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从“痈”治胃,别开新说

从“痈”治胃,别开新说

时间:2022-04-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多从“胃脘痛”“胃痞”进行施治,虽能缓解症状而根治却不易。药理研究证实,天冬抗癌之力胜过麦冬。全方谨遵中医治“痈”当去腐生肌之旨,方中诸药共奏解毒消瘀、祛腐生新、扶正固本之功。既补脾胃之气,又清壅滞之热,既行气,又活血,对慢胃合并肠化、异型增生等胃癌前期病变,临床和实验均证实疗效可靠。实验研究亦表明,该方对胃癌癌前期病变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且对已产生的癌前病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多从“胃脘痛”“胃痞”进行施治,虽能缓解症状而根治却不易。李师受仲景治五劳虚极羸瘦不用大补气血之剂,而以大黄虫丸攻坚破积,旨在化瘀而后生新之启迪,提出应“从病治不从症治”,而改从“胃脘痈”论治,采取益气养阴、祛腐生新之法,借鉴李东垣温胃汤和吴鞠通沙参麦冬饮,参入清解化痈,创立“化腐复胃汤”(黄芪、白花蛇舌草各40g,甘草、苦参、白术、山药、浙贝母、砂仁、知母、天冬各20g,莪术、桃仁、射干、蚕沙、香橼各15g,皂角刺、重楼、刺猬皮各10g),屡起沉疴。

方中黄芪、天冬健脾益气,养阴扶正。《本经》云黄芪“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珍珠囊》言其:“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肌,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故重用其补虚益气、健脾温胃、排脓止痛、活血托疮而为君。阴虚证,亦可取用其排脓活血托疮之力。药理研究证实,黄芪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改善血液流变学异常,促进PGE2的合成,抑制血中TXA2的生成,有利于清除自由基,防治溃疡。《泉州本草》云:白花蛇舌草“可清热散瘀,消痈解毒。治痈疽疮疡,瘰疬。”临床应用发现对慢性胃炎胃黏膜组织学的改变有修复功能,对异型增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且对幽门螺杆菌有较好的灭活作用。大剂量可用至60g。《本经》曰苦参“主……癥瘕积聚,除痈肿”,可清热燥湿解毒。清代叶桂曾云:“香气如云烟,先升后降”“诸香皆泄气”,故清代医家(尤其是温病学派)对砂仁、白豆蔻、木香、高良姜等用量皆偏小,而李师砂仁却用至20g,乃考虑知母、射干、苦参、重楼、白花蛇舌草等均为苦寒之品,非大剂辛温之砂仁不足以中和其性而恐碍脾运也。甘草在一般方中多作为调和药物而用量较轻,李师在本方中却予重用,其理有三:①可调和清热解毒药之苦味及刺猬皮之腥味;②可益气健脾且缓急止痛;③药理研究证实,甘草可解毒并能明显抑制消化道溃疡的形成与扩散。而考历代医家将蚕沙用治胃疾实属罕见,此乃李师独到之秘也。乃借其活血化浊之功,收弥疡定痛之效。刺猬皮、莪术、桃仁活血祛瘀生新,能够改善胃黏膜微循环状态,增加胃黏膜血流,纠正病变局部缺血缺氧和营养代谢障碍,促进炎症吸收,逆转黏膜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等病变。重楼又名白蚤休,皂角刺又名天丁,与大贝皆为化瘀清解、疗疮疡之圣品,《妇人良方》所出的治疡名方仙方活命饮中就有后二味。选用射干、天冬,显系源于《圣济总录》。药理研究证实,天冬抗癌之力胜过麦冬。当代名医彭坚在《我是铁杆中医》一书中特指出:天冬主治乳腺癌,并防其术后转移,笔者验之果如其言。全方谨遵中医治“痈”当去腐生肌之旨,方中诸药共奏解毒消瘀、祛腐生新、扶正固本之功。味味贴切,其效佳良,则言之可信也。李师读古师古而又不泥古,衷中参西,融合新知的治学精神值得钦敬学习。

李师还进一步精心研制了阻癌冲剂:黄芪、苦参、白及、三棱、地榆、槐花、黄药子。该方甘辛苦并用,寒与温共施,消中有补,散中有收。既补脾胃之气,又清壅滞之热,既行气,又活血,对慢胃合并肠化、异型增生等胃癌前期病变,临床和实验均证实疗效可靠。临床观察86例,总有效率达89.57%。实验研究亦表明,该方对胃癌癌前期病变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且对已产生的癌前病变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抗突变试验中,应用Ames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和微核试验,均证明该方有显著的抗突变作用,呈现良好的量效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