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由“水云寮”引发的游酢“晚岁”所居辨述

由“水云寮”引发的游酢“晚岁”所居辨述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然而,即使不论《御史游公墓志铭》等资料已明确指出“寓历阳,因家焉”,单就“罢归”而言,也不一定就是“归”即“居乡”。追溯其“南渡初”之误,乃本于“绍兴”之误,而“绍兴”则为“绍圣”之误,因为游酢于绍圣年间“丁父忧”而归乡,故有其误;而追溯其“晚岁(由建阳)徙居武夷”之误,则当然是因“《廌山集》之《静可书室记》”而误。可参详拙作《误署于游酢名下之诗文考述》。
由“水云寮”引发的游酢“晚岁”所居辨述_游酢新论:续编

游酢晚年侨居和州州治历阳(今安徽和县)而卒焉,葬于和州含山县,这在杨时所撰《御史游公墓志铭》已经明确:“吾友定夫既没之明年,其子某自历阳涉大江诣予而告曰……罢,归寓历阳,因家焉。宣和五年五月乙亥,以疾终於正寝,享年七十有一。是年十二月丙午,与夫人合葬於和州含山县昇城乡车辕岭之原。”其中“没”道光《建阳县志》所录作“殁”,“某”《新宅游氏族谱》所录误作“撝等”;“乙亥”《圩富垅游氏宗谱》所录作“廿三乙亥日”。朱熹节录杨时之《游察院墓志略》亦谓:“罢,归寓历阳,因家焉。宣和五年五月二十三日,以疾终于正寝,享年七十有一。葬于和州含山县车辕岭之原。”《圩富垅游氏宗谱》卷四《世系总图》谓:游酢与吕氏“合葬和州含山县又名历阳车辕岭,遂改名察院岭。”

近年就此生出的多种说法之一,如《游酢与杨时比较谈》(《游酢研究》第2辑和《南平文史资料》第15辑)所谓:“游酢官濠州罢归居乡已经68岁了,二年以后就去世了。”其中之“居乡”不知出自何处,或许由“罢归”引申而来。然而,即使不论《御史游公墓志铭》等资料已明确指出“寓历阳,因家焉”,单就“罢归”而言,也不一定就是“归”即“居乡”。

再者,《武夷胜境理学遗迹考·水云寮》所谓“游酢构建水云寮后,即于‘晚岁由建阳徙居武夷’(见《廌山集》之《静可书室记》)”失于考证,民国《崇安县新志》失误于前,其《儒林》谓:“游酢……晚岁徙居武夷(见《廌山集·静可书室记》)。”其第四卷《氏族·游》亦谓:“南渡初,游酢爱武夷山水秀丽,由建阳迁崇安,旋以宦遊他去。”游酢卒于北宋宣和五年(1123),绝不可能于“南渡初,游酢爱武夷山水秀丽,由建阳迁崇安,旋以宦游他去”。此说误甚。追溯其“南渡初”之误,乃本于“绍兴”之误,而“绍兴”则为“绍圣”之误,因为游酢于绍圣年间“丁父忧”而归乡,故有其误;而追溯其“晚岁(由建阳)徙居武夷”之误,则当然是因“《廌山集》之《静可书室记》”而误。如上所述,《静可书室记》作者并非游酢而是“宋·徐几”。可参详拙作《误署于游酢名下之诗文考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