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药和中药学的发展

中药和中药学的发展

时间:2022-04-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狭义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功效、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它以安全、有效、合理使用中药为目的,由于主要为临床用药提供有力支撑,又称临床中药学,是广义中药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因此,现在一些命名《中药学》的教材、书籍,从严格意义上讲应属狭义中药学的范畴,确切地表述应称《临床中药学》。本草的出现是中药学形成的重要标志,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本草著作是中药学发展的集中体现。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以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是按照中医理论或中医药理论应用的药物。中药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武器,是中医学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的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药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中药学是研究一切与中药有关知识的一门学科,涵盖了中药的品种来源、种植(或养殖)、采收、贮存、药材鉴别、加工炮制、制剂、性能、功效、应用、药理、化学成分等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内容。对于中药学这一概念表述,目前尚有争议。

狭义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中药功效、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它以安全、有效、合理使用中药为目的,由于主要为临床用药提供有力支撑,又称临床中药学,是广义中药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因此,现在一些命名《中药学》的教材、书籍,从严格意义上讲应属狭义中药学的范畴,确切地表述应称《临床中药学》。

原始时期,我们的祖先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由于饥不择食,不可避免地会误食一些毒物而发生中毒现象,也会发现一些对某种疾病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并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加以利用。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试验和口尝身受,不断积累了辨别食物和药物的经验,也掌握了一些有关食物、药物的知识,这就是“药食同源”。又经过反复的实践与认识过程,不断总结和交流,从而形成了早期的药物疗法,这就是“医食同源”。因此,中药起源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相传“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现药物、认识药物的一个过程。

上古时期,由于没有文字记载,人们主要依靠口耳相传来传播药物知识。随着文字的使用,药物知识也由口耳相传,发展为书面记录,从而出现了有关中药方面的记载和专著。

中药在古代称为“本草”。从汉字的解释来说,本,即根本,指的是树根、树干。草,指的是除根本以外的其他植物,但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云本草。现在通常所云的“本草”,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中药,二是指清代以前的中药书籍。本草的出现是中药学形成的重要标志,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本草著作是中药学发展的集中体现。

成书于东汉末年(约公元2世纪)的《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代表了秦汉以前的药学成就。“经”乃专著之意,非经典之经。原书在长期流传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地充实而成,其作者已无法考证。全书分为序录(总论)与具体药物(各论)两大部分。其中,总论部分简要而完备地论述了四气、五味、有毒无毒、七情配伍、服药方法等多方面的内容,奠定了中药学理论的基础;各论部分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并按有无毒性和养身延年、祛邪治病两大标准,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亦称上经、中经、下经),上品120种,中品120种,下品125种,确定了药物的三品分类法。《本经》所载药物大多普遍应用于临床,如麻黄平喘、苦楝驱虫、黄连止痢等,至今仍为临床所常用。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专著。

公元5世纪前后,梁·陶弘景撰成《本草经集注》一书,该书“以朱书神农,墨书别录”,小字加注的形式,对魏晋以来三百余年间的药学成就作了全面总结。全书7卷,载药730种(其中《本经》365种,《名医别录》365种),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七类,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

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唐政府颁布了由长孙无忌、李勣领衔编修,由苏敬实际负责,23人参加撰写的《新修本草》。全书收药844种,较《本草经集注》新增药物114种,由药图、图经、本草三部分组成,图文并茂,开创了世界药学著作编写的先例。该书内容丰富,取材精要,反映了唐代本草学的辉煌成就,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国家药典

公元1082年,唐慎微编纂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本草。全书33卷,载药1558种,附方3000余首,每味药物附有图谱,这种方药兼收、图文并茂的编写体例,较前代本草又有所进步,是集宋以前本草学之大成,流传完整的综合性的本草著作。李时珍对此予以极高评价:“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沦没者,皆其功也。”

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书考八百余家”著作,对古本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整理和总结。他边采访调查,边搜集标本,边临床实践,经过长期的考查、研究,历时27载,三易其稿,终于在公元1578年完成了近200万字的中医药科学巨著《本草纲目》。该书共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据刘衡如考据,应为377种),附方10 096首。本书将药物按照自然属性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60类(实际为62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晰。《本草纲目》不仅总结了我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知识,而且还广泛介绍了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冶炼学、物候学等多学科知识,其文笔流畅,语言精练,影响远远超出了本草学范围,在我国乃至世界科技史上永放光芒。

清代赵学敏针对《本草纲目》遗漏的药物,对流散在民间的中草药进行了广泛收集和整理,编成《本草纲目拾遗》(公元1765年)。该书载药921种,其中新增药物716种。该书专为补遗《本草纲目》而作,对《本草纲目》已载药物备而不详者加以补充,错误之处给予更正,充实和发展了中药学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