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谢富仪医案

谢富仪医案

时间:2022-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张某,男,51岁。患者四肢关节肿痛反复7年,加重2个月收住院。古代文献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名,但从临床特点看似属“日晒疮”、“阴阳毒”、“痹证”等范畴。反映出本病肝肾阴虚为本,热毒、血瘀为标的特征。案5证属血虚水盛,邪郁少阳。临床出现胁下胀痛,身有低热,往来而作,脉弦细等表现时可选用小柴胡汤,疏肝解郁,健脾理气。柴胡桂枝汤为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合方,以调和营卫,和解枢机。

张某,男,51岁。住院号53044。患者四肢关节肿痛反复7年,加重2个月收住院。入院刻诊:四肢关节肿胀作痛、灼热、口苦口干、头目眩晕伴发热、恶风、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滑。查体:T 38.6℃,贫血貌,心肺(-),双手掌指关节、双膝关节轻度肿胀压痛。血常规:RBC 2.42×1012,Hb 74g/L,WBC 3.0×109,N 0.66,ESR 43mm/h,RF阳性,CRP 59mg/L,抗核抗体阳性,抗ds-DNA阳性,抗Sm抗体阳性,拟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辨证为风邪杂至,兼以和解清利之法治之。

处方以柴胡桂枝汤加减:桂枝10g,白芍12g,柴胡9g,沙参12g,半夏9g,黄芩9g,片姜黄10g,雷公藤10g,生姜3片,甘草6g。每日2剂,连治5日,病人诸关节疼痛减轻,体温下降,余症遂减,唯下午发热减而未已,知湿热已去,然阴虚内热未除,减片姜黄、半夏,加鳖甲、地骨皮,续进5剂,病情转机,宜调理肝肾之阴图治其本。

解析:《伤寒论·太阳病》:“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本病源于风湿热邪侵淫,湿毒内伏为其特点,而本例发热,恶风,关节疼痛等太阳桂枝证;兼见口苦口干,头目昏眩,纳呆之少阳柴胡证,故太少两阳合而为病也。投柴胡桂枝汤调和营卫以解太阳之表,和解枢机以治少阳之里。方中姜黄、雷公藤清热祛湿通络,待湿热清除,太少证消,再用鳖甲、地骨皮养阴软坚散热,以弥补柴胡桂枝汤之不及。

【总评】

古代文献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名,但从临床特点看似属“日晒疮”、“阴阳毒”、“痹证”等范畴。患者素体禀赋不足、肾精亏损以及七情内伤、肝失疏泄、气血失和是发病的内在基础,而外感风湿或内生热毒是本病的主要诱发因素。热毒易伤阴,热毒与阴亏又往往会导致血瘀的发生,故临床上热毒内留、瘀血内阻、肾阴亏虚等情况往往会交织在一起。反映出本病肝肾阴虚为本,热毒、血瘀为标的特征。从治疗学角度来看,清热解毒有利于阴液的恢复,补益肾阴、扶助正气也有利于热毒之邪的祛除,祛瘀既有利于祛除热毒之邪,也有利于阴液滋生,故清热解毒、活血祛瘀、滋阴益肾在治疗本病过程中并行不悖,相得益彰。

以上病案中,案1案2以邪热炽盛,故以祛邪为要务。案1阴虚热毒血瘀,为毒邪深入血分,故需滋阴散火,解毒祛瘀。案2为热毒炽盛,留于气分,治以清热解毒为主,辅以祛风通络。案3以本虚为著,按虚劳辨证,治宜健中宫、调阴阳,以化生气血。案4为虚实夹杂,故虚者补之,实则泻之,标本兼治,证属肝郁脾虚,水液停聚,治以疏肝健脾,转枢利水。案5证属血虚水盛,邪郁少阳。治以养血利水,和解少阳。案6为太少两阳合而为病,治以和解清利。

升麻鳖甲汤滋阴解毒、凉血散瘀,针对血分瘀毒之证,对“面赤斑斑”尤为适宜。白虎汤以清热泻火为主,对有高热、面部红斑、心烦易躁、舌红、苔黄,脉数等热毒炽盛临床表现者适宜应用。两者都有清热解毒作用,升麻鳖甲汤兼具滋阴散瘀之功。当临床出现心悸气短、斑疹衄血、汗出欲脱、舌质淡,脉细数等一派虚劳里急之象时宜选小建中汤,辛甘升阳,酸甘化阴,调和阴阳。临床出现胁下胀痛,身有低热,往来而作,脉弦细等表现时可选用小柴胡汤,疏肝解郁,健脾理气。柴胡桂枝干姜汤、当归芍药散两方合用则养血利水,和解少阳。柴胡桂枝汤为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合方,以调和营卫,和解枢机。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后期容易引发肾、肝、心、肺、脑等多个脏器的病变,临床上也基本离不开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治疗,西药的应用又使得病情、证型变化更加复杂。如大剂量激素应用阶段容易加重火热、伤阴的现象,激素撤减过程中则容易出现脾肾阳虚之候,激素久用之后则往往引起高脂血症、血黏度升高、微循环障碍等一派瘀浊内阻之象。所有这些,都值得临床治疗时兼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