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肝内外胆管的解剖

肝内外胆管的解剖

时间:2022-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肝内胆管在肝内的走行与门静脉,肝动脉的分支基本一致。肝总管与胆囊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汇合成胆总管。这可能是左肝内结石发生率较右肝多见的原因之一。胆囊管因与肝总管汇合部位的不同,其长度变化较大。因此,了解胆囊管的各种解剖变异,对预防手术造成的胆道损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该部位是行ERCP、EST以及胆总管下端手术的常用入路。肝总管、胆囊管以及肝下缘共同围成的三

1.肝内外胆管系统是怎样组成的?

(1)肝内胆管系统:肝内胆管由毛细胆管开始,依次汇成区域胆管,肝段、肝叶胆管,左、右肝管。肝左、右管在肝门横沟内汇成肝总管,其汇合处较门静脉及肝固有动脉的分叉点高。肝左、右管汇合处的上夹角,成年人平均为125°。临床上将该处的Glisson鞘膜剖开并稍向上牵开肝组织,即可显露左、右肝管的汇合部分。

肝内胆管在肝内的走行与门静脉,肝动脉的分支基本一致。三者被共同包绕在Glisson鞘内。肝内胆管可按肝的分叶、分段来命名,即肝左、右管(一级支),左内叶、左外叶、右前叶及右后叶胆管(二级支)和各段胆管(三级支)。肝尾状叶也有左、右段胆管引流胆汁(图2-1)。

(2)肝外胆管系统:肝外胆道系统包括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胆囊管和胆总管。来自左、右半肝的肝左管和肝右管在肝门附近汇合成肝总管。肝总管与胆囊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汇合成胆总管。胆总管大多数与胰管在十二指肠降部的后内侧壁汇合,穿肠壁而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

图2-1 肝内胆管分布

1.肝总管;2.肝右管;3.右后叶胆管;4.右前叶胆管;5.右后叶上段胆管;6.右后叶下段胆管;7.右前叶上段胆管;8.右前叶下段胆管;9.肝左管;10.左内叶胆管;11.左内叶上部胆管;12.左内叶下部胆管;13.左外侧叶胆管;14.左外侧叶上段胆管;15.左外侧叶下段胆管;16.尾状叶胆管

2.肝外胆管系统的应用解剖是什么(图2-2)?

(1)左、右肝管:肝左、右管于不同的高度汇合成肝总管,其汇合部位在肝门外者居多数,约80%以上,在肝门内者(即所谓在肝内)不足20%。肝右管短粗,几乎接近垂直位;肝左管细长,几乎近于横位。成年人肝右管平均长8.8mm,管径3.3mm;肝左管平均长14.9mm,管径3.3mm。由于肝右管短、粗,与肝总管的夹角为120°,因而胆汁引流较通畅;而肝左管与肝总管约成100°,故胆汁引流较缓慢。这可能是左肝内结石发生率较右肝多见的原因之一。

(2)肝总管:肝总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向下内右方走行一段后,与胆囊管汇合。肝总管长度有较大个人差异,不仅取决于肝左、右管汇合的部位,更主要的是取决于胆囊管与肝总管的汇合位置的高低。通常情况下,成年人肝总管长3~4cm,直径约0.5cm;儿童长1.1~2.5cm,直径约0.25cm。

(3)胆囊:胆囊多呈梨形结构,长8~12cm,宽3~5cm。容量40~60ml。胆囊壁的平均厚度约为1.9mm。胆囊依附于肝胆囊窝内,介于左、右半肝之间。依靠疏松结缔组织以及腹膜反折与肝脏的胆囊窝相连,因此在行胆囊切除术时剥离较为容易。胆囊分为底、体、颈三部分。当人处于仰卧位时,胆囊底部可凸出肝下缘1~3cm并可与腹前壁接触。其体表投影为右侧第9肋软骨与腹直肌外缘交界处,被称为Murphy点。当发生急性胆囊炎时嘱患者深呼吸可出现该部位的触痛,称为Murphy征阳性;胆囊体部上面与胆囊窝相连,而下面为游离面,其内下方与十二指肠上部及降部上段相毗邻,而外下方可以结肠肝曲和横结肠起始部相毗邻。在严重胆囊炎时可导致胆囊与上述结构的粘连,如果结石巨大,甚至有可能发生胆囊肠道瘘;胆囊颈部较细,在胆囊颈部往往有一突向后方的囊状结构,称为哈特曼袋(Hartmann pouch),是结石最常嵌顿的地方。

