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憩室分为哪几类?
胃憩室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类。假性胃憩室通常是由于良性溃疡造成深度穿透或局限性穿孔,亦可由于坏死性肿瘤或粘连向外牵张等造成,这些胃憩室的壁可能不包含任何可辨认的胃壁;真性胃憩室相对较少见,通常憩室壁由胃壁的所有层次组成,病因不确定,可能是先天性的。在所有的胃肠憩室病例报道中,真性胃憩室约占3%。
2.胃憩室的常见发生部位及形态?
胃憩室以发生在右侧贲门的后壁为多见。胃憩室大小差异很大,通常为直径1~6cm,呈囊状或管状。胃腔及憩室间孔大的可容纳2个指尖,孔小的可及针尖大小。开口的大小与并发症有关,宽颈开口憩室内容物不滞留,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腔颈较小者,食物残渣易滞留和细菌过度繁殖,可能引发炎症,且钡剂难以进入憩室腔内,X线钡剂检查不易发现。
3.胃憩室有哪些临床表现?
憩室可能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最常发生在20—60岁的成年人,大部分憩室是无症状的,有时在一些患者中,充满食物残渣的胃大憩室会引起上腹部胀感及不适。
4.胃憩室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胃憩室的并发症较少见,胃憩室内由于内容物滞留和细菌过度繁殖可导致急性憩室炎;炎症致局部憩室壁黏膜和血管糜烂,可引起出血和便血;严重时会发生穿孔;有个案报道成年人胃憩室造成幽门梗阻。
5.胃憩室如何诊断?
大部分胃憩室无任何症状,多为上消化道疾病检查时偶然发现。憩室在上消化道钡剂造影中表现为胃腔的突出物,周围平整圆滑,对比剂有时聚集在囊袋底部,当病人站立时,囊内上部有空气,发生于胃前壁或胃后壁的憩室很容易被忽视,除非使用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技术,并取病人头低位或站立位进行检查。小憩室有时可被误认为穿透性胃溃疡。
病人口服对比造影剂CT扫描通常能显示憩室;内镜检查对憩室的鉴别诊断是最有价值的。
6.胃憩室的治疗包括哪些措施?
包括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包括抗酸、抗炎、解痉等治疗;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发生憩室炎或出血等并发症时,或者合并其他病灶出现时。如诊断不明,必要时可行剖腹探查术。
7.胃憩室的手术方法包括哪些?
具体手术方法由憩室部位及有无合并病灶而定。①近贲门的憩室,游离胃左侧的大网膜,以显露近胃食管孔的后方,分离粘连、胃壁等周围组织,显露、分离并切除憩室,残端双层缝合。②幽门窦的憩室可行胃部分切除术从而将憩室切除。③胃小弯及胃大弯侧憩室做V形切除,缝合裂口。
8.何谓十二指肠憩室?
十二指肠憩室是消化道常见病,是指部分肠壁向外扩张所形成的袋状突起,降部憩室多位于十二指肠乳头周围,故有乳头旁憩室之称。十二指肠憩室在正常人群中的发生率为1%~2%,尸检的发生率更高约为8.6%。
9.十二指肠憩室分为哪几类?
十二指肠憩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①原发性或假性十二指肠憩室临床多见,常见于50岁以上人群,青少年少见,男女发病率几乎相等。憩室壁主要由黏膜、黏膜下层、浆膜构成,肌纤维很少。其形成与先天性十二指肠局限性肌层缺陷有关。②继发性或真性憩室,临床少见。90%的原发性憩室为单发,憩室多为圆形或称分叶状,颈部窄,底部宽,憩室壁由肠壁全层构成,其成因亦与邻近器官炎症粘连、牵拉有关。
10.十二指肠憩室发生的原因包括哪些?
原发性十二指肠憩室是其黏膜下层通过肌层缺损处形成的获得性疝,肠内压增高促使憩室发生,而高压的产生与憩室远端的肠管运动过激或不协调蠕动有关;继发性(假性)十二指肠憩室多是由于慢性十二指肠溃疡所致。
11.十二指肠憩室的病理改变包括哪些?
原发性十二指肠憩室的黏膜层突出,通过肌层缺损处所形成的憩室壁包括黏膜、黏膜下层及浆膜层。十二指肠降部内侧憩室较常见,开口靠近乳头部,解剖上与胰管和胆管邻近,多数憩室伸向胰腺后方,甚至穿入胰腺组织。
12.十二指肠憩室临床表现包括哪些?
