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虚寒和寒湿容易引起哪些不适

虚寒和寒湿容易引起哪些不适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这是痹病因虚受邪的记载。明代虞抟《医学正传》中认为痹病可因“浊血流注为病”。这两位医家指出痹病除了外感风寒湿邪之外,还有内因存在。笔者认为,痹病的发生原因:有风寒湿三气袭入而成;有痰浊阴火、死血瘀滞而成。以上这些原因,最后所引起的病理转归,都必然导致经络壅塞,血气不和,于是经气不达,痹病就因此而产生。此外,在痹病的发病过程中,有时肢体上会出现块瘰。

《素问·痹论篇》中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这是痹病的致病外因。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进一步指出:“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由人体虚,故受风邪也。”宋代严用和《济生方》中也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三气而成。”这是痹病因虚受邪的记载。明代张三锡《医学准绳六要》中认为:“上古多外感,故云三气合而为痹。今人多内伤,气血亏损,湿痰阴火流滞经络,或在四肢,或客腰背,痛不可当,一名白虎历节风是也。”明代虞抟《医学正传》中认为痹病可因“浊血流注为病”。这两位医家指出痹病除了外感风寒湿邪之外,还有内因存在。

笔者认为,痹病的发生原因:有风寒湿三气袭入而成;有痰浊阴火、死血瘀滞而成。但是其发病的基本原因多由起居失常,劳伤气血,以致经脉空虚,营卫不居,外邪得以乘机袭入;或者由于涉水冒寒,或汗出当风,以及坐卧卑湿之地,风寒湿邪得以侵袭入内;或因酒浆无度,失饥伤饱,脾气受损,痰湿内生,流注经络而成;或为嗜欲不节,精血耗伤,阴虚火盛,血不养筋而来;或则七情郁结,气滞血瘀,经络痹阻而成;又或跌仆挫闪,瘀血滞凝,由外伤而转成。以上这些原因,最后所引起的病理转归,都必然导致经络壅塞,血气不和,于是经气不达,痹病就因此而产生。

至于各种症状的发病机制,《素问·痹论篇》解释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其寒者,阳气少,阴气多,与病相益,故寒也。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胜,阳乘(原文为‘遭’,今从《甲乙经》改正)阴,故为痹热。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盛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对于疼痛的发病机制,《素问·举痛论篇》中有更详细的解释,其文说:“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举痛论篇》中还说:“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得炅则痛立止;因重中于寒,则痛久矣。”“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这是痹病患者喜温恶寒,揉按可以缓解疼痛的原因。若“寒气稽留,炅气从上,则脉充大而血气乱,故痛甚不可按也”,这是某些痹病患者,患肿痛而拒按的发病原理。

假使病久而邪气深入,经络闭塞,使荣卫之气运行受阻,于是“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患者的肢体就会丧失知觉而不能运用。这就是所谓“久痹成痿”。“痹痿”的发病机制,《素问·调经论篇》中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外热,阴盛则内寒。”阴阳二气的盛衰,在机体可以出现寒热的不同变化。假使患者阳气不足,所中之邪又是寒湿偏胜,两阴相得,阴盛阳虚,就会有肢体或全身怕冷的感觉。

如果患者本身是阴虚火旺、阳气偏亢的体质,又遭风寒湿三气外邪所裹束,热为邪闭,不得泄越,于是阳气乘阴,患者就会觉得皮肤灼热,这是热痹病的发病原理。又如患者是中虚湿重,同时更兼表虚而卫阳不固,腠理不密,就会有患肢或全身容易出汗的现象。这些《内经》中讨论的症状机制,在临床上都可以见到。

此外,在痹病的发病过程中,有时肢体上会出现块瘰。这种现象,明代李梴在《医学入门》中认为是风湿、痰火凝滞的缘故,临床上称为胡核风或傀儡风,有似西医学上所称之“风湿性结节”。但是,在痹病中所见的块瘰,一般都不致溃烂,这一点与“疠风”及“疮疡”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