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恶性骨肿瘤介入治疗的护理

恶性骨肿瘤介入治疗的护理

时间:2022-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骨原发性恶性肿瘤及转移性骨肿瘤的治疗方法很多,如手术、化疗和放疗,但治疗效果均较差,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成为术前、术后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转移性骨肿瘤多见于老年病人,临床上因转移部位不一而表现不同,转移性骨肿瘤较为常见,总体发病率远高于原发性恶性骨肿瘤。转移性骨肿瘤常有原发部位肿瘤的表现,其中肺转移最为常见。

【概述】

恶性骨肿瘤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骨肿瘤,其中骨肉瘤是一种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好发于青少年,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在美国每年发病人数约2000人。骨肉瘤最常发生在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肱骨近端的干骺端。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近年来,由于介入治疗学的应用,使骨肉瘤病人的5年生存率大大提高。

骨原发性恶性肿瘤及转移性骨肿瘤的治疗方法很多,如手术、化疗和放疗,但治疗效果均较差,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成为术前、术后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介入治疗如能和其他疗法综合使用,将能有效缓解病人疼痛,抑制肿瘤进一步发展,从而达到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病理与分类】

原发性骨肿瘤根据肿瘤组织成分可以分为成骨性肿瘤、成软骨性肿瘤和成纤维性骨肿瘤等。转移性骨肿瘤多见于老年病人,临床上因转移部位不一而表现不同,转移性骨肿瘤较为常见,总体发病率远高于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临床表现】

1.疼痛 以局部疼痛常见,最早症状是性质不同的固定性疼痛,初为间断性,后为持续性,夜间明显加重。

2.局部肿胀 可见局部肿块突出于软组织表面,扪之硬韧,局部皮温往往升高,伴有压痛。

3.运动障碍 因为疼痛或因肿块侵及关节而致患骨活动障碍,晚期有时并发病理性骨折

4.其他表现 晚期病人常有发热、乏力、消瘦等恶病质表现。转移性骨肿瘤常有原发部位肿瘤的表现,其中肺转移最为常见。

【影像学诊断】

1.X线平片 因为骨骼含钙,在普通X线平片上呈高密度影像,故在骨肿瘤的诊断中X线平片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恶性骨肿瘤以骨质破坏的居多,可以表现为大片骨质溶解或虫蚀状骨质破坏(密度减低)区,边缘不清,有时可伴有骨质增生(密度增高),边缘也不清楚,纯粹以骨质增生为表现的骨肿瘤也可见到,但较少。在长骨上,恶性肿瘤常可刺激骨膜引起骨膜增生,可表现为层状骨膜增生、三角形骨膜(Codman三角)以及放射状骨针。肿瘤突破骨皮质及周围骨膜后可形成软组织肿块,在分辨率高的X线平片上也可以显示,瘤骨及钙化的瘤软骨在X线平片上也可显示,瘤软骨钙化通常呈环形或C形。当肿瘤合并病理性骨折时,可有相应的骨折表现。

2.CT 骨肿瘤的CT表现反映的是骨肿瘤的大体病理改变,与普通X线平片表现相似,其分辨率高,在显示骨膜增生、肿瘤组织的坏死、软组织肿块及瘤软骨的钙化上更具优势,对于特殊部位如头颅、骨盆及脊柱等部位肿瘤的显示较X线平片明显要好。增强扫描时,大部分恶性肿瘤的软组织部分可以见到不同程度的强化,而良性骨肿瘤一般较少出现强化。

3.MRI 虽然MRI有多种扫描序列,但在骨肿瘤的诊断中常用自旋回波(SE)序列及快速小角度激励成像(FLASH)序列,前者常用于平扫,后者用于增强扫描。在SE序列中,骨性部分包括骨质、增生钙化的骨膜和瘤骨及钙化的瘤软骨在T1WI与T2WI上均为低信号,而在T2WI上有活性的瘤组织及周围充血、水肿部分均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可见不同程度的强化。在肿瘤性软组织、肿瘤侵犯范围及肿瘤内组织成分(成骨部分除外)的显示上,MRI比CT具有更高的价值。

4.ECT 在骨肿瘤的诊断上,核素扫描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绝大多数骨恶性肿瘤尤其是不完全性溶骨性肿瘤来说,ECT上均可见到不同程度的核素聚集,这对于鉴别单发还是多发性肿瘤有重要作用,在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上尤其如此。

5.DSA 仅在行骨肿瘤的经血管介入治疗时才做DSA检查,单纯用于诊断的DSA并不常用。恶性骨肿瘤的DSA表现有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肿瘤包绕血管征、肿瘤性异常血管形成、肿瘤染色、引流静脉早期显影及软组织肿块等(图15-16,图15-17)。

图15-16 DSA示肿瘤供血动脉增粗,肿瘤血管丰富,瘤实质染色明显

图15-17 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后造影示,肿瘤血管基本被堵塞,肿瘤染色不明显

【主要方法和适应证】

1.动脉内灌注化疗 动脉灌注化疗适用于血供丰富的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恶性骨肿瘤,动脉灌注化疗不仅能提高骨肿瘤局部化疗药物浓度,而且还可以降低化疗药物的全身毒性。

2.栓塞治疗 骨肿瘤的动脉内栓塞治疗是通过选择性血管插管,向骨肿瘤的供血动脉内注射栓塞剂以栓塞肿瘤血管,从而达到肿瘤缺血坏死、缩小的目的、对恶性骨肿瘤往往结合动脉内灌注化疗、施行化疗栓塞,可以缓解症状,减少术中出血,利于手术保肢和姑息治疗。

