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医药预防胎儿唇裂的探讨

中医药预防胎儿唇裂的探讨

时间:2022-04-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兹将运用中医药防治唇裂畸形的体会浅谈于下,望同道指正。今将在临床上对胎儿唇裂畸形的看法及预防措施提出,与大家商讨。据调查,人群中唇裂的发病率为0.17%。中医学认为,受孕胎儿的正常发育,靠先天精血的养育。这足以认识到补脾益气的重要性,更知“补中益气汤”加味预防胎儿畸形的价值所在。经守方服药2个月,孕妇已有妊娠反应而进药困难。婚后生一男婴,乃唇裂、腭裂畸形,1周后在石家

在提倡“少生优生,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怎样生一个健美聪明的宝宝,是人类最关注的问题。兹将运用中医药防治唇裂畸形的体会浅谈于下,望同道指正。

妇女在妊娠期的合理用药极为重要,可以保护广大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因妊娠期间母体血溶量增加,并且某些药物能通过胎盘而达到胎儿体内,而胎儿对药物的敏感性远较成人为高,在中医学脾主运化、主肌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及中医学“胎孕期间母子同源”观念的启示下,大胆探索尝试中医健脾益气、酸收、甘缓等法,在早孕3个月内,胎儿器官形成期,防治胎儿唇裂,竟收到了满意的疗效。今将在临床上对胎儿唇裂畸形的看法及预防措施提出,与大家商讨。

一、唇裂胎儿的发病率

据调查,人群中唇裂的发病率为0.17%。而父母中一方是唇裂者,则子女发病率可高达2.5%~5.6%,总发病率高12~32倍,可见,唇裂除了感染原因外,也是遗传病之一种。凡生过唇裂子女的,下次妊娠胎儿再患唇裂的机会为4%,若已生2个唇裂儿女,再下次妊娠胎儿患唇裂的机会就上升到9%。近亲结婚的发病率更高。根据科学家的周密计算,遗传因素在唇裂、腭裂中占主要地位,约为全部的67%。当然与环境因素也有关系。所以,孕期保健亦是重要的一环。

二、中医学母子同体的整体观念

母子同体的整体观念也就是养胎学的内容,主要散在于历代妇科书籍中。如《备急千金要方》《产孕集》称“养胎”,《妇人良方》称“胎教”,《幼幼集成》称“护胎”等。虽诸书所载各异,但论述的均是保证孕妇的健康及胎儿的正常发育,避免不利于孕妇各种的因素,预防影响胎儿发育、畸形、死胎等,其基本思想是一致的。

中医学认为,受孕胎儿的正常发育,靠先天精血的养育。胎儿之盛衰与母体后天气血阴阳的平衡协调、内脏气机的虚实密切相关。《广嗣纪要》谓:“养胎者血也,护胎者气也。”《景岳全书》谓:“凡胎气不固,无非气血损伤之病,盖气虚则提摄不固,血虚则溉不周。”《胎产心法》谓:“胎之所以养,赖母之所嗜,固子母之气呼吸相通,是以胎气肥瘦,在母之素日奉养厚薄如何。”《逐月养胎法》谓:“饮食精熟”“其羹鱼雁,是谓盛血,以通耳目行经络”“其稻麦羹牛羊和茱萸以调五味,是以养气以定五脏”“无大饥,无甚饱,无干燥”。均说明孕妇的饮食要富有营养且易于消化,以维持母体之需求,充分满足胎儿发育之需求。而孕妇忌过饱、过饥,以免伤其脾胃。以上均说明“母子同体的整体观念”的重要和饮食不当伤其后天(脾胃)的重要性。

三、母病及胎,治母为本

“治病必求于本”。所以说,治疗母病是生健康聪明宝宝的关键之一。《妇人良方·胎动不安方论》谓:“若母病而胎动,但必治其母……”《妊娠不长论》说:“妊娠不长者,因有宿疾,或因失调,以致脏腑衰损,气血虚弱,而胎不长也,当治其疾,益气血,则自长矣。”同时,孕妇的精神状态、饮食、起居、健康等方面情况均可直接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妇人秘科》谓:“受胎之后,喜怒哀乐莫敢不慎,盖过喜则伤心而气散,怒则伤肝而气上,思则伤脾而气郁,忧则伤肺而气结,恐则伤肾而气下,母气既伤,子气应之,未有不伤者也。”《幼幼集成》谓:“胎婴在腹,母惊子惊,母弱子弱,所以有胎热、胎寒、胎惊、胎弱之证。”《叶氏女科证治》谓:“胎之肥瘦,气通与母,恣食厚味,多致胎肥难产。”《普济方》谓:“母病则先治其母,胎自安;胎病则先治其胎,母自安矣。”现代妇科仍将孕妇病称为子病,如“子肿”“子烦”“子满”“子嗽”“子”等。从以上诸家学说,足以说明中医学对“母子同体”的重视程度。从现代医学观来看,亦非常重要。

