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观察对记忆的重要作用

观察对记忆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到增强记忆力,达到过目不忘的境界,许多人都认为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观察是打开记忆秘门的第一把金钥匙,只要我们正确地运用观察,就会迅速提高记忆力。观察是记忆的前提,记忆是观察的结果。从南博教授的这段比喻,我们可以理解,观察是储存记忆的最好方法,也可以说观察是记忆的基础。
观察对记忆的重要作用_过目不忘的记忆法

提到增强记忆力,达到过目不忘的境界,许多人都认为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其实也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只要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勇于实践,持之以恒,自然会有收效。

世界各国的心理学家们,为了摸索增强记忆力的方法,曾经做过多种多样的实验,获得了许多的宝贵经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胡德华斯,是一位权威心理学家。他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选出一群有同等记忆力的人,将他们分成两队,一队完全没有给他们以记忆术的训练;另一队则曾经接受过他教导的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记忆法则。接受过指导记忆法则的一队表现出优良的成绩。胡德华斯这一实验,证明了两点:一是正确的记忆术可以增强人们的记忆力;二是正确的记忆术,不是一般的所谓记忆术那么简单,而是指要有以心理学为基础的记忆术。

一般说来,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人的任何活动都有心理现象,而这种现象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的反射活动。根据胡德华斯教授的著名实验,如果说增强记忆能力,必须以心理学的法则为基础的话,那么,首先就必须坚持心理学现象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一基础原则。因为,记忆活动同一切社会实践一样,是客观世界无数的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以感觉、表象、思想、情感、愿望等种种形式反映在人脑中。这充分说明:没有客观事物的反映,就没有记忆;而实现这种反映的唯一方法就是观察。显而易见,观察对于记忆是多么重要。

因此可以说,要增强记忆,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学会观察。谁掌握了这一方法,谁就会迅速地提高记忆力,谁早一天运用了这一方法,谁就早一天提高了记忆力。观察是打开记忆秘门的第一把金钥匙,只要我们正确地运用观察,就会迅速提高记忆力。

那么,观察对于记忆都有哪些重要作用呢?

一、决定性作用

没有观察,就没有记忆。观察是记忆的前提,记忆是观察的结果。

1.观察是记忆的第一个环节

如果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一下记忆的过程,对于观察决定记忆的作用就更坚定不移了。简单地说,记忆的过程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感觉器官在头脑里留下信息的印迹阶段,叫作“认识”;第二阶段,是保留刻入头脑里的印迹阶段,叫“保持”;第三阶段,是必要时把需要的信息提取出来的阶段,叫作“回忆”。只有完成了这三个阶段才可以称为完整的记忆。

这三个阶段是互相补充的,逐步加深的,各自都有特殊的作用。但是,必须看到,第一阶段是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感觉器官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就谈不上“保持”和“回忆”。这种情况如同拍摄照片一样,如果首先不进行曝光取景,无论冲洗工作如何认真仔细,底片上也是一无所有。

2.没有观察就没有记忆

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南博教授在观察对于记忆起决定作用方面,有一段精彩的比喻。南博教授在《记忆的秘诀》一书中写道:“我们脑海中所存在的记忆,好像银行里的存款一般,假如银行里没有款项存着,无论怎样地努力,也不可能有现金提取出来。这就等于我们所经过的事物,不把它储存在记忆中,即如要向银行提出现金而没有存款一样的道理。”南博教授进一步写道:“因此,我们要把经过的事物,像向银行存款似的储存起来,以备应用时提取。这样的储存,一般叫‘铭记’。由自己想记忆它的意志作用而记忆的,则叫作‘自发的铭记’。至于并没有想记忆它,但是因为印象强烈而记忆起来的,叫作‘被动的铭记’。”南博教授最后写道:“铭记也就是印象,要把印象储存在脑子里记忆起来,就必须要有深刻的观察,因为一切事物,经过深刻地观察后,才可能使印象深刻化。”

从南博教授的这段比喻,我们可以理解,观察是储存记忆的最好方法,也可以说观察是记忆的基础。没有观察就没有记忆。例如:关于人的外形基本特征,甚至连儿童都能说得出来,因为他们自觉不自觉地观察过多次。不论老年和少年,还是男人和女人,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长着一个头、两只胳膊和两条腿,这是总的外形特征。但是,如果问到“外星人”外形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样,恐怕连研究人体结构的科学家也说不出来到底是什么样子,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见到过“外星人”,没有这种观察实践,所以头脑中也就自然没有“外星人”的外形基本特征的记忆。

