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打招呼的用语也能表现性格

打招呼的用语也能表现性格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为彼此的称呼与彼此的心理距离有关。也就是说,两个人称呼的改变,通常意味着两个人心理距离的变化。意味着他希望尽快搞好与对方的关系。其实,日本人并没有直呼其名的习惯,中曾根康弘之所以直呼其名,无非是想强调两国的友好,希望会谈能在亲密友好的气氛中进行。这种通过改变称呼来拉近彼此间心理距离的方法,在销售行业也广为利用。
打招呼的用语也能表现性格_微表情心理学研究

在和陌生人接触时,一个比较关键的细节就是该如何称呼对方。称呼得好,就可以迅速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双方很快建立友好关系;称呼打得不到位,双方还是会形同陌路,关系难以发展,生意也就比较难做了。对于一些比较大众化的称呼来说,一般也不要使用,这会使对方感觉你和别人完全一样,没什么特别的,你们之间的关系也是一般而已。所以,你应该使用一些比较特别的、让别人感觉亲近的称呼,来迅速改变你们的关系。

在平常生活中,你可能听到这样的话,也可能对别人说这样的话:“不用称我老师,叫我名字就行了。”听了这话或说了这话,你或他 (她)便感觉彼此的关系进了一步。在爱情片中,我们常常看到男女主人公这样的对白:不要叫我××,叫我阿×吧。看到这儿,你就知道,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至少某一方希望另一方认为两人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彼此的称呼与彼此的心理距离有关。也就是说,两个人称呼的改变,通常意味着两个人心理距离的变化。

众所周知,对初次见面的人,一般会以对方的姓加上头衔,如×经理、×大夫、×老师等,而不直接以名字相称。时间长了,相处久了,熟悉了,才会直呼其名。也就是说,以名字相称是建立在两个人相对亲密的关系上的。当两个人心理上的距离愈来愈近时,他们的称呼法也会从姓加头衔,然后到名,再到昵称。

我们也常常看到,某个人与另一个人虽然见面不久,关系不算是亲密,但他也以名字或昵称来称呼对方。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希望尽快搞好与对方的关系。这也是政治家们将对手 “化敌为友”的惯用手法。面对一个从未谋面的人,他们也能够用一种非常自然、非常亲切的口吻喊出对方的名字。例如,美国的总统里根和日本的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在初次会面时,对中曾根康弘,里根总统直呼其名,叫他 “康弘”;对里根总统,中曾根康弘也同样直呼其名。其实,日本人并没有直呼其名的习惯,中曾根康弘之所以直呼其名,无非是想强调两国的友好,希望会谈能在亲密友好的气氛中进行。

这种通过改变称呼来拉近彼此间心理距离的方法,在销售行业也广为利用。

一个推销员。去拜访一位房地产公司的老总。房地产公司有位前台叫钟晓慧。钟晓慧作为一位接待,每天都要接触到不少的访客,她可以清楚地区分哪些人亲切或哪些人不亲切。推销员要想见到老总,必须先过她这一关。

第一次拜访时,推销员以锐利的眼神专注地看着她胸前的名牌标志,然后神采奕奕地和她打招呼:“钟小姐,我是李总的朋友,我有很重要的私人事情要和他谈。”“对不起,今天李总吩咐不见客。”钟晓慧一点都不给他面子。

第二天,推销员又来了。他这次改变了风格,在彼此熟悉之后,他说道:“呀,改变发型了,很配合你的风格嘛,以后就叫你‘晓慧’好了。晓慧,我今天有重要的事情得跟李总谈,请转告一声。”他说完后热切地看着钟晓慧。钟晓慧这次变得非常爽快,立刻带他去见李总。

一般而言,“×小姐”是比较正式的称呼,如果总是运用这样的称呼,给对方的感觉是你始终和她保持着一段距离,她自然就要和你也保持距离了。但是,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之间才用的,推销员很自然地改变称呼,便会迅速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加深双方之间的感情。可见,如果总是局限于陌生人的礼仪,是无法进一步加强两个人的感情的。要想与陌生人迅速建立关系,或者改变你与朋友、顾客、客户之间的关系,就要改变你对他们的称呼,用一些亲切的称呼来拉近对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