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阴阳之平秘

论阴阳之平秘

时间:2022-04-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者藏精而起亟吴注作为“守”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并于四肢则狂。《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因阳气盛发,中外相应,贾勇有余,乃相交合,则圣人交会之制度也。阴气和平,阳气闭密,则精神之用,日益治也。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者藏精而起亟吴注作为“守”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王太仆曰:此言在人之用也。亟,数也。薄疾,谓极虚而急数也。并,谓盛实也。狂,谓狂走,或忘攀登也。阳并于四肢则狂。《素问·阳明脉解》曰: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而歌也。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夫如是者,皆为阴不胜其阳也。九窍者,内属于脏,外设为官,故五脏气争,则九窍不通也。言九窍,谓前阴后阴不通,兼言上七窍也。若兼言之,则目为肝之官,鼻为肺之官,口为脾之官,耳为肾之官,舌为心之官,舌非通窍也。《素问·金匮真言论》曰: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故也。从,顺也。言循阴阳法,近养生道,则筋脉骨髓,各得其宜,故气血皆能顺时和气也。邪气不克,故真气独立而如常(按:张隐庵注云,《本经》曰:根于中者,命曰神机;根于外者,命曰气立。又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惟圣人敷陈其阴阳,使升降出入,内外调和,是以气立如故也)。若失圣人之道,则致疾于身也。

按:王注于“起亟”二字,未甚详尽,遂致后来注家之聚讼。吴鹤皋改作为“守”,虽觉直截了当,考《说文》起能立也,“亟”古通“极”,盖即立极之义。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王太仆曰:阴阳交会之要者,正在于阳气闭密,而不妄泄尔。密不妄泄,乃生气强固,而能久长,此圣人之道也。两,谓阴阳。和,谓和合则交会也。若,如此。言绝阴阳和合之道者,如天之四时,有春无秋,有冬无夏也。所以然者,绝废于生成也。故圣人不绝和合之道,但贵于闭密,以守固天真法也。因阳气盛发,中外相应,贾勇有余,乃相交合,则圣人交会之制度也。阳自强而不能闭密,则阴泄泻,而精气竭绝矣。阴气和平,阳气闭密,则精神之用,日益治也。若阴不和平,阳不闭密,强用施泻,损耗天真,二气分离,经络决惫,则精气不化,乃绝流通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