二、加速性作用

通过观察不仅能够记忆客观事物的基本特征,而且还能达到加速记忆的速度作用,观察是记忆的加速剂。

1.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能提高记忆的速度

凡是有明确记忆目的,比没有明确记忆目的的效果要大得多。观察一般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所以经过观察的记忆效果是好的,能提高记忆的速度。例如,我国清代的史学家、思想家章学诚原来是一个天资很低、记忆力极差的人。据说他少年时一天最多只能诵读300字以内的书,而且常常是记了这些忘了那些。他年轻时虽然多次应试赴考,但每次都名落孙山,直到40岁时才考上举人,41岁时中了进士。后来,他弃官不做,专攻史学。他针对自己记忆力差的特点,一反一般人治史由博而专的方法,选择了由专而博的治学方法。他认为这种方法是“学问之始,未能记诵,博涉及深,将超记诵”,最能有效地克服记忆力不强的缺点,提高了记忆的速度,增加了知识在头脑中的储备量。由于他坚持学一点巩固一点,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终于在史学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写的《文史通义》在我国史学上占有显著的地位。

从古人的治学实践中,可以看出,不是记忆力好不好,而是在提高记忆力上下的功夫不够。如果人们都能像章学诚那样,树立明确的记忆目的,并能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心理学的某些法则办事,那么就会在短时期内加速提高记忆力的步伐,也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2.有浓厚兴趣的观察能提高记忆的速度

观察之所以能够加速记忆的速度,除了要树立明确的目的外,还要求观察者对于所观察的事物要有浓厚的感情,有极大的兴趣。如果是我们不感兴趣的事物,即使观察了很多次,也还是说不准,如果是我们感兴趣的事物,哪怕观察一次也能够记得住。例如,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一生写了200多篇趣味横生的昆虫故事,在他著的《昆虫记》一书中,展现出一个千姿百态、五光十色、奥秘无穷的昆虫世界。法布尔能够记忆着这么多的昆虫,不是他有什么天生的好脑袋,这完全是他观察的结果,而且是简直像中了邪一样的观察结果。

在《昆虫记》中,专门写有蚂蚁的故事。法布尔观察蚂蚁不知花了多少精力。有一回,他看到蚂蚁在抢搬苍蝇,便手握着放大镜,蹲在地上目不转睛地观看这场蚂蚁王国争夺食物的“大会战”。三四个小时不知不觉地过去了,他仍然一动不动地蹲在那里,仔细观察,甚至蚂蚁搬东西时每条腿怎样动作,他都观察得一清二楚。就在法布尔观察蚂蚁时,好多人围拢来,好奇地瞅着这位奇怪的人,要弄清楚他究竟在干什么。人越来越多,站在最前面的人,用心观看了好久,也没有看出名堂来,于是退了出来,并且边走边训斥围观的人们:“这是个傻瓜,有什么好看的!”其实,法布尔正在干着聪明人应该干的事儿。

正是这种着了“魔”的观察,使法布尔的《昆虫记》取得了惊人的效果,1879年一经问世,便轰动了世界,社会上的青少年也有点像中了“邪”一样,争先恐后地抢着阅读这部奇特的作品。

三、可靠性作用

凡是经过观察后的记忆,一般都是比较正确的,有很强的可靠性。

1.具体观察对记忆有可靠保证

观察都是从具体事物入手,一般说来,直观形象比用语言概括的抽象形象更真实,记忆起来也就比较正确可靠。例如,儿童在初学画画时,最好要他们先观察一下所要画的对象,画金鱼的要观察金鱼,画猴子的要观察猴子。我国有一个儿童画家为了画好猴子,在家里养了一只小猴子,每天都进行观察,他画的小猴子,形象逼真,顽皮可爱,曾获得国际儿童奖。这主要是他长期具体地观察,掌握了猴子真实形象的结果。如果不是让他观察具体的猴子,而是用语言告诉他猴子是什么样子,然后让他按说的去画,很可能会把猴子画成人的形象,甚至于画成“四不像”。由此可见,具体观察是记忆正确性的基础。

