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呼吸肌疲劳慢性阻塞性肺病

呼吸肌疲劳慢性阻塞性肺病

时间:2022-04-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机械通气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赢得时间,但不能治疗疾病,只是一种临时方法,其最终目的是成功撤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病程较长,病机与肺脾肾气虚有关,特别与胸中宗气亏虚、下陷有关。

【验案】

张某,男,78岁,2006年7月8日初诊。

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40余年,于20天前因肺部感染,后自主呼吸困难,使用呼吸机。感染控制后,仍不能脱机,重症监护室要求会诊。

中医诊断:肺胀(气虚痰阻)。西医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则:理气宽胸,化瘀通络。

处方:予粗针膻中穴向上平刺,留针4小时。

每日治疗1次,5次后呼吸机指标改善,顺利脱机。

【按语】 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慢性阻塞性肺病引起气道阻塞和肺通气不足,或伴有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可以发生呼吸衰竭,严重者通常需要建立人工气道,使用呼吸机进行有创机械通气,以有效引流痰液,维持必要的肺泡通气,降低二氧化碳,改善肺的气体交换效能。机械通气为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赢得时间,但不能治疗疾病,只是一种临时方法,其最终目的是成功撤机。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往往较其他患者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高,再加上这类患者年龄偏大,生理和心理上容易对呼吸机产生依赖,撤机较为困难。

慢性阻塞性肺病可归属于中医学“喘证”“肺胀”等范畴,多由久咳久喘发展而来。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病程较长,病机与肺脾肾气虚有关,特别与胸中宗气亏虚、下陷有关。宗气,也称胸中大气,以肺吸入之清气与脾胃运化之水谷精气相合而成,《黄帝内经》谓其积于胸中,以贯心脉,而行呼吸。而肾为先天之本,诸气之源,肾脏先成,有气息萌动,此乾元资始之气,即“少火生气”,故肾为宗气生发之处。因此可以说宗气以肾中元气为源,以水谷精气为养料,以胸中为宅,与清气相合贮于胸中。

膻中穴在胸部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即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取之。《针灸甲乙经》中提到该穴能治疗“咳逆上气,唾喘,短气不得息,口不能言”;《针灸大成》中又有其“主哮喘肺痈,咳嗽,瘿气”“主上气短气,咳逆,噎气,膈气,喉鸣喘嗽,不下食,胸中如塞,心胸痛,风痛,咳嗽,肺痈唾脓,呕吐涎沫,妇人乳汁少”的论述。该穴属心包募穴,又是八会穴之一,是宗气聚会处;又系任脉、足太阴、足少阴、手太阴、手少阴经之交会穴,故具有利上焦、宽胸膈、降气通络之功效。故粗针膻中穴平刺长留针能通畅上焦之气机,可通络理气散瘀,改善患者呼吸肌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