四、立法思路,注重脾胃

胎儿在母体生长发育主要依靠母体的气血奉养。盖脾统血,“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气充盛,运化正常,则人体正气充足,就很少受邪气之侵袭,这就是“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理论之一。否则脾气不健,气血衰惫,人体易病。《脾胃论》说:“百病皆有脾气也。”脾开窍于口,在经络联系上,脾之经脉连舌本,散舌下。《灵枢·脉度篇》谓:“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味矣。”而唇为“口”的组成部分,口唇肌肉的组成,全靠脾气所生化气血营养。《灵枢·五阅五使篇》谓:“口唇者,脾之官也。”说明脾的精气能够反映于口唇。从脾的生理功能上看,相当于现代医学消化系统的大部分功能,并与神经、代谢、免疫、内分泌等系统的功能有关,称为多器官系统的综合单位。

在孕妇怀孕7周,此时胎儿的各个器官尚未发育健全,始运用健脾益气、甘缓酸敛之法预防唇裂再发之虞,确有卓效。陈修园云:“白术为补土正药,土为万物之母而载万物。”盖脾与胃为表里,而分属足太阴、足阳明经脉,同居中焦,胃主纳谷,脾主运化,二者共司中焦之纳化之常,为气血生化之源,司营卫之所出,“为后天之本”。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清气升可营养五脏六腑,五关九窍,四肢百骸;浊气降则新陈代谢常安,而百病不生。这足以认识到补脾益气的重要性,更知“补中益气汤”加味预防胎儿畸形的价值所在。

五、典型病例

例一:刘某与孙氏夫妇,河北省宁晋县白侯村人。

生有一男一女,均系唇裂畸形,故常郁闷在心,抑郁寡欢,忧虑重重。于1985年初春又怀妊40余日,忧恐再出现畸形,且更加恐惧,造余苦苦哀求,施以良药预防。余无良策,踌躇良久,以安慰为上,让孕妇消除精神压力,保持精神舒畅以免抑郁伤其脏腑功能,使阴阳气血受阻,影响胎儿的发育成长。忽忆想到“母子同体的整体观念”“脾开窍于口”“口唇者,脾之官也”等经句,及古人云“药消遥,人不逍遥,总属无功”。为让孕妇从内心彻底解除思想负担,重新振作起来,故大言谓之“导致畸形之因乃严重的悲观情绪而致,中医学宝库中几千年前就有好的有效防治措施及良法,坚定预防信心,定能生一个健康聪明婴儿”云云。

旋拟健脾益气,酸甘化阴,生肌敛口之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治之,以冀其效。

处方:黄芪30克,白术15克,人参8克,当归15克,陈皮15克,升麻10克,柴胡10克,山药30克,五倍子10克,炙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剂。

经守方服药2个月,孕妇已有妊娠反应而进药困难。在本方基础上加清半夏10克,芦根30克,竹茹10克。以伏龙肝250克,泼之澄清,代水煎药,频频饮之。5剂呕吐减轻。嘱每个月不定期服药8~10剂,间隔期间服用补中益气丸成药,每次1丸或2丸,每日服3次。如此服用致预产期而停药,足月生一健康男婴,全家人深表谢意。

例二:孙某与靳氏夫妇,河北省宁晋县白侯村人。

婚后生一男婴,乃唇裂、腭裂畸形,1周后在石家庄某医院缝合术后月余而夭折。孙某闻听同村刘某之妻孕后服吾之中药预防后生一健康男婴。1986年其妻孕40余日造余防治。因孙妻的亲叔父是一先天性聋哑人,自认为与遗传因素有关,思想压力极大,欲打胎停孕。通过耐心开导,让孕妇从内心彻底放下忧愁包袱,解除一切顾虑,重新振作起来,这样才能有利于胎儿的发育成长,再结合中医学宝库中的有效防治秘法,方可以冀奇效。孕妇信心百倍的接收了防治方法。法、药同前,则加香附协柴胡疏肝解郁。嘱每日1剂,服3个月。后隔3~5日服1剂,间隔期间服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于1987年足月顺产一健康男婴。天有不测风云,于1996年因洪水过后,玩水而溺水夭亡,其夫妻悲痛之状难以言达。1年之后又怀妊,但忽略防治措施,足月临产,重蹈覆辙,又生一唇裂男婴,在缝合手术中夭亡。夫妇捶胸顿足,悔之晚矣,通过这次深刻教训,确信中医学宝库深奥而云云!