2.对比观察对记忆有可靠保证

在观察中由于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就能从中发现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就能及时纠正以往的错误记忆。例如: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时,曾认真研究穿山甲的习性。前人陶弘景在医书中曾指出:穿山甲能水陆两栖,白天到岸上装死,张开鳞片引诱蚂蚁爬进去,然后闭鳞入水,再张开鳞片使蚂蚁浮出,进行吞食。李时珍为了证实这种说法,曾亲自解剖一只穿山甲,从胃里发现一升左右的蚂蚁。证明陶氏说穿山甲食蚁是正确的。李时珍又经过反复观察,发现穿山甲食蚁时,是扒开蚁穴进行舔食,从而又纠正了陶氏的错误说法。这个事例说明,观察是纠正以往错误记忆的一种最好方法。

3.系统观察对记忆有可靠保证

观察过程中由于必须遵循的系统性原则,可以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观察,避免片面性。例如:瞎子摸象的故事是人所共知的,为什么有的人把象说成是一面墙、是一个柱子、是一条绳子呢?其问题就在于他们观察得不全面、不系统,只是各自观察了一个部位。如果他们能够对大象进行一番系统的、全面的观察,自然就会得出正确的结论来。正因为在观察中坚持了系统性、全面性,所以观察对于记忆的可靠性作用就更增加了几分。

四、牢固性作用

观察对于记忆还有牢固性作用。凡是经过仔细观察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终生不忘。

1.首次观察的事物,记忆比较牢固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受个人原有经验的影响,总是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色彩。因此,首次感知显得十分重要。首次感知是首次观察得来的,所以,首次观察对于记忆的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首次观察的程度,常常可以决定记忆的程度。19世纪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哈尔门·艾宾浩斯在《论记忆》一书中写道:“记忆力的保持和复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在有关的心理活动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强度。”在现实生活中,凡是第一次十分感兴趣的观察,往往终身不忘。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晚年在自传中回忆起他5岁时,一次在保姆的陪同下外出,看到隆隆作响的风车,从此,风车轴的齿轮装置带动磨石的齿轮装置这个印象,一直深刻地印在他的脑海里,影响到他后来的科学研究工作。

2.凡是在观察中经过深思熟虑的事物,记忆比较牢

在观察中还有这种情况,当我们对于观察的事物不理解时,就会忘掉它,当我们对于观察的事物理解以后,就会长期地记住它,哪怕遇到什么干扰,遇到什么样的打击,也会长记不忘。例如,我国明代末期史学家谈迁,用了27个年头,写成历史巨著《国榷》,不幸被人偷走了,他悲痛万分。后来他凭借着自己过去观察中经过深思熟虑而留下的深刻记忆,又动手一页页地重新写起来,10年之后,《国榷》终于再见天日。

3.长期观察的事物,记忆比较牢固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的实际生活环境不同,记忆的类型也自然不同。例如音乐工作者经常接触乐音,他们对乐音的辨别记忆比一般人好;经常利用比色剂的化学分析工作者,他们对颜色色调、浓度的辨别记忆比一般人好;画家经常思考如何塑造形象,他们对于景色人物的记忆比一般人好;数学家经常思考如何概括数量关系,他们对于数据、公式的记忆比一般人好。这些事例进一步说明,人们的记忆是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分不开的。人们对于某种事物经过长期观察,那么某种事物就会在人的头脑中留下牢固的记忆。例如,我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对于古典章回长篇小说《红楼梦》进行过长期研究,达到了能背诵的程度。起先,有人以为是溢美之词。一次,几个朋友在茅盾家里聚谈,恰好那个人也在场,他请茅盾背诵《红楼梦》,茅盾欣然答应。客人随便点了一回,茅盾果然滔滔不绝地背了一遍,真是名不虚传。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死后,后人在给他撰写的墓志铭中,称他“读书倍文,功力兼人”(“倍”——背诵,“兼人”——一人抵得上好多人)。

清代著名考据学家兼文学家沈涛也是背功过人。他的老师、当时的经史文学考据学最高权威之一——段玉裁,在给沈涛的书斋“十经斋”撰写的《十经斋记》中写道:“其倍诵《十三经》如瓶泻水。”十三经包括《诗》、《书》、《论语》等13部儒家经典,洋洋百万言,令人望而生畏。我国历史上许多著名学者的记忆力之所以达到令人咋舌的地步,都是他们一生刻苦学习,长期观察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