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目为脏腑精气所注

论目为脏腑精气所注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约束者目之上下纲,肌肉之精为约束,脾之精也。邪其睛,其睛为邪所中,则不相比密而精散矣。《灵枢·大惑论》曰: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经乱而不转,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不相得,故曰惑也。

《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邪同斜其精同睛,其精同上所中,不相比也,则精散,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

张隐庵曰:精,精明也。窠,藏也。眼者瞳子黑白之总名也。骨之精为瞳子,肾之精也。筋之精为黑眼,肝之精也。血之精为络,心之精也。窠气之精为白眼,肺之精也。约束者目之上下纲,肌肉之精为约束,脾之精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心主包络之精也。包络之精,与脉并为目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是诸脉皆上系于目,会于脑,出于项,此眼系从下而上,从前而后也。若邪中于项,则随眼系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比,周密也。邪其睛,其睛为邪所中,则不相比密而精散矣。精散则视歧而见两物矣。

《灵枢·大惑论》曰: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故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是故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也,故阴阳合传而精明也。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故神经乱而不转,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不相得,故曰惑也。

张隐庵曰:心藏神,肾藏志,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此五脏所藏之神志也。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是故瞳子黑眼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故阴阳相会而为明也。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华色者心之荣也。故目乃心之使,心者神之舍也。神精乱而不转,则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

张景岳曰:脏腑营卫魂魄所至者,皆神气也,故目为神气之所生。阴阳即精神之本,故阴阳合转而成精明之用。精神虽统于心,而外用则在目,故目为心之使,心为神之舍;所以目见非常于外,则神魂眩惑于心也。

《素问·解精微论》曰: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华色者其荣也。是以人有德也,则气和于目,有亡,忧知于色。是以悲哀则泣下,泣下,水所由生。水宗者积水也,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宗精之水,所以不出者,是精持之也,辅之裹之,故水不行也。夫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故谚曰:心悲名曰志悲,志与心精,共凑于目也。是以俱悲则神气传于心,精上不传于志,则志独悲,故泣出也。

释见第三章第三十一[6]节。

《灵枢·口问》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之;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口鼻者气之门户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则宗脉感,宗脉感则液道开,液道开故泣涕出焉。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故上液之道开则泣,泣不止则液竭;液竭则精不灌,精不灌则目无所见矣,名曰夺精。

马元台曰:人之泣涕,出于目,本于心,形于口鼻,正以心为五脏六腑之主,目为宗脉之所聚,又为液气上升之道路,口鼻为气之门户,故凡悲哀愁忧,则心主动,而五脏六腑随之以摇,摇则宗脉动而液道开,泣涕之所以出也。且此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窍者也,故上液之道一开,则泣不止而液竭,精不灌而目盲,其名曰夺精。当补足太阳膀胱经之天柱穴,此经乃挟于后之项颈者是也(挟项后发际大筋外廉陷中,针二分,留六呼,灸七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