十二指肠憩室多无症状,也无特殊体征。如有并发症,其症状则多种多样。部分患者因食糜进入颈部狭小的憩室内,不易排出而使憩室扩张,而产生间歇性症状。主要症状包括上消化道不适、疼痛,进食后腹痛加重或伴随胃十二指肠炎症、溃疡病、胆道和胰腺疾病的症状。
13.十二指肠憩室的并发症包括哪些?
常见并发症多与憩室炎和憩室压迫邻近结构两类情况有关。憩室炎相关并发症多与食糜潴留导致憩室炎和憩室周围炎,患者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并伴有上腹部饱胀不适、恶心、呕吐,严重者可继发溃疡、出血或穿孔;憩室压迫相关并发症多由于食糜潴留膨胀、憩室扩张等引起十二指肠部分梗阻,十二指肠乳头附近的憩室可因炎症、压迫胆管及胰管而导致胆道感染、胆石症、梗阻性黄疸、胰腺炎,长期的炎症刺激还可引起慢性缩窄性乳头炎,加重胰、胆系的损害。
14.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方法包括哪些?
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患者,诊断主要依靠上消化道钡剂造影、CT检查、十二指肠镜检查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①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可见与十二指肠腔相连的分叶状充钡阴影,轮廓整齐,周围可见一窄透光带,颈部狭小的憩室,钡剂滞留于憩室内>6h,立位可见憩室内呈现气、液、钡分三层的现象,十二指肠低张造影可提高憩室发现率(图3-14);②十二指肠镜及ERCP检查,可对憩室的部位、大小、形态等作为较为准确的判断,通过胰胆管造影可进一步明确憩室与胆管及胰管的关系;③CT检查,可显示突入胰腺内的十二指肠憩室。
15.十二指肠憩室的治疗包括哪些?
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微的十二指肠憩室可行非手术治疗,包括调节饮食、解痉、抗酸、抗炎及体位引流等,但当憩室发生严重并发症,如出血、穿孔、梗阻,或影像学检查证实十二指肠憩室潴留明显、排空延迟,则需手术治疗。在处理十二指肠憩室的同时,对可能合并的胆道和胰腺疾病作相应处理。
图3-14 上消化道造影
可见十二指肠降段内侧凸出囊袋状影,黏膜进入囊腔内(箭头所示)
16.十二指肠憩室治疗的手术适应证包括哪些?
手术适应证主要包括:①有顽固性消化道症状,同时经B超、CT、X线钡剂、ERCP等排除了其他消化道疾病,经内科治疗无效者;②壶腹周围憩室,造成胆管、胰管或者肠道梗阻继发胆管炎、胰腺炎、胆胰综合征者;③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憩室溃疡大出血,憩室穿孔等;④憩室肿瘤,性质不能明确者。
17.十二指肠憩室手术方式的选择包括哪些?
(1)憩室切除术,十二指肠憩室多发生在十二指肠降段内侧,憩室可能伸向胰腺的背侧、腹侧或胰腺实质中,反复的炎症可能与周围发生粘连,给切除带来困难,切除需要游离十二指肠,用Kocher法分开十二指肠外侧缘的腹膜,将十二指肠翻向左内侧,显露憩室及胰头,分开紧密的结缔组织,用组织钳分离憩室蒂部,自十二指肠壁切除憩室,肠壁裂口两层横行缝合。必要时行胃造口、十二指肠减压更为安全可靠。
(2)憩室内翻缝合术。当术中发现憩室不能切除且憩室已有一定程度的游离时,可以做憩室内翻缝合以消除憩室腔。但术后可能导致部分十二指肠梗阻、出血、癌变等并发症,因此,憩室内翻缝合术不作为常规术式。
(3)对于估计憩室难以切除或者术中难找到憩室的病例,可采用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手术后食物不再通过憩室,避免了食物潴留在憩室内,从而有利于憩室炎症的治愈。但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所带来的近、远期并发症不能忽视。
(4)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对于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反复炎症发作及十二指肠憩室合并胆总管狭窄、缩窄性乳头肌炎的患者,应选择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可收到较好的临床效果。
(5)保留幽门的十二指肠旷置术,既不切除胃,又能旷置十二指肠,保留了胃及幽门的完整性和功能,防止食物流经十二指肠并潴留于憩室引起炎症,减少了胃切除术中可能的副损伤及并发症,手术创伤小,可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Tham TC,Kelly M.Association of periampullary duodenal diverticula with bile duct stones and with technical success of 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ndoscopy,2004,36(12):1050-10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