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鸡血藤治肩周炎案例

鸡血藤治肩周炎案例

时间:2022-04-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来金华某大医院治疗,诊为类风湿关节炎,血沉、抗O均高,类风湿因子275。经4个月的治疗,患者血沉和抗O均已正常,类风湿阴子还是阳性。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在病名上,根据类风湿关节炎的特殊关节症状,参照古代文献有关记载并结合临床体会,有医者提出“尪痹”一名,以区别于其他痹证。治疗时应分别从祛邪、补虚、化瘀为主进行论治,是近年来中医药诊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特点。

(1)李某,女,25岁,金华澧浦人。2007年产一子,坐月子时回娘家被雨淋,全身关节酸痛,住院西医治疗无效,在金华曹宅某名中医处治疗得愈。半月后觉得早起时手不能握,再去曹宅看名中医,无效。来金华某大医院治疗,诊为类风湿关节炎,血沉、抗O均高,类风湿因子275。于2008年2月到浙江省中医院求治于我的风湿病问业老师鲁贤昌。治疗7个月,有一定效果,但由于经济和时间上的原因,经我老师介绍,2009年1月来找我诊治。刻下见其面色萎黄,恶风寒,手指和脚趾关节肿大,疼痛不很明显,晨僵,纳差,便软,舌淡,脉沉细无力。

拟:温阳补气,祛痰化湿。

生黄芪100g,生白术30g,生薏苡仁200g,炮附子30g,晚蚕沙20g,威灵仙30g,独活50g,桑寄生50g,枸杞子30g,香附20g,皂角刺30g,制天南星20g,鸡血藤50g,白芥子15g,蜈蚣3条。5剂。

二诊:患者晨僵稍有好转,不像原来那样恶风寒,舌脉如前,上方再进10剂。

三诊:晨僵明显好转,稍有恶风寒,大便转硬,舌淡,脉细弱稍沉。原方再进10剂。

2009年4月,天气转暖。经4个月的治疗,患者血沉和抗O均已正常,类风湿阴子还是阳性。但肿胀的关节已小很多,天气变化时还有晨僵。舌红,脉稍沉。

生黄芪100g,生白术30g,淫羊藿30g,巴戟天30g,晚蚕沙20g,威灵仙20g,独活20g,桑寄生50g,川续断30g,枸杞子30g,香附20g,皂角刺30g,制天南星20g,鸡血藤50g,白芥子15g,蜈蚣3条。

以上方出入治疗2个月,晨僵消失,关节肿胀基本消失。以“益肾蠲痹丸”和“独活寄生合剂”善后,巩固治疗。

(2)孔某,女,63岁,金华孝顺人。患类风湿关节炎,四肢挛急疼痛,手指肿大畸形,在金华久治无效,偶然在网络上看到山东某名医是治疗这病的专家,从网络购药,自我感觉很好。后来有一次摔倒,右手骨裂,医院说骨质缺钙才知道所谓山东专家的药只是一些激素而已。出院后,因见我治疗他们同村一个中风后遗症的病人大见好转,故诊于我。2007年11月,见到该患者,因关节疼痛不能行走坐轮椅前来,患者体虚胖,面色苍白,患处关节红肿热痛,舌淡胖,有红点,脉沉细数。

拟:补气养血,清热活血。

生地黄100g,桂枝30g,生白芍30g,鸡血藤50g,生草乌(用高压锅先煎2小时)20g,徐长卿30g,苍术20g,忍冬藤50g,独活30g,威灵仙30g,香附20g,制天南星20g。3剂。

二诊:药后关节红热和疼痛大减,舌脉如前。原方再进7剂。

三诊:关节红热已除,仍疼痛,舌脉如前。

生黄芪200g,桂枝30g,生白芍30g,鸡血藤50g,苍术20g,半夏15g,制天南星20g,徐长卿30g,独活50g,威灵仙30g,生地黄30g,桑寄生30g,川续断30g,白芥子15g,皂角刺20g,蜈蚣3条。10剂。

四诊:关节已不很痛,关节畸形如故。

生黄芪200g,桂枝30g,生白芍30g,鸡血藤50g,苍术20g,制天南星20g,徐长卿30g,独活50g,威灵仙30g,熟地黄30g,桑寄生30g,川续断30g,白芥子15g,皂角刺20g,蜈蚣3条。20剂。

上方出入加减用药治疗近5个月,关节畸形肿胀大消,明显好转。

2008年9月,已经治疗了近11个月,因去田间,逢雨淋湿,关节复痛,但痛势不严重。舌淡红,脉沉稍弦。

生黄芪200g,桂枝30g,生白芍30g,鸡血藤50g,生白术30g,鹿角片30g,熟地黄30g,炮附子20g,生麻黄10g,桑寄生30g,川续断30g,徐长卿30g,独活50g,威灵仙30g,蜈蚣3条。3剂,痛止。

后以补肾活血再治疗4个月,2009年3月,见病人脸色红润,关节畸形已消除,只是天气变化时还有不适,嘱其服用“益肾蠲痹丸”合“独活寄生合剂”为善后,巩固治疗。

按:本病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在病名上,根据类风湿关节炎的特殊关节症状,参照古代文献有关记载并结合临床体会,有医者提出“尪痹”一名,以区别于其他痹证。

本人来于山村,治疗类风湿目前也有上百例,从临床上看,本病的病机不出外邪、正虚、瘀血三个方面。久居严寒之地,或常在野外、露天住宿或居住潮湿、冒雨涉水等,以致风寒湿邪侵袭人体,壅塞经络,凝滞关节,久而为痹。若风寒湿邪郁久化热,熏蒸津液,饮酒积聚,形成湿火而成风湿热痹;由于先天不足或调摄不当,遂使气血虚弱,腠理疏豁,寒湿之邪乘虚而入,阻遏营卫,留连于筋骨血脉而致病。病变主要涉及脾、肝、肾三脏。脾为后天之本,主四肢肌肉,“脾虚则四肢不用”。肝主筋,肾主骨,若房事不节,喜怒失调,致肝肾精气亏损,则无以濡养筋骨,至虚之处即容邪之所,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内外合邪而致关节、筋脉、肌骨出现变形、肿胀、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病情屡发不愈,经脉违和,导致气血周流不畅而壅踞经隧,加之督脉空虚,寒湿侵袭筋骨,凝滞于脉络,如此寒湿、痰浊、瘀血与贼风互相胶结,凝聚不散,深入骨骱而致关节僵硬,并出现皮下结节等症。治疗时应分别从祛邪、补虚、化瘀为主进行论治,是近年来中医药诊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特点。

第一案的病人,有明显的气阳两虚,治疗侧重于补气温阳,第二案的病人,正处于发作期,有明显的热证出来,治疗时又得以退热为主了,治疗都得随病情而变化。

本人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到本病的主要病理产物是痰湿,化痰除湿是治疗本病必不得少的一大治则,风痰瘀互结是本病病标的主要因素,但要使瘀血得化,必得先化湿。有的医生对于本病的治疗,死抱一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观点,一见到类风湿就是一路活血化瘀,也不去考虑病人的身体虚实情况,治疗几个月,病没治好,身体却更虚。要知身体壮则痰无以留,湿不得积,气血得以畅通。类风湿一般不是内生,多是身体先虚而生痰生瘀,再加上外邪始得,外来之病邪与体内的痰瘀互结,这是本病之标。所以片面地行血也不是办法,治疗时必得化痰利湿,痰湿得去,外邪无以依附,补才能得力,这样病情才能从根本上得到治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