按: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为调补脾胃、升阳益气之首方,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方中黄芪、白术、人参、炙甘草补中升阳,四者伍以山药合用,相得益彰,更雄其补益之力,确誉为补中益气之妙品;升麻引胃气上行,李时珍称其为“脾胃引经之要药”,张元素认为“补脾胃非此为引,不能取效”,升麻、胡柴并用则升清之力更佳;陈皮、当归合用和胃益气,调和营卫气血;本方中之妙滋补药中加炙甘草,《黄帝内经》谓“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甘补之”,同时甘药守中,执中州以御四旁,故有百病以胃为本之说。其生黄芪为疮家之要药,有敛口之功。在治疗中酌加酸收药与甘草合用,则“酸甘化阴”,与补中益气汤合用,一则气阴旺盛,气血盛有利于养胎发育;一则借助脾主肌肉,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之功,黄芪与酸敛妙药五倍子合用,以增加敛口之力,以杜唇裂之虞。临床上在辨证求因的基础上加一二味酸敛药(如乌梅、五倍子、木瓜、五味子、白芍等)确能增加疗效,而收预期之卓效。

六、体  会

配偶结婚,生育繁衍,是人类的基本规律。提倡少生优生,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是每个家庭的良好愿望,也是优生学一项重点研讨课题,历代医学典籍及妇科专著中有着详细的记载。如适龄配偶、婚前检查、近亲不婚、节房事等,及孕后调饮食、慎起居、调心神、重胎教、慎服酒药、吸烟、逐月养胎等,并重视孕期饮食、起居、寒温、服饰、性情、修养等孕期保健。

目前,药物性疾病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通关注和重视,特别含化学成分的西药,目前已知有许多药物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直接影响胎儿生长发育及致畸形。有肯定致畸作用的药物,如抗肿瘤药、四环素、性激素、抗甲状腺药、抗凝药、镇静药;有临床报道但因果关系未肯定的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惊厥药、氯霉素、磺胺类、甲硝唑(灭滴灵)、降糖药、锂等。都是通过脾胃的纳化功能,及“母子同体的整体观念,输送到母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而致胎儿畸形”。

从上观点不难看出,脾胃与唇裂畸形有着密切关系,“脾旺不受邪”启示与免疫功能有一定关系。同时亦要注意思虑所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脏为脾,在志为思,思伤脾。”《素问·举痛论》:“思则气结”“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盖思虑本为脾志,太过则伤脾,脾伤则气机不畅,郁结不行,运化失职,此其常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脏为肾,在志为恐,恐伤肾。”其胎孕者靠先天之精始成,而孕育胎儿则靠先天(肾)后天(脾)精气来完成发育成长。所以安奠二天亦并重之。

所以,做好孕妇思想工作,以防七情所伤。如果孕妇长时间的恐惧、愤怒、烦躁、悲哀等,可导致身体功能和各种内分泌激素发生明显变化,使子宫内环境改变而影响胎儿发育。因此,避免一切有害孕妇身心的精神刺激。“爽志悦脾”,以健脾益气,甘缓,酸敛等法防治相结合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佳效。

对畸形胎儿的防治,在世界医学界尚未完全解决。因此,在中医学这一伟大宝库中不断发掘,加以提高。不断创新,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周密观察,不断寻找防治规律及有效方法来填补这一空白。因病例尚少,不足于说明问题,仅作为引玉之砖与同道商讨,以期共同尽快完善防治畸形这一学说,对广大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对优生优育,确有裨益。

孙平珍

参考文献

[1]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2]宋·陈自明.妇人良方.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6

[3]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4]黄云亮.试论中医妇产科中优生.中医杂志,1982,12

[5]傅才英.生儿育女三百问.北京:金盾出版社,1987

[6]姜春华,等.中医治则研究.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7]丁光迪.中药的配伍运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8]安子元,等.妊娠及哺乳期合理用药.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8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