的某种氛围。场所精神决定了场所的本质、特性和意义,特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同特定的人造环境构成了场所的独特性,代表着场所的存在和特有的氛围,具体体现了场所创造者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而这种总体氛围,正是人们通过与环境的反复作用和复杂联系之后,在记忆中与情感中形成的概念。因而,不同的场所因人们的活动需求差异、不同的场所内容、不同的场所特性以及所表达的不同情感,所具有的场所精神也就不同。场所精神是客观物理环境与人的主观意识系统相互交流而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过程,以及对所体验到的情感状态的描述。场所精神对其包含及可能包含的人文思想与情感的提取与注入,是一个时间与空间、与自然、与历史纠缠在一起的,且留有人的思想、感情烙印的“心理化地图”。

(二)场所精神的特征

诺伯格·舒尔茨将场所精神的特征归结为方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3个特点的关系层层递进、相互关联。诺伯格·舒尔茨提到,了解“定居”这个词的含义将有助于区分“空间”与“特性”。当人定居下来,一方面,他置身于空间中,同时也暴露于某种环境特性中。这两种相关的精神更可能称之为“方向感”和“认同感”。想要获得一个存在的立足点,人必须要有辨别方向的能力,知晓身置何处。“节点”“路径”“区域”都是用来表示基本的空间结构、同时也是形成人的方向感的元素。如同“道路”“边界”“中心”“标志物”等这些元素都能对场所的方向感产生影响。这些元素彼此间的关系形成了一种“环境意象”,一个好的环境意象能使它的拥有者在心理上具有安全感。

认同感和方向感虽然是一个整体关系的概念,却各有独立性。拥有方向感却不一定真正拥有认同感,或是虽然没有将场所的空间结构认识清楚,却也有可能感觉很舒服。认同感可以理解为人对环境的认知程度,具有认同感的客体是具备具体的环境特质的,人与这种特质的关系需要一个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并耗费较长时间建立起来。我们对“家”的认同感会比对陌生场所的认同感强烈许多,正如“落叶归根”,许多人年老之时重返故乡、怀念家乡,这便是对环境认同的表现。认同感意味着人与特殊环境为朋友,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友谊已沦为一种片断的关系,因此,创造能够被人们所认同的场所是非常重要的。

认同感和方向感是人类存有的主要观点,因此方向感的功能在于使人成为自然中的一部分,而认同感则是归属感的基础。现代社会的人们长久以来扮演着高傲的流浪者,想要无拘无束,更想征服世界。而真正的自由需要以归属感为前提。诺伯格·舒尔茨以“定居”来解释归属感,归属感意味着在情感上得到一种归属于某个特定场所的感觉。归属感的建立往往取决于人与环境的密切程度,人们对环境越熟悉,情感上就越有安全、归属的感觉。

(三)场所精神对旅游地开发的启示

在旅游开发中,对旅游地场所精神的深度挖掘具有重要意义。场所精神强调场所与人的社会活动的统一性,主张尊重人的活动空间尺度和自发性行为。场所精神对人的体验和感知的注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场地的人气与凝聚力。因而,在文化旅游地开发中,将地域文化与场所精神相结合,更能提升旅游地的吸引力。

1.注重人与环境的生态共存

场所精神揭示了自然场所与人为场所的关系,提倡对场地环境的尊重,这也可以理解为对场地原有的生态生活环境的保护与尊重。因而,在旅游开发中,我们要注重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相协调,将开发对资源和环境的破坏降到可承受范围内;注重保护地方特色,尊重历史并保护文化遗产;注重将旅游地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发展为一个整体,这也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旅游开发要充分把握场地的自然属性、人文特征等要素,才能理清脉络,正确处理相关关系,从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多个角度凸显场所精神。

2.注重人的体验与感知

场所和场所精神的内涵表明了人与其生活的物质空间应该是有机的、统一的整体。旅游地是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生活、交流等行为的发生地,是为游客营造舒适氛围的场所。场所精神理论启示了旅游开发规格应该从“人”的角度去把握和理解空间特性,使人在空间体验中体察当地地域特色的人文意义。

场所精神强调的方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都对旅游开发有一定的启示。方向感意味着游客在旅游地的环境认知感,这也是使游客产生安全感的重要因素。旅游地的环境形态对游客的感知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不同宽度的街道、不同风格的建筑都会对游客产生直接的感知。方向感能够让游客真正处于空间之中,成为旅游地环境的组成部分。认同感对旅游地的要求包括游客对旅游地环境和文化的认同,旅游地的开发规划中所反映的社会文化是产生认同感的前提。这种社会文化让人们感知到自身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让人们认同所发生的事情。归属感则是游客行为心理的一种表现。旅游地使游客在体验后从心理上对其产生归属感,旅游地因此也就具有了吸引游客的特征。旅游地的规划开发不仅只是形式和风貌的改变,挖掘形式背后真实的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精神内涵才是重要内容。

3.场所精神下文化旅游地的构建

正如诺伯格·舒尔茨所说,城市是一种场所空间形式,这一“物质外壳”看似是一种简单的建筑构图“游戏”,而回到“场所”逻辑中,将人所注入的精神意识联系到文化旅游地,对每个场景按空间维度进行串联,再并联精神意识的不同方面,我们就会发现,文化旅游地不同场景有着不同的故事,而故事的串联则蕴涵着深刻的城市历史、传统、文化、民族等一系列主题含义。

(1)挖掘文脉资源和场所精神,彰显地域特色文化

挖掘旅游地的文化资源,首先需要了解文化资源的根与魂,要保持文化的本真性,这样才能彰显地域特色,传承场所精神。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需经过发展与变迁的。文化旅游地的场所构建应该承继当地的历史文脉和民俗文化,为开展地方特色活动奠定场所基础,避免出现千城一面、处处相似的情况。文化旅游场所的构建需要挖掘和整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符号,并加以提炼和扩展,进而表现出历史的连续感,唤起人们对历史的回忆,满足人们对地方传统、地域文脉的情感需求。因而,对旅游地的文化资源进行开发,需要将资源所蕴含的无形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来,充分把握资源的文化内涵,并渗透到旅游开发之中。除了挖掘整理旅游地的文化符号以外,更要合理地将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结合起来,既呈现出历史的连续感,又融合现代社会休闲的文化生活,使其合理地变化和延续,并不断加入创新元素。地域独有的历史与文化是人们感受地方特定价值的重要内容,在旅游场所构建中协调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这既能增强地域文化的凝聚力,又能提升文化旅游的吸引力。

(2)塑造多功能文化空间,以场所承载情感期望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旅游地的需求更多的在寻找一些情感寄托与精神慰藉,这就凸显了场所精神的重要性。现代文化旅游的开发需在尊重现实、把握消费需求的前提下营造丰富多样的场所精神,方可吸引消费者,实现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在文化旅游地的开发中,要重视人与物以及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重视场所环境带给人们心理情感的感受;要注重文化与空间的融合,其中包括对文化空间、商业空间、游憩空间的融合开发;要注重旅游者的体验感知,增加旅游活动的场所,丰富旅游活动项目,提高文化旅游地的游览性和参与性,并融入创新主题元素,构建多元化、复合型的文化产业体系,凸显旅游地文化的综合职能,使之与场所空间文化目标相匹配。文化旅游空间的生产要满足游客不同程度的需求和不同方式的文化体验,要在旅游可开发的限度内充分发掘文化旅游空间的内容和形式。在文化旅游地的开发中,应充分展现地域情感和文化脉络,以适宜的场所环境让人们产生精神上的情感共鸣,让游客在旅途中找到心灵上的归属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