3.其他介入治疗

(1)经皮骨水泥灌注:经皮椎体成形术是在CT/X线导引下,经皮穿刺病变骨骼并注入适量的粘固剂达到固化病灶、稳定患骨和缓解疼痛的目的,而且并不影响术后放疗。

(2)经皮药物灌注:在影像导引下先做骨穿刺活检确诊后,于病灶局部注入糖皮质激素、无水乙醇以及一些具有骨诱导和发生能力的生物活性物质,如自体骨髓液、弹性蛋白酶基质羟基磷灰石复合物等药物来达到治疗病变的目的。

(3)经皮射频消融:即在CT引导下先行经皮穿刺活检,继而通过活检针置微型钻头于瘤巢内,对病灶进行钻切,也可将射频电极置入瘤巢内,利用射频产生的热量来破坏肿瘤组织。还可使用激光等其他热凝固术。

【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相对禁忌证为病人一般情况差、出凝血功能障碍、肝肾功能不良等。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介入治疗是近几年国内开展的新的治疗方法,病人对治疗的不信任使其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护理人员应注意病人的情绪变化,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多与病人沟通,向病人讲解介入治疗相关知识,以消除病人焦虑情绪。根据病人的需要程度和接受能力提供疾病信息;要尽可能采用非专业性语言帮助病人分析介入治疗的优势、方法,消除病人的顾虑和消极心理,向病人提供介入手术成功案例,增强病人治疗的信心,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完善备皮(范围是脐以下,膝关节以上)、碘过敏试验,向病人讲解备皮及术前过敏试验的意义,使其积极配合操作。

3.建立静脉通道。

4.术前4h禁食,2h禁饮。

5.详细了解病情,为病人做好心电图、出凝血时间、血常规、生化等各项检查,保持病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术中护理配合】

1.介入治疗物品准备

(1)介入手术包:见表15-1。

(2)恶性骨肿瘤介入手术器材:见表15-20。

表15-20 恶性骨肿瘤介入治疗手术器材

2.常用化疗药 原发性骨恶性肿瘤常用的化疗药物有甲氨蝶呤(MTX)1000~2000mg,顺铂(PDD或CDDP)40~80mg、卡铂200~400mg、表柔比星(EPI/PADR)40~60mg。对于转移性肿瘤则视肿瘤来源选用氟尿嘧啶(5-FU)750~1250mg、依托泊苷(VP-16)200~300mg、丝裂霉素(MMC)10~20mg,羟喜树碱(HCPT)20mg等,草酸铂(L-OHP)100~200mg等。通常选用2种化疗药物联用。

3.手术步骤及护理配合(表15-21)

表15-21 恶性骨肿瘤介入治疗手术步骤及护理配合

【术后护理】

1.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多与病人沟通,向病人讲解介入治疗后相关知识,以消除病人焦虑、恐惧心理。

2.指导病人戒烟、酒,保持病室空气湿润。

3.术后病人取平卧位,穿刺肢体制动24h,穿刺部位沙袋加压6~8h,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血、皮肤颜色、温度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下肢皮肤颜色变紫或苍白、温度下降,足背动脉搏动消失,提示加压包扎过紧或有血栓形成,应立即通知医师,给予处置。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遵医嘱给予抗生素、保肝、止血、止吐等药物;观察用药后反应;观察病人有无发热、腹部胀痛等。如出现上述症状,立即通知医师,对症处置。

5.保持局部皮肤清洁,给予适当按摩,避免皮肤损伤。

6.少食多餐,循序渐进,先进清淡易消化的流食,逐渐过渡到普食。指导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清淡、易消化软食,如菜粥、鸡蛋羹等;忌油腻、过冷过硬及刺激性食物。

7.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促进病人舒适。

8.疼痛的护理:由于骨肿瘤组织结构紧密,供血动脉栓塞后组织充血、骨膜刺激使疼痛加剧,因此术后可规律性应用镇痛药。

9.化疗药物毒性反应及防治:介入化疗虽然剂量较静脉化疗少,但病人反应因人而异,有些病人表现明显。术后常规水化,减轻肝、肾毒性;应用止吐药以防止或减少化疗药物引起的呕吐反应;密切监测血象,以排除骨髓抑制;保持室内清洁,开窗通风防止病人感染。

10.肿瘤局部皮肤的观察与护理:大剂量局部化疗、肿瘤栓塞往往会引起局部皮肤充血、缺血,皮色皮温的改变。严重者易引起皮肤溃烂、坏死,因此应注意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如有异常可局部制动,肢体下垫软垫防止肢体受压,同时应用抗生素、镇痛药等,严重者可行病灶刮除。

11.术肢的观察术后应注意观察术肢的感觉、运动及动脉搏动情况,以排除异位栓塞的可能。

【健康教育】

介入治疗属微创手术,病人痛苦小,疗效确切,但技术操作难度大,术后护理要求高,更需要病人的积极、主动配合。病人术后平卧24h,之后可变换体位,但应注意辐度不宜过大,以免发生病理性骨折。因为骨肿瘤本身已破坏了患肢骨骼的完整性,介入操作又进一步加重了患病部位的损伤,尤其骨水泥灌注以后,由于缺乏生物柔韧性,更易引起骨折,所以应告知病人适度活动的重要性。

1.住院教育 同TACE术的住院教育。

2.出院教育 同TACE术后出院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