图2-2 肝外胆道示意图

1.右肝管;2.左肝管;3.肝总管;4.胆囊;5.胆囊管;6.胆总管;7.胰管;8.十二指肠乳头;9.Vater壶腹

(4)胆囊管:胆囊管为胆囊与肝总管的连接部分,通常与肝总管呈锐角(25°~45°)汇成胆总管。胆囊管管径约0.3cm,长1.6~4cm。胆囊管因与肝总管汇合部位的不同,其长度变化较大。有时胆囊管极短(<0.5cm),同时胆总管又偏细的情况下,容易将胆总管误认为胆囊管并将其切断,从而造成严重的胆管损伤。因此,了解胆囊管的各种解剖变异,对预防手术造成的胆道损伤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胆囊管内有5~7个螺旋状的皱襞,被称为Heister瓣,具有控制胆汁出入的功能,可使胆汁贮藏在胆囊内被浓缩,使胆汁不致过于胀满或萎陷。胆囊管常见变异解剖见图2-3。

图2-3 胆囊管常见变异解剖

A.正常汇合的胆囊管;B.胆囊管与肝总管平行,汇合与肝总管下端;C.胆囊管于肝总管前方绕过汇合;D.胆囊管于肝总管后方绕过汇合;E.胆囊管消失,胆囊直接连接于胆总管,该类型容易将胆总管误认为胆囊管横断,导致胆道损伤

(5)胆总管:胆总管位于肝十二指肠的右侧缘内,肝固有动脉的右侧和肝门静脉的右侧方。其右侧为游离缘,无其他组织结构,这一点对术中寻找胆总管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胆总管通常长7~9cm,直径0.6~0.8cm。当胆总管下段出现梗阻时,其直径可能出现扩张。根据胆总管的走行,将其分为十二指肠上段、十二指肠后段、胰腺段以及十二指肠壁内段4个部分(图2-4)。

①十二指肠上段:该段为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处至十二指肠上缘的胆总管部分。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沿右缘下行,后方为肝门静脉,左侧为肝固有动脉。该段为进行胆道探查时最常选用的入路部位。

图2-4 胆总管分段

1.十二指肠上段;2.十二指肠后段;3.胰腺段;4.十二指肠壁内段

②十二指肠后段:位于十二指肠壶腹部后方,下腔静脉前方,肝门静脉的右前方及胃十二指肠动脉右侧。临床上行胆总管十二指肠后吻合术即在该段进行。

③胰腺段:自十二指肠第一段下缘起,至十二指肠第二段之后内侧壁止。该段在胰头后面下行与胰管汇合后进入十二指肠第二段。该段显露相对较为困难,需将十二指肠游离后向左侧掀开(Kocher手法)才能显露。

④十二指肠壁内段:该段为胆总管在肠壁斜行向下走行的部分。该段在斜穿肠壁时与胰管汇合,汇合后形成膨大部分,称为乏特壶腹(Vater ampulla)。在壶腹出口处有一括约肌围绕,称为奥狄括约肌(Oddi sphincter),这是调节胆、胰管开放及其内压的总括约肌。大多数情况下,胆总管与胰管汇合后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内一乳头状结构,称为乏特(Vater)乳头或十二指肠大乳头,其常位于十二指肠降部的下1/3范围内,距幽门约10cm。该部位是行ERCP、EST以及胆总管下端手术的常用入路。此外,需注意的是,有时胆总管与胰管分开进入肠壁,胰管可单独开口与肠道,被称为十二指肠小乳头,其常位于大乳头上方,两者相距0.6~2cm。

3.胆囊三角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肝总管、胆囊管以及肝下缘共同围成的三角区域称为胆囊三角,又称为Calot三角(图2-5)。三角内有肝固有动脉右支及胆囊动脉,以及浅面的胆囊淋巴结。有时,副肝管(肝门区除左、右肝管外,从肝叶、段实质中独立发出并与肝外胆道直接汇合的肝管),甚至右肝管也可在胆囊三角内汇入肝总管。在胆囊炎急性发作时,胆囊区三角区组织水肿或是长期慢性胆囊炎发作后,胆囊三角区组织纤维化中,导致解剖关系不清。在行胆囊切除手术时,如不仔细辨清胆囊三角结构,容易发生误伤胆管的医源性损伤。

图2-5 胆囊三角

4.胆汁是怎样生成的?

胆汁生成是一个极其复杂和精密的过程,其中许多环节至今仍不完全清楚。从胆汁的基本成分来看,除了和血浆比例相似的水以及电解质含量以外,胆汁中还包括胆汁酸及胆盐(1%~2%)、胆固醇(0.2%~0.7%)以及胆红素磷脂尿素尿酸氨基酸等多种物质成分。因此,胆汁的生成过程其实就是上述各种物质从血浆中被摄取,在肝细胞和胆管细胞内生物转化,最后输送到胆道系统的过程。肝及胆管细胞都能持续性分泌胆汁,一般情况下每天的生理分泌量为600~1 000ml。按照胆汁生成的机制,胆汁的分泌分为胆汁酸依赖性分泌(bile acid dependent bile secretion,BADBS)和非胆汁酸依赖性分泌(bile acid independent bile secretion,BAIDBS)两种。前者是由肝细胞主动分泌胆汁酸,导致水以及各类溶质渗透性流动而形成的胆汁;而后者由细胆管分泌,是一种由水、NaCl、NaHCO3等电解质为主要成分的胆汁,其分泌机制比较复杂,以主动分泌、被动扩散和超滤作用等方式进行。在人类,BAIDBS不是胆汁的主要成分,约占肝脏胆汁总量的1/4。

肝胆汁形成后,根据消化活动的需要,在消化期可直接经开发的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参与脂肪的乳化过程;而在消化间期,则排入胆囊内储存、浓缩,形成胆囊胆汁。

5.胆汁是如何排泄出肝脏的?各级肝内胆管有什么组织学特点?

