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形管引流护理技术

形管引流护理技术

时间:2022-04-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胆总管切开后,可引起胆道水肿,内压力增高,放置“T”形管,达到引流胆汁的目的。1.妥善固定“T”形管。患者翻身或被搬动时,注意防止“T”形管脱出;烦躁不安的患者适当给予约束,避免拔出“T”形管。若“T”形管在手术后4d内脱出,易发生胆汁漏或胆汁性腹膜炎。若导尿管不能置入,B超证实腹腔内大量渗液,患者出现明显的胆汁性腹膜炎症状,应重新开腹行胆总管置“T”形管和腹腔引流。

【适应证】 肝、胆道疾病需做胆总管切开探查的患者,在胆总管切开处常规放置“T”形管(图5-8A)引流,使胆汁经“T”形管进入肠道或分流至体外。

【原理】

1.引流胆汁。胆总管切开后,可引起胆道水肿,内压力增高,放置“T”形管,达到引流胆汁的目的(图5-8B)。

2.引流残余结石。将胆囊管及胆囊内残余结石引流至体外;术后还可经“T”形管溶石、造影或胆道镜检等。

3.支撑胆道避免术后胆总管切口瘢痕狭窄、管腔变小、粘连狭窄等。

待胆管愈合或未阻塞时(7~14d),胆汁可顺利进入十二指肠消化食糜,再拔除“T”形管。

【用物简介】

1.量杯1个。

2.清洁手套1副。

3.无菌手套1副。

4.无菌引流袋1个。

5.皮肤消毒用物1套,内含无菌棉签、生理盐水、安尔碘、4cm×4cm“Y”形纱、4cm×4cm无菌纱布、3M胶布。

图5-8 “T”形管引流

A.“T”形管;B.术后“T”形管放置位置

【步骤与要点】 见表5-5。

表5-5 “T”形管引流的护理步骤及要点

(续 表)

【注意事项】

1.妥善固定“T”形管。患者翻身或被搬动时,注意防止“T”形管脱出;烦躁不安的患者适当给予约束,避免拔出“T”形管。若“T”形管在手术后4d内脱出,易发生胆汁漏或胆汁性腹膜炎。此时,立即用导尿管经原引流管口置入,如胆汁引流通畅,固定导尿管继续观察。若导尿管不能置入,B超证实腹腔内大量渗液,患者出现明显的胆汁性腹膜炎症状,应重新开腹行胆总管置“T”形管和腹腔引流。术后2周以上脱出,视病情考虑拔管或重新置管固定。

2.若“T”形管突然不流胆汁,可能有泥沙样结石或蛔虫阻塞管腔,用盐水冲洗或用取石钳夹出蛔虫或结石。术后2周以上堵塞或考虑拔管或重新置管。

3.防治并发症。

(1)胆道出血:观察并记录引流出的血量,若每小时出血>100ml,持续3h以上,或患者有血压下降、脉细速等早期休克表现,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2)黄疸:术前有慢性肝炎、肝硬化或肝功能损害者,术后可出现黄疸,一般3~5d会减退。若术前较重度肝功能损害者或术中损伤了胆管,术后黄疸时间较长。应观察病情,注意血清胆红素浓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师。

(3)胆漏:原因可能为“T”形管脱出、胆管损伤或胆总管下端梗阻。若患者切口处有黄绿色胆汁样渗出物,每小时>50ml,应疑为胆漏。立即通知医生并协助处理。长期大量胆漏患者,应补充热量和维生素,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能进食者给予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少量多餐。

附:“T”形管引流预后

1.“T”形管的拔除

(1)拔管指征一般在手术2周以后,患者无腹痛、无发热、黄疸消退,大、小便正常。胆汁颜色呈透明黄色或黄绿色,无脓液、结石、沉渣及絮状物,血常规、血清黄疸指数正常,可考虑拔管。X线下经“T”形管行胆道造影,或胆道镜下证实胆管无狭窄、结石、异物、胆道通畅,夹管2~3d,仍无发热、腹痛、黄疸,即可拔除“T”形管。

(2)拔管后的护理:“T”形管拔除后,局部伤口用凡士林纱布堵塞,1~2d伤口会自行封闭,4~5d瘘口可愈合。观察伤口渗血情况,观察体温变化,有无黄疸、呕吐、腹痛、腹泻等。

2.患者带管回家的护理重点

(1)每天记录胆汁引流量

(2)观察并保持皮肤清洁,每日更换伤口敷料,3d更换引流袋。

(3)进餐前、后1h内,夹住“T”形管。

(4)注意胆管阻塞的表现:畏寒、发热、心悸、恶心、右上象限腹胀、腹痛、黄疸、茶色尿、黏土色大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