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药物不良反应及不合理用药的危害

药物不良反应及不合理用药的危害

时间:2022-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抗疟药乙胺嘧啶在常用剂量比较安全,但如以每日25mg的剂量用至1个月以上时,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服用过量能产生中毒甚至死亡。小儿用时更应特别注意,因为此药有香味,很容易服用过量。一些新药,由于临床经验不够,对其毒副反应观察及了解不够,加之早期对新药管理不严,曾发生过不良后果。肝炎用药乳清酸,开始时因轻信国外宣传,曾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国内药厂亦纷纷生产。

医师处方用药,既要考虑治疗效果,又要注意保证病人用药安全,一定不可滥用。

大多数药物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毒副反应,特别是在长期应用以后或用量较大时,更容易在病人身上出现毒副反应。即使像阿司匹林这样一般公认为比较安全的常用药物,倘若大量服用,也能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文献报道,1次服用30~40g而致死;久服可引起胃肠出血及牙龈出血;在一组218例病人中,有67%的病人每日服4次,每次3片,结果每日失血3~10ml;还能诱发胃溃疡、使胃溃疡恶化,导致胃溃疡出血或穿孔;长期服用还可引起缺铁性贫血,在少数病人中可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以及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国内曾有一例因服用后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而致死的报道;阿司匹林和其他水杨酸类药物偶可产生耳鸣、耳聋或眩晕以及急性肾小球坏死、肾炎、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对特异质病人,小剂量亦可引起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等反应。又如枸橼酸哌嗪(驱蛔灵)是一种家庭普遍应用、毒性较小的驱虫药,但据报道,服量稍大也会产生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抗疟药乙胺嘧啶在常用剂量比较安全,但如以每日25mg的剂量用至1个月以上时,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服用过量能产生中毒甚至死亡。小儿用时更应特别注意,因为此药有香味,很容易服用过量。

一些新药,由于临床经验不够,对其毒副反应观察及了解不够,加之早期对新药管理不严,曾发生过不良后果。例如20世纪50年代在西欧市场上出售的新药沙利度胺(反应停),作为镇静药广泛应用于妊娠反应,以至引起8000多例畸形胎儿的悲惨后果,它至今仍用于预防和缓解麻风反应症状,与抗麻风药合用以减少反应或减轻反应程度,但禁用于妊娠早期。在日本,由于长期连续服用氯碘喹(加入成药中广泛出售),造成万余人患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炎的严重药害。国内一度曾应用呋喃西林内服治疗细菌性痢疾,后来各医疗单位陆续发现其毒性反应颇为严重,特别是多发性周围性神经炎,在一组200例的报道中竟有6例出现,且此种中毒症状长期不易消除,因此,禁用于内服。合成止痛药阿法罗定(安侬痛),临床试用期未发现其成瘾性,直到推广应用后才发现,虽当即加以控制使用,但已造成临床上一些问题。肝炎用药乳清酸,开始时因轻信国外宣传,曾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国内药厂亦纷纷生产。后来根据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证明此药疗效既不可靠,又有一定毒性,滥用情况才得以遏止。这类例子很多,所以医生在使用新药时必须充分掌握有关可靠资料,十分慎重地用药,应密切观察病人用药以后的情况,尽量避免引起不良后果。对于宣传、推广新药,也必须持慎重的态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