胆汁在肝脏内由肝细胞分泌后,依次流经胆小管,小叶间胆管,左、右肝管,最后流出肝。

胆小管是相邻肝细胞的质膜局部凹陷而成的微细管道,在肝板内连接成网。胆小管形成许多微绒毛,并突入管腔。靠近胆小管的相邻肝细胞膜形成由紧密连接、桥粒等组成的连接复合体,可封闭胆小管周围的细胞间隙,防止胆汁外溢至细胞间或窦间隙。当肝细胞坏死,或胆道阻塞致内压升高时,胆小管正常结构破坏,胆汁进入窦间隙,进而入血,导致高胆红素血症。胆小管内胆汁从肝小叶中央流向周边,汇入小叶边缘由立方细胞组成的短小管道,称为赫令管。赫令管在汇管区汇入小叶间胆管。小叶间胆管管壁为单层立方上皮,它们向肝门方向汇集,经过各级肝内胆管,最后形成左、右肝管出肝。

6.胆汁在胆道内是怎样流动的?

胆汁的流动取决于胆道内的压力,在整个胆道系统中,以肝细胞分泌压最高,为2.94kPa(30cmH2O),以保证毛细胆管内胆汁得以向肝外运输。此外,在肝外胆道中,胆囊和Oddis括约肌也是一组协调胆道压力的装置。它们通过交互的舒张和收缩以维持胆道压力以及胆汁的流向。在禁食状态下,Oddis括约肌关闭,胆道压力最高可上升至1.47~1.96kPa(15~20cmH2O)。而当胆管内压超过0.49kPa(5cmH2O)时,胆汁开始向压力较低的胆囊内流动,而胆囊通过对胆汁的浓缩和吸收,进一步调节胆道内压力,直至胆囊内压与胆管内压达到平衡压力,约0.98kPa(10cmH2O)。而在进食后,充盈的胆囊收缩,其最高压力可达到2.45kPa(25cmH2O),显著高于胆管内压0.98kPa(10cmH2O)和十二指肠内压0.49kPa(5cmH2O)。此时胆汁随着Oddis括约肌舒张而进入十二指肠(图2-6)。

7.胆囊有哪些生理功能?

胆囊作为肝外胆道的组成部分,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包括以下几种。

(1)胆汁的浓缩和储存功能:胆汁的分泌是持续进行的,而胆汁的排放却是随着进食而周期性进行。每天肝生成600~1 000ml胆汁,约一半直接排入十二指肠,而另一半则进入胆囊储存。由于胆囊的容量只有40~70ml,它通过浓缩的方法来储存进入胆囊的胆汁。胆囊黏膜上皮是所有上皮组织中吸收能力最强的一类。胆囊吸收水分的速度非常快,在3~4h可将肝胆汁中90%的水分吸收。此外,胆囊选择性地吸收氧化物如重碳酸根,不吸收胆色素、蛋白、胆盐以及胆固醇等脂类。因此,胆囊内胆汁的成分与肝脏胆汁成分有所不同。

图2-6 胆道压力改变与胆汁流动方向变化

A.禁食;B.进食
1.胆囊;2.胆总管;3.Oddis括约肌;4.十二指肠;短箭头:胆囊收缩;长箭头:胆汁流向

(2)调节胆道压力:胆囊和Oddis括约肌可通过交替地舒张和收缩,改变胆道压力从而决定胆汁的流向,从而保证消化期有足够的胆汁进入肠道协助消化过程,而消化间期胆汁能进入胆囊进行储存和浓缩。

(3)分泌功能:除了浓缩功能以外,胆囊还能分泌黏液物质,胆囊管完全阻塞后,胆囊内可充满透明、无色液体,临床上称为“白胆汁”。在胆囊黏膜受到刺激、pH改变,炎症刺激、结石等情况下,黏液的分泌增加,胆囊体积可明显增大。

(4)免疫功能:胆囊黏膜层内具有分泌免疫球蛋白(Ig),特别是IgA的细胞,在发生胆道感染时,可分泌SIgA以增强胆道保护性的免疫反应。

参考文献

[1]陈孝平,陈汉.肝胆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64-93

[2]黄志强.当代胆道外科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11-23

[3]邹仲之.组织学与胚胎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8-169

[4]张启瑜.钱礼腹部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01-603

[5]苏松,夏先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因素分析及预防.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3,3(6),545-54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